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600000008

第8章 松江派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关于松江派区别吴门派的重要特征,当时苏州画家范允临曾在他的《输要馆集》里进行过分析。范允临说,松江地区的画家,与吴派的画家相比,就是不互相模仿。而吴派的画家,只知道模仿文征明一人,为此还讽笑松江府的画家为“松江派”。在范允临看来,这种关于绘画的认识,是很浅陋的。他认为,即便是文征明自己,也是一笔不苟,去广泛学习古人。吴派的画家应该学习文征明成功的途径,而不是进行表面模仿,这样才有可能与文征明并驾齐驱。

范允临以他的好友松江画家董其昌为例,说董其昌的画,笔笔是从古法中学来,是松江画派的领袖,但松江府的画家,却坚决不肯从表面摹仿董其昌的风格,这才是松江一地画家们能够各自成家、没有形成习气的原因。松江派的画家,取法范围广泛,不论是五代时的董源、巨然、荆浩、关仝,还是宋时的范宽,乃至“元四家”中的倪瓒、黄公望、王蒙等,都能加以学习,虽然师法他们,却又不拘泥于表面的模仿。

范允临进一步说,吴派的人,不知道古人的真面目,一看见董其昌先生的画,就把他定为松江派,“真可叹可哀耳”!他说,正因为吴派的人心里有门户之见,胸中存着“松江派”三字,所以他们的画不可能再有什么发展了。

我们可以通过范允临的议论,探讨松江派的艺术特征和松江派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

松江画派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结构的画派,它泛指明末松江地区一批艺术旨趣相近、笔墨技法互有取补和影响的画家群体。他们之间大多为画友关系,也有师生相承者。然而,松江派不像吴门画派那样,通过血缘、亲谊嗣承和师生传授方式,组成师承关系较紧密的画派结构,并产生创立画派主导性风格的领袖式人物,如沈周和文征明。在前一章我们知道,松江画派的创始者—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他们三人的绘画也是各具风貌,独具风采的。而松江画派其他的骨干画家,也均是于古人各有师承,即便是经常充当董其昌代笔人的赵左和沈士允,虽然有仿董的本领,让人真假难辨,但他们各自的创作,也另有所尚。

当然,在浙、吴画派式微之后,松江画派由于在另辟蹊径的笔墨渊源上的共识,决定了他们异彩纷呈的绘画风格个性之外,在整体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趋同性。他们变革了吴门画派,把“元四家”中黄公望、倪瓒的画法和五代时董源、巨然的画法很好地融合起来。除了董、巨外,他们又参以宋代米芾、元代高克恭的“云山墨戏”之法。因此,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他们在笔墨渊源上均以“元四家”为宗,并上溯董源、巨然。

松江画派兴起于吴、浙两派末流恶习泛滥的晚明,其艺术特征及变革作用,体现在用笔上,更注重“南宗”文人画风气的传承,而摒弃浙派“硬”“板”“秃”“拙”的恶俗习气和吴门末流细弱、繁琐、甜腻和纤媚画风的用笔风格,从而确立了文人画的师承路径和创新机制。

董其昌主张:“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他在这里,首先提出了一个学习绘画的途径,先以古人为师,学习技法。进而深入观察天地造化,练习纯熟,心手两忘,才能形神兼得。他认为,如果想与古人抗衡,就应当深入体会大自然的烟云变化等“惊心动目之观”。这种师法自然的观点,无疑也深化并拓展了松江画派后继者们的思想认识,对他们的文人画的变革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指引思路。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强调文人画,推崇南宗,一些学者和理论家认为,这是一种审美上的偏颇。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松江派的主张或许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董其昌由对绘画者文人身份的强调,转而引出对画家作画目的的探讨,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当时,程朱理学作为一种正统思想体系及哲学观念,统治着从宋元到明初及中叶的思想界,窒息了学者的思想,泯灭了艺术家的创造个性。而王阳明的与禅学相契合的“心学”,以关注人的主体、关注人的心灵为主要导向的哲学思想,广泛地蔓延和渗透到各个文艺领域之中。董其昌便是绘画界的杰出代表。

结合当时谈禅的风尚,松江画派的创始者首先寻找到了禅学与书画艺术在精神内涵方面的联系与融合。另外,他们又发现,苏东坡曾提出的“士人画”的创作方式与观念,寄乐于画的心态,在精神上符合晚明的文艺思潮。董其昌甚至认为,寄乐于画的画家,往往长寿,如果刻意求工,则有损寿命。这种议论,其实也带有晚明享乐风尚与注重主体精神人文思潮的印记。

经过对绘画史的梳理,松江画派的画家们,在灿若繁星的画史中,目光如炬地发现了王维、董源、巨然、“元四家”的画作中存在着与文人画相似的因素。董其昌通过类比的方式,将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宗。推出了更具有时代审美风尚的“文人山水画”典范,具有一定理想寄托性质的“南北宗”论便应运而生了。这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探索,表面上是对绘画传统与技法的总结,实质上,是当时晚明文化背景的产物,这正是松江画派借古开今,用南北宗论重构正宗文人画体系的关键。

