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脂肪在肝脏过量蓄积,既影响肝脏正常功能,又会减少本来可将过多脂肪转化为能量的左旋肉碱的合成,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从根本上解决脂肪蓄积的困扰。
甲型肝炎病毒引发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甲肝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畏寒、发热、肝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毒携带状态。
1.甲肝的易感人群
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甲型肝炎均易感,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2.甲肝的传播途径
资源污染是造成甲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用甲肝患者的粪便施肥,农田污水渗漏而污染水源,进而污染水产品就可能引起甲型肝炎流行。此外,甲型肝炎患者因不讲卫生,污染了他所接触过的物品、食物,当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或食用这些食物时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甲肝,这就是甲肝的粪一口传播途径。
巧辨儿童甲肝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症状,父母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肝功能方面的检查,以免延误孩子病情。
1.本来活蹦乱跳不能闲一会儿的孩子,忽然之间精神变差、不爱玩耍,没怎样活动就显示出很疲倦的样子,思睡。
2.本来吃饭十分香甜的孩子,忽然之间变得不愿意吃肉,看见比较油的菜肴也不想吃。即使勉强吃上几口,有可能会恶心、呕吐。
3.孩子食欲突然减退,
而且拉出的大便不成形,或者:有腹泻,粪便颜色发白,这说明肝脏内的毛细胆管有胆汁淤积的现象,是小儿肝炎不可忽视的早期症状之一。
4.孩子的尿液忽然之间颜色变深,深得像隔夜的荼水一样;孩子的眼睛和皮肤都发黄,这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早期信号。
5.没有给孩子吃什么特殊的食物,也没有服用什么药物,孩子的身上突然出现皮疹,而且发痒,抹上药物也不见效,孩子还感觉身上发冷,体温升高,像是得了感冒,这也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表现。家长不可误以为是感冒,在家随便给孩子吃些感冒药,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这样的孩子经过半个月后,眼睛开始发黄,接着会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等肝炎的症状。
乙肝病毒,让你染上乙肝
一个朋友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去见一个客户,无意中得知,那人的女友因他患了乙肝而离开了他。“天啊,他竟拿了瓶矿泉水要给我喝,我吓坏了,走出门就扔掉,回来以后就拼命洗手。”
生活中,乙肝往往是“恐慌”的代名词。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说这话时,如同刚经历一场生死劫难一般。乙肝真的有f卩么可怕吗?下面就听专家给你讲讲可怕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口巴。
1.L肝病毒(HBV)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血清中含大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实验研究发现,在乙肝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蛋白,乙肝表面抗原颗粒可多达1X1012/毫升以上。虽然感染性病毒颗粒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只要1X10-4-1X10-7/毫升的血量,就足以使人感染。可见乙肝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2)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
实验研究还证明,乙肝病毒在外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C下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温度在60°C以上4小时内都不能将其灭活;只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121°C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C10小时,才有可能将其杀灭。而在一20°C储存20日以上,其仍具有抗原性及传染性。乙肝表面抗原在酸碱度(pH)为2.4的条件下,能保持6小时的稳定性,但病毒的感染性消失。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涂抹于塑料贴面、铅片、布片或纸片上,在25°C的条件下,2周后滴度基本保持不变;在6°C条件下,1个月内滴度不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污染唾液和尿液后,其滴度在25°C条件下可维持1周,在6°C条件下可维持40日,足见其抵抗力之顽强。
2.L肝的易感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在乙型肝炎暴发流行时调査表明,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在流行中发病者多数为原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高者往往不易发病。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高的地区,常是本病高流行区。
3.L肝病毒的传播途5圣
(1)不洁性传播:不洁性行为的传播概率很高。夫妻间的正常性行为也可能传播乙肝,但概率不高:但配偶的另一方应在婚前接种乙肝疫苗。
(2)通过不洁净的注射器或操作传播)各种注射、手术操作、采血、拔牙、针刺或文身或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均可传播。
(3)血液传播:输血、血浆、血制品等都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不到1/10万毫升的含病毒血液就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乙肝病毒可致畸,可通过新生儿出生后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等方法来阻断。
(5)纸币传播)日常接触的纸币由于在很多人之间流通:常受到乙肝表面抗原的污染,而人们往往注意不到这一点。有些人清点纸币时喜欢蘸点唾沫,这些都增加了乙型肝炎通过纸币传播的几率,因此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此外,蚊子和臭虫很可能是一种传播途径,但目前还未找到证据。
丙肝,远离“传播途径”是关键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很多,主要通过血液传染,也可由静脉内用药、使用不洁注射器、不洁性交、不洁输血或经常接触污染血液而传染。另外,日常亲密接触、穿耳、文身、共用剃须刀及指甲剪、针剌治疗、血液透析、拔牙、内镜检査、器官移植等也可传染丙型肝炎病毒。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1)输血。来源不清的血液或者采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血,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査,那么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因为丙型肝炎病毒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而在1987年以后输过血液的人,都建议进行丙肝的检査,因为在此之前,丙型肝炎病毒并没有列入常规的检査之中。
(1)传播。如的亲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那么在分娩的过程中,婴儿接触了母亲的血液,也会受到感染。
(3)不洁性交。假如对方是丙型肝病毒携带者者,没有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感染。
(4)共用某些私人物品。假如你的亲人或者爱人很不幸是丙肝的携带者或者患者,5卩么应该避免共用牙刷或者剃刀等。因为这些私人物品上面往往会粘附血液。
(5)共用注射器。假如你注射的针头被其他人使用过,上面粘附着有其他人的血液,而那个人刚好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那么自己便很容易会被传染上。注射毒品的人群的感染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很多。比较安全的方法,便是不要共用针头或者针管。当然,最彻底的方法还是彻底戒除这些恶习。
(6)长期肾透析。尿毒症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假如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而残留了其他人的血液,那么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受感染。
