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600000004

第4章 茶的起源(4)

移栽要掌握移栽时期、苗龄和移栽技术。移栽应在茶苗地上部的生长进入休眠时期进行。一般以晚秋和早春为移栽茶苗的适期。寒冷及高山地区,冬季有冻害或干旱的地方,则以在早春移植为宜。移栽还需考虑当地降雨情况,南方有些省以进入雨季为移植适期。移植苗龄,一般为一年生苗木,只要苗木有15~20厘米的高度并有良好的根系,就可移栽。茶苗起苗时,要少伤根,多带土,起出后就地移植,以带土随起随栽为好。栽时,如苗木主根过长可剪去部分,然后按规定的丛距,在每穴放入健壮苗2~3株,每株稍稍分开,使根系自然舒展,随即填土,至过半时,压紧根系周围土壤,尔后浇水,浇透整个松土层后,再继续填土至根颈处压实。茶苗春季定植后,为减少枝叶失水,要及时修剪。秋季移苗,则不必修剪,待翌年开春再剪为宜。

无论直播或移栽,栽种前,在做好园地规划和园地垦辟的基础上,要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和重施基肥;栽种后,要做好茶园保水、灌溉抗旱、防冻、修剪和施肥等各项管理措施,为早期成园并获得高产创造坚实的基础。

八、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

《茶经》对制茶的原料,即采摘的鲜叶或芽叶,提出了按色泽,嫩度、形态来鉴别优劣的办法:“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茶经》说,生长在向阳山坡树荫下的茶树,其芽叶以紫色的质量好,绿色的较差。茶树芽叶的色泽,因茶树的品种和栽培地区的土壤及覆荫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按照现在的茶树品种,以芽叶的颜色来区分,有紫芽种、红芽种、绿芽种等,“紫者上”指的可能就是紫芽种,如顾渚紫笋,顾名思义,是紫芽种的芽叶制成的;“绿者次”指的是绿芽种。芽叶的颜色是叶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所决定的,紫色芽叶则与花青素(又名花色素或花色苷)的含量较多有关,花青素属多酚类物质,滋味是苦涩的。现在紫芽一般认为都不适于制造红、绿茶。但陆羽时代制造的“不发酵”饼茶,经过蒸压,并不要求具有绿茶那样的色泽,而其苦味(《二之具》中的“畏流其膏”可以说明)却适应当时饼茶的需要,“紫者”比“绿者”苦,因而才有上次之别。“紫者上,绿者次”,说的就是茶树品种与成茶品质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红紫色的芽叶,主要是光质引起的,紫外光较强、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并认为可以用种植遮荫树、干早期浇水、根外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等方法控制茶树红紫芽叶的生成。这里所说的不是品种问题,而是因外界环境条件所引起的芽叶颜色的变化。所以,“紫者上”的论点,现在已不符合生产实际了。

《茶经》所提出的“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说的是芽叶形态特征与品质的关系。芽叶的形态既反映茶树品种的特性,又反映芽叶的嫩度。“笋者”是笋状的芽,它的特征是芽叶长、芽头肥壮、重实。生长出这种笋状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叶种茶树;一种是长势旺盛的茶树。这种芽叶,持嫩性强,品质成分含量丰富,成品茶的质量当然居上。“芽者”是指细弱短瘦的芽叶,这种芽叶,制成成品茶,质量自然不佳。

但“笋”和“芽”之间的界限,似乎不易区别。如宋赵佶《大观茶论》说:

“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

宋熊蕃在《北苑贡茶录》,中也说:

“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次曰拣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次日中芽,乃一芽带两叶,号一枪两旗,其带三叶、四叶,皆渐老矣。”

但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的,与上引的说法有所不同,他说:

“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唯芽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余故也。若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

这里所论述的已不是笋或芽的界限问题,而是嫩度问题,《大观茶论》和《北苑贡茶录》认为越嫩越好,《梦溪笔谈》认为过嫩不好,而以“长寸余,其细如针,唯芽长为上品”。可见在唐代以后,因制茶方法的改进,对笋和芽的含义已转移到嫩度上来了。

此外,“芽者”的“芽”,由于古代芽牙相通,所以“芽者”也可以写作“牙者”。《茶经》的“百川学海本”、“常乐校本”和“说郛本”就都写作“牙”字,本书所用的《茶经》文本,在《二之具》、《三之造》、《五之煮》中,分别有“散所蒸芽笋并叶”,“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叶烂而牙笋存焉”等句,则“芽”、“牙”两字并用。因此,如果写作“牙者”,也可解作是指牙齿状的嫩芽,牙齿上下对生,即指对夹叶。“笋”和“牙”都是象形的,《茶经》中常用形象化的笔法,所以这种解释也是可以讲得通的。

