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600000003

第3章

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按着纯五度的音程关系,采用五度相生的原理所获得的五个音而构成的。简单地说,就是以某一个音为基础,向上推一个纯五度产生一个音,由所产生的这个音为基础再向上推一个纯五度,又产生一个音,如此相生四次获得五个音。

1)宫调式,以宫音为主音构成宫调式。

2)商调式,以商音为主音构成的商调式。

3)角调式,以角音为主音构成角调式。

4)徵调式,以徵音为主音构成的徵调式。

5)羽调式,以羽音为主音构成的羽调式。

六声调式

六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即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加入一个偏音(清角或变宫)而构成的调式。如在五声的宫调式中加入清角或变宫,便构成了六声调式。

七声调式

七声调式,同六声调式一样,都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五声调式中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同时加入两个不同的偏音而构成的。在七声调式中又分雅乐、清乐、燕乐三种。

同宫调式

有着共同的宫音的不同调式称为同宫调式,或者叫同宫系统调式。起音

要唱好一首歌曲,起音一定要恰当,尤其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更为重要。有的同学歌声很甜美,表情很丰富,但是由于起音不恰当而演唱失败了。什么叫起音不恰当呢?就是指起音太高或太低。唱一首歌,音起得过高,碰到最高的音就唱不上去了,这时就会出现叫喊或走音的现象;同时,由于过度的使劲,会使嗓子感到疲劳而影响演唱。反之,音起得过低,碰到最低的音就唱不出来,这时也会出现发不出声或走音的现象;同时,起音过低会使整首歌曲唱得很低沉,缺乏生气,这会使唱的和听的人都感到没劲。

那么,怎样才能起好音呢?下面向你介绍两种不同的起音方法。

1用乐器定音。唱歌时,如果你身旁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手风琴、钢琴、风琴、口琴等),就可以用乐器来定调。定调要恰当,可以先根据歌曲左上方的调号如(1=F、1=bF等)来定;然后再试唱一下歌曲中最高音和最低音,如果感到唱最高音时很吃力,那就可以降低半个音定调(如原定为1=E,可降为1=bE等);反之,如果唱最低音感到很困难,那就应该适当升高半个音定调(如原定为1=D,可升为1=bE)。总之,定调要从自己的实际演唱情况出发。一般来讲,歌曲中的最高音不要超过D(即1=C的2·)或bE(即1=C的b3·),最低音不要低于B(1=C的7·)或bB(1=C的b7·)

2不用乐器定音。唱歌时,如果你身旁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那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起音。这种起音的方法先把歌曲中的最高音和最低音找出来。接着轻唱这个最高音,以不感到困难为宜。然后,从这个音按上行音阶唱到最低音,如果这个最低音唱起来也不感到有困难,那么,这样定调就比较恰当了。反之,这个最低音唱起来有困难,那你就得把最高音唱得稍高一些,再用同样的方法下行唱到最低音,直到最高和最低音唱起来都不感到困难为止。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如果是独唱,只要演唱者能胜任,起音高一些也是可以的。如果是集体一起唱,起音就不宜偏高。只有这样,才能使集体的歌声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换气

唱歌必定要换气,但在一首歌中恰当的地方换气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同学唱歌时,嗓音、表情、音准都很好,就是歌词唱得不连贯。其原因就是没有在恰当的地方换气。换句话说,就是该换气的地方不换气,不该换气的地方却换气。

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一般在以下几处应该换气。

1歌谱中标有换气记号(v)的地方一定要换气。

2一般在演唱一个长音之后要换气。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长音之后都要换气,还要看长音下面的歌词,如果是在一句歌词的中途,那就不能换气。

3一般在谱中出现休止符处,同时下面的歌词正好唱完较长的一句时应该换气。

如果当一名歌词到中途时出现休止符,就不应该换气。

4在两句较长的歌词间,虽然没有标上换气记号,但也要换气。

上面讲的只是一般寻找换气处的方法。为了把歌演唱好,最好在学唱一首新歌前,把歌谱和歌词仔细地看一下,找到换气的地方,并在歌谱上写上一个换气记号。音的性质

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特性。

①音的高低,就是音的高度,是音的主要特性之一。音之所以有高有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多少而决定的。振动的次数多,发出的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发出的音就低。因此次数与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②音的长短,即音的长度。音之所以有长有短,是由于发音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而决定的。振动的时间长,音就长;振动的时间短,音就短。

③音的强弱,即音的强度。音之所以有强有弱,是由于物体振动幅度(振幅)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动的幅度大,音就强;振动的幅度小,音就弱。

