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600000007

第7章 “松江派”的代表画家

(一)松江派的开创群体

当时松江一地,也有几个主要的流派,比如:顾正谊是“华亭派”的创始人。赵左首创了苏松派。沈士充被称为云间派之首。华亭、云间都是松江的古称,华亭、云间、松江、苏松各种画派名称的纷然出现,表明松江地区画家在师承关系上的分散和风格之间的差异,因为他们的画风与明中期盛行一时的吴派有异,人们就把他们通称为“松江派”。董其昌以其精湛的书画艺术以及朝廷显官特殊的身份,回居松江后,由于他能够自立门庭,独树一帜,力扫当时吴门画派陈陈相因的弊端。以松江为中心的吴地各画派虽然支派众多,但最终都归属到董其昌的麾下。他虽然并未直接领导和组织一支画家队伍,但以他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可争议地成为松江画家以至江南画家的精神领袖。正因如此,董其昌一出,画坛中心由吴门迁至松江。

松江画派实以董其昌为领袖,以莫是龙、陈继儒为辅佐,以顾正谊、宋旭、赵左、宋愁晋、沈士充等为骨干。虽然他们的绘画风格不尽一致,但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在审美观念上都倾向于通过“师古”开拓新的审美视野,在创作态度上处处渗透着以画为乐的意识,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画派。

莫是龙(1537—1587年),号秋水,字云卿,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又字后朋。松江华亭人,其父莫如忠官至浙江布政使。

莫是龙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幼年天资聪慧,10岁即善写诗文,14岁被补为郡之庠生。他曾拜谒唐宋派文学首领王慎中,王慎中以伯乐之情惜爱其才,连写了两首诗相赠,奖掖他的才情与风采。少年时的莫是龙写过许多诗,均被传诵一时。他才情出众,但仕途不顺,屡试不第。而且经济拮据,生活贫困,以布衣终其一生。他在诗稿中,曾描写自己40多岁,就已鬓发如霜。

莫是龙诗文被当时一些名流所推服,书法更是极为精妙,他交友极广,在当时名流中,他与董其昌的关系极为密切。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都曾得到莫如忠的指点。董其昌对莫如忠更是异常敬重。董其昌17岁时就在莫家跟从莫是龙的父亲读私塾,那时莫是龙已35岁。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对董其昌有所影响。

莫是龙16岁时,曾画过一幅《秋山无尽图》,他这样记述这次绘画的经历:“每登名山,常思作图,竟未可得。今日张伯起从舟中游新江,遥望山川嵚秀,岩壑幽奇,因展箧中所藏黄大痴《秋山无尽图》把玩,心境顿开,颇合吾意,参其法度,遂为作之。”通过这则短短的题跋,我们可以看出,莫是龙学画很早,他既师法造化,得江山之助,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也能学习古人(黄公望)的法度,与自己的感受相融合。

莫是龙在为徐文卿所画山水的题跋中说:“余平生雅好书画,壮年精力半疲于此,虽未便诸古人,然当其得趣,合撰往往不恶,遂为交游中好事者所赏。”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多处记载自己与莫是龙之间的诗友关系。如卷二《题莫秋水画》:“莫廷韩为宋光禄作此图在己卯之秋,时余同观,嗟嗟称赏。”董其昌在题跋中记述,莫是龙作这幅画时,自己正在场同观叹赏。

在松江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陈继儒的笔下,曾描述莫是龙有晋代名士陆士衡的风范,“峨峨如玉山”。又说他“目如乳虎”“豪声震江东”。陈继儒与莫是龙因为书画的见解兴趣相投,友谊日渐深厚,陈继儒为莫是龙的《小雅堂集》作序,现藏于北京图书馆。莫是龙在《石秀斋集》中,也有很多与陈继儒交往的诗句。

莫是龙珍藏着一把梅花断纹古琴,常常拿出来把玩。有一天,七弦俱断。几日后,他就生病了。在病中,他与友人下棋,刚下完一局,就悠然而逝。时在万历十五年(l587年),享年50岁。这时董其昌只有32岁,陈继儒29岁。

