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酬”的关键在于“互”字。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的感情传导,只有单方面的“酬”是不够的,只有双方都注意“酬”,都能给对方提供某种帮助,使对方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彼此关系才能有新的发展。如果对于对方的酬偿,你老是无动于衷,无所回报,那就会在心理上挫伤对方,这种挫伤有时甚至会给一对多年相交的好友带来感情危机。当恩格斯在失去妻子,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时,马克思在给他的回信中只是轻描淡写地送了几句安慰话,这使恩格斯极感伤心,立即去信表示不满。马克思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深感后悔,重新去信向恩格斯表示歉意。伟人的交往尚且如此,一般朋友的交往更不能忽视“互酬”的心理效应了。
那么,这是不是说要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来呢?当然不是。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互酬不可能是等价的、同步的。泰戈尔有句名言:“我的朋友,别让我的友谊,成为你的负担,须知快乐即在于对人的深情厚谊里。”人的一生必须交往,精神的和谐,个性的相融,行为的适宜,利益的互偿,都能给人带来友谊,但千万不要让你的友情成为别人的负担。因为自己对朋友有所帮助,而抱怨朋友没有回报自己,由此引起朋友的悔恨心理从而达到驱使他和利用他的目的,是十分可耻的。因为人际交往应是有原则的、健康的,不能如同市场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那样。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成全了别人的事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自诩慷慨。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那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正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销了。
记住:一种行为必然引起相对的反应行为。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面子,你将会获得天大的面子。
所以,帮忙时应该注意下列三个分寸:第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第二,要做得自自然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的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第三,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甚至想法都不要表现。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各种好处,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人际往来,帮忙是互相的,且不可像做生意一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要讲究自自然然,不故意“打埋伏”,以免被别人想:“和他做朋友,如果没用处,肯定会被一脚踢开!”
李莉和陈玲同时进入一家电力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她们不相上下。李莉是电力局李局长的宝贝闺女,而陈玲是单枪匹马。领导由于关系这一层,比较关照李莉。陈玲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关系而表现消极。在工作中,陈玲经常与李莉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中的难点,相互配合非常默契。李莉也愿意同陈玲编在一组,相互促进。在完成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安装过程中,李莉和陈玲晚上看图纸,安排工序,白天干活,比预定工期提前完成工作,因此受到表彰。
曾经有朋友劝陈玲,李莉本来就有关系,现在你帮她的忙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升迁之路。陈玲对朋友说:“首先我佩服的是李莉的能力和人品,李莉是李局长的女儿,人家不靠自己的父亲,而靠的是实力,全局有多少人能够进行11万伏的带电作业,人家就是一个;第二,如果自己没有水平,即使领导不会看重李莉,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我现在也是向她学习本事;第三,一旦李莉升迁,自己与她配合默契,工作起来也顺手。”
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李莉和陈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上级领导通过李莉也认识了陈玲,认为两个人的能力同样突出,并授予她们“优秀班组”称号。在李莉提为安装队队长之后,陈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副队长。李莉心里也明白,没有陈玲的帮助,仅靠自己也不会有这么突出的成绩。不久之后,李莉通过关系,将陈玲调到另一部门担任正职。这样,陈玲的路子也宽了起来。两个人在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工作就更加好干了,生活中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应该说陈玲是一个很聪明的姑娘,她很成功地运用了“互酬原理”,赢得了事业的成功,也就赢得了友谊。
总之,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向往的还是感情上的满足补偿,只要心中时时想到对方,真诚待人,就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如果你想维持某种人际关系,别忘了在“索取”的同时,也“奉献”自己的所有,以保持关系中彼此的平衡。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
一个人死后灵魂进入了天堂。他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很快乐,而地狱里的人一点也不快乐呢?”上帝说:“你想知道?那好,我带你去看一下。”
