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100000007

第7章 书籍的装帧形制

我们伟大的祖先具有卓越的审美眼光和超群的艺术眼光,很早就能将日用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结合起来。书籍的生产过程中,同样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书籍的装帧技术,包括版面设计、插图艺术以及装帧形制,更是书籍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体现。

(一)中国古代图书的版面设计

初期出现的甲骨文,当然难以说出它的设计艺术。稍晚出现的青铜器本身就是非常高雅的艺术品,再加上刻铸的铭文,可以说每件青铜器都是难得的精品。再后来出现的帛书的边沿都会加上彩色边栏。有红色或者黑色的,非常赏心悦目。

印刷书籍出现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印刷术在毕昇的改进下,效率更高,印刷书籍不再需要边栏,也可以做到整齐有序,但总不如有边栏那样美观。从宋到清,书籍的边栏大致分为四周单边、四周双边和左右双边几种。四周单边的书籍,文字四周的边框有一道粗黑的边线。四周双边的书籍,就是在单边的基础上,粗黑线内再加上一条细黑线。左右双边的,就是在左右边栏内侧,各有一道细直线。这几种情况成为中国古代印刷书籍的基本形式。看上去端庄肃穆,本身就是一种美。

到了明代,市民阶层出现,迎合市民趣味的文学样式大量出现,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书商们又在边栏和版面上大做文章,出现了花栏和点板等形式。有花栏的书四周不再是简单的黑线,而是在两条有距离的细线中加上若干花纹。这些花纹也各式各样,有花草纹、云龙纹等等。所谓点板,就是雕版时随文刻出名人对这段文字的点评,提醒作者注意和帮助读者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除此以外书上还有版口等装饰。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书籍的版面设计是以庄重美观为主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不缺乏,因而成为后世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二)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类别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的演变和书籍采用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对便于翻阅、便于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很大。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都是成片散落的,但是据考古学家考证,在甲骨片中央位钻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正是用来串联甲骨片的。正规书籍产生以后,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有木简、布帛、纸张等。制作方法是先手写然后印刷,因此正规书籍的装订形式也尽量满足这样的变化。先后出现并投入使用的装订形式有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诸多形式。每种装帧形制的出现、流行和演变,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它们的演变,是非常有趣的话题。

1.简策

“简策”,就是把竹简、木简编辑成册的意思。“策”和“册”同义。从古文字来看,“册”是个象形字,就好像是用绳子穿好的竹木简。

古人编简成册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竹木简上边沿钻孔后,用绳子串联;另一种是根据简片的长短,用两道或三道绳子横穿简片让简片成册。

为了保护简片上的文字不受到外力的磨损,古人编简时还会在正文右边留下一片空白的简片,叫做“赘简”,相当于今天书籍的封面和扉页,赘简的背面一般会写上书籍的名称。一般上端写篇名,下端写书名。因为古人写竹简的时候常常是以篇为单位编简成册的。阅读的人也常常是先查找篇名,然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古代的典籍一般一书有多篇,如《孟子》就是由七篇组成的。如果不知道需要的内容在哪一篇,那就无从查找,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篇名的,篇名写在上端,非常醒目;而书名写在下端,又可以马上知晓这一篇文章属于哪本书。这样的形制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直至宋代,印刷的书籍卷首上仍然有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情况存在。其实,小题就是篇名,大题就是书名。很明显,这是简册形制的遗存。

简册在写完或者阅读过后,都可以以最后一根简片为轴,像卷竹帘子一样卷起。很多简册出土时,都保持着简册收起的样子。卷起的简册需要捆好,然后放入布袋、木匣或者编就的筐中。后世出现的书箱、书柜正是从布袋这些最早用来装竹简的盛具演变而来的。

2.帛书卷子装

帛,是古代的丝织品,根据《墨子》这本书中有“书之竹帛”的记载,和对出土文物的鉴别,我们可以得知帛用来制作书籍最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

从出土的帛书可知,帛书一般在四周有边栏,这些边栏有的是用丝织成的,有的是用笔画的。黑色的称为“乌丝栏”,红色称为“朱丝栏”。也许我们会有疑问了:没有这些栏格,不照样可以把字写得很整齐?这恐怕正与我们前面所讲的简册有关系,这是简册上下编绳的模仿。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断定,帛书的出现应略晚于简册。

由于帛书的质地非常柔软,它的装帧就更加多样化了:既可以折叠,也可以卷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用一个竹片粘在帛书的末尾,以竹片为中心,将帛书卷起来,这和以后出现的卷轴装是非常相似的。

但是布帛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在当时仅仅用于皇室和贵族书写重要文稿,所以帛书的流行范围是非常小的。

3.纸书卷轴装

现在我们知道,纸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纸制地图就是明证。但是人们用纸制作书籍则要到东汉时期了。

