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4900000010

第10章 儒家的教育思想(4)

荀子认为人的成长变化,改恶从善是靠后天的习染。且由于仁义法正的影响,才能使“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他强调后天环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但他却不能科学地说明礼义、法治的起源问题,把礼义、法治说成是少数圣人、君子的发明。

关于教育目的,从改变人的性质来看,荀况认为在于“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来看,荀况基于为初期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需要,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圣人。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他又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敦禁我哉!”(《儒效》)“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礼论》)荀况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的,而以学为圣人作为最高的目的。

荀子的思想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来充满各种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2)荀况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

荀子很重视道德教育。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①崇礼尚义。荀况特别重视礼,甚至把礼推崇为有法的作用,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礼是维护等级差别的。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礼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修身》)因为礼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说:“学也者,礼法也。”(《修身》)

孔孟讲孝悌。孔丘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甚至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荀况则认为孝是小行,应以义为尚,即认为怎样是对,便应怎样做。他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子道》)人应崇尚大行,这反映出荀况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精神。

②隆师亲友。这与崇礼尚义是有关系的。隆师亲友是达到崇礼尚义的手段,又是荀况很重视的道德条目。荀况很重视师友的作用,尤其尊崇老师,把师提到与天地君亲的平等地位。他曾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极)恶其贼。”(《修身》)“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性恶》)

关于道德修养,他提出以下几点:

①参验反省。荀况在《劝学篇》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是说,先要有广博的知识,而后再以知识为依据,每日参验省察自己,能这样,便可以知明而行无过,于是就有了道德修养。

②择善而从。荀况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修身》)

③积善成德。荀况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又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

(3)荀况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论述

关于教学内容,荀况主张学习《诗》、《书》、《礼》、《乐》、《春秋》等;其中,他特别重视学《礼》。“礼”当时起着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这些知识,又都符合他培养君子、圣人的要求。

关于教学方法,荀况提出以下几个原则:

①强学力行。荀况认为学习要注重闻、见、知、行。他对知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认为行比知更为重要,强调艰苦的学习和实际的行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同时他还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才是正确的。他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劝学》)

②虚一而静。荀况认为,学习要虚、一、静。所谓虚,就是虚心,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妨碍接受新的知识。所谓一,就是专一。心中如果已经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这叫“两”。不能使这种知识妨碍另一种知识的吸取,即“不以夫(彼)一害此一”(《解蔽》)。所谓静,即静心,能不受纷繁杂念扰乱。荀况说:“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能够“虚壹而静”,才能做到“大清明”,即达到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境界。

③学思兼顾。荀况继承了孔丘的思想,认为在学习上学与思二者都不可缺,这与他的认识论是有关系的。他说:“学不可以已。”(《劝学》)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④积渐全尽。荀况认为学习要全面、彻底、精粹。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劝学》)全,也就是照顾全面,不要“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也就是要万物并陈而设立标准来衡量,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解蔽》)。

⑤专一有恒。荀况认为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他说:“行衢道者不至,……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荀况非常重视敬师问题,特别强调“师法”的重要。他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儒效》)他认为要“化性起伪”,积礼义为君子,就要注重师法。

他强调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同时,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致仕》)

3《劝学》

《劝学》是荀子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名篇、代表作,所以放在《荀子》一书的第一篇,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篇光辉夺目的教育文献。这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比喻精彩,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观点的集成。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荀子非常重视教育,也经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

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在今天对我们依然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另两部教育学名著

1《礼记》:儒家礼制的教科书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儒家礼制的教科书,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礼记》一书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选编的。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部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并将其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8类,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宣扬儒家理想。实际上,这部9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教育、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近代梁启超将其分为五类(通论礼仪和学术;解释《仪礼》;记载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记载古代制度礼节,并加以考辨;一些微言大义、发人深省的格言、名句),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和教育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礼记》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较大的实用性细仪末节,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强化国家机器的同时,利用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的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维护统治秩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不容忽视的大政方针。于是,《礼记》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青睐,以致被推上经典地位。

《礼记》有不少篇章是讲修身做人的,如《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专讲教育理论的《学记》,专讲音乐理论的《乐记》,其中精粹的言论,至今仍然有研读的价值。

《礼记》(包括其中的《学记》),阐述的教育思想包括:

(1)教育目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人的完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4)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

(5)教学三方法:讲解、问答、练习

(6)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7)教师所必备:博喻

2《学记》:中国最早的教育论文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教育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和全面地阐发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

《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直到现在,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也都挂在嘴边。

认真地阅读《学记》,你就会发现,虽然此文是写于两千三四百年前,但从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所经常碰到的,和需要遵循的。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总裁前夫,休想复婚!

    总裁前夫,休想复婚!

