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8900000007

第7章 吴桥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杂技艺人社会地位的变动(1)

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曾说,“文化历史发展时代与地理区域分布的研究,与确立规定全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原则相比,各种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各种文化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适应方式。”①这段话强调了时空概念对理解文化现象的重要性。基于此,为了对研究对象有个清晰的理解,本书将首先介绍吴桥地理位置及所属的华北概貌;其次分析杂技在吴桥产生和延续的原因;进而探讨杂技艺人的社会历史地位;最后详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人如何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发生巨变。

吴桥的地域背景

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指出,研究中国经济史比较合适的单元,不是府或省,也不是整个帝国,而是一些由具有共同特质的地区所组合而成的经济区域。即施坚雅的“中心-腹地”空间结构理论。他根据1949年前在四川盆地的生活经验,用“中心-腹地”理论总结了四川的城镇市场体系结构。1970年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把四川的经验推广到全中国,根据河流山川等自然地理条件把中国分成了八大区域体系。他认为中国的基层单位就是集市,集市的重叠进而构成中级乃至高级市场城市。“中心-腹地”理论的作用在于可说明中心城市对外围地区的扩散影响,换言之,“腹地”文化的形成受到“中心”的无形影响。根据施坚雅的划分,吴桥属于华北区域。

一、近代②的华北

区域一词原是地理学的专业词汇,后被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引用,并成为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一大课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下了定义,本书比较认同约翰逊的界定:“区域”不是指一个由一些关键的语言、宗教或大宗的经济产品所构成的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的地带,而是指由一些层级地位会发生变化的地区所组成的系统,它们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依赖的交换关系上的较强的模式。③同一区域内形成相对同质的气候、文化和风俗。

在中国,区域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几千年来中国虽然是一个统一的专制的集权国家,但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一直具有局部性和地域性,而商业的发展水平和商品的流动程度,又从来没有能够达到足以打破农业的地域性所造成的封闭状态的水平。以地缘条件为基本标志的经济区域,往往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区域的形成,导致与众不同的经济类型、方言类型、民俗类型。更突出的是,适应于区域发展的特点,人们生存方式形成一定固有模式。

对“华北”一词何时开始使用,有多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华北”源于英文“NorthChina”,主要是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北方三口被迫开埠,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交通结构发生变革,这一地区的经济遂出现了明显的重组过程,开始成为具有一定吸引和辐射范围的经济、贸易区的缘故。从地理上讲,华北指黄河以北,东北地区以南,关中地区以东,黄海、渤海以西的区域,差不多囊括了河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和内蒙古南部的一些地区。在近代,华北区域经历了剧烈的变动。

1.在外力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支撑点是延续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由一个独立完整的主权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自给自足的经济遭到破坏,农民不得不日益与市场联系起来。作为传统中国的象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了。自然经济的分解,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此后,地域社会文化便处在近代国家政治力量的空间之下了,农民被整合进一个更大的外部政治空间之中,不断地背离传统的、民间的社会,从而产生众多失业者和剩余劳动力,为了生计,“他们就不断逃往都市,农民离村之现象就发生了”④。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转变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地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历史的孤立的演变,而是在国家力量和地方社会的互动中进行,换言之,它脱离了相对孤立的地方主义的束缚,处在国家、大社会的历史背景之下了。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价值观念在发生变化,经历着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墨守乡土之故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农民甚至可以根据工业、商业和农业之间的经济位差,采取利益趋高的流向。

2.人文环境

中国人口自清代进入高速增长期,据不完全准确估计,中国人口从1亿增加到2亿,用了78年时间;从2亿到3亿,用了27年时间;从3亿到4亿,用了44年时间。⑤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口过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口爆炸,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然而,土地不会被平均分配。伴随着土地集中现象的日趋严重,大量流民在土地兼并过程中不断被抛向社会。而且,农村经济是极其脆弱的。在一般情况下,也仅能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战争频繁,灾荒不断,加上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家庭手工业的破产,使农家生活常常陷入困境。据英国人马伦和戴尔仁估计,中国农家有一半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地方如直隶,约80%的农民在贫困线下挣扎。鸦片战争后的七十年间,清政府为支付不断增加的战争赔款,不断调整税收政策,这使农民负担雪上加霜,其中直隶“于三年间土地税增长了五倍”。⑥进入民国后,农民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改变,政局混乱,各地匪情也愈演愈烈,“遍全国无一省没有盗匪的,一省之中,又无一县没有盗匪的,之中又无一乡镇没有盗匪的”。⑦虽然这个说法可能有所夸张,但从很大程度上还是反射出了种种叠加在农民身上的负担之重。

