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没过几分钟,儿子又跑来了,并告诉他地图已拼好了。教授大吃一惊,急忙到儿子房间去看结果,果然那张撕碎的世界地图完完整整地摆在地板上。
“儿子你真棒,不过怎么会这样快?”教授吃惊地望着儿子,不解地问。
“是这样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印有一个名人的头像,只要人拼对了,世界地图自然就对了。”
教授爱抚着小儿子的头若有所悟地说:“说得好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已经找到明天的讲题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正是我们应该对待失败的态度。失败是什么?客观地说,它只是没有得到或丢失一些东西;主观地说,它只是一种心灵状态而已。客观上的失去从表面看是失败了,但失败不代表一无所获,毕竟我们知道这条路不通向成功,可以选择其他的路。
许多时候,我们都希望事情会朝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但事实却未必如此,失败的阴影总会第一个袭向我们。一旦被它缠住是件很苦恼的事情,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让我们的心灵变换一种状态,抛开压抑,从容乐观地对待事情。
人生如船,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冰山暗礁……只要你的心灵之舟不沉没,你就不会丢掉希望和意志力,才会在失败的道路上踏出成功的足迹。
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生于忧患》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命运是很公平的,一时的挫折和失败也许意味着你的努力还不够。如果能正视挫折,积极努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能逆流而上,化挫折为动力,变逆境为顺境。
3、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如果勤奋精进地去做,那么事情没有难办的,因此应当勤奋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断,也能穿透石头,如果修行人的心里常常懈怠,譬如钻木取火,木头还没钻热就停下来,虽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海伦?凯勒就是这样的人,她两岁时得了一场重病使她成了又聋又盲的人,她却在10岁左右奇迹般地学会了说话,她并没有像别人那样被病魔吓倒,而是3岁学会自己叠被子,24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哈佛大学!
难道我们正常人还比不上一个聋哑人吗?海伦?凯勒的成功在于她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且她时刻都在向这个目标奋斗!我们只会看眼前的事物,不会看向遥远的事物!我们只知道下课出去玩!我们只知道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可不要忘了海伦?凯勒是个聋哑人,我们一分钟学会的东西,海伦?凯勒却用一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才学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某个时代的特定语言,对于很多新生代的人会觉得口号性太强,因此就产生了排斥。但这的确是一个真理,在读过弗雷德的故事后,你会更深切地感受到平凡与杰出的差别: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有心人可以创造奇迹,无心人只能接受平凡。
如果你曾经仔细读过弗雷德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弗雷德实在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不过是充满热情地、尽心尽责地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恰恰就是这份热心和尽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曾经有人说,热忱是心灵中的神,没有它你就好像熄火的汽车一样无法前进。事实的确如此,只有对你所做的事情充满热忱,你才会有创新,才能做到杰出。而要拥有这样的热忱,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书中有这几句话,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要做好事,不是出于必须,而是因为它是好事。”
“人生幸福和成功的诀窍是关注自己能给予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
“如果你做一件正确的事,并认为这行为本身就是足够的回报,那么不论是否赢得他人的承认,你都会获得满足感。”
“提供服务,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个机会。”
由此可见,如何看待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于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这决定了你是被动、机械地在完成任务,还是主动热情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从而也影响了人们的创造力。
只有用心,你才会注意是否很久没有跟家人联系,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给所爱的人一个惊喜;只有你对所要做的事情竭尽心力,你才会考虑到很多细节,给客户营造贴心和舒心氛围,你才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随时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和表达方式,最终让客户满意等等。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有一句话:“永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有眼睛在注视着你。”鲍威尔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从平凡到杰出的最重要一点:用心尽力去做事情。
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许多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确是一条必由之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国的桂冠——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大科学家欧立希立志制出一种药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失败了几百次之后,终于制出了药剂六六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反之,学习或工作上的浅尝辄止,永远不会带来成功,只能浪费时间,白花气力,到头来“空悲切”一场。记得有个相声曾讽刺这种人,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想当军事家,明天想当画家,后天又想当音乐家,最后只能当呆在家里空发议论的“坐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人,一旦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害怕,心态消极,这样的人只会和成功擦肩而过。生活中时时都会遇到些难事,当它来临时,我们首先要心态好,要做个有心人,积极面对,不言败、不放弃,那么再大的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不是生来就成功的,每个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是披荆斩棘一路走过来的。像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他做过的实验达数千次,如果他不是坚持把实验做到底,半途就放弃的话,那我们可能还不能提前用上电灯。他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有坚定的信心、恒心,再加上不懈的努力。
4、感谢成就你的对手
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所受的苦楚,读书时的穷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还有婚姻的挫折,以及亲戚、朋友如何对不起自己……为此一直耿耿于怀,因而抑郁寡欢。其实,这都是数十年前的陈年旧账了,我们却为此所困,始终不开心,常年处于负面、阴暗的心态中,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
岂不知,有的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则要尽快淡忘,所谓事来则应,事去则净。哪些事该被淡忘?应淡忘人生中的挫折与不幸;应淡忘名利的得失;应淡忘岁月的伤痕;应淡忘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应淡忘陈腐、过时的观念;应淡忘流言蜚语;应淡忘冷遇和种种烦恼。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往事的阴影,保持随缘常乐的状态。否则,如果纠缠于昔日的痛苦中,时间长了,定会损坏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加州大学一篇保健资料提出:半数以上的早老性痴呆和80%左右的恶性肿瘤都与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及不良信息有关。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淡忘那些负面事件及不良信息,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此,则能少生烦恼,淡化烦恼,心境平和愉悦,久而久之,则能不为烦恼所动,犹如中流砥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有了这份修养和快乐,就是人生的成功。谁不愿拥有不为烦恼所动的快乐人生呢?
人生短暂,何必对过去的痛苦耿耿于怀呢?何必要自己伤害自己呢?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怀恨、不满和烦恼,如果把怀恨、不满和烦恼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而宽恕别人,就是爱护自己,是真正、彻底地爱护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宽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当下就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烦恼,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祥和与友爱。这一切其实就在当下的转念之间: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常说的?这两句是:
“所有的人对我都不怀好意。”
“所有的人对我都有很大帮助。”
那么,什么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呢?是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所谓:人对我有恩不可忘,我对人有恩不可不忘。“虽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虽有所作而无执著。”为何要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因为要随缘报恩。猫、狗之类尚且知道报恩,何况人类?不知报恩,如何做人?故佛家提倡上报四重恩:祖国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
那么,为何又要淡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呢?因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着时刻期待别人的回报,其心态近似于放高利贷者。一旦对方不报答,或报答得不够,势必恨从心起,大骂其“白眼儿狼”、没良心。于是,烦恼丛生,反目为仇,善缘竟成恶缘。这可真是划不来!所以应虽行布施而不求回报,作而不执,这就是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能度过烦恼的激流,到达无忧、安乐的彼岸。
对于我们来说,要怀有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绿意,暖不争春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呢?
对错怪或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的心灵不要被仇恨、烦恼所蒙蔽,怒火中烧、烦恼怨恨。即使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也要努力营造充满欢乐与友爱的生活。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念及他们曾做过的一些好事,对他们拙劣的一面视而不见,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烦恼会烟消云散,心中会充满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