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100000007

第7章 书籍的装帧形制

我们伟大的祖先具有卓越的审美眼光和超群的艺术眼光,很早就能将日用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结合起来。书籍的生产过程中,同样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书籍的装帧技术,包括版面设计、插图艺术以及装帧形制,更是书籍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体现。

(一)中国古代图书的版面设计

初期出现的甲骨文,当然难以说出它的设计艺术。稍晚出现的青铜器本身就是非常高雅的艺术品,再加上刻铸的铭文,可以说每件青铜器都是难得的精品。再后来出现的帛书的边沿都会加上彩色边栏。有红色或者黑色的,非常赏心悦目。

印刷书籍出现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印刷术在毕昇的改进下,效率更高,印刷书籍不再需要边栏,也可以做到整齐有序,但总不如有边栏那样美观。从宋到清,书籍的边栏大致分为四周单边、四周双边和左右双边几种。四周单边的书籍,文字四周的边框有一道粗黑的边线。四周双边的书籍,就是在单边的基础上,粗黑线内再加上一条细黑线。左右双边的,就是在左右边栏内侧,各有一道细直线。这几种情况成为中国古代印刷书籍的基本形式。看上去端庄肃穆,本身就是一种美。

到了明代,市民阶层出现,迎合市民趣味的文学样式大量出现,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书商们又在边栏和版面上大做文章,出现了花栏和点板等形式。有花栏的书四周不再是简单的黑线,而是在两条有距离的细线中加上若干花纹。这些花纹也各式各样,有花草纹、云龙纹等等。所谓点板,就是雕版时随文刻出名人对这段文字的点评,提醒作者注意和帮助读者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除此以外书上还有版口等装饰。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书籍的版面设计是以庄重美观为主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不缺乏,因而成为后世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二)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类别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的演变和书籍采用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对便于翻阅、便于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很大。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都是成片散落的,但是据考古学家考证,在甲骨片中央位钻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正是用来串联甲骨片的。正规书籍产生以后,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有木简、布帛、纸张等。制作方法是先手写然后印刷,因此正规书籍的装订形式也尽量满足这样的变化。先后出现并投入使用的装订形式有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诸多形式。每种装帧形制的出现、流行和演变,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它们的演变,是非常有趣的话题。

1.简策

“简策”,就是把竹简、木简编辑成册的意思。“策”和“册”同义。从古文字来看,“册”是个象形字,就好像是用绳子穿好的竹木简。

古人编简成册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竹木简上边沿钻孔后,用绳子串联;另一种是根据简片的长短,用两道或三道绳子横穿简片让简片成册。

为了保护简片上的文字不受到外力的磨损,古人编简时还会在正文右边留下一片空白的简片,叫做“赘简”,相当于今天书籍的封面和扉页,赘简的背面一般会写上书籍的名称。一般上端写篇名,下端写书名。因为古人写竹简的时候常常是以篇为单位编简成册的。阅读的人也常常是先查找篇名,然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古代的典籍一般一书有多篇,如《孟子》就是由七篇组成的。如果不知道需要的内容在哪一篇,那就无从查找,所以古人是非常注重篇名的,篇名写在上端,非常醒目;而书名写在下端,又可以马上知晓这一篇文章属于哪本书。这样的形制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直至宋代,印刷的书籍卷首上仍然有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情况存在。其实,小题就是篇名,大题就是书名。很明显,这是简册形制的遗存。

简册在写完或者阅读过后,都可以以最后一根简片为轴,像卷竹帘子一样卷起。很多简册出土时,都保持着简册收起的样子。卷起的简册需要捆好,然后放入布袋、木匣或者编就的筐中。后世出现的书箱、书柜正是从布袋这些最早用来装竹简的盛具演变而来的。

2.帛书卷子装

帛,是古代的丝织品,根据《墨子》这本书中有“书之竹帛”的记载,和对出土文物的鉴别,我们可以得知帛用来制作书籍最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

