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大运动量后,身体会觉得很疲惫、酸痛,此时体内的酸性本来就大,如果继续食用酸性食物,比如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鱼类、肉类、蛋类、海产类、糖类、花生等食物,就会增加血液酸化,减缓酸性代谢产物的分解,从而加重疲劳的程度。
其实,大量运动后应该食用碱性食物,比如豆类及豆制品,菠菜、莴笋、萝卜、土豆、藕、洋葱、海带、苹果等瓜果蔬菜、海菜类,牛奶及奶制品类等。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变化,加快消除疲劳,保持身体活力和健康。
温馨小贴士
青少年在运动后,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补充。另外有些运动素质的提高,比如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也需要酸性食物。对于这些人,运动后不是不能吃鸡、鸭、鱼、肉等酸性食物,而是要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
运动前后补水要科学
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造成身体缺水,于是就会感到口渴难耐。有人因口渴喝起水来没完,结果导致腹胀、胃痛等不适;也有人虽口渴难忍,却不敢喝水,害怕身体不舒服,等到运动结束后30分钟才喝水,结果导致身体脱水,危害健康。
那么,在运动时应如何补水呢?
1.补水的时机要准确把握
一般情况下,在运动前30分钟左右补足水分最好。如果运动过程中口渴难忍,则可以少量补水。如果是进行超大强度的训练,除训练前补足水外,最好在训练后再补水。
2.饮水的质量
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含盐1%的淡盐水等,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3.忌服过冷的水
人的体温正常情况下在37°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4.饮水的量
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温馨小贴士
专家认为,如果在运动前喝一杯咖啡,不仅可以增强运动的耐力,还有助于减轻体重。
室外运动要注意呼吸方式
多数人运动时只注重运动的技巧,而往往忽略运动时的呼吸方式。据保健专家介绍,一呼一吸看似简单,在运动过程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能保证人体从外界摄入足够的氧气,另一方面有利于将代谢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寒冷的室外运动应通过鼻腔吸气,这样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温暖湿润,使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能量。另外,温暖的室内运动,应通过口腔呼吸。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肌肉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呼吸也要配合这种状态交替进行,例如,在做蹲起运动时,躯体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而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要注意保持规律又平稳的呼吸。
温馨小贴士
平时有些人喜欢沿着车道散步、跑步,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远离车道为好。运动、健身、散步可以去空气比较清新的公园或草坪,以免受到路尘污染的毒害。
晨练无须赶早
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有一种偏见,认为晨练越早越好,所以他们喜欢四五点钟就起来运动。其实这种做法极不科学,对身体会造成伤害。一方面因为清晨的树林里或公园里都充满了二氧化碳,所以你吸进肺里的仍是二氧化碳多、氧气少,这样对身体极为不利。
另一方面,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清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日出之前,由于没有阳光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的污染物,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总之,晨练无须赶早。
温馨小贴士
运动时全身血液重新分布,胃肠蠕动减弱,各种消化液分泌大大减少,所以如果运动后立即吃饭,易患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
饭后不需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是一句众人皆知的运动健康谚语。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停止其他的身体运动,以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
如果饭后马上去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而且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如饭后散步,胃部在活动中快速浊需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人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
温馨小贴士
年老体弱者,心脏和血管的供血功能已经降低,饭后百步走会加重供血负担,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跑步姿势不对也伤身体
跑步是一个大众化的运动方式,跑步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而且能够锻炼心肺功能。但如果跑步的姿势不正确,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1.不要步幅过大
有的人总喜欢增大步幅来提高锻炼效果,但增大步幅容易造成腾空时间长、重心起伏大、落地力量重,这样对人体的震动会增大,也会伤害人的身体。所以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步幅。
2.不要内外八字
如果跑步时是“内八字”或“外八字”,那么膝盖和脚尖就不能保持在同一个方向上,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3.不要全脚掌着地
很多人在跑步时习惯全脚掌着地,其实这种落地方法并不正确。因为由于落地时没有缓冲和过渡,很容易“伤脚”,而且还容易震伤颈椎。
温馨小贴士
跑步时,人的上身应稍向前倾。这样做不仅能减轻关节负担和运动强度,还能延长运动时间。前倾的幅度应以自然、舒适为好。如果过分前倾,将会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如果后仰,则会导致胸腹部肌肉过分紧张。
游泳每次不要超过45分钟
游泳每次最佳时间是20~45分钟,切莫贪凉延长时间,否则会伤及自身健康。
有关专家指出,人在水中容易散热,如果在水中时间过长,身体产生的热量低于在水中散发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就会遭到破坏,这时会出现皮肤中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甚至会发生痉挛。
也有专家认为,长时间泡在水中,会因氯元素侵袭而致病。因为城市所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大都采用氯消毒,人们游泳时,直接与氯接触,这些物质会从水中蒸发并直接被皮肤吸收。一般在20分钟以内,氯吸人对人体无大影响,但随着时间增长,就可能导致人体罹患各种疾病。所以每次游泳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对自身健康才有利。
温馨小贴士
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另外,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晕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出现呕吐、腹痛现象,所以饭后45~60分钟才可以游泳。
感一时运动会使病情加重
