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200000006

第6章 爱河之源——童年的记忆(5)

成年累月,大娘就那样。由奶奶呼来喝去,被大伯非打即骂,大哥宝山和我也渐渐对她横眉瞪眼。大娘只是苦了脸面,捣着小碎步前后奔忙。我也记得她偷偷地提起衣襟抹泪,但从没见过她有过一次高声抗议,更不曾有过一日偷闲。

众人评论奶奶:

“她那么威风八面地当婆婆,还不是因为‘黑草鸡’没出息?别人谁能受了那一套?”

奶奶自己也打心底明白:

“你大娘一辈子没出息,可也一辈子服服帖帖。从来也没有和我顶牙磕嘴!”

奶奶去世后,父亲主持再次分家。房产衣物,都给大伯一家分到最好的。父亲说:

“大嫂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做了一辈子‘黑草鸡’。我看这只‘黑草鸡’最有功劳!给老人家二十年做茶打饭、端屎倒尿、呼来喝去,别个谁也做不到!”

大娘十年前也下世了。我这个吃过她十年茶饭的侄子,竟没能回去奔丧。泉下有知,大娘肯定依然默默无语,绝不会说我什么。而我的心却不会因此而平静。

十九大哥宝山

大娘前后生过十一胎,只存活了两个:宝山和莲英。

乡间女人平常营养差,生产之后的保健也极为落后。所谓“坐月子”,女人产后就真个靠着被垛坐几十天,不许躺下休息。产妇坐着,有利于排出体内“恶露”,原也有几分道理。一概坐着,就有点走极端。为了产后消化通畅,奶水丰富,多喝汤水也有道理。但我们家乡的产妇,一月四十天之内,只许喝炒米稀饭。头几天三根指头捏一撮米,几天之后加到一酒盅米,熬一大锅稀饭,一天喝三大锅。奶水之内的营养构成自然极差。因而,孩子们大都瘦弱,缺钙尤其严重。十有八九的儿童都是扁头,只能左右平摆,愈压愈扁。

大哥宝山便是一只那样的头,左右三寸来宽,前后有将近一尺。通常人们叫他“扁骷髅”,难听的就改叫“暖鞋样子”或者“吊塄瓜”。

大哥是一只扁骷髅,脑筋也不好使。他比我大五岁,不断退班蹲班,念书到四年级小学毕业,我就赶上了他。他念书不抵事,爬墙上树,掏雀捉蛇却是好把式;气得老师称他是“学害”,经常在他的扁头上将教鞭敲成三四截。老师还骂他“浪费教鞭”。

大伯见他不是念书的料,也就不寄什么大希望。认下名字,会计算工分口粮,趁早到农业社里种地欺负土坷垃。所以,大哥还上学的时候,就对干农活很上心。砍柴担水,赶车扶犁,样样精通。初小一毕业,他就再也不肯上学,甘心情愿种地当农民。

记得我八九岁上,往自留地里送粪或者从地里往家收庄稼,我总是和宝山一块抬。一根槐木扁担,绳子扣要正好搭在中间,用手一下一下量好,谁也不沾谁的光。到了地头分食干粮,他又提出,他年龄大,要多吃一点。如此看来,他的脑筋其实满好使。因而,我和他经常吵架,争得面红耳赤。

但我要和别的孩子起了争端,宝山则毫不迟疑地出面保护我。“扁骷髅”打架摔跤是一流水平,为此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人敢欺负我。再说,宝山会掏麻雀,会逮松鼠,偷桃偷杏艺高胆大。松鼠可以给我玩,山桃野果又总是给我分食。失主告了状来,挨大伯痛打的也只有大哥一人。结果,大哥宝山就总是在地头分到大块的干粮。想起当年为了一块糠窝窝的大小唇枪舌剑,那也真是童年的乐趣呵!

大哥宝山毕竟过早地扛上了繁重的农活,十五六岁上他就驼了背。奶奶和大伯都担心他找不到媳妇,大伯还曾经在炕上压住大哥修整过他的脊梁。压了几个晚上,没见效果,大伯也没了信心,随它去了。所以,大哥后来又得了一个绰号,叫“锅宝山”。

大哥今年四十五,背驼得十分厉害,牙齿已掉了不少,上山下地腿脚也不很利索。他分明过早地衰老了。我家上一辈人,二伯五伯是驼背;我们兄弟一辈,大哥又是驼背。山区的艰苦生活折磨蹂躏着一代又一代农民,榨干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血汗。大哥有两子两女,大嫂特别给大儿子取名“学文”。但学文自从包产到户之后也读书不成,早早上山下地做务农活了。到哪一代人他们的日月才不再特别艰难,才不再出现驼背呢?

