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立”为开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表明严冬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季来临。中医认为,春季属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而人体五脏与五行对应的是“心肝脾肺肾”。肝属木,木的物性是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从立春开始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那样酷冷,但如果过早脱下棉衣,很可能使人体防御功能被摧毁,导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这时除了要保持穿暖少脱之外,特别要注意的是护好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颈部和双脚。
下面推荐几道立春进补食疗方。
1.高粱粥
材料:高粱米100克,桑螵蛸20克。
做法:先将高粱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将桑螵蛸煎取浓汁,去渣将药汁与高粱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至米熟烂粥稠为度。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固涩。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食后欲呕、便溏腹泻、面色无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尿、夜尿多、遗精阳痿等病者可用。
注意:高粱米不易熟烂,故宜适当久煮。素有习惯性便秘者不宜服。
2.首乌粥
材料:制首乌15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制首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取药汁,再用药汁与粳米以文火共煮稀降粥熟烂后,调入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益精血、补肝肾。治疗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肢体麻木等。
下面介绍一种立春时节预防肺炎的药膳。
生脉茶
材料:人参9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做法:将上3味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一剂。
功效:益气敛阴。
适应证: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悸气短,神疲力乏、胸闷自汗、口干舌燥等。
雨水
从雨水这一天开始,雨量会逐渐增加,湿邪之气也会随之而来。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免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另外,雨水时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故易发生高血压、痔疮出血等疾病。所以雨水节气的养生重点是:摄养精神;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并防止风湿;作适当的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当对脾胃进行补益。
俗话说“春困秋乏”,特别是春日的下午,人们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就感到特别疲乏,这个时候伸个懒腰,就会觉得全身舒展,精神爽快,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感到清醒舒适。
下面推荐几道雨水进补食疗方。
1.山莲葡萄粥
材料:山药50克,莲子肉50克,葡萄干5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莲肉、葡萄干洗干净,与粳米同入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粥熟后即可放入白糖。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2.西洋参粥
材料:西洋参3克,麦冬10克,淡竹叶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将麦冬、淡竹叶煎取药汁,后用药汁与粳米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西洋参,再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宁心安神。
下面再介绍一道雨水时节预防感冒的药膳。
白菜根汤
材料:香菜50克,黄豆15克,水700~800毫升。
做法:将香菜洗净,切碎,与黄豆同放入锅内,加水,煎煮10~15分钟即可。
功效:三风祛寒、发汗、健脾益气宽中。
惊蛰
“蛰”在汉语里的解释就是藏的意思,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开始震响,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响起,蛰伏的动物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就开始出来活动了,蛇虫鼠蚁、病菌等害人虫也会结束冬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增强体质,以驱邪气。
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多吃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
下面推荐几道惊蛰进补食疗方。
1.首乌丹参蜂蜜汁
材料:制首乌20克,丹参15克,蜂蜜15克。
做法:将制首乌、丹参洗干净,以清水文火慢煎,去渣取汁,调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补血滋阴活血。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属血虚兼有淤血者。
2.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材料: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
做法: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吃肉。
功效:滋肝肾,益脾气。
下面再介绍两道惊蛰时节预防肝炎的药膳。
1.珍珠草猪肝汤
材料:珍珠草(干品)30克,猪肝100克。
做法:按常法加水煎汤,调味,吃肝喝汤。每日1剂,连服5~7剂。
功效:平肝清热、利水解毒。
适应证:急性传染性肝炎。
2.柚皮汤
材料:新鲜柚皮2只,葱末30克,调料适量。
做法:先将柚皮用炭火烧焦,刮去外层,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去除苦味,然后切块,加水炖熟,加入葱末、调料即可服食。每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
适应证:肝炎,胁肋疼痛。
春分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在保健上应注意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饮食上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搭配饮食,如吃寒性食物鱼、虾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配以滋阴之蛋类,以达阴阳平衡之目的。
下面推荐几道春分进补食疗方。
1.银花生地绿豆汤
材料:银花、生地黄各20克,绿豆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银花、生地黄加水煎汤,去渣,再入洗净的绿豆煮汤,熟后调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2~3次分服。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证:猩红热恢复期,症见丹痧布齐后1~2日,皮肤开始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尚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干咳、食欲不振等。
2.枇杷叶汤
材料:鲜枇杷叶1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枇杷叶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沸15~20分钟,弃枇杷叶,调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连服3日。
功效:清热止咳、降气化痰、和胃止呕。
适应证:预防猩红热。
清明
每年的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气。对于养生来说,清明时节基本上不会有寒流出现了,即使在天气交接中会出现几天的“倒春寒”现象,但气温的大趋势是不会升高的。清明前后,比较显着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天气比较阴凉,养生重点应该放在补肾、调节阴阳虚亢等方面。
清明时节比较常见的阴阳失调证型有:
(1)阴虚阳亢证,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时潮红,四肢麻木;
(2)肝肾阴虚证,常见症状有:头晕眼花,目涩而干,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足跟痛;
(3)阴阳两虚证,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常见的症状有:头目昏花,面色苍白,间有烘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有水肿。
防治这些病症,应针对阴阳失调,本虚标实的病理,从调和阴阳,扶助正气着手,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从饮食、起居、情志调摄等方面多下工夫。
下面介绍两道清明进补食疗方。
1.萝卜生姜汁
材料:萝卜、生姜各适量(萝卜10份,生姜1份),食盐少许。
做法:将萝卜、生姜洗净捣烂,取汁,加食盐调匀。每次服15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宽中下气、和胃止痛。
适应证:胃脘部阵发剧痛、腹胀等。
2.玄参炖猪肝
