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4节20几岁,必须明白“七年之痒”
婚姻中有个词叫“七年之痒”,是指婚姻发展到第七年就会因一些意志外的原因出现一些问题。从充满浪漫的恋爱到实实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处中,彼此太熟悉了,恋爱时掩饰的缺点或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时都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情感的疲惫或厌倦使婚姻遇到了“瓶颈”,如果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一“瓶颈”,婚姻就会终结。在现实中,婚姻真的出现问题,不一定为七年,或长或短,可能只要一年、两年,甚至结婚不久就可能“痒”起来了。
婚姻中的“七年之痒”是对婚姻的一次危机的考验(指可能发生婚外情、外遇、偷腥的现象),这个考验是感情中的转折点,一旦成功,感情便能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两人分道扬镳、分崩离析,最终可能导致感情解体、劳燕分飞。
有资料显示:在1997~1998年间,结婚15~19年的夫妻离婚率增长了10.97%,而结婚20~24年的夫妻离婚率增长了13.8%。这就表明,结婚时间愈长的族群,离婚率也愈高。离婚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很多,结婚以后,双方纷纷除去伪装,缺点毛病暴露无遗。如果对方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不大,则按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经济学原理,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恢复平衡,维持婚姻关系。如果发现对方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心理上无法忍受时,婚姻就会面临崩溃。因此,婚后生活的幸福度是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男女组成家庭后,对另一半早已熟悉,对美好的新鲜感逐渐褪去。
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容易寻求新的满足,然而,不再需要“共患难”的夫妻,反而感受不到对方存在的重要性了。经济学家将婚姻给男女双方的需求带来的满足程度,称为婚姻效用。而当婚姻进入“七年之痒”的危机,最终导致离婚,便导致婚姻的“效用放弃”和“效用代替”。所谓效用放弃,即由于婚姻中的双方或一方无法忍受婚姻障碍,而“主动地”选择放弃婚姻以及由婚姻带来的效用。而效用代替则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现有的婚姻关系与可能的选择进行对比。如果外在的选择优于现在的婚姻,那么婚姻很有可能破裂。也就是说,婚姻中的一方主体因为有了新的关系——可以提供新的效用,进而选择离婚。例如,某一方有了第三者,从而提出离婚。
20几岁的年轻人或许还沉湎于恋爱的甜蜜中,现在说离婚似乎还为时尚早。然而,生活节奏正高速加快的信息时代,婚姻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也在加速,“闪婚”、“闪离”的事情在现代年轻人身上屡见不鲜。婚姻不是儿戏,而是需要经营的一项长久的事业。婚姻中的人应当知道如何相互沟通与理解,不时地给婚姻“保鲜”和“加温”,才能逾越“七年之痒”,奔向白头偕老。
如果遇到“七年之痒”应如何调整呢?
1.奉献理念。不要挑剔对方,不要希冀重新塑造对方。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地为对方做些什么,哪怕是最小的事情,一个拥抱,一个笑容,一个亲吻,让对方体会到温情。
2.留下空间。许多婚姻在束缚与反束缚中走向灭亡,婚姻的对方都应该学会在婚外保持正常的朋友圈子,不要将婚姻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
3.调整期待。过高的期待会与现实形成反差,造成双方的压力。配偶不一定是你结识的异性中最好的、最优秀的,但可能是最适合你的,这就足够了。
4.选择离婚。如果双方都认定是错误的婚姻,离婚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离婚之后应当懂得反思自己,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应当强调的一点是,离婚带来的伤害并不局限于婚姻双方当事人,还可能影响整个家庭,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必须有谨慎、周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