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2900000004

第4章 雄伟长城

在整个雁门关防御体系建设中,雁门关长城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长城,当地的老百姓称其为边墙。这道蜿蜒在巍峨雁门山上的雄伟边墙,与边关以及边关内外的边城一同构成了这道坚固的防线。

1.寻找赵国残梦

雁门关长城像雁门关一样古老。从太原出发,沿高速路穿越雁门关天险,回首一望,便是那蜿蜒其上的雁门关长城了。长城外面的城砖已被岁月剥蚀得片砖不存,黄土凝固的恢弘仍展示着当年奔腾万里的壮观气势。

雁门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50年前的赵肃侯时期。赵襄子灭代后,赵国占有雁门关以北山西地域。战国中后期,七雄争霸中原,赵国无暇北顾,楼烦等少数民族乘机返回故地,雁门关成为赵国北部要塞。赵肃侯为了巩固北部边防,开始大规模修筑雁门关长城。

王亚平先生在《山西长城的历史与现状》中写道:

山西境内的战国长城主要是赵长城,也就是赵肃侯时修筑的赵北城。此城东起河北省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之地,西行入灵丘北境,复西行,入繁峙县之北界,再西行,经应县、山阴到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代的勾注。又由北向西南行,入今宁武县之东南境,到阳方口附近,再西南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到兴县,再行西北,到保德县黄河岸止。

高速路口的雁门关长城为明长城。

那么战国时期那段拱卫过强盛赵国的古长城哪里去了呢?

记得16年前普查文物时,根据老乡提供的线索,我发现了雁门关乡后腰铺村东山梁上的石长城。当时,我单独一人,身处荒山野岭,困难重重,无法深入调查,只以简单的记录作结,抱憾离去。

2002年6月25日,我有幸与忻州市文管处的5名工作人员,一起再去进行考察。石长城有人也叫它古长城。所谓古长城不是山阴县新广武附近那段延伸到代县境内白草口的明代长城,而是鲜为人知的,连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石筑古边墙。这天早上7点钟,我们乘坐面包车到达山阴和代县交界公路段一号公路桥附近,用高倍望远镜锁定目标后,几人便快速越过河床,登上对面像鱼脊似的山岗。在山半腰,就可以看到古长城遗址了。初似乱石铺路,不成形状,快到山顶,石筑墙体才慢慢显露出来。它苍古而荒凉,使人顿生沧桑之感。面对这藓斑陆离的墙垣,大家兴奋不已。专业习惯使然,大伙自动忙乎起来。盘量高宽尺寸,从不同角度拍摄资料照片,观察石墙走向,真想一下子撩开古长城那神秘的面纱。

石长城凭肉眼在山下是很难发现的,只有走到近前,才能依稀辨认出来。残墙底宽2米,高不超1米。多数墙体以片石叠砌,个别墙段则以夯土连接。在漫长的岁月里,迭遭雨水冲涮,自然风化,加上畜牧樵采的践踏,尚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它究竟筑于何代?在所见的文史资料里,从东魏武定元年(543)、北齐天宝三年(552)、北周大象元年(579)、隋大业四年(608)和十三年(617),乃至北宋初期,都有修建的记载。但是从实地观察来看,其构筑形制西与宁武境内战国时期筑的“赵北城”相仿,东与广灵县境内的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所筑的石长城几乎无异,同在一条东西绵延的恒山余脉上沉睡,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们小憩片刻后,循迹返下背面的山凹,迂回几百米,顺势又上了一道山梁。石长城消失了,却发现地面上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出现一个大坑,个别坑内还有水泥涂抹的残壁。起初以为是架高压电杆时挖的,又走了一段距离后,大家否定了原先的猜测。电杆坑怎能间距不一?而且仅此一段?边走边议论的时候,坡下上来一群羊,羊倌主动和我们搭腔。当问及这些坑的来历时,他说这是当年晋军和奉军打仗时修的防御工事(1927年的晋奉战争)。这才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很显然,当年修作战工事时,破坏了古城墙。越过这段工事的尽头,石长城依然陈迹可辨,时断时续,显露处高不盈尺,隐没处丛草掩覆。作为佐证古长城的实物,沿途我们还拣到一些黑、红、灰色印有绳纹、复纹的陶片。拐过一道弯,前面出现了牧羊人指点的双窑子,原来这是一个荒废多年的小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向阳处,仅剩残墙断壁。

