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600000007

第7章 “松江派”的代表画家

(一)松江派的开创群体

当时松江一地,也有几个主要的流派,比如:顾正谊是“华亭派”的创始人。赵左首创了苏松派。沈士充被称为云间派之首。华亭、云间都是松江的古称,华亭、云间、松江、苏松各种画派名称的纷然出现,表明松江地区画家在师承关系上的分散和风格之间的差异,因为他们的画风与明中期盛行一时的吴派有异,人们就把他们通称为“松江派”。董其昌以其精湛的书画艺术以及朝廷显官特殊的身份,回居松江后,由于他能够自立门庭,独树一帜,力扫当时吴门画派陈陈相因的弊端。以松江为中心的吴地各画派虽然支派众多,但最终都归属到董其昌的麾下。他虽然并未直接领导和组织一支画家队伍,但以他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可争议地成为松江画家以至江南画家的精神领袖。正因如此,董其昌一出,画坛中心由吴门迁至松江。

松江画派实以董其昌为领袖,以莫是龙、陈继儒为辅佐,以顾正谊、宋旭、赵左、宋愁晋、沈士充等为骨干。虽然他们的绘画风格不尽一致,但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在审美观念上都倾向于通过“师古”开拓新的审美视野,在创作态度上处处渗透着以画为乐的意识,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画派。

莫是龙(1537—1587年),号秋水,字云卿,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又字后朋。松江华亭人,其父莫如忠官至浙江布政使。

莫是龙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幼年天资聪慧,10岁即善写诗文,14岁被补为郡之庠生。他曾拜谒唐宋派文学首领王慎中,王慎中以伯乐之情惜爱其才,连写了两首诗相赠,奖掖他的才情与风采。少年时的莫是龙写过许多诗,均被传诵一时。他才情出众,但仕途不顺,屡试不第。而且经济拮据,生活贫困,以布衣终其一生。他在诗稿中,曾描写自己40多岁,就已鬓发如霜。

莫是龙诗文被当时一些名流所推服,书法更是极为精妙,他交友极广,在当时名流中,他与董其昌的关系极为密切。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都曾得到莫如忠的指点。董其昌对莫如忠更是异常敬重。董其昌17岁时就在莫家跟从莫是龙的父亲读私塾,那时莫是龙已35岁。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对董其昌有所影响。

莫是龙16岁时,曾画过一幅《秋山无尽图》,他这样记述这次绘画的经历:“每登名山,常思作图,竟未可得。今日张伯起从舟中游新江,遥望山川嵚秀,岩壑幽奇,因展箧中所藏黄大痴《秋山无尽图》把玩,心境顿开,颇合吾意,参其法度,遂为作之。”通过这则短短的题跋,我们可以看出,莫是龙学画很早,他既师法造化,得江山之助,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也能学习古人(黄公望)的法度,与自己的感受相融合。

莫是龙在为徐文卿所画山水的题跋中说:“余平生雅好书画,壮年精力半疲于此,虽未便诸古人,然当其得趣,合撰往往不恶,遂为交游中好事者所赏。”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多处记载自己与莫是龙之间的诗友关系。如卷二《题莫秋水画》:“莫廷韩为宋光禄作此图在己卯之秋,时余同观,嗟嗟称赏。”董其昌在题跋中记述,莫是龙作这幅画时,自己正在场同观叹赏。

在松江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陈继儒的笔下,曾描述莫是龙有晋代名士陆士衡的风范,“峨峨如玉山”。又说他“目如乳虎”“豪声震江东”。陈继儒与莫是龙因为书画的见解兴趣相投,友谊日渐深厚,陈继儒为莫是龙的《小雅堂集》作序,现藏于北京图书馆。莫是龙在《石秀斋集》中,也有很多与陈继儒交往的诗句。

莫是龙珍藏着一把梅花断纹古琴,常常拿出来把玩。有一天,七弦俱断。几日后,他就生病了。在病中,他与友人下棋,刚下完一局,就悠然而逝。时在万历十五年(l587年),享年50岁。这时董其昌只有32岁,陈继儒29岁。

莫是龙著有《莫少江集》《莫廷韩遗稿》《秀石斋集》和《画说》。

莫是龙的书法学钟、王及米襄阳,山水主要师承宋代的米芾和“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除米南宫和黄公望外,莫是龙也极推崇王维。他作画时纵笔写意,轻烟远霭,无不淡宕高逸。莫是龙的传世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冈草堂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江南秋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与董其昌合作的《雾村图引书麻姑仙坛记》合卷等。莫是龙在万历九年(1581年)所画《仿大痴山水》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上,在陈继儒的题跋中,陈继儒认为,即便是董其昌,也受到莫是龙书画风格的影响。