3.自然灾害

华北主要的作物是小麦、高粱、玉米和小米,与各种夏季作物如马铃薯、花生、棉花、大豆和蔬菜轮种。受高压控制,整个冬天刮着干旱的西南风,除了冬小麦和油菜外,任何作物都不能种植。夏季的情形正相反,中亚炎热和温暖的空气膨胀形成一个低压带,使得大平洋上生成的风吹向中国西北。这些潮湿的夏季风只刮大约四个半月。由于沙漠和海洋的反差,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农民面临的较大困难之一是降水量变化无常。翻阅华北地区的县志和地方志,可明显发现旱涝灾害的频繁。笔者在做调查时,老人回忆最多的就是旱涝灾害导致的逃荒事件,每次饥荒都导致大量灾民逃离村庄,前往山西等地乞讨为生。

直隶(即河北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灾荒频发区之一,自1840年以来,直隶水灾不断,灾害之重,程度之深,令人震惊。黄河是主要泛滥河流。黄河从河南省北部进入华北,在山东与大运河交汇,向东北流入渤海湾。在清代咸丰年间黄河经历了一次重要改道。1855(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在决口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洪水在鲁西南大地到处漫流,对当地村庄、农田的破坏,引起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被迫外迁。从1885年(光绪十一年)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直隶连续14年发生洪涝灾害。⑧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水灾,无疑成为威胁直隶民众生产生活的灾害之首。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黄河决口,直隶东南部26州县被淹,损失不可数计。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至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直隶东南屡被黄祸,开州、东明、长恒等州县被水。⑨

晚清、民国华北主要旱灾有:光绪初年发生于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以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的大旱灾,称为“丁戊奇荒”,饿死人数达千万人以上。当时的清朝官员称此灾为有清以来“一百三十余年来未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是“古所仅见”的大灾荒。1920年中国北方数省再次发生特大旱灾,受灾地区与“丁戊奇荒”相同,受灾程度也大致相同,灾民实达四五千万人。1928年,西北、华北地区又发生一场罕见的大旱灾,持续时间达三年之久,灾民亦达数千万。这几次大灾荒对中国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1931年,以江淮地区为中心,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全国性大水灾,黄河下游也泛滥成灾,受灾人口即达5000余万,死亡人口达40余万。在人口大量死亡的同时,又有大批人口逃离家乡。长期的旱灾在许多地方形成了碱性土壤。在河北和山东的很多地方,大量的盐碱凝结在土壤表面,使大地看起来像是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19世纪末,天津美国领事馆的一位官员写道,“这个省的很多地方土壤中饱含盐碱,使其无法耕作。”许多灾害常常同时或相继并发,形成不同形式的灾害链或灾害群。

内在的社会结构性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人口膨胀和自然灾害的合力,造成近代华北流民现象严重。这些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离乡背井,寻求其他谋生手段。

二、吴桥杂技的形成与文化圈的界定

吴桥就位于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华北腹地,而正是这样的环境推动吴桥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吴桥,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交界处。南与山东德州接壤,北与东光为邻,东靠山东宁津,西连景县。横宽22公里,纵距34公里,面积582.9平方公里,多为汉族,有少数回、满、蒙、朝鲜等民族。县政府所在地桑园镇,西距省会石家庄市173公里,北距北京市253公里,处在京沪铁路和京福公路东侧,桑(园)宁(津)公里横穿县境,南运河沿县境西侧纵贯南北。

吴桥位处黄河故道下游,属于退海地,地势低洼。吴桥属于华北断陷黄骅坳陷南部,地质上称为吴桥坳陷区,地势南高北低,稍向东北倾斜。吴桥这种地理状况和吴桥杂技艺人分布情况相吻合,即越往东北方向的地方输出艺人越多,这和东北方向地理条件差有关。东北方向由于地势低,易遇到洪涝灾害,如上文所讲,洪灾和旱灾的交替作用使许多土壤成为盐碱地,吴桥的大部分土壤就是如此。据老艺人说,地里的土都是咸的,有的还可以晒出盐。

