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04

第4章 上篇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

上篇:异峰突起,细数儒学大师

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就在于他开创了影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学。儒学破土而出之后,千年之中又为很多圣贤所培育,一直走到今天。

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

海纳百川,有“仁”为大

“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

一部《论语》,质朴无华,几无修饰,因为是对孔老夫子日常之中言谈的随录,故其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他真心的自然流露。孔子往往是不假思索,未经雕饰便脱口而出,真率而不做作。但通篇读下来,有时不免困惑,明明是同一个词,为何解释如此不同?如果要问《论语》在说什么,一言以蔽之,便是“仁”。但是对“仁”这个概念,孔子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却千姿百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这样的人称得上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仁是指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恭敬认真,对人真诚。)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因为做起来很难,所以要警惕言过其实。)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

解释如此之多,那么仁究竟为何物?想从中找到确定的概念以应对考试的人必然会失望。毕竟《论语》不是一本呆板的教科书,孔子也不是喜欢让学生死背概念的老夫子,他所做的往往是四两拨千斤,在三言两语之中给你一些暗示让你自己去领悟,这是一种类似于苏格拉底式的通过思辨来交流的授课。在和孔子的对话中便能发觉仁的内涵非常之广阔,因为他已经把各种美德都纳入了这个范畴里。行为处事恭敬有礼、与人为善、忠实厚道、孝敬父母等等都是仁。仁是一切美德之源,换言之,人身上所体现的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化身。

仁其实并不复杂,它就是人之本心,是一种柔嫩而敏感的情感,比如见到花开会欣喜,听闻流水会动心,灵思一动,便是仁。梁漱溟先生说,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这种天真纯然是不自觉地从我们身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而我们又不自觉地跟着它的指引去做,唯有这样才能心安。这样的人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以仁爱之心去待人接物,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一次,一位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古代的乐师,多半双目失明,所以孔子亲自出来接他。孔子小心地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了。到了席位时,孔子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就对他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生在你对面,把同席的人一一详细地告诉他。

等师冕走了,学生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当然要这样,我们不但是对他的官位要如此;对这样眼睛看不见的人,在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上,都应该这样接待他。

仁者都是听从内心的指引去处事,不需要旁人提出要求,就如同见下雨了便要撑伞一样自然。孔子能够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是源于他的仁爱之心,懂得急人之需。在他看来,有仁心之人都应如此,自然地也就痛恨那些不仁之举。

宰我说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太久了。孔子说:“你在这段时间里如果锦衣玉食,能安心吗?”宰我说:“能”。“既然心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丧期里,看到美食没有胃口,听到音乐也不快乐,住在豪宅里心里也不安心,因此不会这么做。现在你能做到安心就做去吧。”宰我离开后,孔子说:“他真是没有仁爱之心啊,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他也应该守孝三年来回报父母之爱呀。”

孔子认为君子不可能在父母丧期之内心安心地享受舒适的生活,这才是人之常情,仁之表现。而宰我不仁就是因为他的感情很冷硬,没有尽为人之子的礼仪却还能安之若素,这是孔子所看不惯的。因为守孝是一种对父母敬爱的表现,如果连对父母这点心意都没有,怎么还能算得上是“仁”呢?

孝悌是最基本的仁,因为人人亲其亲,才能对旁人也怀有爱,才能心怀善意去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在点滴之间折射出仁的光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细网捕鱼,不去射杀还巢的鸟,扶目盲者上台阶,这不过是琐屑微小之事,然而泰山不让寸土方能成其大,事无巨细都能本着仁爱之心去做,此方能谓之大仁。

弦外听儒音:

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则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因此创办私学,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据考证,孔子曾经为《诗经》正过乐。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生命是体的根本,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

《论语》中总是提到两种对立的人,一是君子,一是小人。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人们天生便有的东西,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生命之理,即“仁”;而文则是后天的修养,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方能用恰当的言行将“仁”表现出来,合乎中庸之道;稍有偏差,即是“违仁”。可见要达到文质彬彬境界之困难,孔子也承认说自己在七十岁时方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要达到这一境界,孔子特别强调了一点:君子不器。

什么叫做器?朱子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就是说用途一定而不能通用的东西称为器。器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僵化,这与“仁”也是相对立的。梁漱溟先生说,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它的气息是一种朝气,是新鲜的。而器却是“暮气颓唐,是腐旧的”。不器就要求人们将生命的流动灌注于生活,让生活富有生机。

器皿往往容量一定、极易填满,而且已经定型、难以改变,并且不能改做他用。与之相对,君子则应当做到“不器”: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而不是像器具那样过满则溢;要学会灵活处事,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锁,自己不可能用同一把钥匙去打开所有的锁;真正的君子还应该是通才,精而不专,不限于一两种技艺,别像程咬金的三板斧那样,舞弄几下就没了。多少英雄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君子则应该博众家之长,把自己历练成于国于家的有用之材,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小空间里。