二十缺水季节

我们家乡古来缺水。老辈人打过井,总也没打出水来。合作化之后,请县水文站来测量了地脉,又组织劳力打井。打下去五六丈,连根水毛也没见,井筒塌方还砸死一个人。

平时人畜用水,主要依靠旱井——家乡人叫“水窖”。

水窖,三四丈深,口小肚大,底下掏成穹窿形状。底子和四壁用三合土夯实,利于蓄水。我们家有一个水窖,是父亲在三反运动后收到退回的款子,雇匠人打下的。他童年时代,五岁就和五伯到十里地外去抬水,深受缺水之苦。

院里有水窖,所以每到阴云密布,雨水将至,我们就忙着扫院,清除猪屎鸡粪。半夜落雨,没来得及扫院,也只好就那样。雨水从房檐、从空场、从村街,聚拢在水道,注入水窖。我们就吃用那水。水中杂质污物很多,谁家水缸底都集一层泥沙。开水倒在碗里,过一刻碗底就沉淀一层黄土。水呢,总有一股浓厚的土味。习惯了,就那样食用。用过一冬一春,家家水窖都快空了,打上来的基本都是泥汤。雨季到来之前,每年有一段缺水季节。

由于缺水,卫生是讲不起的。洗澡,压根没这个词儿。洗头,就算奢侈。一般,男人剃头时,洗一把头;女人梳头时,梳子上蘸点水。很风流的女人,脸上抹厚厚的粉,脖子却是黑的,头发有一股脑油臭。

挽起裤脚搓麻绳,腿上都结着厚厚的污垢。一小盆洗脸水,要全家人都来洗过。洗过之后,再洗一次野菜,然后用来和煤泥。孩子们十天半月难得洗一次脸,一个个鼻涕饭痂,都像花皮豆籽。过年换新衣服,必须洗手洗脸,手上污垢极难清除,用指甲抓抠,会抓得血迹斑斑。

老天不下雨,庄禾半死不活,人畜吃水成了大难题。大家只好上山去排队担泉水。

我们村四周山上有三四处山泉。麦秸掌泉子一昼夜出水二十四担,是最大的一处山泉了。麦秸掌离村二里,山道崎岖,特别有百十级陡峭的台阶。村里有那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十二岁的男孩子应该担得动一担水,否则他就会被人耻笑,当不起一个“男”字。具体考核办法,那就是从麦秸掌担回一担水来。

记得是1958年春天,我满了十周岁,虚岁已经十二。赶上缺水季节,就和宝山上麦秸掌去排队等水。接满两木桶水,宝山还要排队等着接另一担,我就自告奋勇担了先走。在盘山栈道和较缓的坡路,我还可以担得动。到了那百十级陡峭的台阶边,我发了愁。月夜朦胧,山风料峭,山崖壁立,道路险峻,闹不好连人带桶会滚下山谷。我就把两只桶里的水都倾掉一些,这才勉强担下山来。下山步入平地,有些后悔,可惜那倾掉的水。也许我可以将满满一担水挑得下来?正胡思乱想,听见后边有人大步流星喘着粗气赶上了。我心中有鬼,急忙挑了水担狂奔。然而晚了,将近村边,我被赶上了。赶来的是二伯。他放下水担,忙来验看我的水桶。发现水桶不满,不说黑白,兜头就赏了我两巴掌。他那巴掌,打得毛驴都能爬上树去!我脸颊脖颈,火辣辣地,怯怯地分辨:

“我还小,我能担下多半担来,就不错了!”

二伯断喊一声:

“小王八蛋,你还嘴硬?十二岁的东西,担不动一担水,你还不一头碰死!

滴水贵如油,你小子就舍得倒了半担!”

