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200000007

第7章 爱河之源——童年的记忆(6)

在我们家乡一带,热闹隆重可以和过年相比的节日,只有四月十五的藏山古庙会。

有一出戏《八义图》,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忠良之后赵武,被奸臣屠岸贾迫害追杀,有八名义士藏孤救孤,孤儿赵武终于长大成人,平反昭雪的故事。《东周列国志》对这个故事也有记叙,书中讲那孤儿藏身之地名曰“盂山”。在我们盂县,这座山就干脆叫做“藏山”。藏山,是一道僻静险要的山沟,沟深五里,沟口的村庄也以藏山为名。藏山沟深处,绝壁之下建有一座大庙,庙里供着那孤儿赵武,庙名“大王庙”。阴历四月十五,即是历史悠久的藏山庙会日。

藏山在我们村以北。赶庙会时,若走大路,须得走出我们柏泉沟,出沟之后向北沿官道走五里,才到藏山村。穿村而过,进了藏山沟,沿途有着名的藏山八景。我们赶庙会,一般都走山路。翻山越岭,只有五六里路。

庙会这天,山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庙上则是人山人海,商贩聚集,仕女如云。凉粉油条烧饼糖瓜各式小吃摊星罗棋布。卖鞋卖布卖日用杂货的争相叫卖。

左边骡马市,右边西洋镜,大殿外观赏风景,大殿内瞻仰神像。窄窄的一道山沟简直吵翻了天。庙会,那既是农民交换农产品、采买必需品的场合,也是农民的传统式的旅游活动的处所。

记得小时游藏山庙,觉得庙宇弘敞,塑像高大,泥塑壁画极其生动。大殿内的神像庄严可怖,摄人心魄。进入殿内,不由得敛声屏息,虔诚肃穆。如今回想,庙宇建筑,总是使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那儿神灵高于一切,决没有人的任何尊严和地位。孤儿赵武,本来也是凡人。后人将他供为神仙,人们自己创造的神反过来统治人们。这大约也是中国农民文化特有的一种现象吧!

据说,农民求雨求药,藏山大王极其灵验。因而,大殿内外挂满了匾额。上书“庇护众生”,“有求必应”之类。但我也听说,赤日炎炎,农民连日求雨不至,大家就将神像抬在烈日下,四乡游行。晒,人与神一块晒;渴,人与神一块渴。这样祈雨,叫做“恶祈”。神灵们不体察百姓疾苦,百姓们也会给他们一点颜色来看。忍耐,毕竟是有限度的。狗急跳墙,猫急上树,人急了眼要反抗。尽管农民的反抗非常可笑。

我在乡间十年,从记事起,每年四月十五都要去逛藏山庙。奶奶给我和宝山每人带两块馍馍,几个煮鸡蛋,当作午餐。零花钱一分也没有,每见有人买油条凉粉,十分羡慕。也有的全家一同游藏山,自己带点豆芽菜,还用半颗鸡蛋白来做酒盅,有吃有喝,显现一种天伦之乐。那情景也令人嫉妒眼红。我只记得有一次,父母亲回来探亲,也去逛庙会。父亲给我和宝山靠山各买了一枝铅笔、一盒蜡笔,母亲给我买吃了凉粉,还花钱让我看了西洋景。那一天,我玩得特别高兴,感到了“幸福”二字的含义。

“文革”之后,古庙被捣毁,传统庙会亦被取缔。前几年,上面又拨款重建藏山庙,县里还组成募捐委员会募集资金。听说庙会不仅恢复,盛况更属空前。

农民有了钱,旅游的兴致无比高涨;花钱也十分大方,来几听啤酒罐头不在话下。身穿港衫牛仔裤,手提录音机的新式农民成群结队。可惜我总也抽不出机会回乡,未曾亲眼见到如今庙会盛况。

自然,求药祈雨一类迷信活动也随之兴盛,有钱的农民也依然是农民吧!