“不器”的第一重义是胸怀。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一种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世事的情怀,一种极目楚天舒的境界。

谢原生活在唐朝,他精通词赋,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盛宴款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弹唱助兴,动听的歌声徐徐传来,谢原仔细一听,歌词是如此熟悉,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谈氏长得貌美非凡,袅娜娉婷,她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

谢原十分高兴,犹遇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忍不住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在去见张穆王之前,谢原已有心理准备去承受他的怒气。但张穆王听说后却哈哈大笑起来,说:“其实我早有此意。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吗?我怎能不成人之美呢?”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

君子的雍容大观在张穆王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孔子若知此事,当说:君子成人之美,此张穆王之谓也。把美好的事情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能够在此得到乐趣,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才是君子之风。而在待人接物上,君子更懂得变化之道,能够随即应变,随物赋形。孔子并不是迂腐的老夫子,他眼中的君子不是呆板僵化的,而是懂得智慧的价值之人。

徐文远是隋朝的国子博士。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

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但却对王世充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

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像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朋友也可能会被他陷害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我针对不同的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许文远在和三个人相处中都能保全自己,就在于他洞察世事,懂得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此“君子不器”之第二义。

同类推荐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谁家天下

    谁家天下

    如今这年代,灵魂转世都不叫投胎了,那叫穿越时空!这可是现在最时髦的事了,谁都巴望着能穿上那么一回,好好过把瘾!可是,这穿一次是赶时髦,穿两次可就是活受罪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幸地穿了又穿的倒楣孩子,回回等到她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时候,就会被逼无奈地穿那么一回!唉!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啊?咦?!这次不是说会让她转生到太平盛世过安稳日子吗?这该死的六殿阎君怎么一脚把她踹到了隋朝?!老天爷啊!在这乱世之中,这日子可让她怎么过啊?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本书的50个关键问题,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感情中随时会面对的,你一定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们,只有透彻领悟关于它们的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利器,并利用这些利器,去开辟自己的天地,为你的一生储备足够的智慧,让成功水到渠成。
  • 娱乐韩娱

    娱乐韩娱

    娱乐圈不就是用来娱乐的吗?林安然回头看了看残酷的现实生活,最终决定还是向前走,因为前面有一大波美女正在靠近,有年上的是熟女,年下的是萝莉,还有……厄,年中的是什么?
  • 带着宝贝嫁豪门

    带着宝贝嫁豪门

    “嘀铃铃……嘀铃铃……”午夜电话再一起的响起。程晨立马接起,就怕吵醒了在熟睡中的女儿。午夜凶铃也不过如此,只要是丈夫不在家的夜晚,家里的座机总会准点响起。好像就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接起,“啊……啊!”又是如此劲爆的又销魂的声音,还夹杂着男人粗重的喘息声。这样的电话,快要将程晨给折磨疯了。不是没有想过不去接这个电话,甚至她将电话……
  •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本图谱收录了临床上常用的俞募穴、交会穴、原络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和人体头面、躯干等部位的一些重要穴位以及经外奇穴共100个穴位的实体标本照片。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宫美男三千人

    后宫美男三千人

    我妈死了,我接过了她的皇位也顺带接收了她后宫的三千美男。——齐夏王朝第二任女皇帝,昏君齐成碧和她的男宠们的八卦与艳史。“陛下,您有一天是在处理政事中度过的吗?”“哦呵呵呵,不是有丞相吗?”“陛下,您的节操呢?”“和朕的下限双双私奔了。”
  • 冰血妖姬

    冰血妖姬

    梦儿推荐一下自己的新文:《傲世如风》:她,是冷血的杀人魔,是黑道上人人闻之丧胆的“冰血妖姬”,就算是本事再强大的修行者也不愿意和她对战,因为她曾经以以一己之力将美国的异能基地夷为平地,更是将美国一百多个异能者抹去了近乎半百,轰动世界。她,是温和可人的林氏二小姐,脸上那永远温和的笑意是那样的暖人心肺,是被人称颂的“白雪公主”。她善良无比,资助过很多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甚至远赴非洲,建立学院,举世震惊。她是迷人的罂粟花,美丽却又带着致命的毒素;她是纯洁的雪莲花,高贵清雅却不容亵玩。她有着一个清幽的名字,听到背会让人联想到她的性子——林如月。如月似水,温柔若梦,冷淡是真。感觉她离你很近,可是实际上却又像是梦中的景象一般,遥不可及。没有人知道温柔的林如月,善良的月中仙子会是杀人如麻,嗜血如命的“冰血妖姬”;没有人能够想到纯洁的雪莲花却是被血水养大的血莲,浑身上下都沾满了献血的气息。她是双重性格的人吗?当然不是!没有人知道在夜深人静时,她寂寞的望月低叹;没有人知道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一个人偷偷的躲在被子中低泣。她只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