双窑子北面的石长城由东向西走,在此绕了个半圆,跃上村南一座尖尖的山峰,变成北南走向。转弯处地势低平,宽约20余米,中间被一道纵向夯筑的厚土堰隔断,形成两道出口。此处地表破砖烂瓦俯拾皆是,文管处的同志采集几块薄砖,根据火候、颜色和尺寸,觉得此砖与传说中的“刘秀砖”(汉砖)类似。这里是古代的障塞?还是屯兵处?大家认识不一。他们苦苦寻觅还想有所发现,我则提前向村南那座山峰攀去。在足有60度的斜坡上,不知何时遭到野火焚烧,只见荆榛焦黑,岩石裸露,石长城又断线了。我爬到半山坡歇脚时,后面的人跟了上来。接近山顶又出现了或高或低的夯土墙迹,想必山坡上这一段是土筑墙,因长期水土流失而不复存在了。山顶之上石墙基础又能历历在目了,随山形走势蜿蜒起伏。山的高度呈梯次逐渐提升,大家的步履也越来越沉重,偶尔互相说上一两句逗乐的话,便又继续低头行进在崎岖的山径。“有戏了!”突然有人惊叫起来。东南方向,一座突兀隆起的山上,模模糊糊有石墙轮廓。好家伙,古长城!转来转去,绕到那上面去了!借助携带的望远镜观察清楚后,大家立刻振奋起来。我赶紧从地图上查找,山峰标名“猴儿山”,海拔1795米,等高线显示山脚那边还有个叫吴家庵的自然村。

猴儿山接近山阴与代县交界,往代县方向望去,山势更加峻拔,沟、壑、坡、梁苍郁葱茏,植被茂密,随处可见牛羊自由徜徉。猴儿山的古长城坍圮得几乎与坡面平了。还好,乱草丛中,基础片石砌放保持不乱,仍是2米宽。猴儿山孤高特立,傲睨群峦,我们沿着欲断还连的残墙艰难地向峰巅攀缘,眼看就要上去了。这时,天空中电光闪烁,乌云翻滚,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骇势。猛然,当空一声炸雷,震得山鸣谷应,顷刻之间,雨珠像断了线似的纷纷直刺下来,打在脸上如同针扎一般。小伙子们赶紧把背包、相机等交给我,催我下山,可他们仍坚持还要往上爬。我劝阻无效,冒雨踉跄摸向山脚下的吴家庵。这也是一个几近荒废的村落,在一孔低矮的破窑洞前,一位60多岁的老汉把我迎进屋内,窑洞深且暗,靠后墙横盘一条土炕,里面的东西杂乱置放,刚刚煨过的蒿草散发出刺鼻的烟熏味。顾不上其他,一屁股坐在炕沿边,喝了碗老汉递给的白开水,紧张的情绪才有所缓解。和老汉闲聊一会儿,觉察到外面雨势有所减弱,探出身子向东张望,透过雨雾,隐隐地看见几个黑影朝这边慢慢移动,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大约过了40分钟,听到外面有了小伙子们的脚步声,紧接着他们一个个湿漉漉地钻进昏暗窄小的窑洞内。

霞收雨霁,时已傍晚,大家不便久呆,便辞谢了野老,披着金色的夕晖,急匆匆地踏上了归途。

自那以后,我因诸多琐事缠身,不能和忻州市文管处的小伙子们一齐再去考察。今年9月间,我们通了一次电话,他们告知,这段古长城从山阴境内的猴儿山拐向代县境内的黄草岩,再折回山阴的水峪口,向东跨过代县境内的金刚垴、馒头山、草垛山,一直到分水岭乡的长城村附近。那一次,我们把踏勘过的古长城暂称为东段古长城。西段的分布情况如何?据忻州市文管处的小伙子们反映,他们从神池、宁武、原平跟踪石长城到代县白草口界内,发现明代修长城时占用了一段石长城原址,延续到山阴境内一号公路桥西面的山上,石长城在此岔开,折下山脚处附近,正好与一号公路相望。千年古长城总算在代县露出了它的路桥。

这是代县文管所所长崔有良先生踏勘出来的文字。沿着崔先生的足迹,我们看到,古长城就隐没在苍茫的雁门山上。时光推至2000多年前,古长城坚硬的墙体,曾是一个古老王国永远强盛的寄托。正如雁门关无法阻挡强劲的北风一样,雁门关长城也无法阻挡一个王朝必然坠落的趋势。凝结着一个王朝美好希望的古长城,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残痕,而修筑过这段古长城的赵肃侯连同强盛的赵国已在历史的风沙中,烟化成一个越来越遥远的名词。

2.割不断的情结

不知是长城的重要性使然,还是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使然,雁门关长城成了历代帝王心头一个始终无法释遣的情结。