莫是龙著有《莫少江集》《莫廷韩遗稿》《秀石斋集》和《画说》。

莫是龙的书法学钟、王及米襄阳,山水主要师承宋代的米芾和“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除米南宫和黄公望外,莫是龙也极推崇王维。他作画时纵笔写意,轻烟远霭,无不淡宕高逸。莫是龙的传世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冈草堂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江南秋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与董其昌合作的《雾村图引书麻姑仙坛记》合卷等。莫是龙在万历九年(1581年)所画《仿大痴山水》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上,在陈继儒的题跋中,陈继儒认为,即便是董其昌,也受到莫是龙书画风格的影响。

由于莫是龙出身于书画门第,精通鉴赏,董其昌的一些收藏,就是经莫是龙之手后转而得到的,包括董源《夏山图卷》《龙袖郊民图》这样的名迹。

另外,董其昌对禅学的参悟,即是受到莫氏父子的引导。莫是龙的一些诗,也体现出他在禅宗方面的修养。从鉴赏、诗学、禅学和他对某些古代画家的推崇上看,莫是龙都与董其昌相近,他与董其昌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绘画思想方面,自然相濡以沫,相互影响。另外,他也常与陈继儒在一起切磋学问。莫是龙去世时,年仅50岁,这影响了他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学术界对南北宗论由谁所创,一直有所争论,把董其昌与莫是龙紧紧牵连在一起,真实的情况如何,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据。董其昌说:“……云卿一出,而南北顿渐,遂分二宗。”云卿即指莫是龙,可见,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莫是龙关于绘画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董其昌南北宗绘画理论的创建。

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醉,号眉公,又号糜公,松江华亭人。陈继儒比董其昌小三岁,年少时曾与董其昌同学,年幼时就聪明异常,能文章,多闻博识。同郡大学士内阁首辅徐阶,特别器重他。内阁要臣王锡爵(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祖)也曾招陈继儒与其子王衡一同读书,可见陈继儒当时的名气。

他第三次科举考试还没有考中举人,对此,陈继儒大为愤怒,也因此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与险恶。再加上时至晚明,政局动荡不安,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百姓怨声载道,社会中各种新思潮也在不断孕育激荡。年轻的陈继儒明白,再走科考一途已无多大意义,在这样一个混浊不堪的局势中,自己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施展。因此,他毅然下定决心,隐居于山中。

放弃举业后,他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受道家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他开始迷上了道家的方术,并自己设馆招收学生。他所在的小昆山历来就受到众多名士的青睐,周围的环境非常好,翠竹千竿,草堂数椽,历史上的名人陆机、陆云就在此居住过。他终日闭门著述,潜心研究学问、作书、作画。

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的王世贞异常雅重陈继儒,三吴名士也纷纷欲争得和他结为师友。陈继儒因为隐居而名声大振,有“山中宰相”之称。顾宪成被罢官回到故里,在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臧否人物”时,曾去延请陈继儒,陈继儒却坚守“五岳之志”而回绝了。由于重臣屡屡荐举,朝廷曾数次下诏征召陈继儒为官,但他不愿混迹于宦海沉浮的官场,多次称病回绝。

陈继儒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卖画、卖文和卖诗。他博学多才,大凡经、史、诸子、儒、道、释家等,无不了然,琴棋书画,又无所不晓。《明史》和董其昌都描述了陈继儒诗文“远近竞相购写,征请诗文者无虚日”“流行人间,为人诵”的盛况,可以想象陈继儒的诗文书画在当时的影响。因他的诗文书画卖得多,山中的生活也就富裕、舒适而又惬意、恬淡。陈继儒筑了多处庐舍,在整个华亭,那些官宦人家都难以与他相比。

对于禅宗,他也多有涉猎。陈继儒家藏有《严华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等佛教经典。他与雪浪禅师、秋潭和尚、紫柏禅师多有交往。万历十二年(1584年)紫柏禅师在栖柳塔讲经,年仅26岁的陈继儒就致书紫柏,与他谈禅论道,可见,他以禅论画,发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也是基于自身对禅宗的深刻体悟。

陈继儒一生编篡印行了大量书籍。光是自己撰写的就有五十种,再加上他编辑、汇编、评点的书,一共有一百二十八种之多。其中主要作品集有:《晚香堂小品》《白石樵真稿》《陈眉公全集》《眉公杂著》《眉公诗钞》。这几本书汇集了他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有诗歌、小品文以及一些随笔杂著。大部分篇幅不长,但能比较普遍地反映当时的文学主流思想及晚明士风。

