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4300000007

第7章 从司马迁故里看弘扬中华文明

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司马迁故里对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宣传可以看出,弘扬中华文明应注重有选择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并且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使中华文明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华文明;司马迁;《史记》;韩城

2005年8月,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在韩城共同主办了“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有幸莅会,亲身感受了司马迁故里浓浓的文化氛围,特别是韩城市人民对这位古代历史学家及其名著《史记》的研究、宣传,以及对司马迁精神的景仰、倡导,给与会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地印象。联想如何更加有力地弘扬中华文明,感慨颇多,特撰此文,略表拙见。

一、弘扬中华文明应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中华文明“是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1](《前言》p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既包括农业生产、陶瓷制造、纺织工艺、造纸印刷、日用器物、交通工具、建筑艺术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诸多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包含政治组织、行政机构、科举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学术思想以及传统史学、语言文学、书法绘画、音乐文化、礼仪风俗等多层次的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就一个人、一个学科、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而言,精力条件所限,则应有选择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为弘扬中华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始终重视历史记载和史学研究,历代史界名家辈出,名著不断问世。我国古代史料之丰富、史学理论之深厚和史学体例之完备,在全世界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正如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所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2](p11)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通史巨著,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我国汉代之前中华文明的主要成果,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文明自有文字以来近三千年的历程,并且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史学成果。而司马迁忍受屈辱发愤著《史记》体现出的崇高人格、伟大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忠于理想、百折不挠的榜样,不断启迪、沾溉着后人,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神圣的事业而不懈奋斗,是中华文明中一项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4年8月,中国《史记》研究会、北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史记》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时任韩城市市长的刘新兴同志在北京大学讲堂致辞,表达了韩城市在2005年举办“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愿望。其中指出:“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生在韩城,长在韩城,死后又归葬于韩城。在韩城,有司马迁的生地、读书地、耕牧地,有司马迁的祖茔、后裔和司马迁的祠墓,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考察。韩城以司马迁而知名,韩城人民以司马迁为骄傲。”[3](《序一》)因而,韩城学习研究《史记》,宣传倡导司马迁精神,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弘扬中华文明的最佳选择。这一点是有借鉴价值的。

二、弘扬中华文明需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生前凄凄惨惨,死后也一度冷冷清清。但其名著《史记》自两千年前问世以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史学基础,开创了中国“二十四史”的史学高峰,自魏晋南北朝日益受到重视,至唐代确立了崇高的史学地位,司马迁也逐步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之父,甚至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名人。正如学者所说:“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学巨著。司马迁不仅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司马迁的成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史学家相比而毫无愧色。”[4](p307)无疑,司马迁及《史记》在我国的影响巨大,但在韩城则表现尤为突出,真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当地一项宝贵的精神财富。之所以如此,得益于社会各阶层都积极投身于对司马迁及《史记》的研究、宣传和倡导。这至少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学界深入研究

司马迁是古代学者,《史记》是古代名著,对司马迁及《史记》的探讨均属于学术研究,因而学术界关注、重视理所当然。由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中国学界研究者甚众。据统计,截止1998年,“历代以来,研究《史记》的作者2028人,留下的论文有3704篇,著作293部,总计字数1亿1千多万字,这是其他古籍研究不可比拟的。”[5](p2)

但是,如以县级单位来考察对司马迁及《史记》的研究,韩城市在全国当首屈一指。早在1985年3月,韩城市司马迁学会即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研究司马迁和《史记》的学术团体,受到全国史学界和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人民政协报》、《中国历史学年鉴》进行了报道。”当年12月,“在韩城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史记》学术研讨会,纪念司马迁诞辰2130周年。”[3](p609)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的成立,以及第一次全国《史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动司马迁及《史记》研究的深入,无疑起了有益的积极作用。“韩城市司马迁学会自成立以来20年间,学会会员发表的学术论文100余篇,……会员论著有17种”[3](p609),成为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不可低估的一支重要队伍。