④音的色彩,即音色。音的不同色彩,取决于发音物体的不同质料(如木质、铁质、棉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而有所不同。音乐的结构

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结构。那些几十层高的大楼所以能够稳如泰山,是因为它从地基、梁柱到房顶,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结构。音乐用音符组成,也要求重视曲式结钩。

音乐中能独立存在、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称为乐段。短小的歌曲有的只由一个乐段构成。乐段可划为更小的单位,那就是乐句,一个乐句通常是四个小节。在乐句末尾往往有小的停顿,演唱歌曲就在这里换气。乐句如再细分,又可划分为乐节与乐汇。乐节大多为两个小节,乐汇多为一个小节甚至更短。

歌曲的第一句,往往是全曲的核心、出发点,称为歌曲的音乐主题。比较大型的乐曲,音乐主题可能是一个乐段。

在整个音乐作品的前面,可能有前奏,又称引子;最后可以有后奏,又称尾声。不同的乐句或乐句之间,可以用间奏加以连接。间奏又称过门。简短的过门,叫“小过门”。

音乐的构成要素

贝多芬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究竟以哪些手段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是音乐的语言、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谐和性。音乐的语言主要是指旋律;音乐的结构包括了节奏、曲式的因素,而音乐的谐和性主要是指和声。因此,人们常把“旋律”、“节奏”、“和声”作为音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音乐美学家们认为,“占首要地位的是没有枯竭、也永远不会枯竭的旋律,它是音乐美的基本形象;和声带来了万姿千态的变化,它不断提供新颖的基础;节奏使二者的结合生动活泼,这是音乐的命脉,而多样化的音色添上了色彩的魅力。”

作为“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旋律,它有如下一些功能:旋律能模拟自然,如流水、鸟鸣等等。旋律也能反映生活,如它可以表现钟表店里的挂钟、闹钟、小钟和怀表,还能描绘钟表店里的工匠边吹口哨边开发条的场面。旋律还可以表达感情,这是旋律最为擅长的功能。旋律同样可以塑造形象,这是对前三种功能的一种综合。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奏的律动来自生活,如走路、游泳、打夯、锄地,人体中的脉膊、呼吸、心跳,运转的机器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节奏的因素。虽然节奏有着纷繁的种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长、短、长短结合三类。

和声是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相互谐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和声的运用,能够使主旋律具有立体感,如前所述,它可以不断提供音乐发展的新颖基础。

音乐的表情与表意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它的“表情”特征最为重要。比如,我们听到一曲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所感受到的首先是一种兴奋和欢乐的情绪。据此情绪,可能唤起你对欢度春节时生活场景的回忆。音乐艺术的这种表情特点与音乐所运用的材料有关。音乐运用人声和乐器声音作为材料,其实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声音本身不具有形状、色彩的可视性,随生随灭,因此也就不具有确切的含义。它与音乐所表现的对象并无必然的联系,只是对人的情绪起到激发作用,能够迅速地引起人的情感反应。所以,音乐才以深刻的情感表现力见长。音乐有时也能够用来表意,即描绘某种场景,但与绘画那样直接呈现视觉形象也不一样。它是通过声音的比拟在联想中达到一种描绘的效果。例如,可以用音乐模拟鸟鸣、晨钟等自然声音,这是对乐音做了提炼或概括,进行了音乐化处理以后实现的。而且在生活中,可做这种模拟的声音毕竟是少数。所以,音乐的表现力仍然是在于表达深刻的情感内容,而不是表意性的描绘。

音乐形象

据说贝多芬在青年时期善于从钢琴演奏中为某个人物“画像”。他的朋友把他拖到钢琴边,当场要他把所想定的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弹奏出来,然后再让在场的人猜测他“刻画”的是谁,结果在场的人每次都猜中了。这件事说明音乐是可以“刻画”形象的。当然,音乐形象的产生,首先是它所表现的某种情绪感染了听众,唤起了听众想象中的某种形象。因此,所谓“音乐形象”仍然是在音乐的表情特征上建立起来的。

音乐进行中的反复、展开、再现等手法循回展衍,矛盾对比,激发了人的情感,调动了情感记忆中的形象,这就是音乐形象形成的一般过程。音乐形象的形成,一般具有概括性、时间性、情感性、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音乐形象不具有可视性,但它是可感的。虽不是具象,却有一定的意象,难以言传,只可意会。

人声分类

音乐中的人声,主要可以分为男声和女声。依据不同嗓音的色彩及音域,男声、女声又可以分别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声部。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如果再细分一下,女高音可以分为:

抒情女高音:音色柔美,演唱中常以音质而不以音量取胜。善于抒发富有诗意的内在感情。

花腔女高音:声音轻巧、富于弹性,音色中含有年轻少女那种明亮、清脆而华丽的色彩。花腔女高音受过更多的花腔训练,例如模拟夜莺、百灵鸟的音区相当高而又婉转清脆的衬腔演唱,即需要花腔技巧。

戏剧女高音:声音浑厚有力,适宜表现激动、复杂的富于戏剧情节变化的歌剧选曲或音域更宽的声乐作品。

女中音:音色与戏剧女高音相近,虽不如女高音那样光彩夺目,但使人觉得比女高音更为深厚、甜美、内在。

女低音:这是声音最为丰满、结实、浑厚、庄重的女声。

男声声部亦可参照女声声部的分类做更细一层的划分,一般分为:

男高音:音色开朗、豪放、昂扬,音域比女高音低一个八度。

男中音:音色明亮、宽广,近似于戏剧男高音,兼有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长。

男低音:纯厚沉着,朴实感人。深沉的男低音声音重浊、音量宏大。

音乐中的Do、Re、Mi、Fa

说起来,阿拉伯数字还真管用!它不仅可以代表数量和顺序,可以计算,还在音乐中有它的用武之地。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当老师在黑板上写 l、2、3、4、5、6、7时,同学们谁都不会把它念作一、二、三、四、五、六、七;而必须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否则的话,真像滑稽演员所表演的,将5656161|5| 65323|唱成五六五六一六一,五一六五三二三,那才要叫人笑掉大牙了呢。

其实,大家都很熟悉的这种用 l、2、3、4、5、6、7代表 Do、 Re、 Mi、 Fa、Sol、 La、 Si的乐谱称为简谱。它并不是记录音高的唯一的记谱方法,也就是说音乐中的 Do、 Re、 Mi、Fa、 Sol、 La、 Si也可以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自从人类创造音乐以来,为了使乐曲能够流传、继承,就先后发明过不下几十种的记谱方法。例如用文字记录音高的,称为文字谱,我国就是最早使用文字谱的国家。而在西方和阿拉伯一带,则多以字母记谱,称为字母谱。此外还有工尺谱、唱名谱、符号谱、手法谱等等。然而直到今天还被有效使用的也就只剩下五线谱和简谱这两种了。从本质上讲,五线谱和简谱都属于唱名谱,即乐谱上的音高都是用 Do、 Re、 Mi、 Fa、 So1、 La、 Si这七个唱名演唱出来的。要知道在简谱中为什么 Do、 Re、 Mi、 Fa、 Sol、 La、 Si要写成l、2、3、4、5、6、7,还须先了解一下这七个唱名的由来。

相传在公元11世纪,意大利教会的教士(同时也是音乐家兼合唱指挥)圭多·达伦佐在研究一首名为《施洗的约翰赞美诗》的宗教歌曲时,发现这首由七句歌词组成的赞美诗的前面六句中每一句的第一个音都分别比前一句要高一个音阶,如果把这六个音按顺序排列起来,则恰好构成一组六声音阶。于是圭多就用原赞美诗中这前六句歌词中的第一个拉丁词的读音来为这组六声音阶命名,唱作 Ut、 Re、Mi、Fa、Sol、La,并以此来教人唱歌,这就是唱名法的起源。这种六声音阶的音乐在教会音乐中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教会音乐有很严格的规范限制,不得随意改动,显得保守、陈旧。而在此期间,教会以外的世俗音乐中七声音阶的音乐已相当普遍,它所体现出的优越性迫使教会的音乐必须改变。于是,到了16世纪,又有人从上面这首赞美诗的最后一句(即第七句)歌词中的两个拉丁词sanc和 ioan中各取一个字母 S和 i拼成 Si,作为第七个唱名。不过,由于第一个唱名 Ut(读做乌特)的发音不够响亮,17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家博农契尼用Do取代了 Ut,最终确立和完善了七声音阶的唱名法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定制。

有意思的是本世纪初当这种唱名法传入中国伊始,为使它能便于记忆,利于推广,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沈心工根据其唱名的译音,编成一句七言诗,叫做:独(Do)揽(Re)梅(Mi)花( Fa)扫( Sol)腊(La)雪( Si)。