从出土的帛书可知,帛书一般在四周有边栏,这些边栏有的是用丝织成的,有的是用笔画的。黑色的称为“乌丝栏”,红色称为“朱丝栏”。也许我们会有疑问了:没有这些栏格,不照样可以把字写得很整齐?这恐怕正与我们前面所讲的简册有关系,这是简册上下编绳的模仿。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断定,帛书的出现应略晚于简册。

由于帛书的质地非常柔软,它的装帧就更加多样化了:既可以折叠,也可以卷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用一个竹片粘在帛书的末尾,以竹片为中心,将帛书卷起来,这和以后出现的卷轴装是非常相似的。

但是布帛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在当时仅仅用于皇室和贵族书写重要文稿,所以帛书的流行范围是非常小的。

3.纸书卷轴装

现在我们知道,纸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纸制地图就是明证。但是人们用纸制作书籍则要到东汉时期了。

纸作为生产书籍的材料,有更大的优点:它像布帛一样柔软,比布帛更加容易根据人的意愿成形。纸书出现后,并没有马上成为我们现今看到的册页的样子,而是沿用了以往简册、帛书卷子装的形制,成为纸书卷轴装,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非常流行的。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批遗书中,主要都是手写的佛经,这些佛经产生的时代从东晋到北宋,它们证明了唐五代及以前的纸书普遍流行的装帧形式是卷轴装。

现在我们通常用“开”来描述纸张的大小,比如16开、32开等。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纸张大小规格并不一样。内容多的文字,用多张纸才能容纳,写完后,按顺序粘接成一幅长条,也可以先粘后写。写完的长条文字,可以从后向前卷起。为了不让纸卷受损,一般会在最后一张纸的最边沿粘上一根圆木棒,然后以木棒为中心,将长纸条卷起来,所以被称为卷轴。轴的长度会比纸的高度略大,这样当长卷保存时,也可以保护典籍。

在古代,卷轴装也有简装和精装的区别。史书上记载:隋炀帝即位后,国家珍藏的图书,好的用红琉璃做轴,一般的用刷过漆的木轴。而到了唐代,除了对卷轴做分类以外,还要在轴的旁边加上不同颜色的标签,这些标签正是图书类别的标记。

4.经折装

经折装也叫“折子装”,这样的装帧方式可能是从折叠佛经的方式得名的。唐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在宗教上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佛教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僧尼诵经时要正襟危坐以表示态度虔诚,而卷轴装的书有一个缺点:就是卷久了,再打开阅读时,经卷就会经常从左右两个方向向中央卷起,影响阅读。因此流行已久的卷轴装需要改进了,经折装就产生了。

那么经折装是什么样的呢?所谓经折装就是将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按照一定的宽度左右折叠,其中每一叠都是矩形的。然后在前后都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保护内文的封皮。此后,用这样的形制装帧图书的,无论是不是佛经都称为“经折装”。

5.旋风装

旋风装这种装帧形制的出现与唐代诗歌的发展,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近体诗创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遵守韵律的规定,遣词造句、运用典故要典雅有致,因而规定这类标准的韵书需求量大增。韵书实际像词典一样属于工具书,需要随时查阅。于是就需要便于查阅的装帧形制,这就是旋风装。旋风装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卷轴装的模式,它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进化的过渡形式。

6.梵夹装

关于梵夹装过去一直有争议,甚至可以说是纠缠不清。有的人认为“经折装”又可以称为“梵夹装”;有的人认为折叠式的“经折装”叫“旋风装”;甚至《辞海》中也将“梵夹装”和“经折装”看成一种形制。

实际上,梵夹装是古代印度佛经原有的装帧形制,经文写在贝多树叶上,摞成一叠,在前后各夹一个木板,然后穿孔结绳而成。由于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称为梵夹装。

唐代杜宝编写的《大业杂记》中说:“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树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牒牒然,今呼之为梵夹道场。”

这种形制的佛经在东汉明帝时就传入中国,但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流传不广。所以梵夹装只不过是古代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外来特定装帧形制,曾在五代一度流行,而非中国古书所固有,应与其他装帧形制区别看待。

7.蝴蝶装

自唐代雕版印刷术产生后,在宋代,雕版印刷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书籍的大量生产急切地要求装帧形制更加进步。

