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CI企划中,如果能够适当引入“外脑”,由富有经验的专家主持,常常能使CI高起点、高水平地进行,而且也能改变企业领导的旧观念,大幅提升员工的相关知识水平。 日产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导入品牌形象设计的需求变得日益紧迫,为了让不同车种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有所差别,以维持产品的品质优越性,日产公司决定导入CI。
日产公司的员工有6万多人,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根据“由下至上”型的CI活动观点,理想型的CI理论提案方法无法适用于该公司。而且日产公司的员工对CI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的CI企划委员们决定聘请外界的CI专家来担任顾问。委托“石渡企划事务所”协助处理CI计划的整体问题,以便日产的CI计划能快速高质地向前推进。
经过一系列的酝酿和讨论,“日产风格”的概念逐渐明晰,为了确立日产风格,必须统一视觉形象。于是,企业标志便成为研讨的重点。日产的标志原本分为公司标志和商标两种,具有50年的悠久历史。问题是这些标志和公司标准字的设计、使用方法、使用范围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出现了许多变形的组合或设计,给人的印象比较零乱。如果能统一公司所有的品牌名称为“NISSAN”(公司名称),就能统一视觉方面的商品标志和企业标志,使公司的企业形象变得统一、完善。
经过多次试验,公司决策层形成一项结论:公司过去长期使用的商标必须升格为企业标志,象征新时代的日产公司。
接下来,日产公司首先对标准字进行修改设计,然后以此为中心,形成CI设计系统。许多公司内外的人士都参与了这项设计的开发作业。例如,以CI中心为主体,宣传部和外界的设计专家从旁协助进行开发。设计出来的样本,先经过公司内外受测者的试验评估,再委托国内外的著名设计师来加以审查。开发与商品销售有关的设计系统时,业务部门先组织“CI研讨会”,研讨销售网点、销售方针等有关营业方面的问题。这样,通过多种渠道来推行CI企划,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全体员工的CI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来,日产公司利用对内发行的刊物、幻灯片,大力倡导CI启蒙运动,进行全体员工的CI教育,使得CI活动逐渐步入正轨。变更海外的品牌名称后,市场的反应良好,客户对于日产公司导入CI,也都有不错的评价,希望该公司能继续实施CI企划,进行招牌等其他识别物的变更作业。至此,日产公司的CI计划在充分吸取了“外脑”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了改善公司形象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何为CI
CI企划,即企业形象企划,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CI企划,即企业形象企划,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能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利于产品品质的维护。
作为企业形象主体的企业,同时也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由于企业形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形象,而绝不是某种事物的自然表露,所以,无论从企业产品造型、产品质量、建筑装饰风格,还是从企业广告宣传特色、企业风格和精神来看,都是形象主体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晶。刻意塑造、追求卓越,这就是CI企划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CI的导入
CI(Corporate Identity)一般翻译为“企业识别”。它是一种由欧美企业开发出来的经营技法,现在通行的说法是企业形象设计或塑造。进一步表述,则是指企业用于市场竞争的一切设计,采取一贯性和统一的视觉形象,并通过广告以及其他媒体加以扩散,有意识地造成个性化的视觉效果,以便更好地唤起公众的注意,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
1CI的产生
CI企划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很多企业为了能在高速公路上宣传本企业的产品而采用了各种办法,但收效并不明显。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车速很快,驾驶员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而且视野很窄,所以他们对路边的广告宣传不会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然而,司机对于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却一目了然——因为这些标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简洁、明了,一看就懂,没有过多的文字,只有一个象征性的图形。行进中的司机,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能领会其含义。
这一现象引起了企划人员的注意,于是专门设计了代表企业的标志、标准色和标准字。通过这些图案打出自己的牌子,强化企业形象,让广大消费者认知,达到促销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在广告宣传上能起到极佳的效果。例如,在红色招牌上有一条白色的波浪图形,就是可口可乐的标志,它不需要司机停下来细读广告上的文字,就能被瞬间识别出来。由于这种由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等识别要素组成的视觉识别系统显示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企划方法——CI企划。
美国是CI企划的发源地,因为美国比较偏重于视觉识别,并以标准字和商标作为其主要内容。后来,CI企划传到了日本,在日本也掀起了一股CI热。但是日本企业在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和完善了CI企划的内容,即在原来的企业视觉识别基础上,又加上了企业的理念识别和企业的活动识别,这三者有机地构成了CI战略(Corporate Identity)。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运作,把企业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企业周围的关系者(包括企业员工、社会公众、机关团体和个人等),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人们对企业产生一致的看法和认同,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肯定,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2最早的CI案例
最早的CI企划是由美国计算机界巨人——IBM引发的。 IBM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初具规模,但却没有完整的设计政策。 IBM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初具规模,但却没有完整的设计政策,所以产品设计十分混乱,在国际市场上无法与当时最先进的奥利维蒂公司的产品竞争。一个偶然的机会,IBM总经理小托马斯·华生被奥利维蒂公司形象及其产品设计的完美、简洁所吸引,决定请建筑家诺伊斯对IBM的全部产品进行设计,以确立一套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