那么这七个唱名又怎么变成了 l、2、3、4、5、6、7呢?原来,最早创用这种阿拉伯数字简谱的倒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一位名叫苏埃蒂的法国修道士。这是由于当时五线谱尚未确立,线谱从四线、六线到七线都有,记谱呈现混乱而又复杂的状态。为使记谱方法简化、方便,苏埃蒂在其1665年写的《学习唱歌和音乐的新方法》一书中,首次介绍了用数字代表音阶唱名的记谱新方法,以后又经卢梭等人加以改进,遂形成了简谱。不过,当这种简谱用来记录多声部(即每个声部演唱演奏不同旋律)音乐和变化较为复杂的乐曲时就比较困难了。因此简谱在它的发祥之地的欧洲几乎从未真正地普及,倒是在东方却受到了欢迎。19世纪初它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通用乐谱。它由日本传人中国之后,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提倡和推广五线谱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我国国民音乐普及程度还不高,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简谱仍将是开展学校音乐教育和群众性音乐活动的主要工具。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状态的规则与否,音就有乐音与噪音之分。乐音有固定音高,和谐悦耳;噪音无固定音高,口曹杂刺耳。

在音乐中,乐音与噪音都有,但以乐音为主。像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锣、钹和大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则是噪音。

音乐要表现丰富多采的生活,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乐音虽然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有些特定的情景,却要用噪音来表现。例如,要表现万众欢腾的热烈场面,往往借助于锣鼓。在现代派作品中,噪音的应用更是普遍,有的作曲家甚至主张,生活中的任何音响都可以进入音乐。音乐色彩和彩色音乐

音乐一向是讲究色彩的。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同样是拉的二胡与小提琴,听起来就不同;都是吹的竹笛与黑管,听起来也不一样。同是人的声音,也有男、女声和高、中、低音的差别。女高音清脆、嘹亮,男低音浑厚、浓重。在混声合唱与管弦乐队中,将各种不同的音色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非常丰富、绚丽的色彩的变化,美不胜收!音乐的“色彩”是看不见的,只能由听众在欣赏音乐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想象,去领会。

彩色音乐是看得到的。在听音乐的同时,能够看到鲜艳夺目的色彩变化。早期的彩色音乐,在演奏的同时,通过声控装置把相应的色彩投射到屏幕上。到了本世纪70年代,由于激光技术的应用,取消了屏幕,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随着音乐的演奏,将激光射向天空,呈现色彩缤纷的奇妙景象,使听觉与视觉同时得到艺术享受。

简谱和五线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来代表音高的记谱方法,由一位名叫苏埃蒂的法国修道士于1655年首先应用,后来经法国哲学家卢梭加以改进。20世纪初,我国留学生沈心工、李叔同等从日本引进简谱,1904年沈心工用简谱编写的《学校唱歌集》出版,风行一时。

简谱以阿拉伯数字1234567代表 do、re、 mi、fa、 so、 la、 si七个音,以0代表休止符。在数字的上方或下方加小圆点,表示高八度或低八度。在数字右边加一条横线,表示将这个音的时值增长一倍。在数字下方加一条线,表示将这个音的时值缩短二分之一。这种记谱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但是它不便于记录多声部及变化复杂的音乐。

像小蝌蚪在波浪中游泳一样的记谱法,是意大利音乐家古伊多于l1世纪发明的。最初这种记谱法只有四条线,以后逐渐发展成五线谱、六线谱、七线谱。约在16世纪末,五线谱正式确定完整的体系,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五线谱由5条平行的横线组成,除5条线外,上方和下方还可以加线。5条线(包括每两线之间的“间”)由下而上表示音的高低,而各种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则表示音的不同时值。

5条线上的音符,一般由符头、符干与符尾组成,活像小蝌蚪。在一个符干上面可以配好几个符头,用来记载多声部音乐非常方便。简谱的由来

用 l、2、3、4、5、6、7七个数字表示音高的记谱法,是由法国修道士苏埃蒂最早创用的。他在1665年写的《学习唱歌和音乐的新方法》一书中,提出了这种记谱法。1742年8月22日,法国哲学家卢梭将由他改进后的简谱记谱法在科学院公布,确立了这种记谱法的地位。但是,由于简谱仅适用于首调唱名,不便于记录多声部及变化较复杂的民歌,因而在欧洲各国几乎从来没有普遍实行过。

20世纪初,我国留学日本的一批早期音乐教育家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文等用简谱编写了大量的学堂乐歌。1904年,沈心工编的《学校唱歌法》出版发行,推动了简谱在中国的普及。日本在二十世纪初停止了简谱的使用,从小学开始推行五线谱教学法。目前世界上保留这—记谱法的国家不多。为了提高音乐文化水平,有利于同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宜尽早普及五线谱记谱法。分清乐谱的谱号