“南宗”在画面上强调生动的气韵与文人的趣味。董其昌认为对气韵的感知是天赋,是生而知之,不是通过模拟学来的。但是,他同时认为,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他举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法。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脱尽俗气,胸有丘壑,即便是随手写出,也能为山水传神。这也是他推重南宗画家,强调画家的文人身份与审美修养的原因所在。

在董其昌之后,明末清初的王时敏与王鉴都曾问学于董其昌,他们不仅忠实地继承了董的衣钵,而且还把这一衣钵连同传授的方法,传给了王原祁和王翚,由此发展成为娄东画派和虞山画派,并覆盖清代全国画坛,这两代人被称为清初“四王”。“四王”及其从学者,统领了清代山水画坛三百年,进而被确立为画坛正统,他们使松江画派的影响由松江扩展至太湖沿岸的广大江南地区。清代“四王”继承董其昌的“正脉”,却失去了“变革”的创造性与包容精神,失去了董其昌“以天地为师”的气概。董其昌的嫡传王时敏、王原祁祖孙,把师法的对象集中于黄公望一人,导致江南一带画坛上出现“家家一峰,人人大痴”(一峰和大痴都是黄公望的号)的局面。作为松江画派的代表,董其昌所崇尚的画风,在后世被推举为文人画的血脉真传,并由此蜕变为极端的仿古主义。

事实上,董其昌的南北宗论虽寓有崇南抑北的倾向,但并非主张单一的审美风格。在他的著作中,所涉及的北宗画家,如李思训、李昭道、赵干、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等,董其昌对他们均有比较中肯的分析,且时有褒辞。如“李思训写海外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这都肯定了北宗画家师法造化,形成独立画风的依据。他还认为,像李昭道青绿山水一派,后人学赵伯驹、赵伯骕的画,只能学到他们精细工的一面,却往往学不到他们画中所具有的文雅风韵。

他说赵令穰、赵伯驹、赵孟頫的画风,虽然妍美,但不媚俗;他认为董源、米芾、高克恭三家的画风,虽然纵逸,但有法度。可见,董其昌本人的审美思想,具有很广阔的包容性。当然,他有时直接指出一些画家的习气,未必不符合实际。

在清代,皇宫罗致和容纳了一大批御用工匠和画家以及能画的文学侍从之臣。王原祁在康熙皇帝在位时,就曾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和《佩文斋书画谱》总裁等官职供奉皇帝,他的官职可谓居于当时统领书画艺术的最高地位。因此,松江画派的势力随着王原祁声望的尊崇而大大提高。为了迎合皇帝的欣赏趣味,体现太平盛世的气象,在王原祁那里,松江画派画家笔下有董、巨遗风的荒率、静逸、超脱的情致消失了,代之以造境构图上的“龙脉开合起伏”和用笔皴法方面愈演愈烈的程式化和概念化。宫廷中,还有一个以书画供奉皇帝的画家董邦达。他的官阶比王原祁更高,他是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屡次被擢任为工部尚书、礼部尚书。他的画风在娄东、虞山派之间,虽有元人和董、巨笔意,但实际上主要是师法“四王”,尤其是他的用墨深得董其昌的法脉。在董邦达声誉最隆时,人们将他与董源、董其昌一起称为“古今三董”。他也最善于迎合皇帝的审美趣味,比如连山点景的屋宇都是整齐的界画风格,不再出现隐士的茅屋草舍了。

以王原祁、董邦达为代表,松江画派的后继者最终走上与宫廷趣味相结合的道路,从而完全改变了文人画兴盛于江湖的处境,形成了官方“院画”风尚。松江派整体上的高逸、清旷、野逸之风,逐渐黯然衰微。

另外,“南北宗”论也导致了宗派观念在画坛的泛滥。即便是血脉正宗的松江画派“四王”也被分为娄东和虞山两派,王鉴为王时敏族侄,王翚少时从学于王鉴,后又出入王时敏门下,他们却又各分为“两宗”,门派之间,常抬高自师以压倒别派,互相攻讦。

但是,清代还有一些画家,诸如石涛、渐江、髡残、八大山人、龚贤等,却在画坛的“正统”画风之外,学古变法,师法自然,以天地造化为师,把传统的文人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他们的山水画创作,表面上似乎是对松江画派单一审美思想的叛逆,但他们的绘画风格所呈现出的文人山水画崭新格调,未尝不可以看成是对董其昌有关文人画理想的另一种别出心裁的解读与实践。

