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过去无历书(日历、月历之类),年画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图”,图下画一芒神(一童子模样者手持一短鞭,俗称句芒,象征春临)依一卧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节气月日表,及“地母经”等。供农民耕作时,按图上节气务农。
(2)戏出灯画
民间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城市街上悬灯结彩,庆贺佳节。农村则以秫秸扎一方形灯架,外糊木版印制的“灯方子”纸画。这类灯画以四张为一幅,印有各种地方戏曲一出。如河北武强画店印的《打金枝》一幅,画的乃是唐肃宗时郭暖怒打开平公主,图上还刻有谜语各一则,如“小人无用”(药名一)谜底为“使君子”。
(3)老鼠娶亲
《北京岁华记》记载:“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北方是日有“老鼠娶亲”之说,南方谓“老鼠嫁女”,上海一带于正月十六日为老鼠婚期。民间年画产地,如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湖南隆回、福建漳州等年画作坊,都有这一题材的作品印制,而且还影响到东南亚等国家。如越南的年画中有一幅《老鼠娶亲》,就与湖南隆回楚南滩头印制的相仿。旧时以“老鼠娶亲”为题材的年画,各地作坊都有印制,每到正月二十五日填仓的前夜,老人们常将墙上贴的这幅画讲给孩子们听,哄孩子们早入睡,以诱鼠出洞,放猫擒拿。
(4)天师符
《清嘉录》:“五月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芦席,及忌盖屋”。所以广东佛山、陕西凤翔、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上海旧校场等年画作坊,都刻印多种形式的“天师符”以备五月供人们采购。
(5)镇宅钟馗
钟馗是民间木版年画中较早出现的一个题材。北宋时已有印卖钟馗的文献记载,不过当时是在除夕悬挂。叶梦得《石林燕语》:“元丰元年(1089年)除日,神宗(赵顼)禁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反映出宋代钟馗是和门神一样,都是新年出现在墙壁或门上。明代以后,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渐渐移到五月端午,悬于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祛邪魅”(见《清嘉录》)。苏州桃花坞和上海旧校场清代刻印的钟馗,右手举剑,左手抓一腰遮虎皮裙之鬼,旁刻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上有“消除五毒”、“驱邪降福”方印和一“八卦图”,可见清以前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已演化变成了五月五日时提醒人们注意夏天已到、蛇蝎毒虫活动,要防范儿童勿被虫咬的招贴画了。
(6)月宫符像
八月十五日正当三秋恰半,俗称中秋。明朝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其中有祭月之说:“八月十五日祭月……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月光纸”,至今尚有收藏。但系清代后印,形式确如刘侗所记:月光纸上刻印一菩萨趺坐一莲座上,下有龙女、善财童子,空上韦驮抱杵立于云端,下有一圆光象征满月,内刻一兔捣药于桂树下,后有绣窗画栋,玉石栏杆之宫殿,圆光外上刻一佛二菩萨坐像,旁列四天王站立两侧,下有海水龙王朝月宫。构图匀满,刻工细密,是北京木刻年画作坊上乘之品,其他各地,如河南开封、福建泉州、云南保山、以及山西大同等地作坊均刻印有“月宫符像”。开封朱仙镇年画作坊印制的《月光菩萨》之像别具一格,附绘有桂殿玉兔外,还画一后妃宫妆之像,宛如一幅仕女图画。
(7)斗香