纸作为生产书籍的材料,有更大的优点:它像布帛一样柔软,比布帛更加容易根据人的意愿成形。纸书出现后,并没有马上成为我们现今看到的册页的样子,而是沿用了以往简册、帛书卷子装的形制,成为纸书卷轴装,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非常流行的。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批遗书中,主要都是手写的佛经,这些佛经产生的时代从东晋到北宋,它们证明了唐五代及以前的纸书普遍流行的装帧形式是卷轴装。

现在我们通常用“开”来描述纸张的大小,比如16开、32开等。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纸张大小规格并不一样。内容多的文字,用多张纸才能容纳,写完后,按顺序粘接成一幅长条,也可以先粘后写。写完的长条文字,可以从后向前卷起。为了不让纸卷受损,一般会在最后一张纸的最边沿粘上一根圆木棒,然后以木棒为中心,将长纸条卷起来,所以被称为卷轴。轴的长度会比纸的高度略大,这样当长卷保存时,也可以保护典籍。

在古代,卷轴装也有简装和精装的区别。史书上记载:隋炀帝即位后,国家珍藏的图书,好的用红琉璃做轴,一般的用刷过漆的木轴。而到了唐代,除了对卷轴做分类以外,还要在轴的旁边加上不同颜色的标签,这些标签正是图书类别的标记。

4.经折装

经折装也叫“折子装”,这样的装帧方式可能是从折叠佛经的方式得名的。唐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在宗教上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佛教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僧尼诵经时要正襟危坐以表示态度虔诚,而卷轴装的书有一个缺点:就是卷久了,再打开阅读时,经卷就会经常从左右两个方向向中央卷起,影响阅读。因此流行已久的卷轴装需要改进了,经折装就产生了。

那么经折装是什么样的呢?所谓经折装就是将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按照一定的宽度左右折叠,其中每一叠都是矩形的。然后在前后都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保护内文的封皮。此后,用这样的形制装帧图书的,无论是不是佛经都称为“经折装”。

5.旋风装

旋风装这种装帧形制的出现与唐代诗歌的发展,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近体诗创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遵守韵律的规定,遣词造句、运用典故要典雅有致,因而规定这类标准的韵书需求量大增。韵书实际像词典一样属于工具书,需要随时查阅。于是就需要便于查阅的装帧形制,这就是旋风装。旋风装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卷轴装的模式,它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进化的过渡形式。

6.梵夹装

关于梵夹装过去一直有争议,甚至可以说是纠缠不清。有的人认为“经折装”又可以称为“梵夹装”;有的人认为折叠式的“经折装”叫“旋风装”;甚至《辞海》中也将“梵夹装”和“经折装”看成一种形制。

实际上,梵夹装是古代印度佛经原有的装帧形制,经文写在贝多树叶上,摞成一叠,在前后各夹一个木板,然后穿孔结绳而成。由于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称为梵夹装。

唐代杜宝编写的《大业杂记》中说:“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树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今呼之为梵夹道场。”

这种形制的佛经在东汉明帝时就传入中国,但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流传不广。所以梵夹装只不过是古代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外来特定装帧形制,曾在五代一度流行,而非中国古书所固有,应与其他装帧形制区别看待。

7.蝴蝶装

自唐代雕版印刷术产生后,在宋代,雕版印刷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书籍的大量生产急切地要求装帧形制更加进步。

北宋以后的书籍生产,主要采用的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与手写书籍不同,手写书籍可根据意愿随意剪裁;而雕版印刷必须将书分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地雕刻印刷,成书实际上是以版为单位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印制的书籍必须经过装订这道工序。使用以往的装帧形制,需要粘接、手折的工序,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一种适应雕版印刷、方便读者阅读的“蝴蝶装”应运而生了。

蝴蝶装也叫“蝶装”,它是用黏合剂将书页彼此粘连后成册的。这种装帧形制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将印制好的书页对折,以折边为书脊,在书脊处用糨糊将书页彼此粘连,然后将硬纸折出与书册厚度相同的折痕,粘在有黏合剂的书脊上,这张硬纸就是书的封面。最后把上下左三面的毛边裁剪整齐,一册蝴蝶装的书就装帧成功了。

蝴蝶装适应了雕版和活字印刷的书籍要求一版一页的特点,并且上下左三边向外,有利于保护书中文字,散了以后也可以重新粘好。正因为有这些优点,这种装帧形制在宋元两代广为流行。《明史》记载:国家收藏的图书很多都是用蝴蝶装装帧的,基本不会被虫食鼠咬,而且这些书是“宋元所遗”,由此可见,宋元时代,这种装帧形制是非常流行的。