北宋以后的书籍生产,主要采用的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与手写书籍不同,手写书籍可根据意愿随意剪裁;而雕版印刷必须将书分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地雕刻印刷,成书实际上是以版为单位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印制的书籍必须经过装订这道工序。使用以往的装帧形制,需要粘接、手折的工序,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一种适应雕版印刷、方便读者阅读的“蝴蝶装”应运而生了。

蝴蝶装也叫“蝶装”,它是用黏合剂将书页彼此粘连后成册的。这种装帧形制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将印制好的书页对折,以折边为书脊,在书脊处用糨糊将书页彼此粘连,然后将硬纸折出与书册厚度相同的折痕,粘在有黏合剂的书脊上,这张硬纸就是书的封面。最后把上下左三面的毛边裁剪整齐,一册蝴蝶装的书就装帧成功了。

蝴蝶装适应了雕版和活字印刷的书籍要求一版一页的特点,并且上下左三边向外,有利于保护书中文字,散了以后也可以重新粘好。正因为有这些优点,这种装帧形制在宋元两代广为流行。《明史》记载:国家收藏的图书很多都是用蝴蝶装装帧的,基本不会被虫食鼠咬,而且这些书是“宋元所遗”,由此可见,宋元时代,这种装帧形制是非常流行的。

8.包背装

蝴蝶装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蝴蝶装在使用时也暴露了很多缺点。蝴蝶装中的书页是反折的,两个半页的文字都是朝向里的。这也造成书页都是单页,每看一版都只能先看没有文字的反面。书脊用糨糊粘连,作为藏书可以,但经常翻阅势必造成书页脱落而散乱。为了改进蝴蝶装的弱点,另一种牢固而便于阅读的装帧形式出现了,叫“包背装”。

包背装一反蝴蝶装倒折书页的做法,将印制好的书页正折,使两个半页的文字相背朝外,在右边沿打眼,用纸绳穿牢,砸平,裁剪右边沿,形成平整的书脊。再用一张厚硬整纸比对书脊的厚度,折好作为封皮,用糨糊粘好包书的脊背,再裁剪上下左三边。这种装帧主要包裹书背,所以称为包背装。

包背装出现在南宋末年,一直到近代流行了几百年。特别是明清时期,政府出资印刷的书籍几乎全是包背装。包背装解决了蝴蝶装翻开书来首页看不到字而且装订不牢的毛病。但是由于这种装帧仍然是纸绳穿眼装订,厚纸包裹书背,仍然只能满足藏书的需要,经不起频繁翻阅,多次翻阅仍然无法摆脱掉页散乱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线装书出现了。

9.线装

线装是现存古籍最普遍也是最进步的一种装帧形制,线装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并无定论。一般认为大约起源于两宋之交,到明代中叶以后社会文化更加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书籍的翻阅、流通更加频繁,线装书盛行起来。

线装书与包背书的区别并不大,主要是装订时不再用整张硬纸包裹书背,而是改用两张,纸绳穿订之外还加线订紧,所以不但美观大方、便于翻阅,还牢固不易散落。

直到今天,用毛边纸、宣纸影印的古籍,其装帧还是常常采用这种形制,看起来显得庄重大方,古朴典雅。

10.毛装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种装帧形制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形制。我们无法知晓它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退出的历史舞台,但它又真实存在过。

毛装形制在折页和装订的方法上与包背装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书经过装订后,并不裁剪上下左的毛边,也不加装封面,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用纸绳粗装,不要封皮的装帧形制叫做“毛装”,也称为“草装”。

在古代,毛装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政府组织刻印的书籍,特别是清代武英殿刻书籍,通常这些书印就以后都赠送给沈阳故宫、各王府、有功之臣或封疆大吏。因为不知道接受书的人喜欢什么样式的装潢,搭配什么质地的封面合适,所以就毛边发送。如今辽宁省图书馆就藏有沈阳故宫接受赠送的毛边书。宁波的天一阁范氏因编写《四库全书》时进献大量图书有功,乾隆皇帝御赐《古今图书集成》,存放在天一阁的宝书楼上,这些就是两百年前清朝政府刻印的毛装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位作者写出来的手稿,特别是草稿,作者在写完一章或者一节后,为了不让它们散乱,也常常自己装订起来。因为是临时的,边缘参差,所以也称为毛装,这样的情况一般在清代以至民国以后,在文人中常常出现,如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稿本,就有不少采用毛装的形制。