丙肝治疗需规范
W5与丙肝的病情“隐匿”相比,丙肝的治疗进展却非常“显眼”。最突出的一点是,丙肝病毒可以被彻底清除,也就是说,丙肝可以治愈。然而,在临床中,却有10%-15%的患者会发展成难治性的丙肝。这除了与一些患者本身的病毒基因型有关外,不规范治疗是关键因素,除此以外,有些患者的依从性很不好,常常忘记打针,还有的患者是因为耐受不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所以规范治疗是关键。
医肝硬化:七大诱因要避让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而且具有地区差异性,在欧美以乙醇(酒精)性肝硬化多见,在亚洲、非洲则以肝炎后肝硬化多见。
诱因1: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常见的五型肝炎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常不会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易发展成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10%-20%发生慢性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约一半以上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丁型肝炎病毒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方能发生肝炎,一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诱因2:慢性乙醇(酒精)中毒
酒精性肝病是西方国家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乙醇(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肝脏纤维化,严重者发展成肝硬化。乙醇(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表现,肝硬化一旦形成后,则不能逆转。不过,并非所有的豪饮客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在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当中,最终罹患乙醇(酒精)性肝硬化者不到20%。这是因为,乙醇(酒精)性肝硬化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的,这些因素至少包括饮酒方式及乙醇(酒精)浓度、机体的免疫、营养、遗传、性别、是否并发病毒性肝。
诱因3:寄生m感染
由于血吸虫卵及其毒性物质的剌激,引起肝脏汇管区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纤维化和门静脉压力增高。在感染的急性期给予杀虫治疗,则可阻遏肝硬化的形成;在慢性期给予杀虫治疗,可减轻肝硬化程度。但不进行治疗,则患者进入血吸虫性肝硬化阶段。另外,在我国广东等地区,由于吃生鱼粥习惯而感染流行的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如果治不及,可生肝化。
诱因4:胆汁淤积
长期慢性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也会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诱因5:遗传和代谢疾病
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比如先天性铜代谢异常导致的肝豆状核变性。
诱因6: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辛可芬、甲基多巴等,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都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化。
诱因7:其他
a1-抗胰蛋白酶缺乏、糖原储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长期营养不良、营养失调等都会引发肝硬化的发生。
患了肝硬化参判了死刑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人有这样一种认识:
一旦肝硬化被确诊,一般认为已进入肝病的晚期,不可能逆转。这种悲观的结论,相当普遍,这是非常有害的。不仅耽误了积极的治疗,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难道肝硬化是不治之症吗?结论是否定的。正确的答案是:肝硬化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关键是树立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酒精性肝炎:四大诱因不可不防
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诱因1:营养不良
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少量饮酒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肝脏损害。有些人只喝酒,不吃菜,从而使蛋白质等营养素缺乏,常常是促使酒精性肝病发生的重要辅助因素之一。虽然酒精的毒性作用占主导地位,但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不良反应,造成更大的损害。
诱因2:饮酒量与饮酒方式
有资料显示,每日饮酒40-60毫升,发生肝硬化的相对危险升高6倍;每日饮酒60-80毫升,发生肝硬化的相对危险升高14倍,可见乙醇的危害性有多大。
另外,一个人的饮酒方式也影响酒精性肝病的生。日要性危大,如果每日饮50度白酒100毫升,连续5年就可发生酒精性肝病。每日1次暴饮比1天分次小酌危害性更大。如果每日10-12日后就会有人发生脂肪肝。慢性嗜酒者如短期内大量饮酒,常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甚至会诱发急性酒精性肝功能衰竭。
诱因3:遗传因素
医学家对双胞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孪生子对饮酒的嗜好往往是一致的。换言之,假若一个喜欢喝酒,另一个通常也会喜欢。而且同卵双生子嗜酒的一致率高于异卵双生子。这就进一步提示,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受遗传基因的控制,酒精性肝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诱因4:肝炎病毒的影响
1次摄入150-200毫升白酒,
肝炎病毒与乙醇可谓“狼狈为奸”,可加重肝脏损害。医学家做了研究,慢性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饮酒者更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反过来,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增加了对肝炎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比不饮酒者更生病毒性肝。
防治酒精性肝炎需戒酒
酒精性肝病即酒精肝,其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因此,酒精肝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另外,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
(第五节)防治:拒绝肝病不再难
治疗脂肪肝的五大原则
脂肪肝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控制原发病
如果是单纯性肥胖,则应减肥;若患有糖尿病,则必须控制血糖到正常范围;如果是乙醇(酒精)性脂肪肝则须戒酒;药物性脂肪肝须立即停药;倘若是高脂血症,则要调整血脂到正常值。
2.饮食热量不过量
饮食调理是大多数‘熳性脂肪肝患者保健治疗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包括过量进食零食,特别是夜食,应避免过分追求高热量、调味过浓的食物。
3中寺泛力
运动减肥治疗法是针对脂肪肝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手段或增加体育运动量来防病治病,是整个脂肪肝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肥胖者运动比单纯节食更重要,因为运动主要是除去腹部内脏脂肪,并降低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葡萄糖耐量及使血压下降。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中量。
4.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行为疗法是指让患者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嗜好,重建健康的生活及行为方式。无节制地过量饮食,睡前吃东西、吃了就睡、大量饮酒、滥用药物等,都与脂肪肝基础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必须加以矫正。行为治疗已成为脂肪肝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5.药物治疗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