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700000001

第1章 素质教育的涵义与功能(1)

素质教育的涵义

众所周知,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明白素质的性质,那么素质教育的含义也就是很清晰了。但问题往往很复杂,对“素质”的不同看法也很多,甚至还有学者反对把它定义为“素质教育”。本节将从几种主要的观点,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的外在联系三个方面来分析。

几种主要的观点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就素质教育问题的著作和文章出版了很多,不少的文章都涉及素质教育的含义。

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从功能、内容,也可以从目的、特点、甚至是实施途径来给素质下定义或做解说。我们可以从以上的六种观点中得到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启示,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以很明确的指导。

素质教育的定义

上文提过,明白了什么是素质,就清楚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特性与品质的综合,所以素质教育培养和增进人们先天特性与后天品质即素质的教育。但这是总的来说,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就是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教育,再往小说就是提高一个国家学生的互质的教育。

很明显,三类素质与三类素质教育八种素质与八种素质教育均一一对应;所以各种素质的内容即是各种素质教育的内容。一般认为,人们先天具有的为特点,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为品质。因此,身体素质及其身体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身体的特点,心理素质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关于心理的特点与品质,社会素质及社会素质的内容就是政治、思想,道德等有关于社会方面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先天与后天的特点与品质是相对的。

据此,我们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都可以很容易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随着教育报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名词,人们也开始用新名词来表达某种教育思想或教育方法。可以说,这是一种进步。用一个新名词来表述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或教育方法是必要的,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不严谨、不科学,甚至概念滥用……用几个字来概括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或教育现象这样复杂的问题,很难、也极易出错。

由此我们可知,当用新词来概括某种教育思想时,要注意其严谨性与科学性不可滥用。但我们在应用时,往往将其忽略。我认为,有什么样的培养、发展、形成、提高,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如要求培养品德行为,就形成了道德教育;要求发展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美感,就产生了审美教育;要求形成知识、技能、智力,就出现了智育;要求提高身体结构与机能的水平,自然就有了体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都要求培养、提升民族、国民或学生的素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素质教育。没什么好惊讶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人们十多年的实践已证明,素质教育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概念。这一点很容易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可以看出。这是毋庸置疑的。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一个国家国民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三大类,其中素质教育又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和劳技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证明素质教育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外部联系

为了更深入了解素质教育,我们浅谈一下它与全面发展教育,个性教育,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定义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这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从古至今,海内外很多著名的大家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我国古时候提倡培养“君子”、“圣人”、“成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主张培养“完全之人物”等都是。他们还规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有知、仁、勇、艺之说,就相当于当今的智、德、体、美的教育。古今中外,最基本的教育为德、智、体三项,而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教育等次之。

基于我国现在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以我们来领会一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以展学说的精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质。

1.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可以说是现实与未来的结合。既针对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又对应到将来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因此,我们理解这一学说之时,就应该明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与未来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概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提倡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所以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本是一种概念的两种说法,不应该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个性发展与培养特长等同起来。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还提倡人的身心、体脑、德才、个体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虽然全面发展就是和谐发展,但并不是平均发展,因而我们必须进行真正的和谐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因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写道:“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即智育、体育、技术教育。”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即今之全面发展的人),其相应的教育则有体育和心育(即智育、德育和美育)。前苏联明确规定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五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经过激烈的探讨与实践,一致认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组成因素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大因素。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要求会提高,那么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因素也会随之发展。

5.虽然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但人的全面发展不单依靠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需要相当长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局限在教育甚至是学校之内,更不能认为短期内就能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6.只有在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两种理想是同时进行的。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过分要求,这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方针时给予体现。我们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方针区分开来。

(二)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推行全面发展教育,也获得了不少成果,但现在又搞素质教育,好像是要取代全面发展教育似的。其实,它们并不相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相互补充。

相互联系。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条件,全面发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就是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素质。三类八种素质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因素是基本对应的。