需说明的是,韩城归属的渭南市及陕西省也以司马迁为骄傲,该市该省也有一批学者为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作出了贡献。2005年,渭南师范学院编撰出版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是一项有创意的成果。该书主编庞德谦在《序言》中指出:“渭南是司马迁的故里,渭南师范学院是渭南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宣传司马迁和《史记》,研究司马迁和《史记》,我们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宣传和研究司马迁与《史记》,早在1991年,我们学校就开设了‘史记研究’选修课,1995年1月,我们学校又成立了渭南师范学院史记研究室……以司马迁和《史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于从家世、生平、思想、世袭等不同角度开展对司马迁的研究,从史学、文学、礼俗、军事、经济、政治、版本、文字、语言、体例、史记学、地方文化等许多方面开展对《史记》的研究。先后获得了10多项学院及省厅级有关司马迁《史记》的科研立项,编写了《史记人物大词典》,出版了《〈史记〉人生百态》、《史记论稿》、《史记研究论文集》等三部《史记》研究著作,编印了《史记研究通讯》,发表了60多篇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学术论文……《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还特意开辟了‘司马迁和《史记》研究’专栏。这一切,已经将韩城、渭南、西安连成了一个《史记》研究的文化长廊,为宣传、研究司马迁和《史记》做出了一定成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6](p2-3)挂靠在陕西师范大学的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1992年成立,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如自1995年开始组织编撰《司马迁与华夏文化》大型丛书,已出近20种;出版了6辑《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内容涉及史学、文学、哲学、美学、经济学、民族学、地理学等领域,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2、政府高度重视

当今社会,一项事业能否得到发展,政府的态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和宣传媒体等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韩城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方面之所以能取得成绩,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1985年,韩城市司马迁学会就是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之后,韩城市政府组织承办了多次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学术研讨会。

1988年,韩城市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承办了《史记》联络组主持的“全国《史记》学术研讨会”。《史记》联络组成立于1987年,当时是由北京外语学院程金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教授、兰州大学张大可教授等学者发起,有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光明日报、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韩城市等十多家单位的学者组成,活动了15年,举办了6次全国性的《史记》学术研讨会,为中国《史记》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研讨会到会80多人,有日本、美国学者参加,韩城市政府组织与会学者参观了司马迁祠墓和司马迁故里,为推动《史记》研究起了很好的作用。

1995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韩城市政府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与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渭南市文联、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承办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由《史记》研究延伸到“三家注”研究,日本学者还对《史记正义》单本何时传入日本进行了热烈讨论,这对于促进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是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韩城市政府更是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举办了一系列纪念史圣司马迁的文化活动。5月28日,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史记》研究会、陕西省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风追司马”大型纪念活动,向全中国、全世界电视直播。8月22日至27日,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共同主办了“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还举办了“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书画展”。学术研讨会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海内外一百余位学者与会。会上,中国《史记》研究会推出《史记研究集成》14卷,750万字;《史记笺证》9册,550万字;本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龙门论坛》80万字;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史记论丛》60万字等书奉献大会,总字数达1400余万字,这是空前的盛举。此外,韩城市人民政府于24日上午,还在司马迁祠墓举行了庄重的首次公祭仪式。陕西省副省长罗振江、渭南市副市长岳万民、韩城市委书记刘新兴、韩城市长姚双年等与学术研讨会的150余名专家学者沿阶缓步登上司马迁祠,来到司马迁祠的献殿前,依次敬献花篮,焚香。随后,韩城市长姚双年恭读祭文:“汉太史司马公诞辰,迄今二千一百五十年,世事沧桑巨变,功勋历代颂扬……风追司马,墓前公祭,振兴中华,再建新功。尚飨!”祭文恭读完毕,众人按传统礼制行三鞠躬礼。然后,瞻仰司马迁塑像,拜谒司马迁墓。这也是政府重视、支持纪念活动的表现。

3、群众积极参与

韩城以司马迁而知名,韩城人民以司马迁为骄傲,这已是韩城市群众普遍的公识。在韩城市新城司马迁广场塑有“汉太史司马迁”铜像,笔者在会议期间曾前往瞻仰。当时随便与在场的韩城市民聊天,他们说起司马迁和《史记》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情景。

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有韩城两位年逾古稀的村民参加。一位是徐村的司马后裔同永龄老先生,他是徐村司马迁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对司马文化研究造诣颇深,撰有《姓分司马跟踪探源》等论文。另一位是华池村的王进宝老先生,他虽然不是司马迁后裔,但热衷于司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华池村的孩子们习惯地叫他“司马爷爷”。学术研讨会结束后,笔者与兰州大学汪受宽教授、湖北大学彭忠德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杨昶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杨皑教授、云南大学周琼教授等,相约到徐村和华池村考察司马迁祖茔、司马书院、法王庙等遗址。同永龄、王进宝二位老人不辞辛苦,欣然领路,热情导游,一路上滔滔不绝地介绍情况,畅叙感想,令人十分感动。从二老身上清晰地反映出了韩城人民对司马迁的热爱和景仰之情。

