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胃的生理与胃液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像一个有弹性的口袋,是食物暂时停留和消化的场所。胃的入口叫贲门,和食管相通;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的形状和位置随着内容物的多少和身体的姿势不同而有改变,充满食物时略呈钩状;饥饿时可缩成管状。
胃的结构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胃有前后两壁,还有上下两弯,较短的上边是胃小弯,较长的下边是胃大弯。胃小弯和幽门部都是溃疡病的多发部位。
(加入“胃解剖图”)
胃的消化功能是依靠机械和化学作用来完成的。食物进入胃后,胃开始运动,胃壁逐渐舒张来受纳食物。当食物刺激胃壁,通过中枢神经引起反射性、有规律的胃壁蠕动,将胃内食物进一步磨碎和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样食糜,分批送入十二指肠。胃的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排空时间的长短与食物的质和量有关。水排空最快,流质饮料较固体饮料快些,固体饮料在胃窦磨碎后,与胃液混合,消化为液状或半流状食糜,然后才自胃排出。未消化的固体食物不能通过幽门,从胃窦又推回胃体,重新研磨。脂肪食物对胃的抑制作用大,蛋白质食物次之,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产物对胃的运动基本上不起抑制作用。
胃的化学性消化是由胃液完成的,胃液中含有蛋白酶、盐酸和粘液,其中盐酸的作用最为重要,它能使胃蛋白酶原变成胃蛋白酶,并造成酸性环境,将食物中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小肠的进一步分解和吸收做好准备。胃酸进入小肠后可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并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等物质的吸收。
胃神经对胃的运动和分泌是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协同。胃的分泌机理是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控制。我们在进食时,虽然食物尚未进胃,但看到食物色、香、味时,与食物有关的信号传入中枢神经,再通过支配胃的传出神经,引起胃的分泌与运动,当食物在口腔内咀嚼,进行吞咽时,食物直接刺激口腔和食道,再引起胃液的大量分泌。但当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受到破坏或任何一方过强过弱时,就会引起胃活动与分泌的失调。
胃为什么没把自己消化掉
人们吃进食物后,很快就被胃液消化掉了。胃液酸性很强,可从来没有把自己消化掉,其中奥秘何在?
事实上,胃液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也对胃壁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即造成一些细胞的死亡。但是由于胃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这种损害仅仅是暂时的,胃能很快恢复如初。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系德本教授的研究资料表明,每分钟胃的表面能够产生约50万个新细胞。也就是说只需三天,就可以再生出一个新胃来。然而,由于胃液能在几小时内把胃的组织溶化掉,只靠产生的新细胞,还来不及完全弥补所造成的损失。因此,还得另有本领才行。
胃的第二个本领,是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被称为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它与胃液直接接触,使带有腐蚀性的胃液不能渗入到胃的内壁。我们知道,如果胃内产生过多的酸液,就会导致胃溃疡。由于胃粘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所以可免遭或只受到轻度的酸液侵蚀。
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盐酸所组成。胃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它是一种无害的消化酶。但盐酸却不同,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轻而易举地毁坏胃的组织细胞。因此,只靠胃的再生能力和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还不够。在胃壁上皮细胞上面还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碳水化合物,即所谓的糖体层。它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胃的保护。另外,在胃壁里层,还覆盖了一层由脂肪物质组成的、称为类脂体的物质。此类物质对盐酸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这是胃保护自己的第三个绝活。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胃粘膜上皮细胞能不断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它对胃肠道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还有人证明胃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新的激素(都是肽类物质)。
胃的日常养护
有很多女性最大的抱怨时消化不良,正常的一顿饭也会让她们的胃胀得难受,打嗝、胀气、恶心,严重者还会疼得坐立不宁,在日常生活中不够注意,就会让脆弱的胃“伤痕累累”,人们应当爱护自己的胃,如果对这些小毛病视而不见,等到胃出了大问题就后悔莫及了。
对于上班族来说,胃的日常养护尤为重要。上班族的职业特点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那些终日奔波在外、无法定时用餐的人群:
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况,肠胃系统也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精神紧张会抑制胃肠蠕动,消化液会随之减少,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胃酸过多,损伤胃黏膜;工作时间不定时,突如其来的加班、出差,致使生物钟紊乱,经常晚上加班,夜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睡眠时间不充足,睡眠质量不高,这些都容易导致肠胃功能不正常;此外,很多女性早上不吃早饭,时间一长,不仅影响胃功能,容易患胃炎、食管炎,还容易得胆结石;另外,暴饮暴食、春秋季节受凉、经常服用感冒药和抗生素类药物也是损伤胃黏膜、影响胃功能的重要因素。
上班族最容易得的胃病是胃炎、胃溃疡和胃炎、食管炎。一旦发现自己有急慢性胃炎的症状,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胃病。
切勿拖延病情,随便吃药“忍”过去。乱吃药会使胃痛雪上加霜,胃痛患者第一忌服镇痛药。目前各类镇痛药有100多种,处方和非处方的都有,它们的化学组成为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咖啡因、笨巴比妥,这四种药物对胃均有刺激性,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咖啡因与氨基比林的刺激性较大,咖啡因除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外,还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使胃十二指肠的炎症及溃疡加重。胃痛时服用此药,无疑在胃部原有的病变上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如果一定要用镇痛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尽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伤害。
