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夏朝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这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夏朝历时500年,传14代17王。其领域范围大致是黄河南北直到长江流域,西起今天山西南部,东到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至河北。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历史久远,有关夏代的资料匮乏,历史上就是否有夏代存在还长期争论过。如今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
夏王朝的确立
大禹治水有功,得到众多部落的拥戴和舜的信任,禅位为首领。大禹死后,其子启破坏禅让制,自己继承王位,并杀死与他争夺王位的伯夷。从此,中国人开始了“家天下”的世袭制。夏启即位后,政绩显著,包括有扈氏在内的众多部落都到夏朝都城阳翟朝拜,夏王朝的统治完全确立。
太康失国
夏王朝基本稳定后,统治者启的生活日益腐化,疏于朝政。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也只知道享爱,不修政事,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是启的五子争王位,接着是武观叛乱,这为其他部族的侵略提供了机会。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回的时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史书上称“太康失国”或“后羿代夏”。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为了玩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寒浞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
少康中兴
启死后,其子太康即位,但太康无能,被传说中的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弟弟仲康为王,自己掌握实权。仲康死后,儿子相即位。臣子寒浞杀后羿和相,自立为王。相的王后缗怀着身孕逃奔到“有仍”(今山东济零县),生少康。少康长大后,聚集夏残存势力,灭掉后羿及寒浞残余,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
夏朝中后期统治
“少康中兴”后,少康的儿子杼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鬼神、淫乱,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至末代暴君夏桀,夏王朝已经不复稳定,诸侯叛乱时起,终于被黄河下游的部落首领商汤所灭。
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此后的三百年中,商朝王族内部因争夺王位经常发生内乱,加之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商朝多次迁都。至第20代王盘庚时,为了改变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盘庚决心再次迁都。当时贵族阶层贪图安逸不愿搬迁,他们煽动平民起来反对盘庚迁都。盘庚从国家稳定的大局出发,盘庚对臣民训诰,耐心劝说平民同意迁都。在盘庚的坚持下,商朝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盘庚迁于殷后,整顿商朝政治,商朝复兴,此后二百多年再没有迁都。因此,商朝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殷商、殷朝。
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历史有名的暴君,史载他建琼楼瑶台(摘星台),终日与爱妃妲己及群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加重赋税,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若有百姓反抗,他就残酷镇压。纣王还设置了酷刑“炮烙”,将反对者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上活活烙死。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狠地挖出了比干的心。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人们的不断反抗,社会动荡不安。此时渭河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周武王姬发积极策划灭商。他重用有才华的姜尚,国力日益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在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决定讨伐纣王。牧野之战,周大胜,商王朝统治结束。纣王自杀。
周朝
周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武王建周后,大封功臣。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等。据说周初共封71个诸侯国,各诸侯国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加强了地方的统治。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两个历史时期。西周始于武王伐纣,都城镐京,终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共历12王。东周始于公元前770前,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直至公元前249年,周王室被秦国所灭。东周又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从周朝起,境内民族不断融合,华夏民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族的前身,此外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和瓦解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周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中国后世历史影响深远。
姜太公钓鱼
传说纣王手下有个大臣,名叫姜尚,又叫姜子牙,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逃跑,隐居在渭水河岸边,此处是诸侯姬昌的势力范围。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钓鱼用的是弯钩,弯钩上面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使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钓鱼却不这样,他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不愿活的鱼儿,你要找死就自己上钓吧!”他这种奇怪的钓鱼方法,很快传到姬昌那里。姬昌觉得这个人很古怪,就派士兵去叫他。姜子牙见士兵前来,根本不理,边钓鱼边说道:“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瞎胡闹!”士兵的见此情形,赶忙跑回去报告姬昌。姬昌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非凡的人才。于是,他带上厚礼,亲自去请教姜子牙。周文王认为姜尚就是自己祖父盼望的能人,便请姜尚一同回宫。姜子牙见他求贤确实是诚心诚意,便答应替他出力。所以姜尚又被称作“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覆水难收
姜子牙在商朝当官的时候,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畔。为了取得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做样地钓鱼。姜子牙整天钓鱼,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他的妻子马氏开始埋怨他,并且嫌他穷,不愿再跟着他过苦日子。后来,姜子牙终于得到了周文王的重用,他又帮助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马氏见他又开始有权有势,非常后悔当初离开姜子牙。就找到姜子牙,请求和自己恢复夫妻关系。姜子牙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和好如初,就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在地上,但只收起来一些泥浆。这时候,姜子牙冷冷地说:“你当时离我而去的时候,就注定不能再在一起,这就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马氏虽然懊悔不迭,但想起自己当初所为,也无言以对了。
姜太公爱屋及乌
商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定,他问姜太公:“我们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该如何处置?”姜太公回答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甚至他家墙壁上的篱笆也厌恶。因此,要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武王认为不行。周公说:“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武王觉得此计甚好,便照此办,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
周公摄政
