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900000005

第5章 年画盛地(1)

民间年画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重要民俗文化,在全国各地,几乎没有普及不到的角落。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及社会变革的共同作用,不同地区的年画也各具特色,韵味有别,但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融会贯通。明清年画鼎盛时期,从北国到南疆,从西域到沿海,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代表性的年画产地。

(一)年画四大家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的“年画四大家”。

1.苏州桃花坞

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成熟的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最早的年画据说是唐伯虎所作的《风流绝畅图》。

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的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此时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重镇。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至今还芳名流传的,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师在画面上署名的,前期有桃坞主人、桃溪主人、墨浪子、归来轩主人、宝绘轩人、墨林居士、杏涛子等;后期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等。

桃花坞年画采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刻版工序又分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四部分,其主要工具为“拳刀”,同时以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工具配合使用。套色印刷亦有一套程序,主要包括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等步骤。年画的尺寸,直幅的有大至四尺的“中堂”小至五寸左右的“神马纸”及二寸大小的“蛋面”(贴在蛋面上的小画片)”;横幅中最大的有三张一套的“全景床帏”,最小的是五寸左右的“灯面”。刻印的神像、风景、什景图等一般有大、中、小三种。戏曲故事年画多为对开横幅,品种繁多。

《八仙庆寿图》是现存最早的桃花坞年画,刊印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画面上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功、印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早期桃花坞年画虽然流行于民间,但因受吴越士文化的影响,风格极为雅致,如:侍女花卉的题材中采用了传统立轴和册页的构图形式,在画面的经营上,可以看出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影响。雍正、乾隆年间,还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如《苏州万年桥》《陶朱致富图》《西湖十景》《山塘普济桥》《三百六十行》《百子图》《三美人图》 等,有的还在画面上题明“法泰西笔法”“仿泰西笔法”“仿泰西笔意”。这一类的作品在画面上,多采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动物的羽毛等均用明暗来表现,显得夹生。到乾隆以后,桃花坞年画独有的特色彰显,形成了优美清秀、精巧工整的独特风格。与早期作品相比,画面构图简练大方,线条爽朗大气,色彩也开始鲜明起来,如《五子登科》《庄子传》《珍珠塔》《荡湖船》《拜月图》等,从这些画面上,可以看出早期金陵派刻版风格和新安派刻版风格的影响。

从题材上讲,桃花坞年画大致可分为门神、农事画、儿童美女画、装饰风景画、故事传说画等,其中有吉祥喜庆的图片如《一团和气》《娃娃得利》《刘海戏金钱》《岁朝图》等。有关农事的有《春牛图》《丰收图》《鱼樵耕读》《大庆丰收》等。山水风景画片有各地风景,如《姑苏万年桥》《苏州阊门图》等。雍正后出现的故事戏文画片,范围很广,有古有今,有单张有连续,如《武松打虎》《花果山》《定军山》等。风俗画有《玄妙观庙会》《苏州城内外三百六十行图》等。风土人情跃然纸上,成了宝贵的地方史料。有些年画富有爱国主义色彩,如《法人求和》《刘军门大败法军图》等,赞扬中法战争中爱国将领刘永福,俨然积极热情的政治宣传画。

18世纪以后,桃花坞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而且远渡重洋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无论设色还是绘图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海外媒体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2.天津杨柳青

杨柳青地处京畿要冲天津西青区,是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杨柳青木版年画产生于元顺帝时期,当时战乱四起,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霍玉堂避难来到杨柳青镇,当地有一片枣树林,而枣木十分适合雕版刻制,霍玉堂便因地制宜施展绝活,逢年过节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于是也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作为一个响亮名号的“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达到鼎盛。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成为名副其实的年画之乡。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萃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曲艺术的精华,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富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其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此中奇异的是,通常人们画画都是坐在凳子上伏在桌子上,但杨柳青年画却是要站立在地上往“门板”上画,画室里安了一排可以随意开合的门板,人们叫它“画门子”,印上了轮廓的宣纸贴在上面,画师就站在画门子前面一边画一边端详,一边端详一边画,精益求精直至无懈可击方才收笔,一幅版的初稿下来,少则三天五天,多则十天半月,不怕推敲反复,也不怕推倒重来,一丝不苟专注虔诚,这也是杨柳青年画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而后期制作,更是花费较多的工夫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极具中国风情。在中国版画史上与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它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立体的。例如有一项特别之处就是,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艺术价值。

