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得失守恒定律
在人生道路上,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有一位旅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攀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佛陀慈悲营救,这对佛陀真的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执迷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旅者这时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下。
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坏心情就是紧抓住某个念头,死死握紧,不肯松手去寻找新的机会,发现新的思考空间,所以陷入愁云惨雾中。
其实,人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或者更动一下作息,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只要我们敢于稍作改变,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处境。
不要为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有个女人习惯每天愁眉苦脸,小小的事情似乎就引起烦躁不安、心情紧张。孩子的成绩不好,会令她一整天忧心,先生几句无心的话会让她黯然神伤。
她说:“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会在我的心中盘踞很久,造成坏心情,影响生活和工作。”
有一次,她有个重要的会议,但是沮丧的心情挥之不去,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庞,竟然无精打采。她打电话问朋友,“该怎么做?我的心情沮丧,我的模样憔悴,没有精神,怎么参加重要的会议?”
朋友出主意给他:“把令你沮丧的事放下,洗把脸,把无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饰一下仪容以增强自信,想着自己就是得意快乐的人。注意!装成高兴充满自信的样子,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很快你就会谈笑风生,笑容可掬。”
她照着去做,当天晚上在电话中告诉朋友说:“我成功地参加这次会议,争取到新的计划和工作。我没想到强装信心,信心真的会来;装着好心情,坏心情自然消失。”
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要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的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地权衡轻重得失,以决定牺牲的分量和等级。
荷马?克鲁伊是个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会被纽约公寓热水管的响声吵得心烦意乱。他说:“后来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响时,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管的响声啊!我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声音,而讨厌家里的那种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就试着对自己说,热水管的声音就像木柴燃烧的声音一样好听,然后我就埋头大睡。刚开始那几天,我还会留意热水管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全忘记了。”
荷马聪明地摆脱了一个小小的困扰,如果他一味地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不休,最后不见得就能解决问题,还白白浪费了时间。
一个人要想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就一定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英国有一位很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是靠从艰苦卓绝中抱着百折不挠的精神,长期奋斗得来的。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从不在乎别人付给他的稿酬多少。当他暮年的时候,各大书局竞相寻觅他的佳作,他的酬金版税也就丰富起来。
但好景不长,他不久生了一场大病,并且生命垂危。这个消息一传开,有很多访问者赶来探望,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知他的遗嘱,然后在各报发表。这班人马站在病床旁边向他请求说:“老先生,你是在恶劣环境中奋斗的胜利者,那种百折不回、刻苦自励的精神,真使我们敬佩无比。你已功成名就,对我们这班崇拜你的青年、景仰你的后生有何教训?我们愿意知道先生的秘诀、胜利的方法,作为对我们的指引。”
那位老先生听了这番诚恳的请求,只是微微睁开昏花的老眼向他们看了看,仍旧一言不发。
他们又请求说:“老先生饶恕我们的麻烦,在你病中唠唠叨叨,实在对不起。我们是新闻杂志的记者,愿意听听先生最后的教训,不但我们获益,在报上发表以后,不知又将造福多少青年,因此务请不吝赐教,我们谨候恭听。”
“成功吗?秘诀吗?有,请看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六节。”老先生轻轻地说完上面的话,便合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他们一一记在纸上,连忙打开圣经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是的,人即使得到了整个世界,却付出了整个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因此,人一定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不斤斤计较的人拥有豁达的胸怀,即使在去世之后,也让人们深深地怀念。不斤斤计较是一种明智,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
同事间你来我往,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
既然吃亏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那何必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提及别人,避免与人比较这、比较那。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以这种宽容的姿态去看待所谓的“不公平”,你就会有一种好的心境,好心境也是生产力,是创造未来的重要保证。
不斤斤计较,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
参透了得与失,就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观失望,就有一颗平常心,一颗从容心,就可以做事了。想要有个好心情,就要从坏心情中解脱,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请注意,肯放下心情的包袱,好好检视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实,把它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这就能应付自如,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所以,任何人都应学会放下,放下的同时,学会割舍。
6、人生究竟求什么
人活百岁无非生死,活明白了,自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清楚了因,也就知道了果。目标清晰,人生的路上才不会有迷惑、烦恼、无助。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意思是说,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在口头上念诵般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般若智慧就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本性中,这就像整天念食物名称而不能充饥饱腹一样。只在嘴上念叨空,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六祖慧能大师的悟禅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业奋斗是一样的。如果在悟禅时“只在嘴上念叨空”,而不去探究其中的“究竟”;那么,这看似用功努力的实践实则荒废掉了。慧能禅师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正如六朝时的宝口禅师的一首偈语: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不管是六祖慧能大师也好,还是宝口禅师也罢,他们都想揭示一个禅理,那就是人活百岁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不能混混沌沌混一世。
的确,人生是短暂的。倘若我们不能正视人生,人生就会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化缘归来后,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化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又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芸芸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不过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又有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嗯!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深入肌肤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逐渐地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话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家还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初唐时的洛阳净土寺,一个年轻人因家中贫困,十多岁时在这里出了家。他每日除了做早、晚课外,寺里的方丈还要他洒扫寺院、担水及负责去后山采买。而其他和尚则要清闲许多,即便是被分配购物,也是去寺前较近的集市买些零碎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