苏州桃花坞年画中,有“斋月宫”的全份彩印画,苏州一带民俗,中秋拜月不设月宫符像,拜月时院中案上设一“斗香”。斗香是以线香作斗形,外粘以彩画,斗内纳香屑于其中。香斗内放一彩印之宫殿,形如三间四柱之牌楼,和印有三国演义故事(如“灞桥桃袍”“三英战吕布”等)的三角形彩旗,“僧俗咸买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
(8)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属民间年画中历画之一种,它也是早期出现的年画形式之一。现存较早的一幅是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陕西刻印的《九九消寒之图》。此图中画一蒜头形宝瓶,上插一枝折梅花,花瓣共有八十一瓣。梅瓶四周,画自一九到九九由冷转暖的不同征候和人们耕种聚饮的各种风俗活动。如“二九”一图,画寒林萧索,白雪满山,华楼上有人对饮赏景,楼下游子徘徊于途,上题:“凛凛寒风刮地来,冰花妆就玉楼台;银瓶注酒歌金镂,谁叹征人尚未回。”又“八九”,画农人鞭牛犁田,上题:“积润统消景物鲜,桃花未吐柳含烟,农人自此知春及,南佃耕开百亩田。”画出寒冬与初春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古代冬至节日犹如新年一样受到重视。《武林旧事》记载,宋代冬至日,“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所以北方木版年画中《九九消寒图》出现较早,形式尤多。
(9)灶君马
民俗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皆祭灶,祭毕将图像焚化,谓之“上天”。除夕再从市上买一新灶君像,以待来年焚化。民间祭灶风俗之衍变,已有千年之久,灶君纸马印刻作坊遍及全国,远至云南的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大小不同彩印或墨线灶君纸马之图像。
(10)“大过新年”
过去木版年画中最受欢迎的题材,是以除夕包饺子为内容的《同庆新年》了。此画流行于北方和东北广大农村,图中画有八个场面:一、“风调雨顺”,画老人们拜天地三界众神;二、“辞灶王”,一老一少跪在灶前礼灶王;三、“国泰民安”,全家在拜财神;四、除夕吃饺子,又有两个儿童在放鞭炮;五、“敬祖先”,夫妇和一儿童拜于祖宗牌位之前;六、“花炮连天”,仿佛是元夕儿童放焰火之景;七、“兄友弟恭”,画兄弟拜年;八、“夫妇拜节”。
(三)年画的体裁形式
古代社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组成,又有天圆地方之说,“四合院”便成了我国传统的住宅格局之一。四合院是以屋墙建成一方形院落,堂屋、厨房、杂房、厕所都在一院内。临街傍巷设大门,房屋内室设门户,地主官宦之家院内又分里院、外院和多个四合院组成一大第宅。且有影壁、院门(垂花门)等布局。民间年画是以装饰门窗、居室、庭院和祈福祭神为主的新年点缀品,其体裁形式也多据此而设计。
1.门画
年画最常见的一种用途,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门神”,含有“御凶”的意思。旧时农历新年,在两扇门上贴一对门神,以祈平安吉祥;同时,也为装饰门板,多成对出现,画中多为秦琼、尉迟敬德、关羽、张飞等武将,有的门画绘戏曲故事、武财神和鸡、猫等动物,其寓意都在于驱邪纳福。
2.斗方
斗方是指一市尺见方左右的一幅小方幅年画。有单幅,亦有双幅对称的。这类形式的年画,张贴于窗户或箱、柜上居多。 现在的年画中仍然有斗方的体式,多用于室内装饰。
3.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幅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又称板屏、立宫间,通常用整张纸,画中人物多为福禄寿三星或关公,专门张挂于客厅北墙居中设置香烛案的墙上。更换中堂画多在农历除夕,因此中堂画也是年画的一种。
4.屏条
屏条是指将整张纸以横裁对开成狭长条幅,画面表现花鸟、山水或人物故事,以双屏条、四屏条、六屏条或八屏条形式,以对称的方式张贴于客厅左右墙上的年画。内容有八仙、二十四孝等。
5.三裁、四裁
