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将企业经营的核心根本表述的很精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例行者,想来不会有很多。而那样去做了的人,虽然暂时可能会被社会的主流思想所嘲笑,甚至吃一些小亏,但是,最终大成的,还是这些以德为本的人。
8、职场更要懂得“功成身退”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上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当然削除兵权有两种:一种是和平解决,另一种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地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谋杀功臣的皇帝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臣身退”的道理才幸免于难。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
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地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他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罪杀掉。
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张良则聪明得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懂得“功臣身退”而存活下来,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唯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
在古代,“功成身退”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含韬养晦,锋芒内敛。
事物的生长变化有着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都遵循这一法则不断地生灭、变化、发展,呈现出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一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当我们坚守住虚寂的心灵,使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就能看清这种变化循环的规律。
但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点,容易被滚滚红尘中的名利、美色、权势等诱惑,做不到切实、老实。
现代人通常都懂得找时间给自己放松,趁着双休日和假期,同家人、朋友去郊外,在寂静的山坳里、流水边,体会大自然的气息。在那里,人们会觉得疲惫而充满杂乱信息、各种欲望、层层尘埃的心,会很快平静、沉淀、澄清下来,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来气的东西都被抛去了。可是,假期一结束,重归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立刻又觉得那种纯净澄清的感觉离自己远去了,心灵立刻又被种种尘垢蒙蔽了。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相当一些人往往在以功利的、消费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重物质利益,重物质消费的观念占据了人们的主导思想。这是十分危险的。反映在社会上,一些人铺张浪费,讲排场,大行其道。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有些人不顾文化、艺术的品位,甚至不顾艺术家的人格而去粗制滥造,追逐名利。这种人表面上很充实,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积极响应。其实,他们不明白,消费其实是一种最消极的因素,代表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享受本身无论多么丰富也不能确保精神充实,只能给人增添更多的物欲。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所以也是一个堕落和可悲的时代。也许现代人不知道信仰的重要,或者单纯地把信仰理解为一种迷信。这都是错误的。宗教固然是一种信仰,那些对于生活理念的正确把握其实同样是一种信仰。有了正当的信仰,就像是有了种子,能生根,能发芽,能抽枝,能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中生长出信条来。有了信条,人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体会到“道”的运行。
没有信仰,固然不影响我们吃饭、睡觉和工作,好像是行得通的。但我们难免会感到空虚和烦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觉得所作所为没有价值。所以,有人就会因此而寻找刺激,甚至为了一己私欲而不惜伤天害理。这对社会来说是种危害,对个人来说是自寻灭亡的不归路。
在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内的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已故弘一法师的遗墨。凡是了解弘一法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家境、才学、阅历来看,还是用爱国之情、志向之取、进取心来比,弘一法师都不亚于当时或现代的大多数人,甚至远比大多数人更符合精英分子的含义。然而恰恰是这位自豪“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的热血男儿,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留诸后世,这使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想想这副对联的深刻内涵。
这世上不知足的人多,贫者有贫者的不知足,富者有富者的不知足,总之,欲望是无止境的。看来只有按照老子所说,让自己能够“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方可以知足而常乐啊。
“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那么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
9、心动不如行动
一位英国教父在生命垂危之际,决定为自己的墓碑留下一些文字,但是他思前想后都无从下手。最后他还是从自己的心愿着手了。于是,他让人记录了这么一段话:
“我年轻时意气风发,当时曾梦想着改变世界。但当我年龄渐长阅历增加后,才渐渐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自己的国家,但目标似乎还是不可能实现。
步入中年后,无奈之余,我试图改变我最亲密的家人们的生活状况。但不遂人愿,他们还和以往一样地生活。
现在即将逝去,我终于悟出了一件事:我不缺乏改造世界、国家、家人的能力,仅仅缺乏的是付出行动的实践而已。”
是啊,付出行动才有可能达到你的预期目标,否则再好的想法也不会带来任何影响与改变。因此我们不能将梦想仅停留在思维或者口头阶段,而要将它一步步付诸实践。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向理想、成功迈进。
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地将嘴上的诺言实现一半的话,远比我们再许下一千个、一万个更豪迈、更激昂的承诺有用的多。因为只要我们行动起来,生活才能朝着设想的方向迈进。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凭借伟大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这需要思想上认识,念念不忘,时时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念诵上。如果只是嘴里念诵,内心并无认识,那就是虚假不真实的,就会像朝露一样很快消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如果嘴里念诵,内心又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有所体验,这就是心和口相应契合。
“悟道”关键在于一个“悟”字,倘若整天只是嘴上念诵经书,而一点也不往脑袋里去,这样的“悟”毫无意义。“心口相应”就是提醒我们,不能只是嘴上勤快而行动上迟钝,手跟不上嘴,这样只能被认为“口不对心”、说大话罢了!
道林禅师早年出家修道,证道之后居住在一棵大松树上面,于是人们称他作“鸟窠禅师”。喜鹊在他旁边筑巢生活,两者自然和谐地相处无事,因此也有人叫他“鹊巢和尚”。
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作太守,听说鸟窠禅师的名气很大,就去拜会他。当他看见鸟窠禅师住在高高的大树上,认为他住的地方太危险了。
鸟窠禅师并不这样认为:“太守您的位置比我还危险。”
白居易听后不以为然:“我坐镇江山,既有政权又有兵权,哪里会有什么危险?”
“身处官场之中,日夜勾心斗角,烦恼和欲望就像烈火遇到干柴一样无法停息,难道这不是最危险的事情吗?”
“那么请教禅师我该怎么做呢?”白居易大为叹服。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鸟窠禅师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坏事情不要做,好事情尽量做。
白居易对这个解答并不感到满意:“这是三岁孩子都知道的呀!”意思是鸟窠禅师的说法未免太小看这位太守了。
“是的,这些话三岁孩子都知道。不过,恐怕八十岁的老人都做不到呢!”鸟窠禅师毫不客气,白居易无言以对,只好作礼告辞。
俗语说:“说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如果想当然认为所讲的就能够做到,那样反倒不会有改进的可能。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非常贫穷的人,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袋谷子,为了提防老鼠和盗贼,就用绳子把这袋谷子系在梁上。
当天晚上,他睡在袋子底下守护,心开始驰骋起来:“如果我把谷子卖了,就能赚一笔钱,赚了钱就能买更多的谷子,然后再卖出去,不久就可以发财了,受到大家的肯定,很多女孩就会来追我,我将讨一个漂亮的人为老婆,她会为我生一个小孩,一定会是个男孩……我该为他取个什么名字呢?”
他向窗外望去,看到挂在半空的月亮,“多美的月亮!”
他想,“多么吉祥的征兆!那确实是个好名字,我要叫他赛月!”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梁上的一只老鼠咬断了绳子,就在他说“赛月”这两个字的同时,那袋谷子落下来,当场将他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