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2200000003

第3章 篆刻流派解析(2)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为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继承父学,工诗文、书画,尤精篆刻,对六书深有研究,主张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他早期从事牙章篆写,由李文甫代刻,后来发现民间雕琢手饰用的灯光冻石可作印材,便专刻石章,并广为流传。因他担任两京国子监博士,有一定声望,再加上他和何震对篆刻的广为提倡,就具备了振兴篆刻艺术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文彭的篆刻艺术美学观表现为追踪秦汉印的美学传统,并参入宋元朱文印的艺术特点,追求印文的造型艺术的意境美,“矫元人乖缪之失”。他治印以书篆笔法、力矫当时印坛上格调低俗的颓风。篆法以小篆为主,界于方圆之间。朱文印继承了赵孟頫的风格,并融入宋元朱文印而出新意,流丽浑厚。在他的白文印中,还有一种比较大方平实、苍猛奔放的特点。何震的印章作品,主要就是继承了他的风格,但都不及秦汉印的苍劲古拙。文彭在篆刻艺术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力矫时弊,追踪秦汉,并融入己意而出新意,挽回了印章杂芜的局面,开创了篆刻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吴门派。他的双刀行草边款也起了示范作用。后来的丁敬对他的篆刻艺术有较高的评价:“三桥制作允儒流,步骤安详意趣遒”。其印作笔势飞动,秀美而有逸趣,长期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在印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可惜传世作品稀少,无专门印谱行世。后与文彭风格相似的篆刻家归世昌、李流芳、陈万言、顾苓、顾听、璩之璞、徐象梅等,被称为吴门派。吴门派以后又派生出何震派和程邃派,这两派以后又演化到几十种流派,形成了明清篆刻流派体系。

吴门派的代表人物如下:

归世昌(1573~1644),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善画兰竹,篆刻取法文彭而有新意,得浑厚平正灵活、方中寓圆之美。他作有精辟的印论:“作印不徒学古人面目,而在探其源,源则作者性灵也,性灵出,而法亦生,神亦偕焉”。著有《假庵诗草》一书。

李流芳(1575~1629),字茂宰,又字长蘅,号松园,别署香海泡庵等,江苏嘉定人。篆刻取法文彭而出新意,笔意较厚重,风格奔放。

陈万言(生卒年不详),字居一,浙江嘉兴人。明末著名篆刻家,篆刻取法文彭大方平正一路而有新意。

顾苓(生卒年不详),字云美,号浊斋居士,江苏苏州人。善诗文、书法,篆刻师法文彭,所作白文印平实浑劲,朱文印圆劲厚实,自然流韵,新意迭出。他对作白文印有精到的论述:“白文转折处,须有意,非方非圆,非不方,非不圆,天然生趣,巧者得之者也。”

顾听(生卒年不详),原字不因,后改元方(或作元芳),江苏苏州人。家贫以治印为生。篆刻取法文彭平稳统一,并加以变化而有己意。朱简尝评曰:“蹈矩随方,始砭吴门习俗。”

(二)皖派

皖派,又称徽派、雪渔派或何震派,其开创者是明中叶篆刻家何震。皖派的篆刻艺术,力矫元人习气之失,使印章艺术向着平正大方、自然得趣的轨道上发展,并在力求振兴秦汉印章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何震与文彭在明代中期的印坛上,积极倡导篆刻艺术,开一代新风,揭开了篆刻艺术创作上百花争艳的序幕。何震派的传人在清代又衍化出了众多的篆刻派别。

何震(约1530~约1605),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山人,江西婺源人。他是与文彭齐名的明代中期的篆刻家,俩人师友甚密,均主张篆刻以六书为准则。何震提出:“六书不精邃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强调应有篆书的准确性和篆法的书写性,才能提高印章的艺术性。他的篆刻,初学文彭,后广游博交,广取秦汉印章之长,从而丰富了印章的多种艺术形式。何震的艺术审美观,强调篆法上,要广取金石文字源流之长。在章法上,提倡要得之大方平正而有自然之天趣。刀法上,指出要痛快生辣,猛利显露,达到无拘谨的神游境地。他的单刀行楷边款,险劲沉着、差落雄健、气势磅礴,自成风格,为后人所取法。他在篆刻理论方面亦有创见,著《续学古编》,对周应愿的篆刻理论作了探讨、补正和发展,还著编有《印选》等书传世。其作品由后来的程原征集,由程朴(程原之子)摹刻成《忍草堂印选》一书,使他的作品得以传世。何震力改前人习气,使印章艺术向大方平正而又自然得趣方面发展,为篆刻艺术的复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后人多宗法何震的篆刻艺术风格,并有新的发展,又形成了众多的篆刻派别。与何震风格相似的皖派篆刻家还有梁、程原、程朴、胡正言、吴忠、吴迥、赵宦光、金光先、刘梦仙、沈庆余、邵潜等名家,都被一些篆刻理论书籍称为“何震派”。