灭掉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子周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朝政,称为摄政王。“摄政”一事引起周王朝内部争权夺利的动乱,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趁机挟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周公派兵镇压,三年后终于平定叛乱,管叔和武庚被杀,蔡叔被放逐,周王朝的统治得到重新稳定。此后,周公旦又花了五年的时间命商代移民营造洛邑,两年后又建成了东都成周,派周八师驻守,并强制性地将商人迁进来以便监视,形成了周控制东方的中心。周公旦见天下政局已安定,就还政于周成王,自己留守成周。功成身退前,周公旦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的教训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周公旦退位后,花费余生制作礼乐,完善周王朝的各种典章法规。临死时要求一定将自己葬在洛邑,表示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周公的忠义事迹为后世儒家推崇,被尊为儒家学说的奠基人。
成康之治
武王、周公旦等为周王朝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到了成王统治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成王病重时,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儿子康王。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康王来到周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礼乐并行,民众得到很好的教化,40余年不曾动用刑具。这段时间是周王朝最强盛的阶段,后世将成王、康王统治时期誉为“成康之治”。
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奴隶主对奴隶实行极为行严酷的统治。为了不屈服于奴隶主的暴力统治,奴隶们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斗争。而奴隶主的统治集团,为了镇压奴隶和平民对他们的反抗,更是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其中周厉王时代的统治最为恐怖。他连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对内实行“专利”政策,任用卫巫严密监视人民,而且严禁人民议论政事。凡被检举者,就会立刻处死。人们为了免遭迫害,虽然表面不敢说话,但每个人都怒目而视,以沉默作为反抗。这种恐怖的局面,一共延续了3年之久。最后劳动人民忍无可忍,在公元前841年发动了武装暴动。这次震惊全国的国人暴动,首先在京城爆发,而后蔓延到京城周围的城市。平民和奴隶们纷纷冲入镐京,而后杀进了王宫,但是周厉王早已仓惶出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
宣王中兴
宣王是暴君厉王之子。目睹了国人暴动和周厉王的下场,宣王即位初期虚心谨慎,勤于政事。在周定公和召穆公的辅政下,重修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的礼法。对内整顿吏治,严禁各级官吏贪财、酗酒、欺压百姓;经济上放宽了国家对山林川泽的控制;分公田于奴隶。对外征讨四夷,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这些措施使西周中期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改观,社会生产得到复苏,史学家将这段历史称为“宣王中兴”。事实上,在“宣王中兴”的表象下,西周的各种社会矛盾仍在继续发展。晚年的宣王又固执己见,周王朝国势衰退不可避免。
犬戎攻入镐京
犬戎是中国古代活动于陕、甘一带,猃、岐之间的一个民族,随着周王朝势力的削弱而逐渐兴盛,西周中后期成为周王朝的首患。周幽王即位后,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内矛盾加剧。周幽王又立褒姒为后,一味追求淫荡奢靡的生活,一手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国人皆怨。褒姒的儿子伯服被立为太子,废太子宜臼逃奔申国,激怒了母舅申侯。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引导犬戎大军攻破西周京都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石碏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就与石厚商量计策。石厚向自己的父亲石碏讨教。石碏说:“州吁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地位才能巩固。”石厚怕周天子不许可。石碏又说:“周天子信任陈桓公。”于是州吁和石厚就备了许多礼物请陈桓公帮忙,不料二人刚到就被陈桓公扣留了。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由于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大臣们一致认为应当从宽。石碏却派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此举被后世称为“大义灭亲”。
名人
汤
汤是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商族第15代首领,商王朝的建立者,又称太乙、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等。商族原来是活动在夏朝东边部落,因汤施行仁政,爱护百姓,深得民众的拥护,周围的一些小国慕名前来归附,商族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当时,夏王桀残暴无道,夏王朝内部动荡不安。汤趁此时机开始取代夏的计划。他在伊尹的帮助下,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之后经过11次的出征,先后灭掉周边十余个拥护夏朝的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汤发布征伐夏桀的誓师辞《汤誓》,于鸣条之战中一举灭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毫。
伊尹
伊尹(前?—前1713)原是有莘国的农民,位卑却心忧天下。为了接近贤明的成汤,他甘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同时与成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见其才能,成汤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宰相。伊尹因此顺利辅佐成汤灭夏建商。成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卜丙、仲壬、太甲等多位商代君王。太甲不遵汤规,横行无道。伊尹就将他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太甲忏悔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又将他迎回复位。公元前1713年,伊尹在亳(今山东省曹县南)逝世,享年百岁。作为开国功臣,伊尹受到历代商王的尊崇。
武丁
商朝第23代君王武丁即位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当时历史上最繁盛的的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是盘庚弟弟小乙之子,相传他在少年时代被父亲勒令生活在民间体察民情,这些经历为他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奠定了基础。武丁即位后,先为父亲守丧3年。亲政后,武丁勤于政事,任用傅说、甘盘等贤才,励精图治,国力渐强。之后武丁不断征战四方扩展疆土,先后平定了西北和东南少数民族的叛乱,建立起南至江淮、北达河套,西起渭汭的广大疆域。武丁当政59年时间里,商王朝进入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妇好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商王武丁的妻子。根据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文献得知,妇好曾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她还任占卜之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活动。妇好墓中出土了精美的骨刻刀、铜镜、骨笄、玛瑙珠等许多女性专用的饰品,以及大石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除却这些女性的小玩意儿外,妇好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其中一件是重达9公斤、饰有双虎噬人纹、铭刻“妇好”文的大铜钺(钺是古代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这充分说明妇好生前力大过人,武艺超群。
周文王
周文王是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周侯、西伯、姬伯等都是对他的称呼,文王是他死后追封的尊号。周文王原为商朝的诸侯,位居三公,封为西伯。他是一位礼贤下士、尊老爱少的统治者,因不满商纣王暴政,被拘于羑里。《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记载他被拘时的作为。文王归周后,不断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灭掉周围的小国,势力日增。至姬昌去世,周已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周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