8.包背装

蝴蝶装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蝴蝶装在使用时也暴露了很多缺点。蝴蝶装中的书页是反折的,两个半页的文字都是朝向里的。这也造成书页都是单页,每看一版都只能先看没有文字的反面。书脊用糨糊粘连,作为藏书可以,但经常翻阅势必造成书页脱落而散乱。为了改进蝴蝶装的弱点,另一种牢固而便于阅读的装帧形式出现了,叫“包背装”。

包背装一反蝴蝶装倒折书页的做法,将印制好的书页正折,使两个半页的文字相背朝外,在右边沿打眼,用纸绳穿牢,砸平,裁剪右边沿,形成平整的书脊。再用一张厚硬整纸比对书脊的厚度,折好作为封皮,用糨糊粘好包书的脊背,再裁剪上下左三边。这种装帧主要包裹书背,所以称为包背装。

包背装出现在南宋末年,一直到近代流行了几百年。特别是明清时期,政府出资印刷的书籍几乎全是包背装。包背装解决了蝴蝶装翻开书来首页看不到字而且装订不牢的毛病。但是由于这种装帧仍然是纸绳穿眼装订,厚纸包裹书背,仍然只能满足藏书的需要,经不起频繁翻阅,多次翻阅仍然无法摆脱掉页散乱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线装书出现了。

9.线装

线装是现存古籍最普遍也是最进步的一种装帧形制,线装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并无定论。一般认为大约起源于两宋之交,到明代中叶以后社会文化更加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书籍的翻阅、流通更加频繁,线装书盛行起来。

线装书与包背书的区别并不大,主要是装订时不再用整张硬纸包裹书背,而是改用两张,纸绳穿订之外还加线订紧,所以不但美观大方、便于翻阅,还牢固不易散落。

直到今天,用毛边纸、宣纸影印的古籍,其装帧还是常常采用这种形制,看起来显得庄重大方,古朴典雅。

10.毛装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种装帧形制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形制。我们无法知晓它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退出的历史舞台,但它又真实存在过。

毛装形制在折页和装订的方法上与包背装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书经过装订后,并不裁剪上下左的毛边,也不加装封面,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用纸绳粗装,不要封皮的装帧形制叫做“毛装”,也称为“草装”。

在古代,毛装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政府组织刻印的书籍,特别是清代武英殿刻书籍,通常这些书印就以后都赠送给沈阳故宫、各王府、有功之臣或封疆大吏。因为不知道接受书的人喜欢什么样式的装潢,搭配什么质地的封面合适,所以就毛边发送。如今辽宁省图书馆就藏有沈阳故宫接受赠送的毛边书。宁波的天一阁范氏因编写《四库全书》时进献大量图书有功,乾隆皇帝御赐《古今图书集成》,存放在天一阁的宝书楼上,这些就是两百年前清朝政府刻印的毛装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位作者写出来的手稿,特别是草稿,作者在写完一章或者一节后,为了不让它们散乱,也常常自己装订起来。因为是临时的,边缘参差,所以也称为毛装,这样的情况一般在清代以至民国以后,在文人中常常出现,如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稿本,就有不少采用毛装的形制。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丑小鸭也吃香蕉

    丑小鸭也吃香蕉

    公车上由一根香蕉引起的误会,竟然牵引出一场多年前的男女口角恶斗。好不容易走后门进了一流企业,谁料到车上“仇人”居然成为她的上司。他腹黑,她就装小白。他强势,她就扮顺从。他厉害,她就变跟班。于是,卯上了,斗起了,纠缠了…直至他温柔,她才发觉,沉沦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半世情牵

    半世情牵

    纳兰心儿本是阿济格王爷的亲孙女儿,从小被姑母收养,在纳兰府长大。其中每天和表格纳兰成德朝夕相处,渐渐产生了一份情愫。少年皇帝在一次意外中,结识了美丽多情的纳兰心儿,并深深的爱上她。而深知纳兰心儿身份的太皇太后却不愿意让纳兰心儿走进康熙的后宫,她早早的埋下伏笔,将纳兰心儿封为公主,并接进了慈宁宫。康熙十二年,少年康熙为了削藩,刻意的拉拢吴三桂,太皇太后将封为公主的纳兰心儿许配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 快捷粉面

    快捷粉面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对中小企业老板如何提升个人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与介绍,是广大生意人成就老板梦的实战指南。是一个内容丰富全面、结构系统,本书浓缩了1000个经商者必知的经验,有很强的思想性、逻辑性、知识性的老板实用经验参考大全。,是处在困惑之中的老板的醒脑枕边书,是所有老板的商业圣经!本书内容是针对“我想把事业做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类人编写的。全书共分为九大篇目。即创业起步篇、决策经营篇、内部管理篇、财务税收篇、人脉资源篇、领导艺术篇、老板修炼篇、谈判签约篇、法律常识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