由于莫是龙出身于书画门第,精通鉴赏,董其昌的一些收藏,就是经莫是龙之手后转而得到的,包括董源《夏山图卷》《龙袖郊民图》这样的名迹。

另外,董其昌对禅学的参悟,即是受到莫氏父子的引导。莫是龙的一些诗,也体现出他在禅宗方面的修养。从鉴赏、诗学、禅学和他对某些古代画家的推崇上看,莫是龙都与董其昌相近,他与董其昌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绘画思想方面,自然相濡以沫,相互影响。另外,他也常与陈继儒在一起切磋学问。莫是龙去世时,年仅50岁,这影响了他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学术界对南北宗论由谁所创,一直有所争论,把董其昌与莫是龙紧紧牵连在一起,真实的情况如何,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据。董其昌说:“……云卿一出,而南北顿渐,遂分二宗。”云卿即指莫是龙,可见,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莫是龙关于绘画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董其昌南北宗绘画理论的创建。

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醉,号眉公,又号糜公,松江华亭人。陈继儒比董其昌小三岁,年少时曾与董其昌同学,年幼时就聪明异常,能文章,多闻博识。同郡大学士内阁首辅徐阶,特别器重他。内阁要臣王锡爵(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祖)也曾招陈继儒与其子王衡一同读书,可见陈继儒当时的名气。

他第三次科举考试还没有考中举人,对此,陈继儒大为愤怒,也因此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与险恶。再加上时至晚明,政局动荡不安,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百姓怨声载道,社会中各种新思潮也在不断孕育激荡。年轻的陈继儒明白,再走科考一途已无多大意义,在这样一个混浊不堪的局势中,自己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施展。因此,他毅然下定决心,隐居于山中。

放弃举业后,他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受道家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他开始迷上了道家的方术,并自己设馆招收学生。他所在的小昆山历来就受到众多名士的青睐,周围的环境非常好,翠竹千竿,草堂数椽,历史上的名人陆机、陆云就在此居住过。他终日闭门著述,潜心研究学问、作书、作画。

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的王世贞异常雅重陈继儒,三吴名士也纷纷欲争得和他结为师友。陈继儒因为隐居而名声大振,有“山中宰相”之称。顾宪成被罢官回到故里,在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臧否人物”时,曾去延请陈继儒,陈继儒却坚守“五岳之志”而回绝了。由于重臣屡屡荐举,朝廷曾数次下诏征召陈继儒为官,但他不愿混迹于宦海沉浮的官场,多次称病回绝。

陈继儒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卖画、卖文和卖诗。他博学多才,大凡经、史、诸子、儒、道、释家等,无不了然,琴棋书画,又无所不晓。《明史》和董其昌都描述了陈继儒诗文“远近竞相购写,征请诗文者无虚日”“流行人间,为人诵”的盛况,可以想象陈继儒的诗文书画在当时的影响。因他的诗文书画卖得多,山中的生活也就富裕、舒适而又惬意、恬淡。陈继儒筑了多处庐舍,在整个华亭,那些官宦人家都难以与他相比。

对于禅宗,他也多有涉猎。陈继儒家藏有《严华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等佛教经典。他与雪浪禅师、秋潭和尚、紫柏禅师多有交往。万历十二年(1584年)紫柏禅师在栖柳塔讲经,年仅26岁的陈继儒就致书紫柏,与他谈禅论道,可见,他以禅论画,发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也是基于自身对禅宗的深刻体悟。

陈继儒一生编篡印行了大量书籍。光是自己撰写的就有五十种,再加上他编辑、汇编、评点的书,一共有一百二十八种之多。其中主要作品集有:《晚香堂小品》《白石樵真稿》《陈眉公全集》《眉公杂著》《眉公诗钞》。这几本书汇集了他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有诗歌、小品文以及一些随笔杂著。大部分篇幅不长,但能比较普遍地反映当时的文学主流思想及晚明士风。

陈继儒的艺术来源特别广泛,他善于交游并宽以待人,这种性格使得他在书画圈子里也拥有不少朋友。他与董其昌、莫是龙是至交,常在一起论画。此外他还很善于学习模仿并融会贯通,董其昌对他的影响最大。对董其昌的诸多艺术理论,陈继儒都有所吸取并发展。如董其昌“画以自娱”的创作宗旨,强调艺术形式的“笔墨精妙”,追求具生拙味的“士气”等,都对陈的作品有深刻的影响。