相互补充。我们都知道,在学校中实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联系了起来,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发展某一素质,而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最终发展的不是别的,而是“素质”。我国始终在推行全面发展教育。可是什么是全面发展?以往是采取列举法来回答的,到20世纪90年代,才加进了美,成为了德、智、体、美四方面,而劳技还没正式加入。其实,列举法亦不可取,因为它难以完备。目前有了素质与素质教育,就可以简单明了地回答:全面发展就是发展素质。这素质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腾飞,以及实践需要的提升等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另外,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素质教育全面与否是不确定的。全面发展教育将其根本特点——全面性——赋予素质教育,从而明确了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

全面发展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它与素质教育并非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对应、相互区别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个性教育的概念

显而易见,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个性或促使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明白什么是个性,那么个性教育就会很容易理解。个性到底是什么呢?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性质。性质包括物性和人性两类。所谓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上的体现或反映,它是足以使某一个体成为该个体的一系列共同的与个别的稳定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特征的综合。这是个性的普遍记法。

1986年,燕国材教授曾主张“世界观核心论的个性论”。他认为:个性=世界观(核心)+个性特征。现大概作一下分析如下:

1.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全世界的根本看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看法。以心理学角度来讲,世界观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即:认识,指通过感知与思维对客观事物和人类本身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了解与把握,它是形成世界观的最初基础。观点,指对所认识对象的一定看法、判断与评价,它是在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信念,指人们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一定判断、见解、原理与知识的真实性坚信不疑的表现,它是在一定观点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还是认识与情感的“合金”。理想,指与个人或集体的奋斗目标紧紧相联的一种追求、想象,它是在信念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是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由此,世界观是认识、观点、信念与理想的综合体,它凌驾于人的心理之上,它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

2.个性特征。人有许多心理特质,但只有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物质才能构成个性特征,并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参与其中。它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需要。它是人的意识对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求性与占有性的倾向,构成部分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部分。(2)兴趣。它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与内在选择性的表现,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智力。它是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或者说,它是认识活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总称,是认识活动的“沉淀物”。主要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等五大基本心理因素。(4)能力。它是有利于人们有效地进行实际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主要分为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智力属于动脑,它解决明不明白、清楚不清楚的问题;能力属于动手,它解决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智力是能力的内部基础,能力是智力的外部体现。(5)气质。它是人们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与倾向性等方面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先天因素在其形成与表现中占主导地位。(6)性格。它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部分,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特征的独特结合,由世界观,现实态度(对人、对己、对事),心理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活动方式(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四部分组成。气质是性格的内部基础,性格是气质的外部体现。

按照以上对个性的分析来看,素质教育就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发展个性特征(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的教育。

(二)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从素质的含义与个性的一般含义方面。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性三个方面,素质是先天具有与后天学习得到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方面。由此,不论实施哪一方面的教育,都会有助于另一方面的发展。

2.从素质分类与个性具体含义的方面。含义的方面,前文已述,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三大类。个性由世界观(核心)与个性特征组成,相当于心理素质。由此素质与个性的关系是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个性教育相当于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从而,心理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增强其中一者,就会增强另一者。

3.从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教育关系方面。上文提过,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等同的,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全面发展与发展个性对立起来,对于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其共同性的一面,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而个性教育则是强调其特殊性一面,对学生提出特殊要求,从而符合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其实,不论是个性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都既讲差异性,又讲共同性。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两者并没有绝对对立,它们是可以结合起来的。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理论,同样可以解释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

个性教育旨在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发展他们的需求、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从素质内涵与个性一般涵义、素质分类与个性具体内涵、个性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等角度看,增强个性教育,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反之亦然。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基础教育的概念

就我国的教育体制,从狭义而言,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到初中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从广义而言,它还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何为基础教育,显而易见,基础教育就是学生们建立基础的教育。如果你能理解“基础”或“打基础”,那么就很容易明白基础教育为何物。我们认为,所谓基础应包含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建立身心健康的基础。现代人认为,健康不仅要身体健康,还应该有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儿童青少年阶段是成长的关键阶段。教育得法,可以使他们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反之,教育不得法,则会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特别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且,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身心健康,它是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的根本,我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推举身心健康教育,它是一切之根本。

同类推荐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睡眠管理手册

    睡眠管理手册

    自远古以来,睡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压力超过了我们负荷的能力。睡眠不足是人们觉得困的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且在现代它几乎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病。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毫无理由的放弃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