在五线谱的左边开头处会看到“谱号”。五线谱也只有加上谱号以后,才能表明谱内每个音符的音高。常用的谱号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两种。

高音谱号又叫G谱号,所以写高音谱号时应该从高音谱表中第二线g1音的位置开始。五线谱写上高音谱后,就叫做高音谱表。

低音谱号又叫F谱号,所以写低音谱号时应该从低音谱表中第四线f音的位置开始。五线谱写上低音谱号后,就叫做低音谱表。

只要你根据上面的方法去认识和书写,那么谱号就不会搞不清和写错了。分清各种音符、休止符

的名称和时值

一次音乐课上,老师提问:“在44拍的歌曲中,四分音符唱几拍?全音符唱几拍”?小强马上举手回答:“四分音符唱4拍,全音符唱1拍”。全班同学听了哄堂大笑,都说小强回答错了。

小强答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种音符的名称和时值搞不清。其实,要搞清楚也不难,只要懂得各种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例,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中的“分”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我认为首先要记住全音符(有的同学把它读成“全分音符”是错误的)是4拍。而二分音符中的“二分”两字就是将全音符的时值(4拍)一分为二,所以二分音符是2拍;四分音符则是将全音符的时值一分为四,所以是1拍;八分音符是将全音符的时值一分为八,所以是半拍等。

如果一个音符的右面加上一个附点,就叫“附点音符”。二分音符加上附点,就叫附点二分音符(有的同学把它叫做二分附点音符是错误的。附点本身不表明时值,它是前面那个音符时值的一半。如二分音符加上附点,那么这个附点的时值是1拍,所以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是3拍。

各种休止符之间的时值比例与音符相同。

当然,要把各种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和时值搞清楚,光靠硬记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时值比例和名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辨不清“单拍子”“复拍子”

有些人对“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分辨不清,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带有“拍子”两字。其实,“拍子”可分为“单拍子”和“复拍子”两大类。下面让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

单拍子——一个小节里包含2拍或3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常见的有23、34、38等。在单拍子中,每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

复拍子——把2个或2个以上的同类单拍子合并起来而成的拍子,叫做“复拍子”。常见的有44(24+24)、68(38+38)等。在复拍子中,每个小节里有2个或2个以上强拍(包括次强拍)。

混合拍子——由几个节拍不同的单拍子组合起来的复拍子,叫做“混合拍子”。常见的有54(24+34或34+24)和78(34+2〖〗4+24或24+34+24或24+24+34)。

变拍子——在同一首歌曲(乐曲)中,由一种拍子变换到另一种拍子,叫做“变拍子”。这种变拍子现象,有时是有规律的,有时是没有规律的,有时出现在前后两个段落之间。在简谱里,变拍子的2个(或2个以上)拍号常一起写在歌曲(乐曲)左上方调号的后面(如1=C2434等)。在五线谱里,则一起写在歌曲(乐曲)开始处谱号和调号的后面;有时也可在变换拍子时写在该小节前。

所以,只要你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的含义搞清了,就不难分辨了。弄清各种调的调号

调号在简谱和五线谱中都有。要搞清调号,先要了解它的含义和作用。

在简谱歌曲(乐曲)的左上角拍号的前面,你会看到一个1= C、1=G的记号,这就叫做调号。调号起着指定音高的作用。如1=C,就表示这首歌曲(乐曲)在唱(奏)时,“l”音的音高应该相当于键盘上C′的音高。又如1=G,就表示这首歌曲(乐曲)中的“1”音的音高相当于键盘上g1的音高。简谱的调号比较简单,一般不会搞不清的。

五线谱的调号就比较复杂了,它是用一个或几个变音记号(升记号或降记号)来表示,有的调号连一个或几个变音记号都没有。由于各种调的调号都不一样,这就使有的同学搞不清了。为了搞清五线谱各种调的调号,一定先要了解为什么各种调号的变音记号的数量不一样,这些变音记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每一种调式中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的。由于C大调(a小调)的音阶与基本音级的排列相符,所以它的调号就没有变音记号。但当主音的音高位置变动时,就必须用变音记号(#或b)来调整各音级之间关系,使它们保持原来固定的音程排列。如G大调(e小调)必须把F音升高半音(即加上一个“#”)才能使音程排列保持原来固定的关系。所以G大调(e小调)的调号是一个升记号。又如F大调(d小调)则必须把B音降低半音(即加上一个“b”)才能使音程排列保持原来固定的关系。

由于各种调需要调整的音有多有少,这就形成了有些调的调号变音记号多,有些调的调号变音记号少。将这些调整音级关系的变音记号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写在谱号的左面,这就是五线谱的“调号”。