他们先来到地狱,走进一个房间,看见许多人围坐在一口大锅前,锅里煮着鲜美的食物。可每个人都又饿又失望,原来,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长,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
上帝说:“我们再去天堂看看吧。”于是他们来到另一个房间,看见的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人们手里的勺子也很长,可是,这里每一个人都显出快乐又满足的样子。
这个人很奇怪,上帝微笑着说:“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开饭了,只见这里的人们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别人的嘴里。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他们会问:“明明是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受惠,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其实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偿的。
钱钟书先生在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日子十分窘迫。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精工细作,却又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匠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其父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40多年后还报。
这真是“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没有40年前的人情,也就难有40年后的路子。
其实,在现代生活中,如果你帮助了你的同事,他的回馈根本无须你等上40年。
李力在一家建筑装饰企业技术部工作,刚刚调来不久。由于机构改革,技术部管理技术的仅有两人(部门经理和他)。恰在此时,部门经理住院。此时项目经理要求完成吊顶方案,适逢监理例会要求整个装修工程若无土方方案将予以停工,生产经理要求两天内拿出结果。李力每天晚上12点睡觉,终于将土方方案按期完成,施工可以顺利进行。一天后,项目经理来问吊顶方案之事,答曰:“还没有完成。”经理当时骂道:“都好几天了,连个方案也没出来,你干嘛去了。”说完,气冲冲地走了。事后,主管资料的同事张亮在背后与领导说明了情况。由于李力工作认真负责,不久被任命接替经理职务。他与张亮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不久张亮在他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去搞本专业工作,到施工项目上当了工长。
林平比较热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邻居家的孤寡老人,帮助他们做事。在一年前,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天,他的同事陈庆发现了这个秘密,回来后对其他同事装做不经意之中谈起这件事情。林平照顾孤寡老人的事情不胫而走,不久,公司党委鉴于其表现,同意接受林平为预备党员,并且任命为公司团委书记。后来,林平得知是由于陈庆的“告密”才走上这条坦途的,对陈庆心存感激,不久,陈庆被任命为部门负责人。
事实就是如此,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他人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有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会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耻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诗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办公室里也一样,如果大家都抵制、排斥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办起事来也会感到绊手绊脚,套着锁链跳舞所以,人际关系是你必修的一门学问。
谦受益,满招损。能力超群,待人谦和,肯帮助别人的人,会赢得的别人好感。树大而不稳容易招风,甚至被连根拔起,所谓树大,就是指人的能力、知名度,而树稳就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树稳远比树大来得重要。
请记住卡耐基的一句格言:
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报偿是,凡真心帮助别人的,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不要斤斤计较怕吃亏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为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是福”,因为趋利是人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吃亏是福”,把这个理论放在人际关系中也是非常适用的。增加互酬无私性,就要学会“吃亏”。
阿丽是同学中最早买车、买房的。并且按照她的说法,这几年她投资什么,什么就兴旺,以前还真没看出阿丽这么有投资眼光。上学的时候,大家只觉得她婆婆妈妈的,大学通常会为她的好心而动容,但说实话,关于她的将来,还真没有人特别看好。
从学校毕业,他们那一届大多被分到一家由“婆婆妈妈”占据领导地位的国营单位,大家都觉得有点不爽,但阿丽与上级很快就融成一片了。单位吃年饭,妈妈们都把自己的小孩子带来玩。一班没有结过婚的女子顶多出于礼貌过去逗孩子几分钟,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生怕孩子的油嘴、油手弄脏了自己的衣服。阿丽却不然,她看起来是真心实意地喜欢那些孩子。她坐在小孩子旁边,喂他吃饭,给他擦鼻涕……席终,她成了孩子们喜欢的阿姨,妈妈们也同她结成了好友。若干年后,阿丽自己做了妈妈,据说,她把孩子全权托给了婆婆,后来孩子上的是寄宿制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因为那时候,阿丽的事业已经蒸蒸日上,她实在没空待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