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各种中药均研为粉末,并和匀。每次服6克,用热水冲服,最好在饭前服用。具有温中散寒,理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胀满,胸隔痞滞,呕吐,呃逆,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等。
4.豆蔻蒸鱼(《中华养生药膳大典》)取鲜草鱼一条(600克左右),肉豆蔻6克,白术8克,花椒、干姜、党参各10克,胡椒面1克,黄酒50克,生姜10克,葱15克,红油50克,猪网油半张。将各中药洗干净,烘干后粉碎成粉末。用刀在鱼身上斜划几道花纹,将黄酒、盐、味精、胡椒面、中药粉末调匀,抹满鱼身内外,待几分钟后抹上红油,把姜片、葱丝放在鱼身上,用猪网油包好,放于盘中,入笼蒸约40分钟,去掉猪网油、葱、姜即成。可补气温中、行气止痛、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之食少乏力,胃脘冷痛,腹痛久泻等症状。
5.豆蔻饼(《小食大补医百病》取肉豆蔻30克,面粉100克,生姜120克,红糖100克。先把肉豆蔻去壳,然后研为细粉末,生姜洗净刮去外皮,捣烂后加入冷开水约250克,绞取生姜汁,将面粉、肉豆蔻粉及红糖,一起用生姜水和匀后,如常法做成小饼约30克,放入平底锅内,烙熟即可。每日2~3次,每次嚼食1~2块,直至痊愈。用于温中健脾,消食止泻。
可治疗婴幼儿脾虚寒湿腹泻,泻下清水,气味不大,或夹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腹胀等。
6.豆蔻馄饨(《中华食疗大观》)取肉豆蔻20克,瘦猪肉500克,面粉500克,生姜50克,胡椒粉30克,猪骨头500克,精盐适量。将肉豆蔻烘脆研末,取10克加胡椒粉20克和精盐拌成椒盐,猪骨头捶破入锅,加适量水,放入姜和胡椒粉,置武火上烧沸,打去浮沫,用文火烧90分钟成汤。
将猪肉绞成肉茸,把生姜汁、椒粉、肉豆蔻末和精盐加入肉茸内拌成馅。把面粉和匀擀成馄饨皮,和馅包成馄饨。当主食和点心食用,每次50~150克。可消食化积,用于食积所引起的脘肋胀满。
7.加味豆蔻粥(《胃肠病家常食谱》)取肉豆蔻、砂仁各5~10克,陈皮1片,生姜2片,粳米30克。把肉豆蔻、砂仁研为细粉,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加入肉豆蔻和砂仁末,生姜,陈皮同煮成粥,即可。早晚温热服食,3~5日为一个疗程。可开胃消食,温中下气。用于宿食不消、脘腹疼痛、呕吐、虚泻冷痢等。
8.雀食香(《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取肉豆蔻15克,小茴香10克,干姜6克,葫芦巴10克,麻雀数只。将前四味药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同麻雀一起煮至熟。趁热吃麻雀,喝汤。可温脾肾、降逆气,用于老年脾肾阳虚所致呃逆患者。
佛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按产地有广佛手、建佛手、川佛手、云佛手、兰佛手之别。兰佛手为浙江金华所产,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每年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常皱缩或卷曲。长6~10厘米,宽3~7厘米,厚0.2~0.4厘米。
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佛手是我国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传统医学认为佛手具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肿、舒肝健脾和胃等功效,用于治疗胃病、呕吐、噎膈、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佛手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嗽;煮汤,治心下气痛。”据《归经》记载:佛手具有治疗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色似寒梅蜡,香敌玉兰花。舒手开拳八九个叉,滞气能攻下。”这首诗是陈长明先生对佛手的赞许,将佛手的形、色、味、功效全包括在诗中,非常形象。相传古时金华罗店一高山脚下住两母子,母亲年老久病终日双手抱胸,自觉胸酸胀闷不舒,儿子四处求医为母治病无效,有一次却梦见仙女指引,求得一天橘,形如手指,香气袭人,其母服后病症全消,所以认为天橘就是观音的玉手,就叫佛手。
【现代研究】
成熟的佛手果皮色泽金黄,果肉白色,气味芳香浓郁,据分析每100克鲜佛手含蛋白质0.79克、可溶性总糖6.70克、总酸0.19克、维生素B0.24毫克,还含有相当丰富的挥发油、矿物质、水分、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柠檬油素、橙皮苷、佛手内酯、香叶木苷等化合物。
佛手含有较高的挥发油,具有显着的抗炎、祛痰、镇咳作用,治疗肝炎、胃痛、呕吐等疾病。佛手多糖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清除体内超氧阴阳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及其他活性氧的作用,还有降血脂、抗血栓、降血糖、抗辐射和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抗感染和抗各种化学因素对脏器损伤的作用等。佛手含有较为丰富的钙离子和天冬氨酸、柠檬油素、香叶木苷、橙皮苷等,具有化痰理气、治疗胃气痛等功效。在国外,佛手油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及食品中。
【食物疗法】
佛手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膈、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同时佛手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珍贵的食用价值。下面介绍数款佛手食谱:
