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是周王朝第十代君主。他在位期间,任用贵族荣夷为卿,横征暴敛,推行专利政策,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不但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也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周厉王还派人秘密调查口出怨言的人,一旦发现就立刻处死。平民再也不敢说话,在路上遇见也只能以眼色诗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的统治终于激起民愤,他最终在国人暴动事件中被赶出王宫,逃到周朝边境彘(今山西霍县),并最终死在那里。
周幽王
周朝最后一个皇帝周幽王是个极其昏庸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理朝政,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宫中有个叫褒姒的妃子,长的美貌绝伦,周幽王非常宠爱她。褒姒是个贫民女儿,被抓到宫中以后整天眉头紧锁,从未笑过。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取悦褒姒,可她就是不笑。一天,朝中大臣给周幽王想了个好主意。周幽王按照事先安排,带着褒姒来到骊山的城楼上赏月,两人对饮过后,周幽王命人在烽火台上点火,一时间狼烟四起。附近的诸侯便带领人马奔向骊山援救,当各路大军赶到烽火台下,才发现这里太平无事,再加上后面的援兵还源源不断地赶来,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这路乱作一团,褒姒见这情景终于笑了。不久,北方的戎狄真的发动了进攻,周幽王命人点火,这次诸侯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都没来援救,结果戎狄的军队攻占了骊山,杀死了周幽王,抢了褒姒,接着攻下都城镐京。
伯夷和叔齐
商朝末年,河北卢龙的南边一带为孤竹国,孤竹国君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伯夷,三儿子叫叔齐。叔齐从小聪明好学,才智聪颖,孤竹国君特别喜欢他,一心想立他为太子。当国君年老病重时,伯夷不愿看到兄弟相残,便借口为父亲上山采药,离开了皇宫,再也没有回来。叔齐见哥哥如此义气,心里不安,趁王宫里的人没注意,也逃了出来。所以孤竹国的王位只好由老二来继承了。叔齐逃出了王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深山隐蔽处找到了伯夷。他们经过商量,决定投奔西伯侯伯昌(周文王)。不久,周文王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想称霸,决定出兵攻打纣王和其他国家。伯夷、叔齐为了不愿让自己的国家受侵,所以不顾一切地阻止周武王,但周武王仍然决意灭商。最终,周武王杀死纣王,吞并了其他诸国,建立了周朝。
伯夷、叔齐已经无法在周朝称臣,孤竹国也被灭了。兄弟二人无家可归,只得到处流浪,最后来到人烟稀少、树木丛生的首阳山,在一处山洞里隐居下来,兄弟二人忠贞不屈,宁愿整天上山挖野菜,摘野果充饥,也不吃侵略家乡的国家土地上长出的五谷。当地有几户老百姓看到他们整天吃野菜,便好心地送来粮食。可是兄弟二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这时,一位农夫说:“你们吃的野菜不也是周国国土上长出来的吗?”伯夷、叔齐听了农夫的话,觉得言之有理,心里更加深了对周朝的愤恨,后来连野菜也不吃了,以示对周朝和周武王的不满和反抗。后来,村民们便发现伯夷、叔齐这两个骨瘦如柴的老人死在山洞里了。
军事
尧舜禹与三苗之战
大约公元前22世纪,原始社会晚期,华夏集团黄帝的后代,经过长期争战,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与南方三苗部落进行了长期战争。战争初期,尧在丹水(今陕、豫、鄂境之丹江)之战中击败三苗,三苗不服;舜时,与三苗的战争仍然不断,为伐三苗,一面发展生产,一面大习武事,后来,舜亲征三苗,一直打到今洞庭湖一带,为禹伐三苗奠定了基础。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交战开始,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突然,战场雷电交加,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溃不成军。从此,三苗部落逐渐衰亡。尧舜禹时期的战争,其目的不再是单纯的部落之间的复仇械斗和对生活居地的争夺,更主要的表现为对财富与战俘的掠夺。
商汤灭夏桀鸣条之战
约公元前16世纪(一说17世纪),中国夏朝和商朝交替的时候,商朝军队在鸣条(今中国中部河南封丘东)击败夏朝军队,夏朝灭亡。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战前誓师后,商汤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微寿县南),不久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
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在商纣王统治下,政治腐败,刑罚残酷,连年用兵,贵族矛盾锐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而西方属国——周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任用贤士,修德以倾商政,积极开展伐纣灭商的大业。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今河南孟县南)东进。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商纣王仓促部署防御,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的暴虐和诸多罪行,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并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商军十几万之众在猛烈的攻击下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商朝灭亡。牧野之战结束了商六百多年的统治,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文物
石器
石器是人类最初的、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生产工具,是原始人类在青铜器出现之前广泛应用的劳动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二三百万年的辉煌。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它是把石块打击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新石器时代盛行的是磨制石器,它是先把石材打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在砺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种类有斧、凿、刀、镰、犁、矛、镞等。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器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如大汶口文化的石钺、石纺轮、石锤,大溪文化的石凿、石锄、巨型石斧,长安花楼子遗址的石戟等。石器工具显示了原始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有些石器还直接影响到青铜器的形制,人们还可以从已出土的石器中了解到原始社会使用工具的情况和农作物情况。