即把整张纸分裁成三幅、四幅作画面的年画。许多小型的单幅年画,一般都采用这类形式。这类形式的年画张贴的范围较广,客厅、厢房、穿堂、卧室等房间的墙壁都可张贴。
6.“横披”、“竖披”
“横披”、“竖披”又叫“横匹”“竖匹”,是指一般偏于狭长开型的一种单幅年画。横长方构图的年画叫“横披”,直长方构图的年画称“竖披”。这类形式的年画,一般张贴于面积较小的穿堂间、杂用间的墙上。
7.房门对
专门贴于卧室门上的对式年画,其幅面一般长二市尺,高一市尺。
8.月光
一种以圆月形构图,左右两幅对称的年画。画面的大小,一般在一市尺半直径的范围内。这类形式的年画,一般张贴于衣柜的两扇门上,亦有贴于卧室的门上、床口两侧的栏板上以及卧室内的墙上。
此外,民间尚有“窗顶”“挂笺”“桌围”“缸画”“官尖”等十数种表现形式,令人叹为观止。可见我们的老祖宗们,也是挖空了心思,在一切能用来装饰美化的空间里,都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喜庆。
(四)年画的印制工序
年画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画稿、刻版、套印三道工序,个别还需要人工着色、敷粉、扫金、扫银和装裱等手续,工序繁多复杂,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下面以最具民间特色和中国风味的木版彩色年画为例大致介绍下年画的印制工序。
1.画稿
首先由画师确立设计主题,画出富有年画特点的图稿,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棉纸上。
2.勾线
勾出线版稿用于刻版,要求用浓墨勾勒清楚,不能像写意画那样随意发挥,造成刻版上的困难,且线条不宜过密也不宜过疏,笔法上忌轻佻转折,这样不仅刻出来效果不好,否则易造成印刷时的困难。
3.制线版
刻工将画师定稿用粉糊或特定的蝉衣纸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完成墨线版。
4.套色版
画师在线版的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分刻出彩色套印版,一般不超过五块。
5.印刷
刷工将每幅年画的墨线版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把数百张纸整齐压在印台的挠棍上,再把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用手翻纸,蒙在涂匀颜料的画版上,右手用刷帚刷画版上的纸,刷帚刷版时,应防止由于颜色用得过多而溢成“色边”(即在版面边沿或溢到边外,或者淤塞成块);更应防止棕丝脱落而污染画面。总之,要做到画面上色彩的匀、准、洁、鲜四字的要求。印刷时先印线版再刷色版,刷完线版需先夹水20分钟左右让墨色固定,并去掉一些水分。印刷一般先用墨线,再用黄、金黄、紫色、桃红(即水红)、大红、绿、蓝、二墨,有的最后套印金粉银粉,这样依次套印。一般每次印完一色后可撑画后上架子阴晾到八成干,取下压平再印第二色,这样印的年画由于每次压平去印,可套色正确且不易弄脏,保持画面干净。
6.人工敷彩
年画在完成套色后,还要由画工上相粉(打粉底),开相(即将人物的头脸用七八道手工敷粉填红,勾眉画眼)和补空(没套印的衣饰等物),才算完活。有些讲究的作坊填染得极为细致,如陕西宝鸡西凤世兴画局的“金三裁”年画就是工笔重彩印金描银,在套完色的基础上再套银、套金、染手、刷天、地景,显得格外金碧辉煌、富丽动人。
7.装裱
一些精致高档的年画在印制完成后,还要装裱起来防止潮蛀,尤其是中堂、屏风、斗方等一些用于醒目位置的大型年画。
以上还只是对整个过程的粗略介绍,至于真正的印制过程,其中细节之多,工艺之繁琐,单是刻版用的工具之多、印制时各色颜料之调制,就够外行人记上几日几夜的了。一张木版年画的完成则多为绘,刻印集体创作的结晶,要求“刀味”(木版上刀刻的功力),“木味”(雕刻后木质的版迹),“印味”(拓印后的挺整效果),“绘味”(手工填染的逼真魅力)俱全。总而言之,不要小看一纸薄薄的年画,它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先辈们多少汗水和智慧,历经了多少代人的积累和探索,这其中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