1.佛手粥(《瓜果疗法》)佛手苷20克,粳米100克,糖适量。将佛手苷洗净,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备用。粳米煮成粥后加糖及佛手苷汁稍煮即可。每日2次,连服数日。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可治疗慢性胃炎。
2.佛手苏梗粥(《茶酒粥汤果蔬治百病》)佛手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先将佛手、苏梗水煎取汁,兑入粳米粥内,再煮二三沸,加入白糖即可。每日1剂。具有理气开郁之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型痛经。
3.佛手酒(《茶酒粥汤果蔬治百病》)佛手30克,白酒500毫升。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晾干,浸入白酒内,密封贮存,每天振荡2~3次,7~10天后即成。
每服30~50毫升,每日1次。适于肝气抑郁,气血不调所致的肝胃胀痛、精神抑郁等症,胃痛吐血及胃火重者不宜饮用。
4.佛手苦瓜排骨汤(《中山美食》)取佛手20克,郁金15克,苦瓜半条,排骨250克一起沸水下锅煲汤,先用猛火煮10分钟后调慢火煮40分钟,调味即可。特别适合于胃火炽热、肝气郁结所致的心烦、脾气暴躁、郁闷、喜欢喘大气等症。对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的胸闷烦躁,不时服用有养生调理之效,但老年气弱者少服。
5.佛手陈皮鸡(《中山美食》)取佛手15克,陈皮6克,温水泡10分钟,切丝;鸡半只斩小块用酱油、生粉腌制片刻;鸡肉加佛手陈皮丝拌匀放盘中隔水蒸30分钟即可吃。
这道菜鸡肉香滑,佛手陈皮气香,同气相求,配搭合味。从功效上讲,鸡为血肉有情之品,长于补脾胃,佛手、陈皮长于行气滞而消食积,最适合于脾胃气虚,运化失职引起的胃胀、胃痛、胸闷嗳气,心情不舒畅等症状,老年人也能服食。
6.佛手蛋(《食疗菜谱》)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个。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蛋壳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即可。吃鸡蛋,每日1次。具有疏肝理气,醒脾固肠之功效。
7.佛手郁金粥(《中国国学网》)佛手15克,郁金12克,粳米60克。将佛手、郁金、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成粥,调味即可。每日1剂,早晚餐服食。
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8.阿胶佛手羹(《食疗菜谱》)阿胶5克,佛手片10克,柏子仁15克,鸡肝1具,冰糖20克。用柏子仁炒香研粉,阿胶加水烊化,佛手片、冰糖加水煮开,鸡肝捏烂,粗布包裹,在佛手冰糖开水中用勺来回挤压,再倒入已烊化的阿胶中,兑入柏子仁粉,搅匀即可食用。每日作早晚餐食用。具有补血养血,安神除烦之功效。
杏仁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华北等地区。几种杏仁形态相似,呈扁心脏形,长1~1.9厘米,宽0.8~1.5厘米,厚5~8毫米。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皱纹;尖端稍下侧边缘有一短棱线痕(种脐),基部有一椭圆形点(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种皮薄,子叶2枚,乳白色,高油性。气微温,味苦,有小毒。为治咳喘之要药。
《神农本草经》中载:“杏核仁,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本草便读》
又载:“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咳止。能润大肠,故大肠气闭者可用之。”相传,明代翰林辛士逊有一次外出,夜宿青城山道院,一位道人向他传授一长寿秘方:每日七枚杏仁,坚持食用,必获大益。这位翰林遵照此方,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依然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长寿不衰。杏仁味苦微温,为肺家要药。具止咳平喘之功,为治咳嗽气喘不可缺少的药物。
并兼入大肠,质润多脂,故能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之症。
苦杏仁虽好,但不宜多食,多食会导致中毒,因过食而中毒的例子并不少见。中毒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呼吸急促、呕吐、心悸、紫绀、昏迷、惊厥等,急救主要用亚硝酸盐和硫代硫酸钠。
【现代研究】
杏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苷等。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1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
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苷的分解产物氢氰酸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起镇咳、平喘作用。苦杏仁苷的分解产物苯甲酸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苦杏仁还有抗肿瘤作用。
【食物疗法】
正确食用杏仁,能够达到生津止渴,润肺定喘,滑肠通便,减少肠道癌的功效。杏仁烹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来做粥、饼、面包等多种类型的食品,还能搭配其他佐料制成美味菜肴。下面介绍数款杏仁食谱:
1.百合杏仁赤豆粥(《中国药膳大观》)百合10克,杏仁10克,赤小豆60克,白糖适量。先将水煮赤小豆,做粥如常法,至半熟时放入百合,杏仁同煮,粥成放入白糖可做早餐食用。可润肺止咳,祛痰利湿,适用于肺燥而湿痰内阻,气不化津所引起的咳嗽,喘息,口干痰多,小便不利等症。