青铜器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的青铜器物为最精美。中国青铜器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的精华。另外,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也遥遥领先,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夏代的青铜器中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当时的礼制和政治制度相呼应。商代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出现大型器物,而且还刻上了繁缛精致花纹。随着礼制时代的来临,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风格纤巧、清新,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秦朝以后出现的青铜器礼器比重下降,钱币、度量衡和铜镜青铜器的主流。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达832.84公斤,形制雄伟,是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该鼎形庞大浑厚,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司母戊大方鼎的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人发现,最初被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又被重新掩埋,1946年重新出土,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文化
鼎不但是我国古人的炊食器,也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代表。商周时期,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还是祭祀用器物的代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鼎也因此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鼎成为意义重大的祭祀礼器后,制作也日益考究,造型凝重,竭力显示严鼎盛的气势。鼎还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周代君王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鼎”字因此也具有“显赫”、尊贵”、“盛大”等象征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鼎尊贵的地位始于禹铸九鼎的传说,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此后,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成为传国重器。商周时期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故后来又有“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的说法。鼎是青铜文化的主要标志,鼎上刻写的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及其载体大篆金文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鼎的身价也更加不凡,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文物。
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光绪二十四年(1898),当地的农民发现这些骨器。农民以为是“龙骨”可以治病,便卖到药店。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一天,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疟疾,请医生来看病,医生为他开的处方中有“龙骨”这一味。王懿荣等到抓药人回来后,拿起“龙骨”观看,忽然发现“龙骨”上面有一些刀刻的痕迹,再仔细观察这些痕迹,似乎又不是画。王懿荣是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的专家,经过初步思索、分析,他认为这些痕迹,很可能是古人留下的文字。王懿荣马上派人把药店的“龙骨”全部买下来。后来,经过对这种“龙骨”进行仔细研究,王懿荣终于发现,这些“龙骨”全是些龟甲和兽甲,上面的文字是在原始图案和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这些文字大多是“卜辞”,是商朝奴隶主贵族向他们的祖先或鬼神占卜或祭礼的纪录。后人把这些文字称之为“甲骨文”。
古都安阳
远在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帝就在安阳境内建都。夏朝后期为安阳为都城,当时称西河,今位于安阳市东南。殷商时期安阳为商相都及殷都。汉末以后,以邺城(今安阳市东北18公里处)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五个王朝的都城。不计五帝时期,安阳作为都城的历史有488年。
古都洛阳
洛阳古称豫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称。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洛阳最早是西周的东都,叫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正式成为东周的都城。以后,战国时期改称为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武则天)先后在这里建都。
古都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公元前11世纪,西周在西安建都,称镐京。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于此,取名为长安。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因此西安位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牙雕
象牙质地细腻,光洁如玉;坚硬,不易脆裂;其珍贵性可与玉石相媲美,有“有机宝石”的美誉,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因此以象牙雕刻而成的艺术品,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牙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发现有象牙梳子等牙雕用品。牙雕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牙雕艺术品,著名的有:月曼清游、代的镂雕花卉圆盒、万寿菊、大吉葫芦式花薰、鹌鹑盒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下达对大象的禁捕令之后,象牙材更加难得,牙雕艺术品也因此更加珍贵。
金银器
金银器是以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器皿、饰件,具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因此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早在商代我国就已有了金器,历经各代王朝,金银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其中唐代是金银器发展的顶峰。与以前各朝相比较,唐代的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品种丰富多彩,唐朝还在汲取外域文化并融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制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器型与纹饰。唐朝以后,金银制品呈现与其他器物相结合的趋势,采用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将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镶嵌在金银器上,出现了大量互为装饰的合壁产品,涉及领域也更加广泛。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郑州商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