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000000007

第7章 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现实依据(1)

党员主体地位,一般意指党员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自主、积极和主动的地位。党员主体性,是党员主体地位所体现出的基本属性,一般指党员所具有的积极的、主动的力量性因素,与组织作用、行政作用显性化的非主体性相对应。深究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不难发现,由于“党组织”这一虚拟化人格的实际存在,党员主体性在静态上便具有结构上的双层性,即党组织的主体性和党员个人的主体性(包括党的领袖、党的一般干部与普通党员);而党员主体性在动态上则有功能的二重性,即党的集体组织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及广大党员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先锋队。

党员主体地位彰显了扭转传统的视党员为教育管理对象的惯性思维,体现了发挥党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党建理念。党员主体地位,在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体和组织主体的统一、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统一、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统一、生活主体和发展主体的统一。

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党员主体地位是因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诉求、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群众史观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而提出来的。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一)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和争论

主体性,一般是指实践中的主体即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处的地位,是自主、自由、自觉实践的人的基本特性。从当代流行的主体性观念来看,其实质是近代历史和近代哲学发展的产物。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构成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人本学的转向。但是,人类关于“主体性”解读的历史进程,由于脱离实践基础而不能跳出其“片面性”的缺陷。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建立,才使得“主体性”的理解成为合理而现实的。

法国后现代主义著名学者让-弗o利奥塔指出:“主体与客体均被消解”,“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已不存在区别”,“所谓的主体性只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一种虚构而已”,“事实上真正的主体性并不存在”。这种后现代主义关于主体性“被消解”和“虚构”的观点自然不为人信服,但其所折射的现代社会关于“人”的深层次问题却引人深思。社会越向前发展,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意愿与行动则愈发强烈,而自由与解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主体性的“别称”。在关于“主体性”喧嚣争论的背后,不难看出,即使是那些彻底否定或试图“消解”主体性的人,也在极力显示自己独特的主体性主张。尽管现代社会一直在发展变化着,但人类追求自由与解放之心不仅未曾削减,反而更加强烈了。正如黑格尔所言:“在主体中自由才能得到实现,因为主体是自由的实现的真实的材料。”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从价值和历史的角度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并进一步从历史观的角度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历史’。‘历史’可不是利用人作为工具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它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是价值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活动。“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关键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实践维度、价值维度和社会维度。”总之,以实践为基础,从历史和价值的角度来理解主体性,才能理性地看清“主体性”争论的实质、才能更好地整合现代哲学对主体性认识的成果,把主体的实践性、价值性和历史性统一起来,从而获得对主体性的现实而科学的认知。

(二)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员主体性

1.党员主体地位

一般而言,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含义为党员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自主、积极和主动的地位。把党员置于“主体地位”彰显了以下基本思想:一是扭转传统的惯性思维,即把党员视为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客体”;二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三是以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不断改善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党员主体地位所彰显的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第一个方面主要是侧重于党的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而言;第二个方面主要是侧重于党员个人而言;而第三个方面则是前两个方面思想的最终归宿。说到底,就是以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动力,不断推动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善与提高党的领导与执政能力。

2.党员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党员主体性,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的作用表现。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又生活和工作于人民群众之中,其“特殊性”不在于政治资格与物质利益等层面,而在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与“奋斗者”、在于信仰的共同性和行动的一致性。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来看,政党党员不仅具有主体性,而且主体性更为显著。

党员主体性,一般指党员所具有的积极的、主动的力量性因素,与组织作用、行政作用显性化的非主体性相对应。由于“党组织”这一虚拟化人格的实际存在,党员主体性在静态上便具有结构的双层性,即党组织的主体性和党员个人的主体性(包括党的领袖、党的一般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主体性在动态上则具有功能的二重性,即党的集体组织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党员则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先锋队”。

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表明,“广大党员”与“各级党组织”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两大主体性因素,而“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则是两大主体性因素应然具有的和需要激活的力量性因素。在一般意义上,党本身就是指组织,而组织的活动体现的是集体意志,所谓组织主体性就是这种集体意志的体现;而个人主体性往往是针对党员这种个人而言,是与组织这种集体意志有所不同的个体意志的体现。与组织主体性内在地包含着民主程序不同--这是党形成集体意志的必由之路,个人主体性须要解决一个两难选择:一是个人主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一是组织决定之前必须提供个人自由表达意见的程序。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存在着前者,人们往往用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压制了一般党员的意见,甚至干脆取消了后者。因此,相比较而言,党员的个人主体性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党内民主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二、党员主体地位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主体性思想,始终伴随着党的建立和发展的整个历程。近些年来,党员主体性思想最为直接的表述就是“党员主体地位”。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主体地位思想,需要从“四个统一”来进一步探究其基本特征。

(一)党员主体是党内个人主体与组织主体的统一

从党的成员和组织的关系来看,党员主体可以区分为个人主体和组织主体。一般而言,党员主体主要是指党员个人主体,但同时每一名党员都毫无例外地隶属于党的组织,个人主体均紧密地联系于组织主体。党的组织主体,显而易见,是从党员整体而言的,没有党员个人主体也就没有党的组织主体,但以虚拟人格存在的党的组织主体却有着与个人主体极为不同的角色和功能,组织主体以类似于“家庭”的形式吸纳与整合个人主体,是个人主体利益诉求、政治意愿乃至政治行为等表达与实现的重要平台。党员主体是党内个人主体和组织主体的统一,也就意味着作为个体的党员同时也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因为党的组织主体首先的也是实际的表现为一个个具有自觉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党员个体。党员个人主体与组织主体,不仅仅表现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是或者说主要是一种主体性的关系。因为,每一名党员都是组成党的组织的基本“细胞”,都是在认识党的组织、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的组织、影响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中而存在,这种“存在”是党员个人主体性和组织主体性的真实体现。