松江画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理论观点最鲜明也最富有学术性的画派。通过对文人画师承路径的清理和疏导,松江画派的理论和实践,让吴门画派的末流不再囿于文、沈二家而能上追古人。松江画派对文人画理想的重构,拓宽了晚明画坛的师承对象,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松江画派的开创者们出于重构文人画理想的本意而提出的“南北宗”论,发扬了中国绘画史上两种具有对比性的绘画风格和审美观念。但他们的“尊南抑北”,则把刚健、躁动、郁勃和具有激烈情绪的创作,乃至于雄浑、博大、沉厚和气势豪纵的绘画列于贬抑之列。正是由于松江画派的排斥,北宗一系的山水几乎在有清三百年间不曾得到延续和发展。不仅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姑熟画派等具有改革思想的画派,因正统思想的压制,仅限于一时一地的流传,而且也将具有叛逆精神、颇富刚健之美的“扬州画派”视为异端,视之为丑怪。

当然,我们不该把这错误归于松江派的创始者,这种流弊只能看成是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流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末流之失”,这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曾经具有创新精神与改革意义的画派都曾经历过的。

同类推荐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热门推荐
  • 冥嫁之农门娇女

    冥嫁之农门娇女

    四处漏风,屋顶摇摇欲坠的破茅草屋子还来不及看真切,莫青青就被冲过来的一个老妇人给吓了一跳,莫青青脑子里轰的一声这要是真扑到她身上,头疼的厉害,莫青青就纳闷了,死了怎么还能感觉到额头疼?挣扎的睁开了双眼,她绝逼要把新……,属于另一个人的记忆全都涌向了脑海深处,差点儿让吃惊中的莫青青再次的昏过去!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屋子,莫青青再结合脑子里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她,被穿了……
  •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飞羽眨巴着眼睛使劲思考,久久,道了句:“你!”某王爷瞬间圆满了,“反正你不会不许我炼药”这话一落···@“宝贝,掌心躺着一粒金灿灿的的丹药。,爹不疼,放···放王爷还是放毒呢?飞羽眨巴着眼睛用力思考重生到相府嫡女身上,王爷,娘不爱,嫡姐设计,大哥陷害!没事,关门,你老英俊神武,我和毒药哪个重要?”某腹黑王爷吃醋生闷气中,他家小王妃为什么就只对药感兴趣呢,而且,还是毒药!众暗卫绝倒,冷酷无情的形象啊!飞羽淡定的伸出小爪子,您老还能无耻点吗?和毒药比重要性?@“小狐狸,王爷,我饿”某妖孽王爷卖萌。众暗卫绝倒,【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腹黑的异姓王爷养了一只披着小白兔外衣的呆萌小狐狸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功拆之入腹的故事!】
  • 通天神修

    通天神修

    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绝灵死体受到世人所藐视,意外获得青灵之气,身体血脉被彻底激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从思维、定位、心态、规划、职业、人际、财富、创新等方面,通过经典的案例深刻阐述了成功的思路和寻找思路的策略,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解放观念、引爆思维的交流平台,提供一些实用而富有创意的忠告和建议,帮助读者拓宽眼界,开阔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成功之门。我们想要不断地获取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的话,与时俱进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这一世,她童曦,卑微如尘土,身心俱伤,无比凄惨,被最亲的亲人骗,被最爱的人抛弃,因血崩而死亡……这一世,她陆子涵,她天资平平、为人懦弱,受尽两个姐姐欺凌,被其中一个姐姐失手打死……躯体已死,灵魂重生,当童曦进入陆子仪的身体,再次睁眼,惊艳重生,她是名门千金,她是商场女神,她不会放过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原璟,那个富可敌国,淡冷谜魅,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她以为,他对她彻底绝情,不料之中另有隐情,兜兜转转,爱你如初……原璟说,我死不放手。陆子涵说,那你死吧,因为童曦早就死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庶女棋后》象棋国手意外穿越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凤凰涅槃的故事《绝色残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一对孪生姐妹的异世之旅……妹妹篇:《穿越之寻爱千年》姐姐篇:《穿越之绝色倾妃》
  • 狂妃弃情

    狂妃弃情

    “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别说若是她一支舞就能消除两国的紧张,就算要她的命,我也会毫不犹豫。”无所谓的话语从窗内传出,透漏着里面的人有多么的不在乎口中的女人。一句话如一把利刃,刺透了窗外的她。那绝情的话语抹煞了她心底仅剩的一丝奢望。凄然一笑,轻抬衣袖抹掉眼底的浓浓的痛楚与湿润,眼神变得清明如冰,轻移脚步远离了那扇木格子窗。为什么在伤她的同时,他们还能谈笑风生?难道,就只因她的命不如他们的高贵?那一天,女子绝世的惨白面容、让人心魂欲碎的舞姿惊动了京城,那一曲‘魂殇’让人每每想起,总会满心凄怆。不禁开始猜测,究竟是谁,竟让这美好的女子心碎如此?一曲舞罢,她双眸直视前方,嘴角微颤着勾出一抹凄然笑颜,抬起不知何时已满是伤痕的纤足,艰难却坚定的离去,在她踏过的雪地里留下触目惊心的赤红足印。从此,世间少了一个任人摆弄的女子,多了个足以灭国灭天下的女子。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