陈继儒隐居那年,董其昌专为他画了一幅《山居图轴》,并题款说,晋代的郗超听到有高士要隐居,就会捐钱百万,用于购买山中居住所需之物;你要隐居,所以我把这幅画赠给你。

陈继儒和董其昌是终生相伴的诗朋画友,二人意气相投,这幅董氏早年绘赠陈继儒的作品,揭示出董其昌内心深处与陈继儒相同的隐逸理想。后来他们的密切交往,相互影响,也成为他们相近的绘画理想和审美取向的基础。陈继儒隐于山林,很少外出访友,如果偶有例外,一般总是陪董其昌同往。

崇祯三年(1630年)秋,董氏将其一生诗文编辑成《容台集》,就请陈继儒为之作序言。而崇祯九年(1636年)春,陈继儒编辑的《白石樵真稿》也请董其昌为之作序。关于他们二人的友情,董其昌曾有这样真情的描述:“……少而执手,长而随肩……八十余载,毫无间言。”

由于艺术思想和审美取向的相近,陈继儒与董其昌在精神情感上有着终生不渝的相互依存关系。陈继儒逝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是在董氏死后第三年去世的,他们都享年82岁。

35岁时,陈继儒收藏了颜真卿楷书《朱巨川告身帖》,自题居室为“宝颜堂”。陈继儒醉心于苏、米,孜孜不倦,尤喜苏东坡。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摹勒苏东坡字帖二十八卷,这就是《晚香堂帖》。晚年他又刻米芾书法《来仪堂帖》。传世的陈继儒书法作品大约有几百件之多。他青年时代与董其昌一同学习书画,深受董的影响又能自成一体。他以元代黄公望、倪瓒为基础而上追宋画的境界,如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云山幽趣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的《亭皋木叶图轴》,都是他的山水画代表作。除山水之外,他也有水墨和工笔所画的墨梅流传至今。

董其昌在《容台集》中曾这样评价陈继儒的绘画:“眉公胸中素具一丘壑,虽草草泼墨,而一种苍老之气,岂落吴下画师恬俗魔境?”

在董其昌构建“南北宗”学说过程中,陈是支持和宣扬此说的得力助手。陈继儒是仅次于董其昌的松江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的王时敏既是董其昌的入室弟子,也曾受教于陈继儒。

陈继儒和董其昌一起,将山水画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归类,创立了南北分宗学说,以一种新的笔墨形式、审美情趣、品评标准来引导原先无序的画坛,这无疑是一次文人画的总结和突破。他还提出“书画相通如禅家之合相”的观点。书画相通的理论古已有之,但将禅意与书画结合起来讨论的却不多见,陈继儒在绘画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了典型的文人画倾向和趣味,其书画理论在他所写的《书画金汤》《皇明书画史》《眉公秘籍》中也有不少论述。

在晚明,论哲学上的成就,陈继儒不如李贽,在文学方面不如袁宏道,绘画上不如董其昌,但若论总体才华、良好的人品和信誉,他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他的身上,汇聚了晚明文人的众多特点,把晚明文人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人格化、个性化,他实践了晚明一大批文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二)其他骨干画家

松江画派除了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这样开创性的人物之外,还有顾正谊、赵左、宋懋晋、沈士充等骨干画家。

顾正谊是董其昌青年时结识的又一位年长画友。顾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松江人。万历时以国子监生仕为中书舍人,晚年归家乡松江,筑小园于锦江畔。

他精通绘画,受“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的影响,他的画中层峦叠嶂,山岩方峻。皴法以披麻夹折带皴为主,风骨劲迈、林树较少、气势森然峻厚。

董其昌在二十几岁时就与顾正谊相交,万历六年(1578年),董其昌与莫是龙、顾正谊、梁辰鱼等人送朋友李日华归杭州,顾正谊画《秋林归棹图》送行,董其昌、莫是龙、梁辰鱼等都曾题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董其昌从北京告假返乡,闲居中,曾向顾正谊、宋旭借数十幅画临摹。顾正谊在画的题跋中,不仅记载了他指点董其昌学画的事情,夸奖董其昌青出于蓝,还说要把画拿给董其昌来品评优劣。董其昌与顾正谊的关系,也像与莫是龙的关系一样,亦师亦友。董其昌早年取法“元四家”,尤致力于黄公望,与莫是龙、顾正谊两位年长画友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赵左,字文度,松江人,受业于宋旭,应与董其昌年龄相仿。善画山水,《无声诗史》记:“画法董北苑、黄子久、倪云林,超然玄远,与董其昌为翰墨之友。他的山水画构图缜密,取自宋人山水那种高深峻厚的图式。赵左善用干笔焦墨,笔致流畅松秀,得元人淡逸之意。”