五线谱的调号可分为升号调和降号调两类。

只要你懂得上面这些道理,各种调的调号就再也不会搞不清了。避免抄错歌谱

要想正确地唱好一首歌,演奏好一首乐曲,首先要有正确的歌谱(乐谱)。而抄谱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都必须做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会把谱抄错呢?这里除了粗心大意和对乐理知识不熟悉外,还忘了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抄好的谱一定要进行认真的检查。这件工作对常会抄错谱的人来讲,更为重要。

对乐谱检查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歌名和曲名有没有写错。

2拍号有没有漏写或写错。简谱的拍号应写在曲谱的左上角调号的后面。五线谱的拍号则写在乐曲开始处(即第一行谱)调号的后面。

3调号有没有漏写或写错。

4五线谱的谱号写得是否正确。

5各个唱名有没有写错。简谱的唱名是1、2、3、4、5等。五线谱的唱名主要是指各音在谱表上的位置有否写错。

6每个音符的时值有没有写错。附点是否漏写。

7五线谱的音符符干方向有没有写错。在五线谱上单音的符头在第三线以下的,符干应朝上并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以上的,符干应朝下并写在符头的左边;符头在第三线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再检查一下音符的符尾有没有漏写,方向写得对不对。符尾一律写在符干的右边。

8小节线、终止线和连线有没有漏写。

9各种音乐记号和各种力度标记有没有漏写。

10如果是抄写歌曲,还要检查一下歌词有没有抄错等。

只要你每次抄好歌谱(乐谱)后,能将以上几个方面仔细检查一下,就再也不会发生抄错谱的现象了。掌握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儿童歌曲中常会出现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但同学们在演唱时,附点音符唱不准和忘了休止符的停顿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也正由于这一瞬间的唱错,而影响了歌曲作品的正确表达。

先来说说附点音符,作曲家们常用它来增强音的力度,以表现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动爱跳的心理特点。同时在附点音符下面配上重要的单字,给以强调。如果把节奏错唱的话,就会使曲调缺乏生动活跃的儿童气息;而该强调的字也没能突出来。

为了唱好附点音符,我们可以采用改编时值的方法进行练习。步骤如下:

1改编时值。

2改变唱法。

3加圆滑线。

为了帮助唱准附点音符,还可以在音符下写上划拍记号,边唱边划拍。这样就能唱准附点音符了。

下面再来说说休止符。休止符在儿童歌曲中常常用来表现少年儿童机智敏捷的形象和儿童语言的特点。

为了正确掌握休止符停顿的时值,除了在唱曲调时必须看谱外,还可以将谱中的休止符用红色书写(如印刷的曲谱可以涂上红色),以引起注意,避免忘记停顿。当连续出现休止符时,则可挑出来反复视唱,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不同的演唱形式

对演唱形式分辨不清的人来讲,常会闹笑话。如有的同学把“二重唱”叫做“对唱”;有的同学把“四重唱’叫做“合唱”等,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分辨,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演唱形式。

1独唱。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叫做“独唱”。常见的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童声独唱。如果一个人边唱边弹吉他,那就叫做“吉他弹唱”。

2对唱。由两个人一问一答像对话一样地演唱,叫做“对唱”。常见的有男女声对唱等。

3重唱。在演唱多声部歌曲时,每一个声部由一个人演唱,叫做“重唱”。并根据声部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唱(由两个人演唱)、三重唱(由三个人演唱)、四重唱(由四个人演唱)等。

4齐唱。由许多人一起唱同一曲调的歌曲,叫做“齐唱”。

5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人数基本相等的几个声部,但他们唱的是同一曲调的歌曲。演唱时,这几个声部不是一起开始,而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先唱,隔几拍或几个小节后,第二个声部加入唱,最后则几个声部一起结束,这就叫做“轮唱”。并根据声部的多少,可以分为二部轮唱、三部轮唱或四部轮唱。

6表演唱。一般由10人左右表演,演唱时常按歌曲的情节和人物配上一些表演动作,有时还作一些队形的变换,这就叫做“表演唱”。由于表演唱有唱有演,能更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所以,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7合唱。在演唱多声部歌曲时。每一声部都有许多人演唱(每一声部的人数大致相等)  ,这就叫做“合唱”。合唱可以根据人声不同的类别,分为男声、女声、童声、混声(男女混合)合唱;并根据声部的多少,分为二部、三部、四部合唱等。如果不用器乐伴奏的叫做“无伴奏合唱”。