1.吴桥自然地理条件与杂技艺人的产生

地理状态与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宗智说,“研究朝廷政治、士绅意识形态或城市发展的史学家,不一定考察气候、地形、水利等因素。研究农村人民的史学家,却不可忽略这些因素,因为农民生活是受自然环境支配的。要写农村社会史,就得注意环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历史上的吴桥耕地条件很差。据县志记载,吴桥县是退海地,大约5亿年前尚为大海,由于海底交替升降及大规模地壳运动,才逐渐成为冲积平原。今天的吴桥,处于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的过渡带,地势平坦,南高北低,且倾向东北方向,西南部地区地势较高,海拔在22米左右,而东北部海拔只有14米。因此每遇洪灾,东北方向受灾较为严重。低洼地区盐碱化严重。

气候特征,吴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风沙多;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量大,生长期短,灾害发生频繁。

吴桥县的耕地是“直接发育在河流冲击物上,经过人为的耕作熟化而形成旱地的耕作土壤,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体,尤以黄河冲击物为主”。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壤物质发生溶解,有时发生移动和积淀现象,铁、锰氧化,导致土层出现锈迹。全县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2.5~4米左右,这导致土壤为潮土土型。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土壤又为潮土型,这导致大水退后,农业生产恢复慢。在半干旱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形成了大面积的盐化土壤和次生盐渍化。这种土壤在旱季有盐霜、盐结皮,一些盐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土壤剖面上底土层有盐结晶,有的老艺人说土壤可以晒盐。这样的土壤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潮土在全县分布较广,面积594948亩,按照河流积淀规律,在河下游地区主要是轻壤质潮土,这种土壤所含养分低,仅适宜种棉花。

境内有漳卫新河和南运河两大河道。漳卫新河,原名四女寺减河,发源地在山东德州,流经大齐、杨家寺、城关三个乡镇,在沟店铺乡和漳卫新河分支交汇,经沟店铺乡、范屯乡、何庄乡,最后入东光县,在吴桥县境内全长38.2公里。其在吴桥境内的流势为从西南流往东北方向。这一流势直接导致发生洪灾时东北方向成为重灾区,位于下流的城关、沟店铺、范屯、何庄及附近的于集镇等地农田被淹。这些地区恰恰是杂技艺人的主要输出地。

洪灾是吴桥历史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但历史上的记录较零散,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仅将清朝以来的洪涝灾害进行整理。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大雨,陆地行舟。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二十四日,大雨如注,一昼夜屋垣多倒塌,平地可舟行百余里。乾隆二十六年(1761),德州运河决口,入钩盘河,在沟店铺决,灌城东北数十村。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十一、十二日大雨,低洼地面有沥水停积,浸没棉豆。道光元年(1821)正月,钩盘河决,水及城下。道光十二年(1832),德州第九屯河决,吴桥城西乡遭水灾。咸丰二年(1852),河水泛滥成灾。咸丰四年(1854),御河三里浅东岸决。同治九年(1870)六月,德州桑园南御河东岸决口,吴桥被水淹灌。

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德州运河东岸决口,吴桥遭水灾。

光绪九年(1883),德州老虎仓运河决口,灌吴桥县城西数十村。水浸现场,砖垣尽坏。

光绪十一年(1885)七月,德州运河段决口,直灌宣惠河。光绪十二年(1886)七月,运河大水受灾严重。光绪十三年(1887),德州第三店运河决口,水入钩盘河,南关堤溃,大水围城,灌溢城北数十村。光绪十四年(1888),德州湖广营决口,吴桥遭水患。光绪十六年(1890)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十一日,昼夜大雨,平地水深二丈,吴桥受重灾。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黄河水决,入吴桥境,成灾五至十分。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七月,大雨,宣惠河大水沥水为害。1917年,德州运河决口,冲断长庄大堤,灌吴桥城西百余村。

1919年,练镇南董庄运河决口,灌淹连镇街及附近村庄,损失甚巨。

1936年,吴桥洪涝成灾,境内堤坝倒塌或漏洞现象严重。

1941年6月,淫雨连旬不止,桑园四周平地水深四五尺,一片汪洋。

1948年7月20日,德州哨马营运河决口,淹地18万亩。

同类推荐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热门推荐
  •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我和你暖暖的爱恋

    江筝妈妈袁湛离开的时候拉着女儿的手,只留下一句话:“是妈妈的好孩子就坚强的活着,要微笑要快乐,不要去求你爸爸。”江筝记得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再难再苦哪怕在外婆家被人排挤,从来没有想去找过亲生的父亲江耀年。江筝九岁的时候,外婆看着江筝的脸,那眼神如同刀刮一般:“我要你发誓,你要是去找你爸爸,你就不得好死,出门被车轧死。”外婆的脸上决然。江筝十六岁的时候,外婆眼睛中的神色和煦,拉着江筝的手:“听外婆的话,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为的却不是她江筝。舅妈的态度柔雅拉着江筝的手:“你跟你小妹同时上的大学,你说家里这个条件,筝筝不是舅妈不叫你念,而是家里没钱……”*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他就像是圣诞老人,满足你所有的愿望,但是你却从来没有遇见过他。每一次受伤,都有一个长腿叔叔出现在她的身边,但是他们却不相识……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到。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犀利王妃:单挑冷魅王爷