宋懋晋,字明之,松江人,与赵左同师从于宋旭。宋懋晋的画法主要学习元代的赵孟頫、吴镇、黄子久。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丘壑幽深。他的《干将山图》轴,布局高峻深邃,有宋人雄伟之势。山峦多置平台,取黄公望法。皴法简洁,晕染温润,只是用笔较为纤弱和细碎。

沈士充,字子居,松江人。从师宋懋晋和赵左,得两家法。他也是一位深得宋元法度的精能画家。如他所画的《桃园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峰峦层叠,起伏蜿蜒,江河辽阔,林木葱郁,云雾浮动。笔法柔秀细密,墨色淹润。兼有宋人之雄旷和元人之清逸。山石形态浑圆和方峻相间,得董其昌结构之法。

赵左和沈士充是属于董其昌所说的“苦心力学”的精能画家,两人都曾为董其昌代笔。陈继儒就曾出面安排沈士充画大幅山水,嘱咐不必落款,想以此让董其昌来题名。董其昌也自述让沈士充代笔的事。

同类推荐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落英

    落英

    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田宁对她有成见,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由于家内不和,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两人过得并不幸福,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屡次刁难,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不得已之下,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异世驭风师

    异世驭风师

    出生在皇室,她的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她的前途本该一帆风顺,她的未来本是阳光明媚的……无奈现实太残酷,从继母上位的那一刻起,狄雅宁就知道她的人生将与上面的美好字眼绝缘。难道她真的要水深火热地度过一生?开什么玩笑!为了摆脱这个牢笼,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狄雅宁和妈妈筹谋了五年。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一缕东风的时候,继母却连水深火热的人生也不给了,凶猛的杀招令她猝不及防,弑父杀母的罪名一扣,狄雅宁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生死考验。敌人很强大,要她束手就擒,认命就死?抱歉,这不是她的人生信条。妈妈告诉她,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她不能遂了继母的愿,哪怕希望再渺茫,她也绝对不会放弃求生的希望!命悬一线的她得到风神的眷顾,驭风之权一朝在手,局势峰回路转。终于夺得一线生机的她不敢松懈,前方的道路还很坎坷,各种挑战都在等着她,但都无妨,她决意将其尽数填平,总之,没有人能阻碍她前进的脚步。你以为你是拦路虎?错!你是本姑娘的踏脚石!记住,她是自由的风,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不信,你可以试试……
  •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揭秘麦肯锡管理咨询技巧》的作者从公司运营流程、团队管理、人才挑选、企业文化、危机和未来等方面对麦肯锡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借助经典案例生动,全面地介绍了麦肯锡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试图为读者呈现麦肯锡成为世界第一咨询公司背后的秘密。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众所周知,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他们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他们。而像发动机的活塞一般不停运转的中层管理者,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的,要想让许多问题简单化,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学会授权,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授权是一种技巧,授权更是一门艺术,本书阐述的这些最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保证授权交办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掌握这些管理智慧,可以让自己的业绩不断提升,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
  •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她不过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会被穿越大神选中啊,要穿越也就算了,凭啥别人都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一介罪臣?最惨的是刚穿越过来就遇到抄家,神马?身为罪臣之女,要被流放?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穿越女在古代跟人谈恋爱,共奔小康的故事!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一生的忠告

    一生的忠告

    查斯特菲尔德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除了他非凡的外交才干,还有他集几十年心血写给其子菲利普?斯坦霍普的家书。菲利普未满6岁,查斯特菲尔德便开始给他写信,向他传授做人的基本准则、进入上流社会的礼仪风范,以及成就事业的基本学识和技巧。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之下,菲利普也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乱起萧墙》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卷,着重描写了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皇储而互相倾轧的事。 康熙晚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官吏们贪脏枉法,冤案迭起;皇亲旧勋们借支库银,国库亏空;田赋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胤懦弱无能,贪色好淫,不谙政务,忙于党争,只好半途而废。康熙对此十分不满,不得不将他废黜,以后又立,再立再废。众皇子趁机作乱,拉帮结党,争当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阋墙。康熙后来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四皇子胤一向待人刻薄,人称“冷面王”,由于谋士邬思道的指点,他在革除弊政中,政绩显著,被康熙选中。康熙立下谴诏:传位于四皇子,即为以后的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