二十四神泉完小

1958年夏天,我初小毕业,暑假之后,进人神泉完小继续读书。

神泉村,离我们村七里,位于柏泉沟口的西北方向,也是一个山村。这山村,是个堡寨,西向是山沟,北边是山冈,东南方位建有堡墙,东南各开一个寨门,拱洞中央的额石上刻有“神泉堡”三字。村北山岗上,建有一座吕祖庙。

元代崇奉道教,这神泉堡曾驻扎军队,吕祖庙应是元代建筑。吕祖庙内有一眼泉水,常年不涸。泉眼凿如碓臼形状,雨季不溢,旱季不浅,随舀随满,是谓“神泉”。

神泉村正当央,另有一所庙院,据说先前供着火神。神泉完小就设在这儿。

庙院正殿是五年级教室;正殿对面是一座石砌的戏台,四周砖石建了墙壁,就是六年级教室了。一个年级大约有五十余名学生,四乡八里十几个庄子的学生跑校前来读书。学生们男多女少,年龄差别很大。我在班上算年龄最小的,男生大的有比我长六岁的,女生还有两个结了婚的。

神泉完小,有一个校长。校长不带课,名叫张生华。矮矮的个子,目光闪烁不定,门牙两侧各镶一只金牙。他的任务主要是给学生们训话,声音很高,面容十分平肃,而且喜欢手舞足蹈。他具体训了什么话,我一点也记不起了,而他又蹦又跳的样子却历历在目。

五年级班主任,名叫赵培龙。是个头发密厚、脖颈发红的年轻人。他喜欢刷牙,这使学生们大为惊叹。但他的口腔里总喷着一股怪味,他又偏偏爱贴近学生讲话。

到六年级,班主任换了一位韩老师。韩老师牙齿极白,还会弹琴,只是脸色较黑,脸颊上布满了黑色青春疤赘。调皮的学生偷偷叫他“韩疤子”。

班任老师之外,有个女老师李秀凤。她教过几次音乐,但她不识谱,一句歌词能唱出七八个调儿来。上了一回图画课,黑板上画了一只六边形,就说是书包。乡下学生没有直尺之类的文具,画那六边形都大为吃力,结果大家几乎都不曾及格。

教历史地理的,是李唐定老师。为了便于区别,校方规定我们叫他唐老师。

唐老师家里是我县的大地主,他是清华大学肄业。日常洋装革履,颇具风度。毛笔字也写得极好,他给我们提的仿影,在我们村受到长者们一致好评,认为可以和锁爷的字相比美。奶奶大伯向来没见过唐老师,也经常交口赞誉。唐老师一只眼睛的眼皮上,长了一块肉瘤,学生们又私下叫他“唐疙瘩”。

取绰号这种不文明行为,可谓由来已久。在学校这种教育人的地方也是屡禁不止。这是孩子们对于管束禁忌的一种反抗呢?还是人类天性中有一种嘲弄同类的恶作剧本能呢?它是很值得我们分析研究的一种文化现象吧!

每听到我说出“唐疙瘩”这大不敬的名堂,一向疼爱我的奶奶总是非常生气,面孔板得僵硬,半天松弛不开来。小学毕业后,我到太原读书。假期回乡,听奶奶说,唐老师后来被调出神泉完小了。他先被分配到我县北部,到滹沱河一带极偏远的山区去教小学。他害怕那儿的溪流山涧,害怕那儿的独木桥。他骑在独木桥上过河,战战兢兢,魂魄俱丧。到底放弃职业回村种地了。大地主的子弟回村,立即落入贫下中农的专政之下。唐老师又确实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队里专门派他掏茅粪,直搞得满身粪水。

开会时,到场早了要挨训,说他要“偷听机密”;到场晚了也要挨训,说他“故意拖磨”。偏偏他老婆又是一个半瘫痪的病人……奶奶不知是从什么渠道听了这些消息的。她一边说,一边叹息,真切地怜悯那位她从也不曾见过面的先生。唐老师我后来再也没有见过,每当想到他,很少忆起他上课教书的模样;倒是更多地想象一副图景:洋装革履的他,苦了脸面,歪歪斜斜地挑两只粪桶,在田间小路上挣扎……在神泉完小这样一个环境,和这样几位老师一道,我读了两年书。那是我在农村生活的最后两年。

二十五如此头脚

高小,老乡们称做“高学”。出村读高学,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奶奶令大娘给我洗过衣服,买了一块花格毛巾亲自给我缝制了一只书包。之外,特别着意将我本身修整了一番。奶奶说:

“念高学啦,头不是头、脚不是脚、什么样子!”