只要你掌握上面的音乐知识,就不难分辨各种演唱形式了。美声唱法

当代声乐艺术中,一般将歌唱的方法、风格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类。美声唱法即是其中技术水平较高,较难掌握的一种。它注重歌唱过程中使整个歌唱音域都保持最自然的发声状态,歌唱时发挥嗓子的最大能量,使气息运用自如,音色优美动听,音调华丽多变,共鸣丰富浑厚,歌唱持久连贯。

“美声唱法 ”大致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这和意大利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意大利语言适宜歌唱有关。19世纪上半叶是 “美声唱法 ”高度发展的时期,这和意大利歌剧三杰——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的创作业绩分不开。他们创作的声乐曲不仅适宜原有的 “美声唱法 ”,而且将新的歌唱技巧融入这一唱法,使美声唱法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是一种音量很弱,必须借助于电声扩音而发出的半叹息式的柔声和带有伤感情绪的歌唱。演唱时歌唱者距话筒很近,由小乐队伴奏。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

民族唱法

这是当代声乐艺术中有别于美声、通俗唱法,具有中华民族歌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一种歌唱方法。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昧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具有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特点。根据用嗓方法,它基本上包括四种声型:1以本嗓为主的艺术真声声型;2以假嗓为主的艺术假声声型;3真假相混的混合声型;4真假声相接的声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中外声乐艺术的不断交流,民族唱法在以上四种声型基础上,还发展出借鉴西洋唱法某些技术,发挥民族风格特色的新的有生命力的民族歌唱方法。

常用装饰音记号

装饰音记号主要用来装饰旋律,常用的装饰音记号有倚音、波音、回音、颤音等等。

常用演奏记号

(1)连音记号,也叫圆滑线,是用弧线⌒来表示的。

(2)延音记号,也是用弧线⌒来表示的。

(3)断音记号,在五线谱上常有三种表示法。①用小圆点加在音符的上面。②用小三角加在音符的上面。③用小圆点加弧线放在音符上面。

(4)保持音记号,有两种表示法。①用短横线表示。②用短横线加圆点的表示法。

(5)滑音记号,用曲线或用箭头来表示。

(6)琶音记号,把和弦中的音由下向上快速地分散奏出,叫琶音。其记号用垂直的曲线标记在和弦的左边(前边),有时也用小音符来表示。

常用省略记号

(1)移高八度或移低八度的记号,用8……来表示。

(2)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8来表示。

(3)震音记号,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者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记号用斜线来表示。

(4)反复记号,表示乐曲或歌曲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段落需要重复。

乐徽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校徽是一个学校的标志,音乐也有自己的标志,那就是乐徽。

乐徽的图案,来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民间乐器——抱琴。这种乐器外形是一个U字形的框子,上部有一横梁,中间悬有若干根琴弦(少的三根、五根,多的有十余根),底部是共鸣箱。

因为抱琴式样美观、大方,又有代表性,所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国际音乐组织将它的图形定为代表音乐艺术的乐徽,并作了进一步的修饰,使它更加华美庄重,成为现在人们见到的这个样子。

我国民族音乐记谱法

乐谱是使音乐作品得以传承的载体。中华民族很早就创造了记谱法。

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了两种记录音乐的谱式。《礼记·投壶篇》记载着当时宴请宾客、进行投壶游戏时的鼓谱。它是用○和□为符号,分别代表击鼙、击鼓。这是最早的打击乐谱。当时,另一种记录曲调的乐谱,叫做“声曲折”,已失传。

目前可考的我国最早的乐谱,是南朝末年丘明(公元494—公元590年)传下来的一首琴谱《碣石调·幽兰》。它是用文字记写指法徽位以及演奏技巧。这就是音乐史上的“文字谱”。唐宋期间,一些琴师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演奏方法、按弦、徽位等变为减字符号,然后把用文字描述的乐谱内容,合成为一个个减字谱谱字。这样就省去了冗繁的文字,对于文字谱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其后,唐宋间还出现了俗字谱,或称燕乐半字谱,这是工尺( chè)谱的早期形式。明清时期,民间音乐中沿用了将do、 re、 mi、fa、 sol、 la、 si 唱成上、尺(chè)、工、凡、六、五、一的工尺谱。

西方五线谱的记谱形式最早见于1713年康熙敕撰的《律吕正义》续编中。

中乐曲谱史

孔子定六经,其中《乐经》经秦焚书而亡,《乐经》中是否有乐谱就不得而知了。

中乐理论的第一块里程碑是“宫、商、角、徵、羽”五声的确立。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第二块里程碑是制定十二律吕: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在公元前6世纪,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年在位)已向他的乐官问及什么是十二律,什么是七音。现存的律吕谱以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中“风雅十二诗谱”为最古。该谱的形式是在诗歌的旁边配上各律吕名称。

同类推荐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热门推荐
  • 骗子王妃,我要了!