陈继儒的艺术来源特别广泛,他善于交游并宽以待人,这种性格使得他在书画圈子里也拥有不少朋友。他与董其昌、莫是龙是至交,常在一起论画。此外他还很善于学习模仿并融会贯通,董其昌对他的影响最大。对董其昌的诸多艺术理论,陈继儒都有所吸取并发展。如董其昌“画以自娱”的创作宗旨,强调艺术形式的“笔墨精妙”,追求具生拙味的“士气”等,都对陈的作品有深刻的影响。

陈继儒隐居那年,董其昌专为他画了一幅《山居图轴》,并题款说,晋代的郗超听到有高士要隐居,就会捐钱百万,用于购买山中居住所需之物;你要隐居,所以我把这幅画赠给你。

陈继儒和董其昌是终生相伴的诗朋画友,二人意气相投,这幅董氏早年绘赠陈继儒的作品,揭示出董其昌内心深处与陈继儒相同的隐逸理想。后来他们的密切交往,相互影响,也成为他们相近的绘画理想和审美取向的基础。陈继儒隐于山林,很少外出访友,如果偶有例外,一般总是陪董其昌同往。

崇祯三年(1630年)秋,董氏将其一生诗文编辑成《容台集》,就请陈继儒为之作序言。而崇祯九年(1636年)春,陈继儒编辑的《白石樵真稿》也请董其昌为之作序。关于他们二人的友情,董其昌曾有这样真情的描述:“……少而执手,长而随肩……八十余载,毫无间言。”

由于艺术思想和审美取向的相近,陈继儒与董其昌在精神情感上有着终生不渝的相互依存关系。陈继儒逝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是在董氏死后第三年去世的,他们都享年82岁。

35岁时,陈继儒收藏了颜真卿楷书《朱巨川告身帖》,自题居室为“宝颜堂”。陈继儒醉心于苏、米,孜孜不倦,尤喜苏东坡。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摹勒苏东坡字帖二十八卷,这就是《晚香堂帖》。晚年他又刻米芾书法《来仪堂帖》。传世的陈继儒书法作品大约有几百件之多。他青年时代与董其昌一同学习书画,深受董的影响又能自成一体。他以元代黄公望、倪瓒为基础而上追宋画的境界,如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云山幽趣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的《亭皋木叶图轴》,都是他的山水画代表作。除山水之外,他也有水墨和工笔所画的墨梅流传至今。

董其昌在《容台集》中曾这样评价陈继儒的绘画:“眉公胸中素具一丘壑,虽草草泼墨,而一种苍老之气,岂落吴下画师恬俗魔境?”

在董其昌构建“南北宗”学说过程中,陈是支持和宣扬此说的得力助手。陈继儒是仅次于董其昌的松江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的王时敏既是董其昌的入室弟子,也曾受教于陈继儒。

陈继儒和董其昌一起,将山水画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归类,创立了南北分宗学说,以一种新的笔墨形式、审美情趣、品评标准来引导原先无序的画坛,这无疑是一次文人画的总结和突破。他还提出“书画相通如禅家之合相”的观点。书画相通的理论古已有之,但将禅意与书画结合起来讨论的却不多见,陈继儒在绘画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了典型的文人画倾向和趣味,其书画理论在他所写的《书画金汤》《皇明书画史》《眉公秘籍》中也有不少论述。

在晚明,论哲学上的成就,陈继儒不如李贽,在文学方面不如袁宏道,绘画上不如董其昌,但若论总体才华、良好的人品和信誉,他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他的身上,汇聚了晚明文人的众多特点,把晚明文人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人格化、个性化,他实践了晚明一大批文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二)其他骨干画家

松江画派除了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这样开创性的人物之外,还有顾正谊、赵左、宋懋晋、沈士充等骨干画家。

顾正谊是董其昌青年时结识的又一位年长画友。顾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松江人。万历时以国子监生仕为中书舍人,晚年归家乡松江,筑小园于锦江畔。

他精通绘画,受“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的影响,他的画中层峦叠嶂,山岩方峻。皴法以披麻夹折带皴为主,风骨劲迈、林树较少、气势森然峻厚。