至于“叶卷上,叶舒次”,也是从叶的形态来论述其与品质的关系的。“卷”和“舒”是品种不同的反映。“叶卷”者,是指幼嫩新梢上背卷的嫩叶,这种芽叶,嫩度好,持嫩性强,是优质的鲜叶原料。嫩叶背卷,也是良种的标志之一,许多优良品种,如云南双江勐庠种、祁门杨树林种等都有这种特征。“叶舒”者,是指幼嫩新梢上的嫩叶,初展时即摊开,这种芽叶,持嫩性差,易硬化,叶质硬脆,一般质量较差。

从光能利用来看,以叶片上斜状的(叶卷)品种即着叶角度小的较理想,是高产型;而水平状的(叶舒)较差,是低产型。

以上所说的,都是从芽叶的形态特征来阐明芽叶与品质的关系,而这些形态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茶树品种性状和特性的不同所决定的。就这一点来说,可以启发人们,为了发展茶叶生产,必须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良种,在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增强茶树抗逆性和调节茶季劳动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所以,它是建立高产优质茶园的物质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茶树品种资源的大宝库,在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中,栽培品种现有500余个,已有性状记载的为300余个。1965年全国品种资源研究及利用学术讨论会上所推荐的优良品种已有21个。目前各产茶省区的研究机构,又提出了一批新品种,可供生产上试种推广。此外,还有更多的地方良种,虽未经比较鉴定,但各有特点,此类良种各地都有,而且有些是珍贵和稀有的品种,特别是制造红茶的主要品种大叶种和多年来在福建制造乌龙茶的不少著名品种,更须进一步开展茶树品种的调查、收集、保存、鉴定、整理和利用,使祖国丰富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逐步实现茶树良种化,并应建立一定数量的良种繁殖基地,实行专业育苗和群众自繁、自用相结合,留种园和扦插育苗相结合,以加速茶树良种繁育的步伐。

此外,“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般地说,生长在向阴的山坡谷地的茶树,由于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芽叶萌发迟缓,叶小质薄,制成的茶叶品质较差。但饮了这种茶叶,就会患腹中结块的病——瘕疾,则缺乏科学的根据。有的把“结瘕疾”解释为茶树滋生的斑痂等病害,如这样解释,与上句就不连贯了。

从作为制茶原料的芽叶的品质要求来说,直到现在都认为细嫩芽叶是制高级茶的原料。研究证明,嫩芽含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嘌呤碱类等有效化学物质比粗老叶的含量多,名茶中的毛峰、毛尖、龙井、碧螺春、银针、白毛猴和各种高级工夫红茶,就是采摘细嫩芽叶制成的。鲜叶的嫩度已成为采摘标准的主要指标,但是鲜叶嫩度的要求,因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凡是要求茶汤浓强度高的,过度细嫩的芽叶就不适宜,红细茶和乌龙茶就是这样。所以鲜叶的嫩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明屠隆在《考般余事》中提到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是有一定道理的。

九、茶的效用

茶,最初是因具有药用价值进入人类生活的,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健身或保健的饮料。《茶经》说茶“为饮最宜”,包含着两重意思,一是可以防治一些疾病,但有一前提,即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并有一个限量,即“聊四五啜”,还要采摘适时,精工制造,不含杂草,其疗效则因茶的产地而异;二是可以“荡昏寐”(见《六之饮》),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生活中的“饮料”,这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也可以常常看到。茶传至国外以后,开始也有类似的情况,日本的茶道,更是把饮茶用作促进精神文明的典型。

《茶经》对茶的防治疾病的效能所提出的前提,即饮茶的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指过去所谓的“君子”,这就意味着,不是“精行俭德”的人,饮茶就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这样的提法,从现在看来,显然是错误的。但陆羽之所以这样提,应和《茶经》的写作思想密切相关。陆羽虽出身贫苦,却以一个僧徒的身分长期在寺院中生活,长大以后,又不间断地学习儒家的著作,并和封建士大夫阶级时时往来,因此,把他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反映到他的作品上来,这是很自然的。由此而联系到陆羽在《六之饮》中把人民群众之间根据流行的煮茶方法所煮成的茶,视为“沟渠间弃水”,这可以说,《茶经》作者是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饮茶习惯来论述茶的饮用价值的。

茶的健身和药用价值,古今中外,论述颇多,近来更有所发展。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茶可防治疾病的记载,有的甚至说茶可治百病,为“万病之药”(见唐陈藏器《本草抬遗》),有的说饮茶可以长寿(见宋钱易《南部新书》),而《茶经》提了六种功用,即可治“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至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的《茶谱》中,除了“止渴”、“明目”,“除烦”与《茶经》所提的类似外,又加上了“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益思”、“去腻”等六种,这样,仅《茶经》和《茶谱》两书就一共列出了12种效能。此外,在其它古籍中,还提出“轻身”或“令人瘦”、“去人脂”(见《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及宋赵希鹄《调燮类编》),“醒酒”或“解酒食毒”(见《广雅》及《本草纲目》),除“瘘疮”(见《本草纲目》),治“伤暑”(见宋陈承《别说》),“能涌无忘”即增强记忆力(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等等效能。