我含着泪屈辱地挑水回家,奶奶和大伯知道了我挨打的事,都未发一言。十二岁担不动一担水,他们能说什么呢?挨打,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处于那样的生活环境,就要依从那环境的要求。二伯的儿子东山,比我大一岁,他连半担水都担不动。二伯尽管厉害,却也不去打他,他根本就不担水嘛!但东山在孩子们中间就十分受歧视,被大家瞧不起。我当然不去和他看齐,也不埋怨二伯。我只是下了一个决心:

从今往后,我的肩上永远是满满一担水!我再不会为此而挨打!

二十一山乡野趣

回想童年时代上山下田,劳作尽管艰苦,但也充满了无穷的趣味。

盛夏,学校放了暑假。农田里正是麦收和中耕除草的大忙季节。我们都要下地割麦子或者锄耧大秋作物。在烈日下,钻在蒸笼一般的庄稼棵子里,挥镰挥锄,炙热难当,焦渴欲死。田间休息,成人们就顶着毒日头坐在地头吸烟解乏。

孩子们则要跑好远去找一片树阴,或者去找水喝。野地里,间或也有旱井。旱井很深,水离井口太远。我们就脱下衣服,栓成一根长绳,吊下去吸水。衣裤沾湿了,提上来拧挤出一些水滴,大家凑上嘴去争着抢食。水又浑浊,衣裤也汗臭难闻,但我们都喝得极香。那凉爽可口的快感非言词可以表达。

中午歇晌,我们也都不睡。到河滩里逮蚂蚱,拍蝴蝶,捉蝈蝈,上树掏鸟窝,到地里刨猁。猁背上三条黑道,尾巴开花蓬蓬松松,非常好看。学名叫做花鼠。花鼠喂熟了,就在人的身上和衣兜里攀爬窜动,给人乐趣无穷。

当然,我们最喜欢的还数凫水。下过暴雨,池塘和沤麻坑里聚满了水,我们总要千方百计去耍水。山里缺水,惧水如毒蛇猛兽。上山上树,摔得头破血流,大家认为很正常。山里孩子,还能怕山吗?但哪怕仅仅是二尺深的水沟,大人们也禁止我们去玩。这些日子,奶奶就不睡午觉,在大门口坐一只蒲团乘凉,专门监视。我和宝山伪装睡熟,趁人不备,就从茅厕墙上翻出去。跑到水塘边,脱个精赤条条,跳进那浑浊的泥汤中学“狗刨”。大伯终于发现我们逃亡,他常常追到水塘边来。我的脖颈和屁股上少不了挨许多巴掌飞脚,宝山则兔子似的窜进了庄稼地。大伯“祖宗八代”地骂,使拳头大的石块朝地里乱掷。宝山吓得到半夜也不敢回家。第二天中午,我们偏偏还要逃出来。越被禁止的事,就越有吸引力啊!

到了秋天,学校还要放一次秋假。秋高气爽,遍地果实,我们参加收秋,和农民一样满怀了喜悦。在地里,队长组长高兴,会允许大家搞几次野餐。架起篝火,烧熟豆荚和玉米棒子,大人孩子一个个吃得满嘴乌黑。最可口的自热是烤土豆和烤南瓜,尤其受欢迎。烤南瓜的办法相当奇妙:三块石头支起一块石板,下面烧火,上面放南瓜。南瓜砸开块子,最底层铺了瓜瓤,中间一溜摆放南瓜块儿,上面使瓜叶覆盖严实,最外面掬许多黄土蒙封如一个坟包。火势渐旺,听得瓜瓤咕咕嘟嘟;了无声息,南瓜就烤好了。一层层揭去黄土瓜叶,南瓜热气腾腾,焦黄干绵,香甜异常。

收罢秋,再读书有两个月的样子,我们就又放了寒假。冬闲时节,田间无事,孩子们的主要营生是砍柴。冬天的柴火落尽叶子,干燥易燃,一捆捆砍回堆在柴场里,慢慢烧用。上山砍柴,我们都是成群结队,一来热闹,二来壮胆,不怕野猪豹子。孩子们集体砍柴,有几条孩子们的章程。一是不许抢割好柴,一人分好一片山坡,挨着砍去。二是不能甩下大伙先走,谁要手快,自己割好了要帮别人,大家一齐捆好柴捆,一齐下山。有人混坡抢好柴,或者甩下大伙先下山,那就会受到大家一致谴责。这样的孩子,滚了坡,伤了手,没人同情。