于是,首先整备我的头。

乡下男孩子,最普及的发型是那种马鬃鬃头。个别的后脑勺那儿再留一撮头发,叫做“舅舅毛”。凡是在舅舅家中常住者,剃头都留舅舅毛。这一风俗不知含有什么样的久远流传的文化意味。除此而外,为了长命,如同男孩专取女孩名字的意思一样,也有极少部分的男孩留一种“姑子”头。姑子,不只是指尼姑还是道姑。那头型是在头围一周,留一圈头发,圈内圈外全部剃光;头顶发旋儿再留下小小的一撮,叫做“八根毛”。这多半有一种舍身佛门,获得菩萨保佑的意义。

我读小学时,一直留着马鬃鬃。又大又圆的一颗头,仅在脑顶前端留那么半截手掌大的一块头发。假期到太原,我的发型就遭到城里孩子们的围观和嘲笑。

那时,我就感到自己脑瓜愈发又大又圆,无可藏匿,辣辣地冒火。到理发馆去改发型,理发师们俱都发愁:剃刀剃就的基础,一下子颇难修改。出村读高学,奶奶顺应时尚的改变,决定依从我的愿望,给我改成分头。具体执行者,是一向操刀的大伯。

从我们红崖底小学最早任教的哦梁贵明老师和伍国才老师开始,他们的分头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年龄大点的学生常为了留分头还是剃光头和家里吵得不可开交。大哥宝山二哥靠山都因为留不成分头,痛哭流涕过。后来,他们宁肯自己使一把剪子剪头,剪得狗啃了似的,也不再剃光头。大伯肯给我剃分头,真是对我格外体己了。

湿过头发,大伯磨利剃刀,先将我脑顶的长发抓起,四周旋瓜似的剃去一圈,分头的雏形就成了。奶奶探过身来检查,说是留得太多太厚,“黑毡似的顶一块,上火!”大伯接着继续加工,将长头发朝天揪起,底下用剃刀掏得干干净净。这样,我的头顶就剩下薄薄的梳齿儿似的两扇头发。被剃头刀钻心钻肺地杀割半晌,分头终于理成了。奶奶说:

“好!凉快,不上火!”

大伯合上刀具,欣赏一番,也认为不坏:

“凑凑乎乎,和咱学校的老师留的头也差不多哩!”

我到院子里散步一回,大娘婶子们俱都夸奖,我十分得意,忘却了剃头时的疼痛。

上边剃好分头,奶奶又拿出一双她托人赶制的新鞋给我换上。

前多少年,农家谁个舍得买鞋?都是手工做鞋。麻绳纳底,线绳纳帮,又重又硬,叫做“砍山鞋”。我小时候总是穿这种砍山鞋。到太原见别的孩子穿球鞋布鞋,自然十分羡慕。村子里比我们先上高学的孩子们,也有雨天穿雨鞋的。但父亲从来不给我买鞋。他不愿意我在众堂兄弟中间搞“特殊化”,而且他总是拿他小时和我相比:

“雨鞋?有布鞋就不错啦!我小时候,布鞋也没一双囫囵的。上山砍柴,破鞋不跟脚,脱下来塞在柴捆子里,下了山才凑合着又穿上。雨鞋?哼!雨鞋!”

砍山鞋虽然结实,但我记的脚下的鞋总是破的。一是脚长得快,趾头们总要将鞋帮撑裂,“五兄弟”全部裸露;二是山路极费鞋底,脚跟脚掌部位常常磨穿两只大洞,石子儿不时钻进去捣乱。

出村读高学,奶奶托人给我赶制了一双新鞋,我自然十分满足。她老人家尽可能地打扮了她的高学生,也异常欣慰。脑袋上留了分头,脚下蹬了新鞋,农家之于高学生,足见重视啦!

二十六跑校日月

两年时光,无论盛夏严冬,雨天雪地,我们外村学生都是跑校读书。村子里习惯叫做“跑高学”。

我们红崖底离神泉七里,差不多是最近的路程。我们沟里边的张家庄比我们远三里,田家庄则要远五里。也许愈远而愈小的山庄,对于读书更重视吧,田家庄的学生上学最积极。往往大伯还率领我和宝山在自留地里干活,就看到河槽里的砂石路上,几个学生疏疏朗朗排了一列,鱼贯走出山沟去。大伯这才准许我收工,担了粪筐茅桶回村。回来顾不及洗手洗脸,急忙吃饭。早饭,总是瓜菜米汤,又稀又烫,惶惶喝两碗,嘴里几乎烫起泡来。匆匆背了书包去追同学们,书包在屁股上敲得“呱呱”响,米汤在肚里也逛荡得“呱呱”响。肚子一阵怪痛,脑门上满是汗滴,而鞋壳里早不知钻进多少石粒子去,好不硌人!奔波七里地,到了神泉村,村街上人们才捧着大碗慢慢吃早饭呢!