2.川贝杏仁蒸雪梨(《仲景养身坊》)雪梨一个,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冰糖适量。首先将雪梨洗净后,再把川贝杏仁捣成粉末待用。将雪梨从中切开,去掉梨核,然后将碾成粉的川贝、杏仁混合在一起,装进掏空的梨中,放入小碗,盖上梨盖,再加入冰糖和适量清水,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左右。具有滋阴润肺之功效。
3.麻黄杏仁炖豆腐(《常见病中医自疗便方》)生麻黄10克,杏仁15克,甘草5克,豆腐500克,将杏仁去皮、尖,豆腐切块,加麻黄、甘草和水共煮熟。吃豆腐饮汤,早晚各一次。适用于哮喘寒症。
4.杏仁膏(《千金方》)杏仁一升,将杏仁捣研,以水一斗滤取汁,令尽以铜器置火上,从旦煮至日入,当熟如脂膏下之。空腹酒服一方寸匕,日三。不饮酒者,以白开水饮服。
可平喘、下气。治上气、头面风、头痛、胸中气满、奔豚气上下往来、心下烦热、产妇金疮。
5.冰糖杏仁糊(《中华食物疗法大全》)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去皮、尖,大米50克,将三物捣烂,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煮成稠糊服食。功能润肺祛痰、止咳平喘、下气润肠。
主治肺燥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老人肠燥便秘等。
6.杏仁茶(《醒园录》)苦杏仁6克,去皮、尖,上白粳米6克,加水适量共磨成浆,加糖煮沸代茶饮。可止咳平喘。
主治伤风咳嗽、气喘痰多。
7.杏仁煎(《杨氏家藏方》)杏仁15克,去皮尖,胡桃肉15克,加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1丸3克。每服1丸,生姜汤嚼下。主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
8.杏霜汤(《饮膳正要》)杏仁100克,去皮尖,粟米500克,炒为面,盐60克,炒研,三物合拌匀,用滚开水冲调10~20克,每日晨起空服。功能利肺气、止咳嗽。主治肺气失降所致咳嗽气喘,久成痼疾者。
9.杏梨饮(《成都同仁堂》)杏仁10克,去皮尖,鸭梨1个,去皮核切块,冰糖少许,加清水适量共煮饮用。具有清热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肺燥引起的咳嗽等症。
沙棘
本品为胡颓子科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地理分布广泛,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19个省和自治区都有分布。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即得。沙棘又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子等。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毫米。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
气微,味酸、涩。古今被视为养生食疗之佳品的沙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我国藏医、蒙医和中医在古代就用沙棘来治疗各种疾病。
沙棘被人们认识及利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西藏常用中草药》上记述:“沙棘:性温、味酸涩。可活血化淤、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淤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沙棘: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淤,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胃痛等疾病。”《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上记述:“沙棘:入肝、胃、大小肠经。生津止渴、清热止泻,治高热伤阴症、肠炎、痢疾。”相传,在公元前12世纪的古希腊时代,被将士们在远征中遗弃的病弱战马,在一种树丛中游荡一段时间之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变得膘肥体壮,毛皮也闪闪发光。将士们暗自追踪马儿的行踪才发现,原来是沙棘的叶子和果实滋养了这些病瘦的马匹,这种神奇的植物便被古希腊人赋予了一个有意义的拉丁名字-Hippophae.RhamnoidesL,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
沙棘果作为药食两用的水果虽营养价值高,且长期服用尚无明显副作用,但也应该科学食用,湿热或实邪的患者不宜服用。
【现代研究】
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20多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为中华猕猴桃的3倍,山楂的20倍,苹果的100倍。维生素E的含量为豆油的30倍。
维生素B1的含量是草莓的2倍。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P、叶酸、烟酰胺以及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沙棘果中的5-羟色胺,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作用。
沙棘中的总黄酮有加强心脏功能的作用。总黄酮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槲皮素,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沙棘油可用于治疗肠道的各种炎症、痢疾。沙棘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病菌、痢疾杆菌、肠杆菌及某些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功效,因而对多种炎症有治疗作用。沙棘油还可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的愈合。此外,沙棘还有抗癌作用。
【食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