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黑豆
黑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牛肉、鸡肉、猪肉的2倍多、牛奶的12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黑豆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因此,黑豆对于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保健品。黑豆中的异黄酮还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对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也很有帮助。黑豆的豆皮和豆渣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具有预防便秘和增强胃肠功能作用。黑豆的血糖生成指数很低,只有18,而中国人主食的大米饭和小麦馒头高达88,是黑豆的近5倍。因此,黑豆很适合糖尿病人、糖耐量异常者和希望控制血糖的人食用。
当然豆类不仅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几种,还包括豆荚类蔬菜,如扁豆、四季豆、豌豆、毛豆、荷兰豆、刀豆和蚕豆等,这些豆类的营养功效也各具特色。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豆子,它们都有“济世之慈悲”,滋养我们的脏腑,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在价格上却比肉类和各种补养品要便宜很多。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吃豆类食物吃得很少,生活中都是精工细作的各种面食或者肉食,餐桌上很久都不出现豆子的身影,这其实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粥为第一补人之物,可治病养生
粥被古代医家和养生家称为“第一补人之物”,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绝。古往今来,人们不仅用粥来养生,还用它来治病。
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他活了75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他的长寿与粥养是分不开的。李时珍就曾说过:“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的确,粥是不错的养生佳品,对养护脏腑很有好处。宋代诗人陆游就赞誉:“人人个个学长年,不意长年在眼前,我以宛(平)商(丘)平易法,即将食粥致神仙。”对健康的人来说,经常喝粥,可以滋养脾胃,保护元气。粥还可以健体治病,年老体衰之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婴儿、青少年,或者大病初愈、久病体弱、脾胃功能虚弱的成年人,就应该多喝粥,这样可以加快气血的生成,促进身体的健康。
粥有很多种,各有不同的功效,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两类:养身类与治病类。
1.养生类粥
(1)大米粥: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有疗效,脾胃虚弱者可常服用。
(2)小米粥:具有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可保护胃气,对产后和大病体虚之人最适宜。
(3)玉米糁粥:新产玉米碾成的糁子熬制而成,香甜可口,养脾胃、利大小便,对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4)绿豆粥:用大米和绿豆熬制而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养脾清胆、解暑止渴、润肤消肿、利小便,称得上高营养、多疗效的食粥佳品。
(5)赤豆粥:用红豆和大米熬制而成,营养价值高,有健脾利水作用,对脚气病、心脏病引起的水肿疗效较好,也可治老年肥胖病。
(6)莲子粥:用莲子、大米、江米熬制成的粥。具有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之功效,可以清热泻火,对降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7)腊八粥:我国农历腊月初八家家都要喝这种粥。用多种谷类、豆类、果仁、大枣、粟子、莲子搭配熬制而成,营养极为丰富,对气虚乏力、气短多咳有疗效,特别是在冬季,服用此粥可以养胃气、益气血、益健康,是一种食疗佳品。
2.治病类粥
治病类粥就是在粥中有选择地加入相应的药物,这种养生方式不同于常用药物祛邪治疗,也不单纯靠米谷饮食来扶正调理,而是一种以食扶正、以药辅疗的简便易行、具有双重效应的食疗佳法。
补血药粥:糯米阿胶粥、桑仁粥、菠菜粥、益母草粥、何首乌粥、海参粥、花生粥等。
壮阳药粥:韭菜粥、芡实粥、菟丝子粥、羊骨粥、鹿鞭粥、狗肉粥、虾肉粥、益智仁粥等。
妇科病药粥:麻雀粥、白狗骨粥、安胎鲤鱼粥、肉桂粥、茴香粥、猪蹄粥等。
清热药粥:绿豆粥、芹菜粥、决明子粥、生地黄粥、竹叶粥等。
散寒药粥:椒面粥、干姜粥、防风粥、附子粥、吴茱萸粥、荆芥粥等。
止咳药粥:枇杷叶粥、真君粥、百合粥、乌梅粥、珠玉二宝粥等。
健胃药粥:山楂粥、梅花粥、生地粥、山药粥、苡仁粥、豆蔻粥、芋头粥、橘皮粥等。
养心安神粥:枣仁粥、小麦粥、龙眼肉粥、莲实粥等。
益气药粥:补虚正气粥、人参粥、大枣粥、黄芪粥、鹿尾粥等。
滋阴药粥:木耳粥、黄精粥、天门冬粥、沙参粥、枸杞叶粥、银耳粥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喝粥,大米粥、小米粥、八宝粥等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健康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每天喝粥,比吃一些大补之物还要有用。
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
广东人爱喝汤是出了名的,每天必不可少,真可谓是: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汤。广东人爱喝汤是多年以来沿袭下来的习惯,这个习惯中包含着深刻的养生道理,《黄帝内经》就谈到汤的神奇养生功效:“汤液十日,以祛八风五痹之病。”法国著名烹调专家路易斯·古斯也说:“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能使人感到宽慰。”可见,汤的养生保健功效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
1.海带汤
海带含有大量的碘元素,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可以加速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使皮肤血流增加。冬春寒冷季节多喝海带汤可增强抗寒力,特别是有助于防止老年人患低体温症。
2.蔬菜汤
各种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碱性成分,溶于汤中可使体内血液呈正常的弱碱状态,防止血液酸化,使沉积于细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排出体外。蔬菜汤有“最佳人体清洁剂”的美称,特别是老年人,常饮用有助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3.鸡汤
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黏液分泌,清除呼吸道病毒,促进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的缓解,对感冒、支气管炎等有特别的效果,适合于老、弱、病者冬春饮用。
4.骨头汤
动物的骨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滋补和保健作用的物质,具有添骨髓、增血液、减缓衰老、延年增寿的保健功能。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功能开始衰退,经常喝些骨头汤就可补充人体必需的骨胶原等物质,达到强健骨骼、延缓衰老的目的。
5.鱼汤