雁门关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的赵肃侯时代,此后汉、北齐、北周、隋都曾大规模修复过。“明修长城清修庙”,雁门关长城正如其线上的雁门关一样,至明而达极盛。

汉元光五年(前130)正月,气势如虹的汉武帝发万人修凿雁门关。雁门关上的赵长城早已东倒西歪。汉朝除重新加固赵长城外,还在赵长城上建起巡敌瞭望的敌楼和射击敌人的垛口。汉长城为石头砌筑。北朝后期,为防止蠕蠕族南下,又大修长城。北齐天宝三年(552),北齐自山西临汾西北筑长城,经汾阳、崞县、代州、居庸至海,前后所筑东西长达3000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北周大象元年(579),大司徒立翼巡长城,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东至碣石,西至雁门。隋朝时,为抵御北部强悍的突厥铁骑,曾动员百万军民大修长城。隋大业四年(608),燕代沿边诸郡旱,时发卒百余万筑长城;十三年(617),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男女无少长,皆就役。长城线上是一派宏大的筑城景观。

至明代时,朱明王朝将修复长城的情结发挥到极致,有明一代共大修雁门关长城十八次,前后绵延200余年,几乎伴随了整个明王朝。明正德八年(1513),明王朝筑长城,东起浑源州,西至宁武,因为山险,凡400里。这段长城路过雁门关。明正德十一年(1516),李铖于雁门东边墙筑七堡,西筑四堡。明嘉靖十九年(1540),都御史刘皋筑雁门隘塞300里,高阔一丈五尺。嘉靖二十五年(1546),总督翁万达大修长城8200多里。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李景筑关墙,绵亘15里。新广武至白草口这段雁门关长城即为李景所筑。这段长城保存得相对较好。巍峨的山脊上,雄宏的长城蜿蜒其上,气势十分壮观。长城高8~10米,上宽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有戍城一座。敌楼建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敌楼下设暗门,门洞高2.3米,宽1.7米。现存较完整的敌楼有“针扃”、“挖阨”、“壮橹”、“天山”等。明代的长城内部都是夯土,外部用巨大的城砖包砌。由于风雨剥蚀,加上人为破坏,不少地段的长城只剩下夯筑的肌体。

沿白草口登上这段饱经沧桑的长城,触目所及的是荒凉和冷寂。废弃的城砖遍地都是,残破的城楼危岩耸立,砖隙中疯长起来的白蓬葱郁成一片伤心的荒芜。已很久没有人访问过这段长城了,一声呐喊,白蓬中的山鸡尖鸣着飞向远处的山冈。

3.呜咽的杀子河

建长城难,毁长城易。历代帝王重视了有形长城的建设,却往往不重视甚至亲手毁掉那些护卫国家的“无形长城”。雁门关长城脚下有一个叫赤土沟的地方,中间是宽阔的河床,两边是泥土冲刷出来的壁立陡崖,河床上有一条细河静静地流过。

沿赤土沟两侧曾建有十八座扶苏太子庙,除过拆毁的外仍有两座保存的较为完整,一为沟口的扶苏太子庙,一为沟底的芳昌太子庙。扶苏太子庙就在赤土沟村中,坐北向南,有正殿3间,其面宽为3间,进深亦为3间,单檐硬山造式。正殿两侧有东西朵殿各3间,东西两面有配殿各3间。正殿南面为山门,建钟鼓二楼。芳昌太子庙规模略大,也是坐北向南四合院式。院内正北中间为正殿,面宽3间,单檐,硬山顶,隔扇窗,青灰筒板瓦盖顶。正殿左右各有朵殿3间。正殿东西有配殿各3间。正殿对面有坐南向北的古戏台,台建于二层台上,下为砖石结构人行通道,台上建屋3间,面宽3间,进深3间。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院内有明清碑4通。两庙始建年代不祥,现存下来的建筑均为明代所修。

赤土沟的对面有一个叫门王村的地方,村内建有一座蒙恬墓,墓地长5米,宽5米,墓丘直径5米,高1米,墓前的古碑上刻有“蒙恬之墓”四个大字。

太子庙、蒙恬墓的后面就是蜿蜒的雁门关长城。2000多年前,太子扶苏、大将蒙恬曾统帅30万大军巡狩长城,北拒匈奴,是秦王朝最坚固的北部边防。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代雄主卒于东巡的路上。赵高、李斯欲立二世胡亥为帝,便假传始皇遗诏,将太子扶苏、大将蒙恬屈杀于长城脚下。那一定是一个阴风怒号的日子,扶苏、蒙恬的一声长啸,唤来上天倾盆而下的泪雨。一个照耀千古的电闪过后,扶苏、蒙恬的身躯缓缓倒下。建长城难,毁长城易。就像赵国屈杀李牧自毁长城一样,伴随着扶苏、蒙恬倒下的是其身后雄宏坚固的万里长城。扶苏、蒙恬死后三年,庞大的大秦帝国便在天下义军熊熊的怒火中灰飞烟灭了。