砍柴割草,难免伤手伤脚。有人砍破了手脚,大家围拢来帮助止血裹伤。先冲伤口哗啦啦尿一泡,算是消毒。然后撕一块烂棉花,点燃了烧作灰烬,带着火烬,就那么红红地敷在伤口上,止血极有效应。最后,从衣襟上扯一块布来包絷。每逢这时,献棉花献布条的,十分踊跃。未带火种,止血时就只好找干羊粪球,揉碎了敷伤。实在着急,随手抓一把土来捂上。就那样土法医伤,我们都不曾化脓感染过。

无疑,童年时代的上述经历,大大增强了我的生活能力,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

二十二农家春节

寒假上山砍柴,除了大雪封山的日子,我们一天都不休息,直要砍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送灶君,家家户户吃糕放炮。吃糕要蘸糖饧,据说,用糖饧供过灶君,就糊上了他的嘴,他上天就不能打什么小报告了。糖饧,是用洗瓜和洗胡萝卜的水熬制成的。有的地方,这一天须买了糖瓜来供灶君,都出于同样的用意。

这时候,没有人家再动用碾磨了。过年用的粗细米面都已准备齐全,家家户户忙着摊煎饼,蒸发糕,炸面食,过节的气氛一日浓似一日。大约普天下的孩子们都一样盼望过节,尤其盼望过年。过年,要穿新衣服,要放炮迎神,还要磕头拜年,那是极其引人兴奋的。

除夕夜,大人们连夜包饺子,我们在枕边放好新衣服,似睡非睡,等候迎神,夜半子时,三星正南,村中有人开始放炮。我们急忙窜下地,到院里迎神。

先在当院燃起年草柏叶,一时火光蚀天,村后的红崖蓦然闪现。接着在门神土地财神灶君各路神仙的灵位前焚香上供,叩头如仪。麻炮鞭炮随之燃放开来,整座红崖回声隆隆,直要响闹一个钟头不止。据说,神仙们就被接下来了。大伯负责拈香上供,率领我和宝山叩头行礼。他面容严肃,举止极其恭谨。我和宝山也都不苟言笑,神色十分虔敬。那看不见的神仙也许正在虚空中注视着我们呢!

接下神来,吃点早餐,天色微明,开始磕头。五个大伯们和七叔都新剃了头,带领孩子们来奶奶的屋里集齐。大伯首先主持司仪,给奶奶拜年。大伯高喊:

“妈!给你磕头啦!”

给奶奶行过礼,二伯挨下来主持司仪,给大伯拜年。依次拜下去,直拜到七叔为止。

给伯叔叩过头,再分别到各家给大娘们和七婶拜年。折腾个把钟头,自己家里拜年完毕。之后,大伯率领全体人马上街,到宗族里以辈分高低远近挨门挨户去磕头。红崖底村,张氏宗族是大族,占了十之八九。磕头拜年,走门串户,起码得半个上午。

我们家族的拜年队伍,在村街上会不断遇到别支别族的队伍,大家就不再另行登门,于当街上叽里咕噜地拜起年来。孩子们都相互瞅对方的新衣服,注视对方带了土迹的膝盖头,面色都十分满足而得意。

磕头拜年,长幼有序。孔老夫子所定的礼法规矩,就充分体现在这一套仪式之中了。但对于孩子们而言,自然远远意识不到其中的文化意味。与其说孩子们不懂事,被迫屈膝弯腰,不如说孩子们都觉着好玩,乐在其中。

现在,三十年世事变迁,村中除了几个老派人物,大家都不再磕头拜年了。

但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依然盼望过年。过年,是乡下孩子最隆重的节日。

二十三庙会风光

除了过年,农民另一个最大的节日就是中秋了。“二月二”、“三月三”、五月端阳、“七月七”,九九重阳,都不如中秋节盛大而隆重。

我们家乡先前不种麦子,农民嫌种麦收成低。所以大家难得吃白面,仅过年吃一顿饺子。富庶人家,八月十五才能再吃一顿面条面片儿,还要端了碗在大街上炫耀:

“大年初一刚吃了饺子,八月十五紧跟上又是一顿白面!”

一般人家,便不能“紧跟上”这一顿。

月饼则是家家户户要打制。打好月饼,不供月神之前不许吃。正如平常初一、十五做糕,也得烧香上供敬过各路神仙,才能食用。孩子们嘴馋,大人就吓唬:

“还没供献过,吃了要歪嘴哩!”