梁(?~约1637年),字千秋,维扬(今扬州人),居南京。工刻印,一以何震为宗,摹刻何氏之作,形神逼真,竟可乱真;布局自运者,往往自成一格;入印之语,不拘成法,使后世印家为之倾心。著有《梁千秋印集》,所载均为摹刻何震印章之作,成书于万历庚戍(1610)年,有祝世禄、俞安期为之作序。

程原(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字孟长,一字六水,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居吴兴(今浙江绍兴)。善绘画,工篆刻。醉心于何震之作。尝四方收集何震印蜕五千余方,从中精选千余,令子程远刻成《忍草堂印选》。著有《六书韵海》三十卷。天启辛酉(1621)年,与子程朴辑《何雪渔印海》四卷。

程朴(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字元素,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居吴兴(今浙江湖州)。程原之子,继承家学,工篆刻,宗何震。尝历时二年,摹刻何震印作,得千余方,辑成《忍草堂印选》二卷,陈继儒、韩敬、陈赤等为之作序。摹刻之作,形神毫发无遗,达乱真地步。周亮工认为程氏父子最善摹刻何震印作。

胡正言(1584~1674),字曰从,安徽休宁人,久居金陵(今南京)。明武英殿中书舍人。为人醇穆幽湛。通六书,为李如真弟子。书法,篆、隶、正、行无所不能,矫逸而有法度。绘画各科兼擅,蔚为可观。善制墨。精木刻彩色套印版画,集前人经验创造刻版技艺,对我国古代版画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工篆刻,尝缩石籀篆为小石刻行世。治印,取法何震,虽豪放不及,却也平稳健实,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交友均为忠臣、烈士和逸老,如倪元路、杨文骢、王思任、史可法等。著有《胡氏篆草》及续集、《印存初集》、《印存玄览》等,并辑有《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以及《十竹斋印存》等。

吴忠(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孟贞,安徽歙县人。精篆刻,为何震入室弟子及主要传人,所作虽不及何氏苍劲,但秀浑有余,刀法布局均平稳老健。著有《鸿栖馆印选》二卷,成于万历乙卯(1615)年,自跋云:“生及文先生(文彭)之时,幸得淑诸何先生(何震),从事三十余年。”另有李维桢、王野等序。

吴迥(?~1636),字亦步,安徽歙县人。工治印,宗法何震,印风苍莽,结构紧凑。董其昌评其印作说:“今犹二十许人,试以其印章杂之长卿(何震)印章,不复可辨。”明万历壬子(1612)年,成《珍善斋印印》二册,有刘锡玄、董其昌、朱子儒等人序;同年,又成《晓采居印印》二册。

赵宦光(1559~1625),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自号寒山长,江苏太仓人,久居寒山。妻为陆师道之女陆卿子,夫妇均显名于时。精六书,工诗文,善书法,运用行草笔势作小篆,创草篆体。篆刻,取法汉人,师何震。线条苍劲,结构谨严工稳,对朱简有较大影响。平生著书数十种,主要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刻符经》、《寒山集》、《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九圜史图》、《却草篆》等。其友章宗岗将其印作集编为《赵凡夫先生印谱》。

金光先(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一甫,安徽休宁人。家资雄厚,好风雅,究心于籀篆。精篆刻,曾游访文彭、何震,后大量摹刻秦汉印章,形神并具,自成一家,为世人所推崇。所作之印,刀法浑厚朴实,布局工整平稳。尝论印说:“刻印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乃今人以讹缺多圭角者为古文,又不究六书所自来,妄为增损,不知汉印法。平正方直,繁则损,减则增,若篆隶之相通而相为用,此为章法、笔法得古人遗意矣。”所著《金一甫印选》,又名《复古印选》,附有万年甲午(1594)年王登之序,万历壬子(1612)年自序和赵宦光之序。

