他对皇上也有了怨气,居然毫不掩饰愤怒情绪,对皇上说:“我这个人是忠是奸,皇上应该知道的。皇上不能只听谗言。如果是这样,皇上就对我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贼。”
最后,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夺去了先前给他的一切封赏,并严词责问他,于是李三才彻底失败了。
古人常说“喜怒不形于色”,而李三才不明白此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随意发怒,自然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了。
“忍”的内涵除了制怒,还有一点是戒嚣张。嚣张是由傲气引起的,因此戒嚣张的根源在戒除傲气上——戒除了傲气,就戒除了嚣张。
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富商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寺院,站在财神面前说:“你有什么?还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禅师听到后很生气,就把富商带到窗前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商说。
禅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商回答。
禅师说:“玻璃镜和玻璃窗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银子,这一点点可怜的银子,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
富商面带愧色地离去。
“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事临头,三思为妙,一忍最高。”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忍能使我们消除愤怒,一个人倘若充满憎恨心,缺乏忍的涵养,才会产生愤怒;具备忍的涵养,就不会有愤怒了,对于别人的伤害你能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很难树立怨仇,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内心安详。
佛陀因此常常警惕弟子,即使自己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因为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要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害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
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担当不下去。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跟着争执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健康以及幸福的人生观。
爱是人间的一份力量,但只有爱还不够,还要“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要做个受他人欢迎的人,做个被他人爱的人,那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音和面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做事,一定要秉持着“正”与“诚”的原则;而待人,则要有“宽”与“忍”的态度。要以超然的形态、宽大的心胸来容纳任何人。真正的圣人,既刚强又柔韧。他的强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柔能调服众生,刚能坚强己志。
佛陀不但教导众生修“慈忍”行,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教他坚持“慈忍”。佛告诉儿子:“我的一切财产都要留传给你——家的一切财产是有形的,有损减的;而我的财产是慈忍大法,是大觉智慧,可增长你无穷的福因及难量的法财。”人人都能以“慈”、“善”、“宽”、“忍”施行于家庭、众生,人间便会常久散发着“透彻的爱”的光芒。
竞争孕育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上下之别、前后之分、得失之念、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人们往往就是太执著,而有分别心,是你,是我,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对所爱的拼命去求、去争、去嫉妒,心胸狭窄,处处都是障碍。
一般人常言:要争这一口气。其实真正有修养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事争。如果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世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能一字“忍”则无往不利,无事不成。人能“忍”则是非不生;出世之事业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忍”。
3、谦虚能得到什么
《六祖坛经》中讲,“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解脱知见香,既然没有迷恋和追求或善或恶的心念,也不要沉溺于空妄寂寥的体验,应该广泛参学,多听教诲,认识自己的本心,精通诸佛的教理,与尘俗之人友好相处,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利用适当的方法,拯救他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自成佛道而又不执著于自我,拯救世人而又不执著于此,一直从开始修行到觉悟成佛,真如自性毫不变异,这叫做解脱知见香。善知识,这种五分法身香要在内心自己熏染,不要向自身之外去寻求。
“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很明确地告诫我们,要以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与人友好相处。惟有这样,才能去除心中的烦恼与顾虑。世人虽然都识此道,而能够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善昭禅师曾手执竹杖,对徒弟们说,禅家须识得“拄杖子”,始能彻底修行,了毕参学大事,并作《竹杖偈》,而这首诗偈就暗藏了“和光接物”的禅意。
一条青竹杖,操节无比样。
心空里外通,身直圆成相。
渡水作良朋,登山堪依仗。
终须拨太虚,卓在高峰上。
此偈中竹杖其色青翠,节操古雅,象征人的韶华正盛,风操卓异。其心空形圆,象征人的虚怀若谷,圆融通达。“卓在高峰上”,比喻可励志助人到达崇高的境界。而这一切喻象,又蕴涵着深妙的禅意,颂赞参禅者悟后之空明心境,以及迥异于世俗的节操。
虚怀若谷是一种自谦,然而很多人却缺乏这种自谦,尤其是一些稍有点成就的“人物”。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全凭机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荣誉。或者,即使口头谦虚,那心中的尾巴,却早已翘到天上去了。这些人往往是粗俗浅显、无大智慧之人,建树也会嘎然而止。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纸砚来。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
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注入到了茶杯中。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江河之所以能纳百涧之水,就是因为身处低处。做人也应如此,只有将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有实力而不显耀实力,是智者的处事方法。古人常讲骄兵必败,也是这个道理。
西汉刘邦驾崩以后,吕后总揽朝政。这期间南越王赵佗在岭南自治,不服朝廷管制。
朝廷大臣普遍认为赵佗根本不堪一击,纷纷劝说吕后出兵攻打赵佗,收复南越。
他们说:“南越为蛮族之邦,其军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昔日高祖皇帝无心攻打他们,便实行了安抚政策。现在我国兵强马壮,物资丰厚,正是讨伐南越的好时机!”吕后担心兵祸再起,没有同意立即发兵,然而她还是对南越王赵佗充满了鄙视。
长沙国和南越为邻,长沙王为了扩大势力,极力主张对南越用兵。长沙王见吕后不肯动武,于是建议禁止在南越边境进行铁器交易,以遏制南越的发展。
赵佗见朝廷政策有变,十分气恼,便派军队攻陷了长沙国南部数县。吕后派兵反击,攻入南越国境内,平息了战争。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在南越的问题上依然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
一位反战的大臣对文帝说:“我乃天朝大国,要打败小小的南越不在话下。可问题是,现在我军受不了南方的酷热潮湿,若打起仗来一定伤亡惨重。何况蛮族人生性野蛮,不好治理,我们胜了,也会在南越的事情上大费精力,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文帝觉得很有道理,便问这位大臣的看法。这位大臣回答说:“做事不能为了虚名而受实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胜的虚名,那么就可以不去战胜南越,改攻伐为安抚。南越一旦受了皇上的恩惠,一定会感恩自省,消除对我国的敌意,这样国家就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