杨柳青年画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取材内容丰富广泛,归结起来有娃娃仕女、戏曲故事、时样节景、花果清供等类别,如《麒麟送子》《五子夺莲》《忠义堂》《文姬归汉》《五谷丰登》等很受人们的喜爱。主题多侧重寓意、写实,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如《农家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等。胖娃娃是杨柳青年画中一个常见的题材,如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持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为年画中的经典,被各地模仿借鉴。各地门画中多见的是关公张飞、秦琼、尉迟敬德一类猛将角色,杨柳青门画中,却有一个特别的门画种类——门童,也就是胖娃娃。此外,杨柳青年画中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如《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例如太平天国时期,起义的领导人信奉拜上帝教,却反对个人崇拜,提倡人人平等。所以,太平天国时期的年画,内容包括花鸟鱼虫、走兽风景,唯独没有成年人物。

作为民间艺术的结晶之一,今日的杨柳青年画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2007年6月8日,天津杨柳青画社获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10年5月9日世博天津活动周开幕,杨柳青年画作为参展项目,向世人展示。

3.潍坊杨家埠

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千米处,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当地流传的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夫君女子不好欺

    夫君女子不好欺

    本文女主聪明可爱,她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绝对善良,并非万能。男主狠戾霸道,有点那个。。。我出生名门世家,家教极严,人前是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自小生性顽劣,爱招惹些小麻烦,是个真正的"麻烦精"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一纸圣旨让我远嫁异国他乡所嫁的夫君传闻生性暴戾,无人肯嫁为了娘亲,嫁便嫁了嫁过去之后,发现所嫁之人居然是曾欺负过自己的人眼里不由得冒不火来,女人怎能让男人欺负?夫君,咱们就走着瞧吧!柳征初次见到苏月影时,她在恶整自己的朋友再见时,她女扮男装逛妓院和自己抢女人.嫁给自己后,新婚之夜却将自已绑起来谈条件人前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人后是耍尽小聪明的"坏"女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 《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 学霸,不要逃

    学霸,不要逃

    你是大神,你冷酷,我化身为小太阳.总有一天扑倒你.大家都知道刘悠悠一直迷恋化学系大神沈涛,很多人都知道.当然姜以温也知道。
  • 扎纸匠

    扎纸匠

    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扎纸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这种扎纸的人。对于这行,很多人认为扎出来的纸人纸马等物,只是卖与办丧事的人家。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错了,因为白天做的是办丧事生人的生意,到了晚上,做的可就是死人的生意。而我所要讲的,就是我做扎纸匠那些年见闻到的那些奇闻怪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归宫阙夕已去

    月归宫阙夕已去

    她是金枝玉叶,刚落地却被追杀;养母是青楼艺妓,师傅是世外高人。跳出世外本无忧,姻缘巧合解恩仇!她会绝世武功、她是施毒高手!生性聪明、爱张扬、爱打抱不平!她的故事一串串,她的经历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呢?欢迎大家来解读……“什么闭月羞花!什么沉鱼落雁!根本就丑陋到极点才会如此!丑得月亮都不想看,花儿都怕见!丑得吓得鱼儿当场晕倒,那大雁压根就吓破了胆!听明白没有!!!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蓝色百合

    蓝色百合

    这是一个青年女子对一个陌生人的奇怪情感。水青有爱她的丈夫和稳定的工作,生活安宁妥帖,但是她内心中并不平静。她时常会碰到一个陌生男子,一个“高高的个子,有些清瘦,捧着一张报纸,边走边看”的人,这个陌生人像一个谜,她开始幻想,并试图接近这个陌生人……水青对陌生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诗意的一种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