扶苏像一直挂在赤土沟旁的扶苏庙里。庙前那条被改名为杀子河的小河,也从秦一直流到现在。沿着杀子河登上岸边的太子庙,耳边似隐隐听到呜呜咽咽的哭泣声。唐朝诗人胡曾写过一首《杀子河》诗:

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是当年恨李斯。

同类推荐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热门推荐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傲世玄灵师

    傲世玄灵师

    她本是古老世家的嫡出小姐,却因一个奇异的手镯成了孤儿,成长于渺无人烟的幽深崖底。身为万年不遇的废材,她是如何得奇书,收神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那片与世隔绝的崖底?她本是傲世九重天的女神,一场大战,肉体湮灭,灵魂轮回,一朝转世,掀起风云无限。她有一个诡异的游魂朋友,一双慧眼识珠玉。她有一个极端的剑灵丫头,仰着娇俏可人的小脸对她说:“主人,我是真正的杀戮之剑,鲜血才能提升我的品质。”她有一只强大的本命玄兽,霸气天成的他一腔柔情为她绽放,霜,我们生命共享,灵魂相契,生生世世都得在一起。她位高权重的师父说:“生命比面子更重要。”她还有一个亦敌亦友的朋友,那个风华绝代的美男。滟滟紫衣,幽幽紫眸,敛尽世间芳华。身为神殿最年轻的大祭司,他高贵优雅若春风。他说:“这是我的选择,与她无关,不论什么结果,我都接受。”身怀世人禁忌的光明元素,她不得不韬光养晦,身怀世人觊觎的至尊玄器,她不得不谨小慎微,即便步步为营,也有那无耻的世家家主对她巧取豪夺,“如此强大的玄兽,你不配拥有。”即便小心谨慎,也能遭遇那阴险狠毒的美貌圣女,“敢抢我的男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即便天赋卓绝,遇上那心胸狭窄的丹药宗师,也得遭受诬蔑。“就是你个小偷,偷了本大师的上古神丹。还说自己炼的,你以为上古神丹是路边的烂白菜?”阴谋诡谲,征途险恶,且看何人陪她直捣黄龙。世事如棋,波涛暗涌,且看她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面对强大得不可战胜的神祗,她傲气扬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本姑娘定要傲世这九重天!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恢弘的大汉?绚烂的大唐?静谧的大宋……如果说,历史有道门槛的话,任何人都不过是槛外痴人,企及遥望。拈起脚尖,伸头探望,总能于门缝问窥及些许的意境,宛若发现新大陆般,惊喜连连。现在,就在这窥望中,让我们的思绪走进另一个美妙的天地……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重生小医仙

    重生小医仙

    虎落平阳被犬欺,掉毛凤凰不如鸡。翻手为云覆手雨的貌美丹祖,转生后直接幸运E。不就是体质废柴么?老子练!不就是流落在外没钱吃饭么?老子赚!不就是时不时被豪门老爷爷鄙视加无视么?老子忍!不就是随身绑定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包子兄长一只么?老子……她额角微微抽动,有些嫌弃。这个能不能换?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听说星星睡着了

    听说星星睡着了

    私生女谢晨曦的母亲在歌厅做红牌时有幸认识了一位商人,为了成功攀上高枝,不惜在她16岁那年,以一纸法律文书和20万元亲自与她断绝了母女关系。愤怒绝望之下,晨曦离家出走,却在半路的昏阙中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林北生。两人因此结缘,却也因性格和家世等问题而矛盾衍生,最终,背道而驰,分道扬镳。要怎样才能找回遗失的爱情?要怎样才能让记忆回到最初的美好?刹那转身,注定一生的宿命。躲不过,忘不了——离情。
  • 不朽战尊

    不朽战尊

    强者辈出的时代,谁会站在武道巅峰?牧云,出身微末的少年,偶得无上神器,开启至高武印,修行至尊武学,决战上古大家族,以武道极限,破碎虚空,傲战八方。在波澜壮阔的宗门战争里,崛起于乱世之中,以一人之力,重启宗族荣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