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觉提出的执政目标与要求,也是对执政党执政权力运用的规范与约束。科学、民主、依法,既回应了民众对新形势下公共权力与执政方式的新期待与新要求,也指明了在执政环境、执政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党的执政方向。经过九十年的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执政队伍和执政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清醒认识这些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党员队伍及组织结构来看,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组织结构有了新变化。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党员队伍数量激增;党员队伍的构成有了新变化;党员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党员的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党员队伍结构在逐步改善;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达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础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大幅增加,既是党兴旺发达、富有感召力的重要体现,也给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人民事业的提出了新挑战。“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
从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来看,实现了“打江山”到“坐江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实现了“关起门搞建设”到“大规模引进来”、“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外部新形势下,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内部新形势下,无疑表明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能不能正确认识党的政治地位带来的影响,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不脱离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需要常抓不懈的一个大问题。
从党的建设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来看,主要表现在党的建设存在着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环节上,即党对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与平衡能力没有发挥到最佳,党对社会各种政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能力没有发挥到最佳,党的自身建设与时代要求相比存在一些不适应。具体来说,问题主要有: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政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突出的矛盾主要有:群众基础有了新变化而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不到位;社会深层次矛盾反映和体现着党内深层次矛盾;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日益增强而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不足;基层社会有了新变化而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化不到位;信息流通方式有了新变化而党内沟通方式转变不适应;党内关系呈现复杂化而党建制度创新发展不平衡等。
党的建设存在和面临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政治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总之,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证明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中国发展的要求基本相适应,但党的建设存在和面临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也迫切需要抓紧解决。
3.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课题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仅是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的紧迫要求,更是党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紧迫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挑战提出的时代性课题,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党的建设科学化,其实质就是党的建设的规律性,即党的建设要符合政党政治的建设与发展规律、符合现代政党的自身建设规律、适应当代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最为根本的,则是符合政党的自身建设规律与适应当代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首要的在于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理论问题,不管是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都很重要。”“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是当前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的迫切需要。”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取决于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与改革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巨大的威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并取得不断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更多体现在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上。由于制度的科学性是党的组织健康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因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障。党组织历来就有制度,但制度本身的科学水平却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的。当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要以制度的实用性、针对性、稳定性及其制度执行力为主要内容。党的建设科学化,要以改革创新保证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科学性。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是完成工作目标与任务的重要保证,而遵循管理、领导、组织的科学规律是其科学性的基本条件。改革与创新是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有活力、有效率的核心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动地提出党的工作方式的转变问题。党的建设科学化,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2010年1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总之,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在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践中,要遵循胡锦涛提出的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首次明确提出“党员主体地位”概念以来,党员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理念,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理念。实际上,早在2005年1月14日,就有了“党员是党的肌体和党的行为主体”的提法。“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明确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是在世情、国情及党情发生重大变化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和形成,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要求、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与动力以及唯物史观的党建运用与发展,是深入分析和把握“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现实依据的四个基本方面。
(二)“党员主体地位”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诉求而提出
1.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诉求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互动互促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阶层构成、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民主意识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种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必然产生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政治需求,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日益增强则是不同“经济主体”共同的政治表现。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凡民主政治,均是一定历史阶段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或集团自身利益的政治表达,均需要一定历史阶段相应的经济秩序、社会结构及文化观念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始终如一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秉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发展是硬道理”、“两个文明一起抓”等重要执政兴国理念,使加快经济发展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获得了统一。同时,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们的可承受程度,使经济建设与政治民主在共同发展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有序、有效地推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可以视为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和谐发展的原则体现,就可以视为“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实践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民主意识和人权观念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不断提高的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而广泛的需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显而易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深度关切人的发展问题,也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政治体制改革的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要与人们不断增长的、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需求和积极性主动性相适应,实现人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适应并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政治民主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