鱼汤中含有大量具有抗炎作用的脂肪酸,可以阻止呼吸道发炎,防止哮喘发作。经常饮用鱼汤,可使上呼吸道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哮喘发生率降低,对儿童哮喘尤为明显。
6.羊肉汤
羊肉味甘性热,具有助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的药用功能,是冬季理想的滋补佳品。中医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药肉同煮,食肉喝汤,具有温阳、补血、祛寒等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腰酸腿软、风寒咳嗽、妇女产后腹痛、老年怕冷等。
7.狗肉汤
中医学认为,狗肉味甘性温,御寒能力强,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具有暖胃健脾、驱寒祛湿、补益壮阳、强身健体等功效。著名的延边狗肉汤,就被当地人称为补身汤。狗肉汤特别适合冬春季节饮用。
8.面汤
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与一种神经传递介质——乙酰胆碱有关,这种物质可增强人脑的记忆功能。大脑中若乙酰胆碱不足,记忆力就会大大削弱。而补充脑内乙酰胆碱的最好办法是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卵磷脂的特点就是极易与水结合,煮面条时大量的卵磷脂溶于汤内,因此,多喝面汤可达到补脑、增强记忆力的效果。
不过,汤最好在饭前喝,才对身体更有益处。俗话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从口腔、咽喉、食管到胃,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保护消化道,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
吃饭间,中途不时进点汤水也是有益的,这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口渴,这时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所以,有的营养学家认为,养成饭前吃饭时进点汤水的习惯,可以减少食管炎、胃炎、食管癌、胃癌等的发生。同时发现,那些常喝各种汤、牛奶和豆浆的人,消化道最易保持健康状态。
当然,饭前喝汤有益健康,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也要掌握进汤时间。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总之,进汤以胃部感到舒适为度,饭前饭后切忌“狂饮”。
给自己留点喝茶的工夫,乐活到“茶寿”
茶寿是福建武夷山区的茶农们对108岁的雅称,为什么叫茶寿呢?首先是因为茶农们对茶的热爱,另外我们来看这个“茶”字,上面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则为“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108,故此得名。
其实,茶本身就是延年益寿之品,有“灵丹妙药”之效。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主张人有小病,只需饮茶,不要服药。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抽出时间来好好地品上几杯茶,也许真的可以快乐健康地活到“茶寿”。唐代的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地评价了茶对人的保健作用。具体来说,茶的作用主要包括:
1.提神醒脑。茶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用“破睡见茶功”的诗句,来赞扬茶叶的提神醒脑作用。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2.利尿强心。俗话说:“茶叶浓,小便通。三杯落肚,一利轻松。”这是指茶的利尿作用,饮茶可以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水肿、膀胱炎、尿道炎等;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茶叶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常喝茶对预防冠心病也有好处,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液充分地输入心脏,提高心脏本身的功能。
3.生津止渴。《本草纲目》中说:“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唐朝《本草拾遗》亦云:“止渴除疫,贵哉茶也。”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好饮料。
4.消食解酒。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这是由于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茶之所以解酒,是因为茶叶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
5.杀菌消炎。实验证明,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
6.降压、抗老防衰。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都是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E和各种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作用外,茶叶还具备保健、医疗作用,因此,坚持经常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喝茶也有讲究,要科学饮茶。若饮茶不当往往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下面我们就逐个盘点一下喝茶的误区:
1.空腹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空腹饮茶,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会引起心慌、尿频等不适,还会阻碍维生素B1的吸收和利用。空腹饮茶还可因大量茶水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酶的作用,使饮食无味,食饮减退。
2.饱食后饮茶。吃了饭马上喝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同食物中的蛋白质、铁元素等发生凝固,影响蛋白质和铁的吸收。
3.睡前饮茶。睡觉前饮茶,因茶水中咖啡因的作用,致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难以安静入睡,影响睡眠效果和身体健康。
4.服药时饮茶。茶水中含有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如服药后喝茶或用茶水服药,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治疗效果。
5.喝浓茶。茶水过浓,其中含的有机物质过多,特别是咖啡因的含量过高,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另外,咖啡因可遏制肠道钙的吸收和促进尿中钙的排泄,容易引起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即使最好的香茶,也只宜淡淡品。
6.隔夜茶不能饮用。这种说法流传很广,其根据主要是:因为隔夜茶中含有二乙胺,而二乙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隔夜茶不应再饮用。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只有当茶因放置过久而变质时才会产生大量的二乙胺,而在短短一夜间不可能变质。另外,“隔夜”这个词本身也过于含糊,晚间泡的茶放到第二天早晨是十多个小时,而如果是早晨泡的茶放到夜晚也是十多个小时,晚间的气温相对低些,茶水变质的可能性反而更小些。所以,判断茶水是否变质不应以隔夜为标准,而要看放置时间的长短。即使是白天,放置过久的茶水也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