我们村有个歪嘴,是河北平山县的一个席匠。那样子十分难看,我们怀疑他就是小时抢先偷吃了供品,才歪了嘴的。

好不容易等到月上东山,月饼瓜果毛豆荚之类供过了月神,这才开始吃月饼。到允许吃月饼的时候,它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了。吃过月饼,再无其他活动,中秋节就冷冷清清地过去了。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机4

    天机4

    “迷雾散尽,谜底揭晓:末日审判,终于降临。在南明城的巨大舞台上,“神”导演了一出满足人类窥视自我欲望与困境心理的真人秀,旅行团成员在聚光灯下集体接受审判,他们是否真的犯有“七宗罪“?有人神秘失踪,意外现身后又尸现太平间;有人早已命归黄泉,竞转而复生,又再度死去。有人倒在“神”的枪下,而“神”自身也被判以死刑……天机世界里,人性被拷问,”神”权被颠覆。最后一夜,大罗刹寺内部,通过“未来”之门,幸存的人能否获得新生?不到最后一刻,天机不可泄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
  • 月下清风唐梦

    月下清风唐梦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她倾尽一生却只求能与他并肩而立坐观天下。他隐藏锋芒,或温润或清冷只为那无上的荣光。可叹!可惜!那尊贵的血统注定他只能屈膝为臣,一辈子俯首;那曾经尊贵的身份注定她一生只能黯淡无光无法得见天日。心有不甘?又如何!清辉惨淡,月下清风只剩那一梦李唐。
  • 挽红楼之黛玉绝爱

    挽红楼之黛玉绝爱

    发现一个本文的有声版——天方听书网,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挽红楼系列红楼新文出炉:《挽红楼之玉亦狂》地址:【大声的吆喝次新文啦~~】《帝妃轻绝》沙发,板凳,地板都没人,亲们快去留个脚印先~~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只为三生石畔甘露恩,造历幻缘,续前缘。从此无限愁怨痴苦,魂断天涯。待红尘已成过往,方得识,灵水河畔,那一双执着而痴怨的晶眸,原来,曾有这样一个小仙童。采珠玑,窃仙魄,坠入凡尘,只为她。只知已泪尽报恩,岂知竟未了另一段风流公案。谁才是她此生,真正的冤家?情若飘渺,何苦自扰,爱既无根,何不绝爱?同样的黛玉,却是另一种人生,不再为金玉良缘耿耿于怀,不再为木石姻缘愁肠百结,重返人世,只为全新的生活。只为寻找真正的缘分。绝爱,断绝的是与纨绔宝玉间的缠绵纠葛,却是真正幸福的开始。……迄今为止,落花最喜欢的名著莫过于《红楼梦》,个人也对其中人物性格命运有很多看法,欢迎同样喜欢红楼的亲们和我交流,各抒己见。【红豆群】:59283575品红楼故事,说红楼人物,并不仅仅局限本文,红楼迷们皆可进。敲门砖:说出红楼中,亲觉得最适合作儿媳妇是哪一个…推荐自己的完结作品…《莲花祭》……“我想让你活着,想让你还像在那个冰冷的早晨一样,仇恨地看着我,说你必定会与我为敌,我宁愿你带着这种恨意报复我,哪怕最后我会败得伤痕累累,我也心甘情愿。”“…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多年之后,当你再想起我今天的话,你会为它的真实性而感到惊讶,你会觉得,我是世界上最言而有信的君主。”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故事,一段莲花开落的苦涩童话,一本虐心的《莲花祭》,为您展现一个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敬请众亲品读。顺便介绍一下该文的视频,供亲作茶余饭后的消遣?pstyle=1【强力推荐!】落花用了好久做出的视频——怀念红楼梦?pstyle=1喜欢红楼的朋友,千万去看看哦~~(注:与挽红楼无关,该文视频以后另作)…推荐作品……好友瑾瑜的转型力作,《倾歌天下》各位亲可以移步一观,多多投票收藏支持!~~…………
  • 捡宝生涯

    捡宝生涯

    一块家传古玉,让孟子涛开启了别样人生。宝玉、古瓷、名画、文玩珍宝接踵而至,让孟子涛一步步成为一位收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