在司马迁后裔居住地韩城徐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一块牌匾,上书“风追司马”四个大字,2005年5月28日“风追司马”大型纪念活动就是以此为题。这次活动,主要是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在韩城司马祠、文庙、徐村三地联动直播,让广大观众切身感受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司马祠公祭追念司马迁;文庙文祭解读司马迁;徐村民祭纪念司马迁。通过3个多小时追思现场,让大家了解和揭开《史记》的版本之谜;司马迁的后人究竟在哪里;司马迁的墓地准确地点。通过杨锦麟、李蕾、张彤、李非、岳涛等主持人的客串;文化知名人土的现场评点题词;大学生现场辩论;“风行司马精神,追逐史圣脚步”万人签名长跑活动等精心安排的内容,使大家忘了时间的概念,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次追寻了这位史学家的足迹和精神。此次纪念活动,不仅体现了韩城人民追念司马迁,宣传司马迁的积极性,而且把弘扬司马迁精神的巨大热情传向全国,传向世界。

总之,弘扬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各尽所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安平秋等主编.龙门论坛[Z].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及史记研究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安平秋等主编.史记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6]庞德谦主编.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原载《阴山学刊》2006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狱炎

    狱炎

    他是拥有超凡血统的少年,他是背负离奇身世的强者,为了救出父母,为了提升实力,他穿梭于各个位面,位面降临使,因他而强大,他的名字,叫做池临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
  • 夕阳下的妖精

    夕阳下的妖精

    发怒了,忍无可忍,那就爆发吧。……横冲直撞的木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依旧张狂。叛逆的她却让人心疼,她说:“我是疯子你知道吗?啊!”他将她拉进怀里怀里心疼的说:“以后,我陪你疯。”她的狂,她的傲,只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膜而已。当木木结婚后,和丈夫回忆起这一切时,只是淡淡的说:“我的青春就像夕阳的逆光,刺眼夺目,但夕阳终会是落下的,所以我的青春就在夕阳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玉楼春令

    玉楼春令

    薛丁山--英姿俊逸,年轻有为的平辽王府世子;樊梨花--玉貌倾城,功勋卓著的大唐兵马元帅。他遇见她,是前世种下的情根;她遇见他,是今生不了的痴缠。世人眼中的一对如花璧人,却是多舛的情感纠葛。是上天注定的劫数?还是命运有意的戏弄?
  •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爱得不能爱的绝望,有甜蜜幸福的温馨,有对人生的质问,也有对生离死别的感叹。作者公元1874,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特殊,他讲最真实的故事,不夸大幸福,不淡化悲伤,不矫情,不做作,把生活写得痛快,把人生写得透彻。他传递正能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他就是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无码生活记录者。
  • 溺爱娇妻

    溺爱娇妻

    他羞辱她在先,她愤怒地将红酒泼在他描金深邃的俊脸上,于是他与她结仇。他是商界之骄子,名流之翘楚,却在他身上发生过那般可笑的事。在几年前,他的订婚宴上,未婚妻莫名消失,令他在一时成为夜城最大的笑柄!自古有云,红颜祸水。于是在那之后,他对女人淡心,绝情。面对身体日渐虚弱的奶奶逼婚,他岑冷的唇勾起了一丝淡淡的弧度。夜城最奢华高端的露天吧台里。在几次让他很不爽地邂逅后,在那天缱绻的夜色下,或许,他心里已经有一个目标了.....她是家道中落的落难千金,妈妈病重急需几十万手续费。当他找到她,提出用五百万买她的婚姻的时候,她只知道自己已别无他法.....他曾送给她一对同心圆钻戒,却没有告诉她其中的寓意。钻石代表永恒,同心圆则代表相遇!他深爱过她,失去过她,她亦是如此,不过依然深爱。但幸好,在爱了千回百转之后,他与她在五年时光的情虐里,相遇、相爱、终于相守,此生无憾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