午饭,大家都是带一块窝窝头。学校教工食堂的灶火上,砌一只小水缸,当作烤炉。学生将各自的窝窝头做个记号,半上午烤进去,中午各自认领出来,窝窝头已烤得焦黄喷香。——到六年级,“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全民大饥馑,大家就不再烤干粮了。一来怕丢失,二来不等烤制,早已下肚去了。

跑校读书,路上奔波是很苦的。春阳和煦,秋风凉爽,自然要好得多。严冬酷暑,备尝风霜。数九严寒,北风怒号,雪砂扑面,冷气彻骨。多数学生,只穿一件光身棉衣,我棉衣里边衬一件单衣,已经算得上贵族了。七里山路,寒风硬将棉衣吹透,感觉如同穿了一面筛子。同学们都冻得拱肩缩背,口鼻青紫。脚汗融了雪粉,一个个鞋帮裤脚上皆结着一层冰甲,吭啷有声。盛夏炎热,自不待言。最怕遇了暴雨冰雹,无可藏匿。山野茫茫,天地一色,暴风骤雨铺天盖地而来,使人以为到了世界末日。若是遇了冰雹,更为可怕。大家一个个抱了脑袋,伏在地下不敢乱动。头上身上横遭锤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方止。终于熬过劫难,浑身疼痛,头上皆有三五七个大包。

正是由于屡遭风雨,我才向父亲提出雨鞋问题的,不料吃了他一顿训斥。从此我再不曾向他提出这类要求。淋雨嘛,浑身便那么落汤鸡似的;鞋破嘛,五个脚趾便那么伸在鞋外。神泉村有知道父亲大名的,常常指着我数落:

“这不是红崖底老六家小子?连雨鞋也没有?”

我不敢接言,慌慌地跑走。心中半是对父亲的怨愤,半是某种自发的豪情:

“老六家的小子怎么样?没有雨鞋又怎么样?总要让你们知道我!”

初读高学,班主任老师并不喜欢我。由于红崖底缺水,我又没有养成什么卫生习惯,经常不洗脸。老师一度时间称我是“不洗脸的老哥儿”。有一回,老师突然发了脾气,命令我们村没洗脸的学生通统回村去洗脸。大家赌了气,回村洗便回村洗!集体跑步回去,往返十四里山路,洗了一回脸。我们也太不卫生,老师惩罚学生也太过分了啊!

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在全班考取了第一名。而且直到高小毕业,我始终牢牢地占据了这个位置。年龄比我大的同学们十分惊叹,大家从此换了一种眼光来看我。老师们也好生欣赏这个年龄最小的孩子,班主任老师在全班会议上以欣赏的口吻道:

“红崖底这位不洗脸的老哥儿,学习还真不赖呀!”

二十七面对死者

本来,每隔一月四十天,我都要去姥爷姥姥家小住一段。在那儿,一来我可以大大自由放肆一回,姥姥把我当小孩子,我也乐于做受宠受捧的小孩子;二来可以大吃大嚼,大解馋焰。桃杏满枝,任我摘取;洋姜地铃遍地,随时挖出品尝;姥姥烹调技术不坏,又舍得油盐调味,不似奶奶管家,从来清汤寡水。吃坏肚子,又有观音老母保佑。一度时期不去,我就心向往之;小住一段,便十分不想回红崖底。贪图安逸享受,莫不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吗?

有那么一段,我却不肯去姥爷家了。原因很简单:姥爷家没有饭吃。苌池村是大村镇,农业社对农民统治更严,不似我们山村偏远,总还相对自由一点。四五月间,姥爷家就几乎断顿。我只要一来,姥爷姥姥总是催我上树吃杏。桃涩杏酸,果实正长,本不应该大量摘取。但姥爷家粮食告罄,只好如此待客。吃两天水果,姥姥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甚至催我动身走路。那对我是极大的刺激啊!

也是我难以理解的啊!