    骗子王妃,我要了!

    红纱帐内,香肩半露,美人媚眼如钩,柔情似水红纱帐外,外袍已除,男子雄伟若山,眉眼似火美人:“相公,你让妾身等了很久。”男子:“娘子,你越发娇媚可人了。”美人微笑,男子浅笑,却谁也不动分毫,屋里暧昧加重。男子:“还玩仙人跳吗?”美人:“不玩了,我只等相公施云布雨。”大门被人一脚踢开,一猛男怒吼:“敢睡我的女人,老子砍了你!”男子一脚将猛男踢出去后笑道:“娘子,原来你还在玩仙人跳…”他回头,笑容凝住,美人已不知所踪。易采薇:江湖第一骗子,骗财、骗色、骗情…最擅长骗人心,空空妙手是手段,暗器千千是退敌策,轻功卓绝是逃跑必备她自诩骗尽天下财,骗尽天下情,骗尽天下心却惹了不该惹的人逃难误嫁后,戏玩仙人跳,却是失身又失心…兰无痕:天下首富,样貌英伟不凡,身世曲折,谈笑间能令天下风云变色。一言能令朝堂颠覆,一计敛尽天下之财!眼中无一物,自诩无人能配得上。却大意失荆州,家底被骗空…那看似温婉可人的女子、被他极度唾弃的女子,让他失财又失心…他要重振夫纲!白水离:当今皇子,权势无双,手段高明,性情喜怒无常,喜欢扮猪吃老虎一言能令天地变色,一计能退敌千里!南巡被人劫财又财色,再被人弃于荒野那个千娇百媚的女子、贤良淑德的女子,让他失身又失心…他要重振夫纲!本文女主无良,只是江湖骗子一枚。男主两枚,一个变态,另一个更变态而已。本文是《枭妃》的后传,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枭妃》,了解一下上一辈的恩怨。------------------------------------推荐新文《七小姐》:------------------------------------推荐自己已完结的文:《丑妃无敌》:《劣妻》:《坏坏相公倒霉妻》:《强嫁》:《枭妃》:《娘子你别太嚣张》:《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已签约出版-------------------------推荐朋友的文:《赖上吸血鬼老公》超好看的文《娘子为夫饿了》《半路杀出个庶女来》《极品辣妈》《弱妾》偶每天追的文《九师妹》很好看,很轻松的文《“娘娘”夫君》卫是怪才,她的文很有才《妾室谋略》很精彩的种田文《邪玲珑》琴的文笔一级棒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共收有400个侦探推理故事,完全按照福尔摩斯的四大思维进行归类定位,但每个侦探故事却不是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因为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很容易找得到),而是从每一个思维出发,进行了主题的再选择再开掘。这些故事有古有今,有中有外,里面包涵较广,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侦探、大警官,也有不为人们所知的小侦探、小警官,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运筹帷幄的智慧、敏锐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多种技能的科学知识、无所不知的百科万事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既然遇见了永远

    既然遇见了永远

    既然遇见了永远就不要说再见。这年头流行‘好白菜被猪拱’、流行‘美女配野兽’……卫吟没想到流行趋势也在自己身上风靡了一把。然而无比悲催的真相是,所谓的猪和野兽是她自个——按照大多数人的评判标准。
  •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我家有个狐狸殿下

    某天,某王妃接到某王爷的特殊命令,什么?让她给他挑妾室!?这该死的臭男人,真是一天吃素都不行!于是乎咱们的王妃点头哈腰地使出给力本事,某年某月某天,某王爷的征妾启事遍布凤离城大街小巷。斗,她江雪芽一向不怕!他不让自己好过,他也别想一天快活!
  •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老狐狸却说:“巧言令色,助你成功。”须知,成功者的故事里,从来都没有侥幸。狮子把羊叫来,问他能不能闻到自己嘴里发出的臭味。羊说:“能闻到”,狮子咬掉了这个傻瓜蛋的头。接着,他又把狼召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狼。狼说:“闻不到。”狮子把这个阿谀奉承的家伙咬得鲜血淋漓。最后,狐狸被召来了,狮子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狐狸看看周围的情形,说: “大王,我患了感冒,闻不到什么味。”于是活了下来。马雅可夫斯基曾说: “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