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300000006

第6章 不要把别人当傻瓜:精于算计的理性人 (2)

投入适度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有投入才会有收益。但很多人却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投入越多,收益才越大。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投入越多并不必然会收益越高,一味增加投入有时甚至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经济学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投入越多但收益越少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逐渐递增,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如很多国有企业,人员很多,也就是劳动投入多,但是效益却很低,于是“减员增效”使之达到合适的规模,便能达到用适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佳的收益。

现实告诉我们,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例递增的。托尔斯泰写过农妇和鸡的故事:农妇希望她的母鸡多下蛋,于是多喂吃的,结果她的母鸡肥胖得根本不能下蛋了。多给母鸡喂食,反而导致母鸡不下蛋,这说明,投入过多有可能就会“打水漂”。投入成本后,并不意味着收益就会滚滚而来,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活中,我们必须掌握投入成本的“度”,只有投入适度成本,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收益。“画蛇添足”的故事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其实,“画蛇添足”的人正是没有把握好投入自身劳力的“度”:画出蛇形就能获得收益,倘若再增加自己的成本投入——“添足”,只会最终没有收益——不能喝到酒。

那么究竟什么叫“有度”,什么叫“无度”呢?如何把握“度”的界线呢?简单说,当一次新增的成本投入不能带来更长远的更大利益时,这样的成本投入就应该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这个度其实并不好把握。有的人通过几只鸡,就能收获一个家禽集团;有的人付出数百万元投资家禽养殖,却最终亏本。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度”,不仅与个人的素质相关,还跟个人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如家庭出身的因素,如所在地区的大环境,还包括政策限制以及倾斜等软环境。

把握成本与收益的“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它既需要睿智的理性,更需要阅历的积淀。

小聪明会导致大损失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然而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理性人的主观意愿就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至于能不能谋到福利则是另外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了。

有个关于餐具的测试: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有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还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此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有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反而少了。

因为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只要有一件破损,就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如果全部完好,理所当然全都是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可以说,这是理性人的不理性,即“有限理性”。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理性人,处处为获得最大收益而算计,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而已。实际上,我们和“掩耳盗钟”故事中的人比起来,并不高明多少。

春秋时候,有个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他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想办法解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小偷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然而,他却为后世所嘲笑,因为:他是一个理性的傻瓜!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人。

我们虽然是理性经济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我们在嘲笑这个小偷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性的傻瓜呢?

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绝对不会少。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其实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思考。

在纷繁的世界中,需要以理性人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做一个精于计算的人,才会不犯迷糊。

让“打水漂”的成本随风而去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投入一定的成本去办某件事情,但最终事情却没有办成。我们往往会为“打水漂”的成本投入而欷歔不已,后悔自己如果早知道这样的后果就不去投入这些成本了。事实上,此时的后悔还有用吗?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懂得运用“沉没成本”来开导自己。什么是“沉没成本”?《汉书·朱买臣传》中 “覆水难收”的故事足以解释。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覆水难收”意思是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这里的“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但是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也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说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应该仅仅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继续忍受枯燥无味)和收益(听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管做出何种决定,钱都已经花了,它是个确定的常数,不应该影响我们其后的决策。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此理性与释然。不要因为存在沉没成本而影响了你的理性决策。你仅仅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你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不计沉没成本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均代表着昨天,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经打进去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应该的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老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理性人总是关注于未来,而非过去。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为错过了月亮而伤感,那么你也要错过繁星了。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忽略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才会有辉煌的人生和幸福。

同类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热门推荐
  •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的音养与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为了帮助中考学生突破英语词汇这一大难关,强化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我们特编写了本书。
  •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无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出自己的风采呢?本书通过发人深省的语言告诉每位女性朋友,不要再为那些百般挑剔的男人而活,因为女人可以决定一切。或许你现在还不敢这么想,但是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做女人!本书告诉女性朋友,不要小看自己,女人原本可以决定一切。可以爱男人,但是不要一切都指望男人。不为爱情而活,爱情往往会更幸福。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带着每位女性朋友,从改变观念开始,一步步“激活”自己各个方面的潜力,为自己赢得事业、爱情、友情多方面的幸福。”
  •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当圣物玉指环回归地宫时,灵光闪现。千古之谜终于揭晓谜底。,某天,四个大学生突然来访。他们说看了“我”在《萌芽》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荒村》以后,被激起一睹究竟的欲望,执意去荒村探险。四人从荒村返回后,短短几天内纷纷遭遇意外。而“我”也收到了一个自称“聂小倩”的神秘女子的E-mail。从此,种种离奇古怪的现象便如鬼魅般死死缠上了我,根本无法摆脱。在极度恐惧的三十个白天黑夜里,我和小倩竟然深深相爱了。可是,来自荒村的笛声唤醒了她的记忆。小倩并不属于这个人间。我却期望还能见到她
  • 真龙奇幻

    真龙奇幻

    阿力斯企图要毁灭地球万物,然后再建立新的世界。由于阿力斯被一种不明大自然封锁住了。所以只有命他的一群手下来侵略地球。其中的一个叫姜狄的天才创造家制造出了大量的妖怪投放到地球上,结果世界一片混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非真勿扰

    非真勿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规律。让爱情可遇不可求见鬼去吧,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要挽起袖子创造爱情。别以为讨论相亲就像讨论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但其实有什么不同?婚姻,也无非是我们人生的一桩投资项目,而相亲,绝对是低成本高效率,虽然很庸俗,但那没有人生质地的浪漫,不过是轻浮。且慢,我们在生活上眼界宽了,难道就不能在爱情上。眼界宽点吗?兔子都?道不吃窝边草,踏来踏去,能有什么好草不是?不如,我们相亲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男人乎。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忆往昔

    追忆往昔

    如果我只不过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那么我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那一场雨夜里偶然的出手相救,她收留了失忆的他。迎接她的却是冰冷。**几个月后,当她看到电视上那个令人仰望的晟世总裁权天晟,她知道,他已经忘了她。独自一人怀着爱和思念,她没有等到他的归来。**七年后,有一次不期而遇,她燃起的一点点奢求,还是被彻底的粉碎。不过,还好,她还有他留给她唯一的礼物。她和他的儿子。*****
  • 千年风月

    千年风月

    因为她偷了风月石,他携着别人的手走向婚姻圣殿,于是她吃下了万劫不复的情花,本要化成他心里永恒的爱恋,却得他以命相换。千年风月长情,转世却成孽海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