同类推荐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热门推荐
  • 位面入侵游戏

    位面入侵游戏

    发新书了!新书《黎明前夕》,直接点我的作者名找吧,简单方便快捷。新书是克苏鲁和网游结合的,只不过把游戏和现实世界反过来了,游戏是人类的大本营,现实世界是已经经历过末日的世界。简介——拂晓..意指黑暗还未过去,而黎明未致之时。在这个黑暗刚刚被驱逐出去的时代,面对着充满旧日支配者们遗留物和残破的世界,新世代的人们拿起了武器决定光复自己的家园..哪怕它已经残破不堪。当然,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一些人想要摸鱼,毕竟摸是一种态度,在光复家园行动中,包含这一名随时想要摸的青年以及一位随时防止他摸鱼的女仆。那么!目标是成为神奇宝..(划掉)是从后面喊666的咸鱼成成为因为懒得出手所以在后面喊666的咸鱼!蓝绪:摸是一种态度!阿卡:我,阿卡迪亚,打钱,全天候代肝。星彩:物理免疫是游戏的一环,不爽不要玩!延达罗斯:喂?有时间么?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是许久不见了呢~
  • 王爷少惹我:本妃忍你很久了

    王爷少惹我:本妃忍你很久了

    她看上的东西,没有偷不到的,可当有一天去王府偷东西的她撞上正偷情的王妃,目睹王爷一怒之下杀了王妃,她却险险逃过灭口之祸,却又被赶鸭子上架的当起了王妃,要配合王爷气走公主,哪晓得一不小心偷走了王府里最不该偷的东西…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和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让你感动一生的小故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需要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可以给我们以启迪与感动。
  •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你有灵兽在手,我有神兽为宠!你有秘技为辅,我有绝世神通!你有修仙灵根,我有龙之血脉!且看情殇女如何纵横异界,登临绝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神话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宇宙中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也没有高高的山岭、茫茫的草原、深深的河谷,更没有活泼的小兔、小鹿和……
  • 豪门主母:扑到狐狸男

    豪门主母:扑到狐狸男

    第一卷入主尹家(校园篇)我司落希本是与世无争的一枚宅女,未料一日好心拯救一老爷子,便堕入人人惊羡的美难堆中…不,不,应该是狐狸堆中!灾难!灾难!绝对是无形的灾难!尹家只只是老奸巨滑的狐狸,而且一只比一只龟毛,一只比一只诡异!*“那个…嗯,你是…我大哥尹珞?“嗯…”“那个…你到底是男还是女…女的?”“轰隆”一声,冻结!*“咦?二哥看女人的眼光怎么怪怪的?”“没什么!我只是在研究如何肢解此女而已…还是用尖刀罢…”顿时,毛骨悚然!*“净司…哥……哥?”“小鬼,不就是我啊!帅不?今晚我带你去看电臀表演!啊,好像不够刺激呢!不如,我们去飙车咯!”“喂喂…放手啦…人家不去啦…救命啊!”人家比较想看电臀表演啦…呜呜…*“尾巴?什么来着?”“姐姐,你踩到我尾巴了!”“啊!!猩猩啊!”“…”*第二卷:吾家有女初成长(校园+都市)虾米?尹家谁娶了我就得到了尹家的继承权?有那么好康的事情,可是尹家的狐狸们个个面露苦色,想法设法将我当皮球来回踢……结果?哼哼,我一定会让他们好看的!*帅哥美女一大把,趣事窘事随手抓……欢迎各位掉入狐狸坑……*********推荐已结文文……《厨妃》
  • 龙王的女婿

    龙王的女婿

    不小心吞掉“薄荷糖”,就成为龙王的女婿……龙王是集团大BOSS,未婚妻是一颗小辣椒,众位长老……虎视眈眈……呃,这个世界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