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15

第15章 般若品第二(4)

[8]《海水一滴》云:“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脚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9]《圆觉经》:“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边见,为五见之一(五见: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即或为断见,或为偏于常见一边之恶见也。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1],发愿受持[2]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3]。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4],不得匿其正法[5]。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6]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7]。

[1]同行,为三善知识之一,同心而行道者之谓也。《止观辅行》:“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

[2]发愿,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受,领受。持,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为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3]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4]默传者,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之传授,在言语之外,故名默。

[5]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不差于理,故名正。

[6]别法指非禅宗一派而言。

[7]佛种,生佛果之种子也。《探玄记》一:“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四教集解》中:“种即能生,性名不改。”《本业经》元晓疏:“种性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1],各须诵取。在家出家[2],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3]:

[1]绝真理之众相名无相。《大乘义章》二:“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大论》曰:“般若波罗蜜,是无相相。”按:无相颂者,即心地无相之颂也。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在家,对出家之称,即在家而有父母妻子者。出家,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者。《释氏要览》上:“《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维摩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3]《法华玄赞》二:“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字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

说通及心通[1],如日处虚空[2]。

[1]心通即宗道也。宗通者,即自证殊相之相也。说通者,说法逗机之相也。《楞伽经》三《一切佛语心品》:“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达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坠觉相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相,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今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南巢法惠宏德禅师《证道歌注》:“宗通者,即悟诸佛之心宗也,乃达磨大师单传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在当人自证自悟,到元证无悟之地。所以从上诸老递相出兴,向千圣顶(宁页)上提持这一著子,俾学者尽得单传直指之妙,方谓宗通也。然后命掌藏钥,披阅一代圣教,备知顿渐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别圆之味,方谓说通也。”

[2]《传心法要》上:“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南巢法惠《证道歌注》云:“宗说既通,定慧均等,方为圆明。”

唯传见性法,出世[1]破邪宗[2]。法即无顿渐[3],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4]。邪来烦恼至[5],正来烦恼除[6];邪正俱不用[7],清净至无余[8]。

[1]诸佛欲济度众生,舍净土而来婆娑世界,谓之出世,即佛出现于世也。余详前注。

[2]凡不以见性为宗者,曰邪宗。

[3]顿渐,顿教与渐教也。此二者以判诸大乘教。

[4]慧日者,譬喻佛之智慧,如日能照世之暗冥也。《无量寿经》下:“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

[5]烦恼至便是邪来。

[6]烦恼除便是正来。邪来,一念不觉。正来,正念开发。邪正二相,共是取舍之念。

[7]《海水一滴》:“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譬如彼燃灯时,暗忽消灭。明生时,暗何处去?暗来时,明何处灭?明暗代谢之法,二相共是空中假变,而无真实相。故云邪正俱不用。”

[8]无念清净,至达不生灭之地。无余,指无余涅槃而言。《六祖金刚经注》曰:“无余者,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槃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唯识论》十:“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菩提本自性[1],起心即是妄[2]。净心在妄中[3],但正无三障[4]。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5]。色类自有道[6],各不相妨恼[7]。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8]。波波度一生[9],到头还自懊[10]。欲得见真道[11],行正即是道[12]。

[1]菩提本自性,性净本有菩提,非可修相,非可作相。

[2]起心者,起他希求之念,实非正念。

[4] 云: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5] 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此句言但正则尽凡情是正心,别不见障惑所在。

[5]自顾自己过愆,即与道相当。

[6]《刊定记》四:“色类即流类,即胎卵等四也。”《华严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等。”此句言一切生类,各自俱有大道。

[7]本具大道,故无妨亦无恼。

[8]本不离人,若向别处寻道,则终身不能见道矣。

[9]波,犹言奔波也。岑参诗:“风尘奈尔何,终日独波波。”一生,犹言一世。

[10]头,毕竟之意。懊,懊悔也,懊恼也。

[11]真道,真实之道,即无上正真道也。《瞿醯经》下:“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菩萨睒子经》:“使我今疾速成此无上正真佛道。”