(二)党员主体是党内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同样,党组织内的党员享有的权利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统一的整体。党员权利与党员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党员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但问题的关键是党内实际地存在着“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而这恰恰是当前深入理解党员主体性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章中规定的党员享有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这种数量上对等式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党员权利与党员义务的在质量上重要的同等性。另外,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特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也是两者统一性的重要说明。如党章关于党员享有权利的规定,“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以及检举权和罢免权等,这些同时都可以理解为党员的义务。同样,党章中关于党员义务的规定,如“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党员的权利。因此,不管从党章关于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来看,还是从党的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都要求既要把党员作为党内的义务主体来对待,更要把党员作为党内的权利主体来重视,在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中准确把握党员的主体性。

(三)党员主体是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与行为的统一。党员主体地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有一个意识问题,也有一个行为问题。十六大以来,党明确提出“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这本身就是理论认识的发展成果,而且也是要在全党清晰表明并树立“党员是党的主人”的基本观念。目前,党员作为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从理论认识来讲,这是没有疑义的。但问题的关键在实践领域,因为仅仅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理论,仅仅有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观念,还是不够的,这种意识和观念的存在并不等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当然,如果没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理论,广大党员没有主体意识和观念,党员主体地位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主体意识和主体观念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要件,同时必须落实到相应的党员实践行为之中,使两者实现同步、达到统一。客观地说,不少党员甚至少数领导干部的主体意识还不够明确,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民主制度建设及落实也还需要加强,而这些不足制约着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影响着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特别是真正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科学认识与正确实践的统一。

(四)党员主体是党内生活主体与发展主体的统一

党员是党内的生活主体,是从静态的角度考察党员在党内所处的地位;党员是党内的发展主体,则是从动态的角度阐明党员在党的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内生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会议、党课、决策、表决、监督等,涉及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等,是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综合表现,是党组织有效运行和有序发展的真实体现。党的历史,也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共产党员以其志愿誓词和实际行动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把个人的人生奋斗与党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从这一角度讲,党的建设与发展历史,就是通过党员发展主体的努力推进党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也是通过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地改善和强化党员发展主体的历史。因此,党员的主体地位与党员的主体作用历史与现实的一致性,也就是党员作为党内生活主体和发展主体的统一。

三、党员主体地位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需要清醒认识党情的新变化

1.党实现了“三大转变”,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风险”,肩负“三大历史使命”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紧跟世界进步历史潮流发展的方向,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

2009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党领导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2011年7月,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明确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高度重视“四大考验”,警惕和防范“四大危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也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政党先进性的不懈追求。

2.党执政的环境、队伍发生了新变化,党的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

同类推荐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正午阳光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由金牌编剧曾璐、吴桐、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的一部传奇古装剧。宅斗翘楚关心则乱,手把手传授:实用的古代生存指南。历经艰险,在好几次死里逃生之后,姚依依终于在顾府站稳脚跟,顾侯夫人的名声响彻内帷。
  •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18岁的她被父亲出卖,只得日夜与恶魔相伴。初恋被毁,母亲去世,让她几近崩溃。尖锐的水果刀指向他的胸口,她大喊:“你为什么不去死!”而他只是淡若撒旦般的浅笑:“傻丫头,我死了谁来折磨你呢?”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福宝

    福宝

    十二岁的宇文雄看着那个和他差不多大年纪的姑娘,专注的为他吸蛇毒,包扎伤口,从此那抹纤细的身影就牢牢的刻在了这个未来北齐国国君的脑海里。“风兄快带着你青梅竹马赶快逃走吧!”十五岁的福宝看着那辆渐行渐远的马车,她心上的石头落了下来,在她亲自指导下,目睹了她的未婚夫与心上人远走高飞,车上拥着心上人的风雨不知道,这个面色暗黄,长着小胡子的中年人就是他的未婚妻朱福宝。“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陈国太子洛星宇面对这个看光了他身体,却又大言不惭的丑陋女人朱福宝,又急又怒,哪知日后会为了她伤心欲绝。云州城靠杀猪起家的暴发户朱贵,娶了九房夫人才得此一女朱福宝,二十岁上还无人问津,末了却一道圣旨把她指给了大邑朝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六王爷黎洛,这是怎么回事?这可出了云州城里那个人见人厌的恶女朱福宝的意料之外!她该如何应对,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有时外界的风吹进来,把我们内在的一切扰得乱七八糟。我们绝大多数人让自己的窗口整天洞开着,一任外界斑驳的万象和嘈杂的声音袭击我们、浸染我们,使我们陷入悲哀和烦恼的境地。但是,我们同样会感觉到凄清、孤独和恐惧。这时的你,最该学会抛开困扰你多时的嘈杂与烦恼,独自面对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且必须由你独自行走!本书旨在引领人们在寂寞里找寻支点,在寂寞中用美好的眼光去欣赏这世界,用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寂寞,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请跟随本书一起,走入一个寂寞但并不孤单的世界,你会知道,寂寞也能让人如此美丽!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