    她被人欺负,对话如下。”项太太一把将项先生推到经理面前,却觉得一切也不过如此而已。”就连和闺蜜上街,我来结账。“这位女士,她笑着回答“没问题”。搂着你的小情人给我有多远滚多远!老娘不想见到你!不是不爱,“你前阵子不是砸坏了你和你小情人公寓里很多的家具嘛,人生何处不狗血。”某日,项太太接到了项先生的来电,去哪儿》“项慕川,她淡淡说着“没必要”。★☆★常言道,对话如下。在和项慕川离婚的前一天,买下这些够你重新装修的了。小三哭求她别用孩子留住男人,你回趟家吧。“喜欢什么尽管买,他毫不留情掐断她的桃花。”她病倒,我们稍后给您送过去。“ㄒoㄒ”“啊,都能和他来个“偶遇”!★☆★,他立刻赶来救场。”(冷笑)可是,项太太置办家具时遇到项先生,他在一旁照顾。“……”★☆★欢迎新老读者包养~~★☆★三年的婚姻赔进了她最美的年华,请问您的住址,为什么那个该死的总裁前夫非要处处纠缠?又某日,而是累了。项慕川,你问他。她被爱慕者追求。丈夫质问她为什么不告诉他,她大手一挥“没关系”。“有事?”“好啊,新文开坑啦!地址:http://m.pgsk.com/a/813623/《萌宝五岁·总裁爸爸,我要这个、这个、这个……”“桑尼(犬名)想你了,夏温暖发现自己怀孕了公婆觉得对她有所亏欠想补偿,你真的是,疯长的爱恨弄垮了她最温热的心,但夏温暖签下协议的那一刻,连条狗都不如。”
  •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

    素食是件利于自身及全球的良心运动,它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减缓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减少世界性的饥饿和不公,可以为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切身福利着想。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素食关怀者,首先是要了解与素食有关的健康、环境、饥饿、资源、动物权利等各方面的知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最新且权威的科学知识;减少肉品消费,多食谷物、蔬菜、水果,或干脆成为素食者或严格素食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肉类对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的形成和加速有着重要的影响;呼吁减少农场化养殖或集约化畜牧,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向政府提议具有永续的、少伤害的农业建议,以维护我们日益紧缺的资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宠夫女王爷

    宠夫女王爷

    ★她,萧文琪,二十一世纪的黑帮大姐大,却因车祸而穿越时空来到女尊的凤鹰王朝,她冷静睿智,身材高挑美丽,霸气干练,从未拥有过爱情的她,当遇到人人视为行为不端的男子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爱意时,是淡然,还是逃避?是误会,还是爱?她能否在这不一样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他,杨宇曼,生性野蛮,粗鲁,好妒,言行举止没一点大家闺秀的文雅娴熟,他武功高强,力大如牛,是个人见人骇的悍夫。他,不顾世俗的眼光在外抛头露面,招来世人嘲笑,至今二十还未嫁于她人,但却对她一见钟情。当一个个美男环绕在心爱人身旁时,他嫉妒得愤怒的挥舞长鞭使向那些妄想勾引她的狐狸精…是嫉妒,还是不自信?不一样的女子,不一样的男子,女尊的世界,女子与男子又有怎样的爱情?不一样的世界,同样的浪漫爱情故事。★片段一:萧文琪与杨宇曼能顺利完成大婚吗?要是能,又将会发生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呢?“曼儿,我听说男子一出生手臂上就会点一颗鲜红的朱砂痔是不是?”看着眼前一袭红衣的娇艳人儿,萧文琪欣喜的黑眸里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一脸期望的说道:“让我看看好不好?”说着还动起手准备扯下杨宇曼宽敞的喜袍看个究竟。闻言,本还泛起圈圈红晕的羞涩的俏丽脸颊顿时煞白,勾魂的桃花美眸闪着慌张和恐惧的神色,死死拽住试图被扯下的领口,皓齿紧咬住那娇滴诱人的红红唇瓣,害怕得手足无措,意乱慌张。……★片段二:在女皇的又一次伤害之后,萧文琪又会以何种心态面对她呢?是替女皇带兵出征西边的疆月国?还是选择隐居山林做她的少尊主?“琪儿,你难道真的不能原谅皇姐吗?”女皇近乎哀求的语气望着眼前一对幸福的人儿。“你还来这里做什么?我不是已经说过我不是什么狗屁王爷,你口中的所说的琪儿已经死了。”萧文琪一脸愤怒,深邃如鹰般的黑眸一片冷然,毫无在意她是女皇的身份与那哀求的眸光。她曾经敬重的女皇竟然为了她的统一大业差点害死她的曼儿,她想到曼那儿身处危险的时刻,要不是她,不是她及时赶到,她的曼儿……想着她紧了紧了揽在怀中的人儿腰际的手,顿时眼里闪过一丝害怕的神色。这让她如何能原谅她?如何原谅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的人?再说了她本不是这王朝的什么王爷,也不是她的子民,她也没有那个义务再去替她做任何事情。……“娘,你怎么来了?”杨宇曼一脸欣喜地跑了过去拉住杨君的手臂欢笑道。
  • 战神情缘

    战神情缘

    他是战神转世,他的转世仅仅是因为避不开天劫吗?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开天神斧是远古盘古大神所用,和他究竟有什么关系?开天神斧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天界和魔界的争斗,究竟有什么渊源?这些都和他有什么关系?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火之镇魂歌

    火之镇魂歌

    主角贺云焕,十三岁,江湖第一高手贺良干的儿子,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贺良干夫妇正在为孩子们弹奏音乐之时,一道血光袭来,为了阻挡,贺云焕的父母尽皆身死,而贺云焕却生死不知。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出现在神魔大陆,但是他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他在魔法学院学习三年后,贺云焕被无良师傅用魔法阵随机传送了出去,出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当他醒来之后,看见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韩子华,而且还遇见了灵兽赤眼火龙,鼠疫王追寻而来,为了得到灵兽,和韩子华大战了起来,贺云焕也因此能够逃了出来,但是韩子华却身死。四年后,贺云焕从新出现,他开始追寻自身的由来,探访上古的奥秘,并渐渐的成为了巅峰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