[12]洒洒落落之境。

自若无道心[1],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2]。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3]。他非我不非[4],我非自有过[5]。但自却非心[6],打除烦恼破[7]。憎爱不关心[8],长伸两脚卧[9]。

[1]无道心者,无求佛果之心也。

[2]世间有二:一为有情世间,一为器世间。此指有情世间而言。为一切有情栖息之世间,换言之,即人类是也。过,过失也,罪愆也。黄檗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3]言若见他人有非,即是自己之非。却是,言之左也。

[4]意言他人之非,在于他人,而我不以为非。

[5]言若以他人之非为非,即为自己之过。

[6]却,止也,退也。此句言但以自己去尽非薄他人之心也。

[7]《入道要门》下曰:“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我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是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8]唐释慧海曰:“见一切色时,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9]此偈“自世人若修道”下至此,是祖祖相传之血脉。大须参详。《传心法要》下:“《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歇灭,即是菩提。是非即是二法,是非心起,则爱憎心生;爱憎心生,则一切烦恼,随之增长矣。故常见己过,生大惭愧心,生大忏悔心,则诸缘顿息,除却妄想分别,无人我,无胜余,无是非,无贪瞋,无憎爱,于一切时、一切诸法,不取不舍,即是大智慧现前。自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得见自性,而成佛道。则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故曰长伸两脚卧也。’”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1]。勿令彼有疑[2],即是自性现[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4]。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5]。

[1]此言欲化他人,先须明自性;自性明则智慧生,自能循循善诱,愤启悱发;善巧方便,破疑生信,而示导迷人,得见自性。所谓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也。《法华玄赞》三:“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方是方术,便谓稳便。方便之法,名方便。”此二句言欲化他人,自己须有逗人机宜之方法。

[2]此句言以方便善巧施之于人,须使人实信己语之真,而无疑惑之余地。所谓打破学人之疑团,勿令摘叶寻枝也。

[3]疑团既打破,即是学人之自性出现。

[4]物物全真,头头现成。

[5]愚人误兔之耳为角,此以喻物之必无也。《楞严经》:“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大智度论》十二:“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正见名出世[1],邪见名世间[2]。邪正尽打却[3],菩提性宛然[4]。此颂是顿教[5],亦名大法船[6]。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7]。

[1]《胜鬘经》:“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三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超出世间而修净行谓之出世。《金刚三昧经》一:“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智度论》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

[2]非正见曰邪见。《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3]邪见正见,一齐打扫净尽也。

[4]《原人论》注:“宛然者分明貌,即显然可见也。”

[5]速疾顿悟而成佛果之法曰顿教。

[6]佛法渡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岸,譬如船筏,故曰法船。《付法藏传》六:“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7]迷闻,闻而不悟也。若了悟,则刹那成佛。《摄论》六:“此时长远,何日成佛?答曰: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虽时无量,摄在一刹那。”此颂至“刹那间”四句,总结上文。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1],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1]《传灯录》五:“韶州刺史韦璩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

同类推荐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出卖灵魂来爱你

    出卖灵魂来爱你

    一名高中普通女生杨依依,每晚被一个诡异的噩梦缠绕,就在一日在镜子中看见穿着古装的自己切腹自杀之后,突然被学校的校草,市长之子风浅夜缠上
  • 蓝色泌紫

    蓝色泌紫

    如果我在“祝你永远幸福并快乐着”后面加上“省略号”,则表达着我此刻正在为你祈福,接着许愿这个“祝福”永远有效……结束了……画上“省略号”……是因为,我不忍心画上句号……
  •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一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但命运毕竟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靠自己去改变。《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从惯性生存、重建人生、拒绝抱怨、激发雄心等诸多方面来深入探讨我们该如何去工作和生活,如何去争取成功。通过《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我们可以认识到: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编排了七个章节,共一百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从轻松有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谈起,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管理。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