有些人认为感冒后只要运动运动,不用吃药,就能好转,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感冒后,人体为了抵御人侵的病毒或细菌,要动员体内的防御系统与之斗争,表现为一定限度内的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的生成、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强,同时,体内的新陈代谢也加快,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这时为机体创造有利的抗病条件尤为重要,其中,适当地休息就是重要的一条。如果感冒后再进行运动,会使体内产热进一步增加,代谢更加旺盛,这样势必造成体温过高,进而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过度,体内的能量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等消耗过多,反而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并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系统的负担。对身体的恢复极为不利。
因此,感冒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而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休息。待感冒痊愈后过几天再进行运动为好。
温馨小贴士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等,发病初期均可出现类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状,有时难以与感冒区别。如果得了这些病,再误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治疗,后果会更加严重。
出汗多运动效果未必好
运动效果好不好,人们常以出汗多少为标准,认为出汗越多,运动的效果就越好,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你有没有发现几个人进行同样的运动后,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这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1)汗液取决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数量,不仅有性别差异,还有个体差异。
(2)运动前是否饮水对出汗也有影响。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会导致体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3)体质强壮的人,肌肉与运动器官都比较健康,即使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也毫不费力,出的汗自然就少;相反,体质差的人稍稍活动,就会大汗淋漓。
因此,出汗越多并非锻炼效果越好。一些无汗运动,如散步、瑜伽、骑自行车等,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或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作用,还能帮助降低患中风、糖尿病、痴呆、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危险。
温馨小贴士
出汗是身体受外界气温或体内温度升高时反射性地引起汗腺分泌的一种功能。汗液中90%以上为水分。人体通过汗液蒸发,散发一部分体热,以调节身体内体温平衡,并可排出一些废物。体表组织蒸发的汗有非显性汗与显性汗两种,非显性汗每日排出400~600毫升,与汗腺的活动无关。
运动时应警惕的几种不适症状
健身专家提醒你,运动时如果身体出现以下不适症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运动中出现头痛
少数心脏病患者在发病时没有感到胸部有异常,但在运动时会头痛。当出现这种隋况时,多数人只以为自己没有休息好或得了感冒,不加以重视。其实,这是一种危险信号。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在运动中感到头痛,应尽陕去医院做检查。
2.运动时心率不增
运动自然会使心跳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跳没有明显的加快,则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
3.运动中出现腹胀痛
运动中如果突然出现腹部胀痛,多因大量出汗丢失水分和盐分所致腹直肌痉挛。发生腹痛时,应平躺休息做腹式呼吸20~30次,同时轻轻按摩腹直肌5分钟左右,即可止痛。
4.运动中出现心绞痛
运动时,心肌负荷会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特别是一些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会使心脏发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遇到这种隋况时要及时中止运动,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心绞痛一般即可消失。
温馨小贴士
运动时,脐部周围或下腹部钝痛、胀痛,多数是肠痉挛。此时,只要停止运动,疼痛即可减轻。用手按揉双侧合股穴,每穴5分钟,或用热水敷脐区10~20分钟,亦可止痛。为防止肠痉挛的发生,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忌进食生冷食品。
运动后别洗冷水澡
有人认为运动后洗冷水澡,不仅能快速冷却身体而消热,还能促进身体健康。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医学研究认为,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汗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很陕,突然受到冷水刺激,皮下血管就会马上收缩,汗毛孔立即闭合,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这样就堵住了散热渠道,使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离开冷水片刻,热量就会倾泻而出,使人感到很热。这一冷一热,如果一时难以适应,就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
因此,运动后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稍事休息,把汗擦干或停止出汗后再用温水洗澡。这样有助于皮肤热量的散发,也不会因突然受凉而致病。
温馨小贴士
出汗会带走体内很多水分和盐分,应该及时补充。所以,大量出汗后要适量补充水分,并且要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这样对身体才有利。
胖人跑步易患病
很多肥胖者认为跑步是很有效的减肥运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科学家指出肥胖者不宜参加健身跑。由于肥胖者的体重过重,他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膝关节及踝关节部位,在健身跑的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将承受较大的地面支撑反作用。这种“超负荷作用”使支撑运动的器官容易患各种疾病,如膝关节肿痛、踝关节炎症性疼痛等。
温馨小贴士
对于一般人来说,伸展运动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但对肥胖的人来讲,伸展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它能造成腰部的肌肉损伤。特别是弯腰摸脚趾这个动作,胖人最好不要做。
春练刚出汗最好
在春天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身体保暧,而且运动不能过度,不要练得汗流浃背。
在气温适宜的隋况下,出汗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但春季的气温与夏季相比还比较凉,出汗过多会让毛孔扩张,凉湿之气会乘机侵入体内,使身体受风寒而着凉感冒,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一定量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过多,则会带走体内一些珍贵的微量元素,耗人心血、损人阳气。因此,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刚出汗即可停止运动。
温馨小贴士
春季锻炼结束时,如果出汗要立即擦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如果已经感冒,应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