    犀利王妃:单挑冷魅王爷

    新婚夜,某王妃一手扯下红盖头,星眸狡黠:“王爷,你要休妻吗?我替你打官司。”冷面王爷深眸眯起,目光阴鸷:“本王没打算休妻,你,生是本王的人,死,也是本王的死人!”靠!生要当他的人,死要当他的死人!挨千刀的,不要以为你是高富帅,姐就会迷恋你。你不休我,这可是你自找的。屌丝王妃PK高富帅王爷,是平分秋色还是两败俱伤?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的绝色美男军团

    我的绝色美男军团

    夏玲珑左手扯过书包挎在肩上,右手摁灭教室里的电灯,右脚开门左脚再勾过门关上。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一个环节不娴熟,真让人怀疑她上辈子是不是八爪鱼转世。未免在心情郁闷时,还要被凄风惨雨雪上加霜的淋到,夏玲珑脚下生风的往家的方向飞奔,就听见僻静的校园一隅传来不和谐音符……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灭世妖颜

    灭世妖颜

    新文《极品女魔厨》嬉闹开坑,为了答谢各位读者,这几日将会大赠送,有二更哟!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文风以轻松为主,加大了爱情成分,打斗也会有,但是会变得更加精细,女主角是现代厨师,还请大家多多支持!一场妖风邪雨,一阵九天玄雷,谁会想到埋雪世家的“废柴九公子”埋雪云琰竟然引来了当世高手双面罗刹的争夺。原来“他”竟然是阴年阴月阴时出生的玄阴女,她的血是祭炼无上法宝的最佳利器!好在上天有眼,一位隐世不出的高手无意间救了她。回到家族中,谁曾想到终日用头发盖住“陋颜”,每日受人欺凌的废柴九公子躯体早已易主,现在的她是来自异世上海滩的一缕英魂!废柴九公子撩起了长发,露出了倾世妖颜,然而一出手便震惊了五大世家。那些欺凌她们“母子”的人,那些背叛她的人,统统要死!风云突变,消失万古的封神台突然出现。太虚万剑道、梵天寺、荼花宫、九幽魔教等正邪门派纷纷出击,还有苗疆巫门、暗河听雨楼敌友不明!更有玉真山人--梦渔樵、闲鹭散人--玉忘机、乱世孤灯--顾影怜、问情剑客--莫轻雷、无情刀王--朔暝愁等隐世高手各怀鬼胎!埋雪云琰从容地踏上江湖,然而身怀绝密的她却无意间卷入了更深的漩涡!“这次,看我埋雪云琰如何玩转江湖!”精彩花絮(一):“你想出来,就说啊!你不说,我又怎知你想不想出来?”云琰奸诈地笑道。“臭小子!快放我出来!休玩这等下流把戏,否则本将军将你碎尸万段!”鬼将军恨得牙痒痒地。“哟?你凶什么凶?你现在可是我的阶下囚,想清楚再说话!你越是这么凶,我越是铁了心把你锁住!”云琰笑着说。闻言,鬼将军鬼脸一红,被气地憋红了脸。“喂喂!你脸红什么啊?我还从没听说鬼都会脸红?”云琰讥讽地说。“你!”鬼将军本想破口大骂,但是又不得不生生忍了下去。“我什么我?快说!你都把你的宝贝藏在哪儿了?说出来,我还能留你一条活路!否则的话,就让地藏菩萨收了你!”云琰恶狠狠地说道,然后摇了摇自己手中的转经筒。“你敢打劫我?”鬼将军何曾收过这等侮辱?他生前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将军,受万人敬仰!就是死了,也住在这等豪华的墓地里!此番被云琰侮辱,是决计不肯松口的!“就是打劫你,怎样?”精彩花絮(二):一时间漫天雷鸣,震得在场的群雄胆颤心惊。天空中一只彩凤浴火而来,一个绝世的佳人从凤凰背上踩莲而下,一张轻纱挡住了她那惑世的容颜,空留一丝笑意在风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