茶的这些防治疾病的效能,古人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还论述了茶的药理,他说: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闽(通恺,欢乐的意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本草纲目》又引述了前人和李时珍本人的见解,在“主治”项下,综合茶的效能共有七条:

“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引自《神衣食经》)

“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引苏恭语)

“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引陈藏器语)

“清头目,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引王好山语)

“治伤暑,合醋治泄痢,甚效。”(引陈承语)

“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劳、葱白煎饮,止头痛。”(引吴瑞语)

“煎浓,吐风热痰涎。”(李时珍语)

此外,在“发明”项下,还引用苏轼的话,说:“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

同类推荐
  • 四川菜味型手册

    四川菜味型手册

    调味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香为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口味正逐渐趋向国际化,人们越来越讲究五滋六味。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调味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调味的意义;味与调味品;调味的基本方法;复合味的制作方法及运用;川菜味型的延伸与创新等。
  • 四季滋补粥

    四季滋补粥

    中华传统养生智慧讲究人体养生要顺应天时,四季气候条件不同,人体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饮食上也要相应地调整。《美食天下第1辑:四季滋补粥》分为春季清补粥、夏季温补粥、秋季平补粥、冬季进补粥四个章节,选取130道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滋补营养粥品,所选食材易得,且滋补养生。
  • 美女靓汤菜谱

    美女靓汤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热门推荐
  • 低调总裁二手妻

    低调总裁二手妻

    如果,可以选择,安然宁愿一辈子再也见不到齐御,她要把那些美好都深藏在心底,一个人偷偷回忆。可,缓缓转动的岁月车轮,仿佛偏离了正常轨道,竟然让两个像平行线似的人,再次相遇。初春,感冒的高发期。医院里,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儿。安然暗自庆幸来得早些,还捞着一把椅子。点滴已被扎上,滴答滴答的液体,规律的流淌进血管。“偷得浮生半日闲”,她笑了一下,乐在其中,心里暗想,这有病也不是坏……
  • 半生浮爱

    半生浮爱

    代夏被最信任的人害死,重生在好友的体内。原本已经打算平静地过完这一辈子,没想当年害死她的人亦与她一起重生。并且占据了她原来的身体。仇敌加情敌,看代夏如何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步步为营!
  •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可以说是一本家长教子的速成手册,其中包含的教育专家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育结晶,能够使家长在阅读后茅塞顿开,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彪悍医妃

    彪悍医妃

    却没有料到嫁给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犹记得新婚之夜,那个男人挑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耳边说道:“就你那干瘪的豆芽菜,一点都引不起我任何的兴趣。”一盆凉水哗啦的淋在她的脑门上,替姊待嫁,她这是骨感美,一个只知道打仗的王爷懂什么?一年之后,王妃悄悄地溜进军营之中,做起了伙夫,给带兵打仗的王爷下了点猛药,王爷一震暴怒,扛着大刀一脚踹开了厨房间的门……
  • 陌染夏殇

    陌染夏殇

    她——一位帝国公主为了江山社稷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第一天就认识了他,她对他一见钟情。他——现代社会的一个贵公子,偶然的机遇认识了她,第一次看见她,就对她一见钟情。家族的恩怨,让他在一次战斗中重伤,不久就离开人世。她为了让他复活,她牺牲他千年精华。醒来后的他发现竟然在一个不知的国度,而他却失去在原有社会的能力,从此为了找寻她,也为了他在那个世界生存,他从那个社会最底层做起,一切的一切只为她和他。
  • 神秘富豪来袭:你是我的妻

    神秘富豪来袭:你是我的妻

    她不过是错把他当成劫匪,“轻轻”打了一下,这个小气巴拉的男人竟然使出卑鄙伎俩把她拐回家。她暗喜,有吃有住还有帅哥看,她赚大发了。帅哥诡笑,便宜占够了没?是不是该我占回来了?
  • 租来的王妃不争宠:极品刁妃

    租来的王妃不争宠:极品刁妃

    “阎王,我不嫁!”“你,本王娶定了!”妖孽般的脸上挂着莫测的笑意,竟然不顾众人惊诧的眼光,吻了她n久……“女人,本王早被你看光了,你想不负责吗?”低沉的声音不大,但却把她给雷的外焦里嫩的,她、、、啥米时候……还要负责,才不要了啊啊啊……什么,出天价,做他的保镖?但保镖的工作是干啥啊?怎么说也不该是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