同类推荐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探险记系列1

    探险记系列1

    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洞穴探险;与浮冰和冰山博弈——北极探险;向“未知的大陆”进军——南极探险;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穿越之狂傲魔妃:凤逆九霄

    穿越之狂傲魔妃:凤逆九霄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顶尖的天才杀手,阴狠狡诈,在杀手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然,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地雷阵爆炸而身亡。她,是兴元大陆中千灯国的七公主,软弱无能,体弱多病,人称“废物七公主”。然,因深宫的争斗被暗杀。当素冷的眼眸再一次睁开,展现的不再是懦弱,而是嗜血的光芒,阴狠的笑靥!比灵兽?她有上古神兽青阮凤凰,兴元大陆中屈指可数的拥有神兽之人!比灵力?她是紫级幻灵师,随意召唤一个灵兽便可地动山摇!比势力?她是兴元大陆三大家族中位列家族之首的白羽谷谷主,富可敌国!在这以强者为尊的时代,她必然褪去草包的皮囊,朝着强者之旅一路狂奔,登上最高的巅峰!
  •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主要介绍了在社交、生活、社会往来、职场、商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的礼仪与口才。希望读者在深刻阅读《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后,能“以礼待人,以礼行事,以礼走遍天下。
  • 女凰诀

    女凰诀

    这是一个强者满地的故事:你弱,她就强,你强,她先记账,你更强,她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欺我软,要我命,拳打脚踢踩你脸。少年时,情窦开,坎坷波折不怨天。贪官多,那吏聚,撞到我来将你砍。公主嘲,娘娘笑,耻你唇枪加舌箭。土匪来,他国欺,杀尽赶走爹娘喊。怕泪怕你怕师父,魑魅魍魉也来犯?笑话!先问问我这三尺弑神剑!总的来说,能忍则忍,忍不住,该打脸打脸,该脚踹脚踹,该拔剑拔剑。后果——来了再说!皆因,世事无常,非我所愿。红尘三千丈,与我争江山的,是你,与我共天下的,也是你!江山几万里,我欠谁的,谁又欠我的,欠来欠去还来还去,还不如逃开来去!她本是容色倾城,却偏要女扮男装,她本该逍遥且过,却只能一争天下,她本惊华满腹,却不屑外现于人。他为她,她为他,他又为他......口水战篇:“月黑风高夜,你这一身,要去哪?”“杀猪!”“堂堂北牧,一个公主穿一身夜行衣去杀猪,嗯?”“嘿嘿……那个玉鳝房屠夫告假了,我去帮帮忙……帮帮忙……这不是怕血花四溅吗?”“姑娘如此善良热心,不如先帮帮我?”“你?需要我帮?”“嗯?”“噢,哈哈,能帮能帮,你说,只要不上刀山下油锅就行!”“唉,更寒露重,孤枕难眠,就暖暖被窝吧!”“……还是上刀山下油锅吧!”“那我怎么舍得!”“没事儿!我舍得!”“可我舍不得!”“呸!我的肉体我做主!”……温情篇“那年那时那节,那惊艳的回眸,你净如清泉的笑颜,不仅倾城,而且倾心。至此,让我踏上一条寻你的不归路,山阻,平山,海阻,填海,神阻,弑神,天阻,逆天!这是一条锥心刺骨的不归路,即便如此,我也要鲜血淋漓地走完!只为我这一生,从不留憾。可你若阻我,我……我又能怎么办呢?”“寻遍万水千山,我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灵动的你,千百决绝之间,我终于知道,你终于在离我最近的时节里渐渐远去,我与你,早已时境过千至沧海桑田。看着你绝尘而去,却留下孤独的我,与这寂寞的天下,蓦然回首,江山,犹在,却早已不如画。”“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一夜三千青丝成白发,从此终不可见天日,你可悔过?”“莫说区区三千青丝,纵然是掏心挖肺我也在所不惜!”“为什么?”“他死了,她会伤心。”“如此而已?”“不然呢?”“纵然她毫不知情?”“纵然她毫不知情!”...............
  •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财富思想家》讲述了孔子、马克思,列宁等这些创造了人生财富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别人穿,她也穿,为毛别人不是皇后娘娘就是千金小姐,悲剧的她居然却沦为乞儿,上天不公哦!哼!她也要霸占个王爷,怂恿他去夺皇位,捞个皇后头衔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