材料:玄参15克,鲜猪肝500克,菜油、酱油、生姜、细葱、白砂糖、料酒、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干净,与玄参同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煮约1小时后,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在炒锅内放入菜油,投入洗净切碎了的姜、葱,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中,将酱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兑加原汤适量,以湿淀粉收取透明汤汁,倒入猪肝片中,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明目。
适应证:肝阴血亏虚所致的两目干涩、迎风流泪、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夜盲症以及慢性肝炎而属肝阴血虚者。
谷雨
谷雨以后,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待空气潮湿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反应。此时的养生重点要放在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以适应外部环境方面,从而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
另外要注意的是,此时虽然气温回升较快,天气不再寒冷,但由于雨量较多,早晚还是较凉,因此,早晚出门时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则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饮食方面,这个节气应该多吃一些有滋阴养胃、降压降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除风湿、温补养血等功效的食物,如菊花鳝鱼、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等。
下面介绍几道谷雨进补食疗方。
1.鸡肝草决明蛋汤
材料:鸡肝50克,草决明10克,鸡蛋1个,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鸡肝洗干净,切成片;草决明入沙锅,加水适量,煎取药汁,以药汁为汤。烧开后,下入鸡肝片,打入鸡蛋,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适应证:肝血亏虚所致的目暗昏花、视物模糊,以及夜盲症而属肝血虚者。
2.当归杞子汤
材料:鸡肉250克,制首乌15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干净,切成小块;制首乌、当归、枸杞子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鸡块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开,后用文火慢炖,至鸡熟烂时,除去药袋,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益精血。
适应证: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形瘦体弱、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视物模糊、须发早白、稀疏易脱、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色淡、爪甲枯脆等。
立夏
每年的5月6日前后是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心里会有莫名的烦躁,人也会变得暴躁易怒喜欢发脾气,这就是气温过高导致心火过旺所致,也是中医“心主神明”的表现。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来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情绪波动起伏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以及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关系的。特别是老年人,由生气发火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立夏要养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在饮食方面,立夏以后天气渐热,应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腻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否则易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造成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还应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对“养心”有好处的食品。
立夏以后虽然天气渐热,但毕竟还没到伏天酷热之时,所以不要急于换上单薄的衣服,晚上睡觉也不要盖得过少,以免夜里受寒感冒。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发作。
下面介绍几道立夏进补食疗方。
1.荷叶荔枝鸭
材料:鸭子1只(约1000~1500克),荔枝250克,瘦猪肉100克,熟火腿25克,鲜荷花1朵,料酒、细葱、生姜、味精、精盐、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鸭子宰杀后,除尽毛,剁去嘴、脚爪,从背部剖开,清除内脏,放入沸水锅中汆一下,捞出洗干净,荷叶洗净,掰下花瓣叠好,剪齐两端,放开水中汆一下捞出;荔枝切成两半,去掉壳和核;将火腿切成丁,猪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细葱洗净后,姜切片,葱切节。取蒸盆一个,依次放入火腿、猪肉、鸭、葱、姜、精盐、料酒,再加入适量开水,上笼蒸至烂熟,去掉姜、葱,撇去汤中油泡沫,再加入荔枝肉、荷花、清汤,稍蒸片刻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适应证:阴血亏虚、气阴两虚所致的神疲气短、形体消瘦、烦热口渴、骨蒸劳热、午后低烧、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干呕呃逆、干咳少痰、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贫血等。
2.牛肚薏米粥
材料:牛肚100~150克,薏米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先将牛肚洗干净,切成细块,与薏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牛肚熟烂,粥将熟时加入少量食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
适应证: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便溏腹泻、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白带量多,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等而属脾胃气虚者。
小满
每年的5月21日左右是小满,小满以后,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也有所增加,温高湿大,如起居不当很容易引发风疹、汗斑、风湿症、脚气等病症。防治这些病症在饮食方面应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等;住处的房屋应保持清爽干燥;易发皮肤病的人应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有条件的可以经常进行药浴和花草浴;精神方面,应注意保守内敛,忌郁闷烦躁。
下面介绍几道小满进补食疗方。
1.栗肉淮山粥
材料:栗子肉30克,淮山药15~30克,茯苓12克,炒扁豆10克,莲子(去心)肉10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栗子肉、淮山药、茯苓、扁豆、大枣用清水洗干净,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慢熬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止冯。
适应证:脾胃气虚、水湿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神疲气短、腹胀水泻、小便不利、慢性水肿、白带量多、小儿疳积等。
2.葛根粉粥
材料: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葛根洗净切片,水磨澄取淀粉,晒干备用,每取30克,与粳米(先浸泡一宿)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米花粥稠为度。
功效:清烦热、生津液、降血压。
适应证:阴津不足之烦热口渴及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痢等。
芒种
每年的6月6号前后是芒种。我国江西省还有句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是在讲芒种夏至时节人们都非常懒散,甚至走路都没精神。这是因为入夏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湿热弥漫空气,致使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所以人们多会感觉四肢困倦,委靡不振。要缓解这种懒散之情,首先应该在精神上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另外,要晚睡早起,多多呼吸自然清气,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还可以小憩一会以恢复疲劳的身体。
在饮食方面,养生家普遍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大医家孙思邈认为“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就是说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还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下面介绍几道芒种进补食疗方。
1.清脑羹
材料:干银耳50克,炙杜仲50克,冰糖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