董其昌在二十几岁时就与顾正谊相交,万历六年(1578年),董其昌与莫是龙、顾正谊、梁辰鱼等人送朋友李日华归杭州,顾正谊画《秋林归棹图》送行,董其昌、莫是龙、梁辰鱼等都曾题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董其昌从北京告假返乡,闲居中,曾向顾正谊、宋旭借数十幅画临摹。顾正谊在画的题跋中,不仅记载了他指点董其昌学画的事情,夸奖董其昌青出于蓝,还说要把画拿给董其昌来品评优劣。董其昌与顾正谊的关系,也像与莫是龙的关系一样,亦师亦友。董其昌早年取法“元四家”,尤致力于黄公望,与莫是龙、顾正谊两位年长画友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赵左,字文度,松江人,受业于宋旭,应与董其昌年龄相仿。善画山水,《无声诗史》记:“画法董北苑、黄子久、倪云林,超然玄远,与董其昌为翰墨之友。他的山水画构图缜密,取自宋人山水那种高深峻厚的图式。赵左善用干笔焦墨,笔致流畅松秀,得元人淡逸之意。”

宋懋晋,字明之,松江人,与赵左同师从于宋旭。宋懋晋的画法主要学习元代的赵孟頫、吴镇、黄子久。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丘壑幽深。他的《干将山图》轴,布局高峻深邃,有宋人雄伟之势。山峦多置平台,取黄公望法。皴法简洁,晕染温润,只是用笔较为纤弱和细碎。

沈士充,字子居,松江人。从师宋懋晋和赵左,得两家法。他也是一位深得宋元法度的精能画家。如他所画的《桃园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峰峦层叠,起伏蜿蜒,江河辽阔,林木葱郁,云雾浮动。笔法柔秀细密,墨色淹润。兼有宋人之雄旷和元人之清逸。山石形态浑圆和方峻相间,得董其昌结构之法。

赵左和沈士充是属于董其昌所说的“苦心力学”的精能画家,两人都曾为董其昌代笔。陈继儒就曾出面安排沈士充画大幅山水,嘱咐不必落款,想以此让董其昌来题名。董其昌也自述让沈士充代笔的事。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 许你一生独宠:难过美人关

    许你一生独宠:难过美人关

    “蓉儿,你真的不后悔跟了我?我这个穷小子什么都没有。”他泪眼模糊的抱着我,低语。“傻瓜,你有我就足够了!至于你大哥……我会让他死心的,一定会的!”我心悸的闭上眼,耳边回响着费扬古沙哑的魔音:我不怕背千古骂名!杀弟夺妻!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神啊,请保佑我,不要让这件可怕的事发生啊!
  • 红颜乱天下

    红颜乱天下

    一个经历情感背叛的丑女转生为拥有绝色美貌的公主。看这她的纤纤玉手怎样掀起情海波涛,怎么掀起权利斗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她本想平静的过一生,但是为了最宠爱她的皇兄,她运用权术,成为后宫的真正掌权者,成为朝堂暗中的操作者,帮助他登上帝位。她本不想远嫁他国,但是他却用百万大军压境,逼迫她出嫁,让她憎恨。他为了这场禁忌的爱恋,可以放弃皇位。但是因为他的仁慈,反而亲手把他最爱的女人,最疼的妹妹送上远嫁他国的花轿。他从男扮女装待在她身边时,就因为她的谋略,才识所倾倒,更因为从旁的偷学,得到重返故国,夺回帝位的能力。明知她心有所属,他还是执拗地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只为得到她。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天下因此而纷乱。铃:希望喜欢本书的大大,请尽量的收藏、推荐吧!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当然回报的是我的多多更新!一位热心的读者帮我的红颜进了个群:欢迎大家加入。群号:48697757敲门砖:红颜新坑《傻瓜王爷穿越妃》。希望亲们去捧捧场。地址: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超级神兽养殖大师

    超级神兽养殖大师

    当别人还为得到一头异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姜晨已经在培养在第一千头灵兽了。当别人还在为得到一头灵兽绞尽脑汁,拼死拼活的时候,姜晨已经打算把一万头战兽全都培养成仙兽了。当别人被一头仙兽杀得凄惨无比的时候,姜晨已经率领他的仙兽大军,踏平了一个个的仙兽族群。当别人还在向一头神兽顶礼膜拜的时候,姜晨已经把无数的神兽圈养起来,为他繁殖所需要的神兽。驯兽之道,玩的不仅是质量,还有数量。且看姜晨得到神兽养殖系统后,怎么打造出一支,称霸天地,唯我独尊的神兽大军。
  • 从童年看财商

    从童年看财商

    本书选编了几位古代和二十多位现代的成功人士的童年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让中小学生阅读此书了解知识,激励自己。特别是从小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将大有好处。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