胃药也不能随便吃。对于胃病,人们普遍反映难治,这主要是由于不重视造成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把胃病当回事,得了胃病并不马上到医院去诊治,而是凭经验随便买药吃。临床上胃病的种类很多,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最常见。病变部位、程度、病因不一样,用药理应有区别,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随便吃药,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胃药90%以上都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它们对于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有些作用,但对于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则不是主要用药。这是因为抑制胃酸的药物确实能缓解疼痛,患者的胃痛止住了但同时也掩盖了症状,容易让患者忽视疾病的本身。其次,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通常就比较少,再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胃部的酸性环境就更弱了,反而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容易发展成为胃癌。所以说即便是胃药也不能乱吃。
对于胃的日常保养,首要的原则是饮食健康,大鱼大肉之类要减少,特别是不要贪烟酒。大鱼大肉等酸性食品吃多了,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积聚,进而造成胃酸过多,导致烧心、反酸、胃溃疡。同时吸食烟酒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减少血液供应,降低肠胃消化功能,使胃黏膜受到伤害;第二是饮食要有规律。要坚决避免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尽量做到定时进餐,每日可定时进食5一6次,进食量少,能减轻胃的负担,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进餐次数多,可使胃中经常存有少量食物,减轻胃酸分泌过多带来的痛苦。第三是注意生活习惯。情绪要乐观。研究表明,胃肠疾病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要经常心情愉快,保持乐观,避免患得患失、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要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的分泌,减少胃病发病的机会,有益于身体健康;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导致胃病发作。腹部受到寒冷的突然刺激,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分泌失调,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现象。
养胃秘诀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2.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3.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养胃食物
1.小米:暖胃,安神
2.南瓜:南瓜性温,味甘。
解毒:南瓜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质: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日常胃的保养五注意
1.保暖护养
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2.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3.忌嘴保养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4.平心静养
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5.运动健养
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从饭后反应检查肠胃病
消化道疾病很多,但往往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你应该从饭后一些不明显的症状中,学会自检,早发现早治疗。
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4.常常于饭后2小时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会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6.吃东西不当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警惕溃疡
溃疡病,又称消化性溃疡。凡能与胃酸接触,发生自身消化,造成粘膜损伤、糜烂,最后形成溃疡的部位,均可发生本病。本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在21~50岁占70%,但以青壮年最常见。男性发病率4倍于女性。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如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身心.诸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病毒侵袭作用增强或防护机制降低,或二者兼之,或内外因合而致病。
溃疡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中上腹疼痛,这是本病最常见、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所谓慢性、周期性,就是中上腹部的疼痛有数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反复发作历史,且常与季节和工作、学习的劳累程度有关。一般秋冬季好发,工作或学习紧张时好发。至于疼痛的节律性,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所不同。前者常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发作,餐后2小时左右即可自愈,进食不能缓解疼痛,常会加剧疼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在餐后2小时左右发病,直至下一餐进食后才缓解,常有半夜痛醒的病史。发病时患者常用进食的办法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约有10%左右的溃疡病患者可从无疼痛,临床上称其为“哑性溃疡”。
伴有症状:除中上腹痛以外,还可伴有反酸、嗳气、闷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溃疡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基础治疗:
1.饮食有规律,少食多餐,不吃过于粗糙和过冷过热的食物,避免有刺激性的调味品。
2.戒烟禁酒,禁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之类。
3.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
药物治疗:一般连续用药2~3个月溃疡就可愈合。为了巩固疗效,应减量维持1~2年,以后视病情稳定程度再决定用药方案。
杀菌治疗:80%左右的溃疡病患者都合并有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该菌很可能就是本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且与溃疡癌变有关。因此,每位溃疡病患者都应定期通过胃镜或呼气试验检测有否Hp感染。若Hp阳性,应首先去消化科进行杀菌治疗。
有下述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有多年溃疡病史,经严格内科治疗症状不缓解,影响工作、学习者。
2.穿透性溃疡、疑有癌变、顽固性幽门梗阻或反复出血、影响生活质量者。
3.急性穿孔或并发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应急诊手术。
手术方法一般采用胃次全切除术或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溃疡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既不苦口,又不伤肤,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以下介绍几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
1.新鲜猪肚1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入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加盐调味,分几次服完。数日后可重复一次,疗程不限。
2.花生米浸泡30分钟后捣烂,加牛奶200毫升,煮开待凉,加蜂蜜30毫升,每晚睡前服用,常服不限。
3.蜂蜜100克,隔水蒸熟,每天2次饭前服,两个月为一疗程。饮食期间禁用酒精饮料及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