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4900000009

第9章 儒家的教育思想(3)

①教育内容和目标。“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主体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人伦的具体内容是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为核心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②教育作用和任务。孟子深刻阐述了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和任务。

第一,“求放心”。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他把人的“善端”的转化,看作是自内扩充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水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而“善端”自内扩充的关键在于教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固有的善端得以保持和发扬,使失去的善端得以恢复;教育的作用,既表现为“求放心”,又表现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第二,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他此处所说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那个“几希”之物,正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个“几希”之物区别了人和动物,“有,则为人;无,则为禽兽”。因此,人只有存续和扩充先天的善性,才能和禽兽相区别,那么,如何去保存和扩充呢?这就是教育的功用和任务所在。孟子还认为教育使贤与不肖相区别,“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此话中的“养”,就是教育、熏陶。

第三,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各方面。“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人之有道也”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二是精神需要和追求,精神需要就是要“明人伦”,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这种精神需要,即只有通过“教以人伦”,才能“明人伦”。如果只知道满足其前一种需要,而不让其后一种需要同时得到满足,“只知道衣、食、住、行,而人伦不明,就‘近于禽兽’,不能算作是‘人’”。

第四,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离娄下》)就是认为,单纯以善使人服输,还不能得民心,所以“未有能服人者也”;只有用善去熏陶教育人,才能得民心,服天下。得民心之法,在满足“民”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就得靠教育,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第五,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孟子认为用伦理道德去弥补社会财富分配不足,使社会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等社会动乱和不安。通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使广大黎民百姓懂得伦常秩序和“孝悌之义”,把养老敬老、怜孤恤寡当成一种美德,当成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强兵”方面,首先孟子提出两种策略:第一是“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第二是“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梁惠王上》)仁政可以使百姓“得耕耨以养其父母”,解除作战时得后顾之忧;对外又可发挥强大的威慑作用,使之不予抵抗。其次是教育。教育才能使壮者“修其孝悌忠信”使之在家庭侍奉父母,友爱兄弟;在社稷尊敬上级忠于朝廷。

(3)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正如后来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育者本身的修养品德、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由博反约、诲人不倦。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

第二,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才能”。

第三,树立目标、坚持标准。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

第四,循循善诱、启发思维。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教育也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要循循有序,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同时还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要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4)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方法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欲求自得。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只要自觉摸索体会得到的知识,才能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求学不能完全依靠老师,还得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钻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熟练掌握。

第二,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第三,立志持志、磨炼意志。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生取义”。

第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孟子说,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他举了个例子说明专心致志的重要,“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两个同时学习,成绩却不一样,并非由于智力缘故,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学习还必须持之以恒,切勿一暴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又以掘井为例,要求做事学习要坚持到底,“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尽心上》)

总之,孟子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有很多借鉴之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1荀子(荀况)简介

荀子(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中国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子的主要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至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之间。他曾几次去当时学术活动中心齐国的稷下,三为稷下学宫祭酒(负责人)。一说他是50岁始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后来被逸而适楚,依春申君为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县令。春申君死后,他就定居兰陵,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晚年隐居并从事教学和著述,最后老死于楚国。

荀子学问渊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如清代的王先谦、民国的梁启雄等。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末期,封建社会已渐形成。荀况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荀况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孔丘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名各家学说,成为先秦集大成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在汉代据说有300余篇,又经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凡20卷、32篇。其中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处世、治学、教育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2荀子的教育思想

(1)荀况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的论述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背靠上仙好乘凉

    背靠上仙好乘凉

    都说神仙难成她却遇到了大运从此傍着大仙吃香喝辣······上仙,这花好月圆的,咱们交个朋友呗?哎,哎,上仙,你别走呀上仙!
  • 万古战帝

    万古战帝

    萧逸原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佣兵,一次英雄救美竟穿越成了萧家的练武废材。天天被人打?资质不给力?有了仇恨系统,一切都不是问题。惹我者,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在北大听演讲

    在北大听演讲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无数文人学者、国家政要、商界巨子都把能来北大演讲作为一种荣幸。他们相信,在北大里会有他们的知音和听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刁蛮PK冷酷:和亲丫鬟

    刁蛮PK冷酷:和亲丫鬟

    什么?和亲?还是嫁给一个冷血无情从来没有见过的家伙,谁知道他多大年纪,有没有什么不良癖好和老年痴呆症?不嫁不嫁!但是父皇怎么会答应呢,无奈之下,她只有……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这个丫鬟好大胆,看到不爽就扬起下巴,不管你是王爷还是皇上:“臭男人,每天摆张臭脸,以为你很了不起,要不是运气好,谁会屌你是什么鬼屁王爷!”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62条箴言,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成功需要方法,但更需要智慧,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汇集奥巴马成功智慧,总结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