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一个响当当的形象,且这一形象要涵盖公司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从而有利于市场竞争,力争早日发展成为国际超一流的大企业。
有过数十年建筑设计经验的诺伊斯经过仔细考虑,认为IBM公司应该在世界市场的开发竞争中,有意识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记,这一标记要能体现公司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特个性,表现公司文化。他把公司的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浓缩成“IBM”三个字母并提出了多方案的艺术设计造型。同时,诺伊斯请著名的平面设计家蓝德(Paul Rand)、工业设计家查尔斯·依姆斯参加工作,他们两个设计家首先为IBM设计了标准化的产品外形设计。IBM是国际性大企业,必须具备一种整体化的形象,创造鲜明的IBM风格,从而赶超奥利维蒂公司。经过调查,结果表明IBM公司的蓝色设计最受欢迎,大约有70%的人选择了IBM40型蓝色外壳的计算机。IBM公司CI设计塑造企业形象的成功,一举使IBM公司名声大振。IBM在千百万美国人心目中成了国家的骄傲,成为卓越管理和先进技术结合的典范,美国人亲切地称它为“蓝色巨人(Big Blue)”。并很快在美国计算机行业中占据了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
IBM公司的成功带来了CI企划的热潮,许多顶级企业纷纷导入CI。例如,美孚石油公司、东方航空公司、西屋电气公司、3M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等,这些导入CI的企业纷纷刷新经营业绩。如克莱斯勒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下子把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8%。濒临破产的东方航空公司甚至通过CI企划重新走上了成功之路。
60年代以后,一股全球性的CI热潮迅速高涨。由欧美到东亚的日本,涌现了无数成功的案例,并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风格流派。
二、三大支柱指引企划方向
CI企划从企业经营方面来讲,由三大支柱构成。CI的三大支柱是,企业必须有一个确立的主体、为良好的形象塑造而长期努力、注重视觉上的一致性。从一定程度上讲,它们代表了CI企划的方向。
1确立主体性
CI概念的第一大支柱即“企业应确立并明示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即企业理念的统一化和自我的一致性。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常会有企业扩大或改变经营业务的事件发生,甚至一些企业为扩大竞争能力,以求得更好生存,跨行业、跨地区联合,组成企业集团,或向国际市场迈进,等等。这些企业的改变,迫使企业必须重新检讨企业的主体性是什么?企业将要生产什么?展开什么活动?CI的实施程序,就是先确立企业的主体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CI企划。
确立主体性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一种以全体员工为主体的、并为全体员工所确认的理念和企业精神。
强调企业的个性化,目的是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一个独特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看似无形,但透过一种企业精神,却能使人处处感觉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伦理信条、经营方针、管理方法、行为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等可以感受的东西。
2塑造新形象
构成CI的第二支柱是“企业为了塑造良好的新形象而不懈努力”。俗话说“好的名誉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商品交换越频繁,市场竞争越激烈,就越要讲究形象和信誉。企业形象的内容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实施CI的关键是在塑造企业形象之前,做一番调查和整理,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最终扩大产品的销售。 良好的企业形象,容易获得公众的好感、信赖感和认同感。 对于企业形象塑造方面的成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确认:
第一,公众认可程度。良好的企业形象,容易获得公众的好感、信赖感和认同感,利于开展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第二,缓和外界压力。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在出现失误时,得到公众的理解。既可以减轻失误带来的不良后果,还能赢得变被动为主动的时间和契机。
第三,增强竞争效率。消费者对形象良好的企业和产品,总会在购买时予以优先考虑。这样,会使成功的企业赢得许多经营方面的优势。
3视觉一致性
企业应统一视觉识别表现,并使之具有良好的识别功能。对于这一点,许多企业的认识是很不够的。而这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恰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标识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一件印有企业标志的商品,即表示该企业对这件商品的品质负责,容易使购买者安心。企业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或情报,主要诉诸于人的视觉,而在人们日常所接受的情报中,80%来自视觉。如果一个企业所使用的标志、标识字等以不同的形状、大小或色彩出现在印刷品、招牌或广告上,必然会使消费者产生不良印象,甚至认为那是冒牌的标志。因而,一个企业的标志及标识字应统一化。然而,现在许多企业还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一个工厂、一个公司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商标,有些是一种商品一个或几个商标,甚至连自己企业的员工都没有十分清楚的印象,当然在市场上也就形不成知名度。消费者很难关注,产品也就不会有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把目前为了不同的品牌投入的广告费集中在一起,传达一个标志、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名称,必然会形成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信息传递。如果能运用组织化、统一化的方法传达企业经营信息和资料,便可塑造有个性的企业形象。同时能增强企业信息、资料的可信度。
三、MI、BI与VI
CI由三个要素组成: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活动识别(Behaviou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1MI——理念识别
理念识别是CI战略的核心。理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包括企业文化、经营思想、服务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企业树立形象、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灵魂所在,也是做好VI、BI策划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