(三)莆田派

以魏植、吴晋为代表的莆田派印章,印文多作小篆,或以小篆渗合大篆,较为对称平板,章法多不够紧凑,刀法较为工整。但在当时的一些地区有一定影响,后人也有宗其法者。

魏植(1552~?),字楚山,一字伯建,福建莆田人。刻印,法秦、汉人,旁参诸前贤,用刀以切见长,分朱布白紧凑平稳,印风苍秀劲挺。楷书印款,喜用单刀为之,工整而挺拔秀丽,结体如唐欧阳询。明崇祯己巳(1629)年作有“滴露研珠点周易”一印。

吴晋(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代初期),字平子,福建莆田人。曾客周亮工门下二十年,能画墨兰。治印,初学莆田派魏植,后尽观周亮工藏印及当时各家印作,所作尽脱莆田派风貌,但技艺大进,印风疏朗工整。刻印创作,主张讲究六书之学。1684年为印谱《宝晋斋印谱》作序。与清乾隆年间的篆刻家吴晋同名。

宋珏(1576~1632),字比玉,自号荔枝仙、国子生,福建莆田人。

(四)泗水派

明代“鼎足而立”的篆刻家之一的苏宣(另外两个是文彭与何震),在艺术上另树一帜,开创了“泗水派”。该派的印风较为平和圆劲,浑厚朴实,工稳苍秀。苏宣创造出了更富于雄浑的印风,但还是不及秦汉。师法苏宣的印人很多,都可将风格类似的归入苏宣派(即泗水派)。

苏宣(1553~1626),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又号朗公,新安(今安徽歙县)人。自幼喜读书及击剑。刻印得文彭传授,又于顾从德、项元汴等藏家处博览秦、汉玺印,曾摹汉印近千钮,积精深功力,所作气势雄强,布局严正。作品流遍海内,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后人列为“泗水派”。有与文彭、何震鼎足称雄之誉。万历丁巳(1617)年著《苏氏印略》四册,马新甫、施凤来、姚士真、曹远生等作序,又有自序。

程远(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彦明,江苏无锡人。工篆书。治印宗文何及苏宣诸家。曾摹刻大量秦汉和明代印作,于万历壬寅(1602)年辑成《古今印则》四册,谱末附有治印的论著《印旨》一篇,苏宣、梁为之校定,王登、朱志蕃、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之作序,对当时的印学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何通(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至天启年间),字不违,一字不韦,江苏太仓人。曾仆王锡爵家。精篆刻,宗汉印,取法苏宣,分朱布白多变化,运刀自如,印风苍秀劲健,被朱简列为“泗水派”。著有《印史》六卷,选刻史传人物私印五百钮,并附刊小传,成书于明万历庚申(1620)年,苏宣、王开度、陈元素、沈丞等为之序。

丁元公(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末清初),字原躬。晚年时明亡,出家为僧,名净伊,字愿庵。浙江嘉兴人。性孤辟,不善交游。善诗,不屑作庸俗语。工书法、绘画。篆刻,深得秦汉之法,布局富于变化,刀法明快劲挺,印风恬静秀逸。行书印款,点画飞动,笔势奔放。印作传世甚少。康熙丁巳(1677)年,作“三馀堂”、“随庵”两面印。

泗水派的篆刻家还有姚淑仪、顾奇云、程孝直等人。

(五)甘旸派

甘旸(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旭甫,号寅东,江宁(今南京)人,隐居鸡笼山。工书法,篆书负有盛名。精篆刻,嗜好秦、汉印,善治铜、玉印章。所作印章,用刀以切为主,线条苍莽浑厚,布局灵活自然,神韵俱佳。曾说:“吾癖古印久矣,摹拟间有不得者,虽废寝忘食,期必得之,古人心画神迹,遂慧其十之一二矣。”万历丙申(1596)年,辑成《集古印正》五卷,附有《印章集说》(又名《印正附说》),为当时摹刻秦汉印印谱之佼佼者。还著有《甘氏集古》、《甘氏印正》。

甘旸是一位擅长篆书又精篆刻理论的印家。因当时古印的木刻本《印薮》失真,他便以铜、玉摹刻成《集古印谱》五卷。他的篆刻别具一格,白文印风格酣畅圆浑,典雅庄重,如“曾鲸之印”。也有以壮健贯通自然得势的,如“朱完之印”、“染士升印”等。朱文印风格清雅圆劲,工丽雍容,如“马从纪印”。

甘在篆刻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贡献,他著的《印章集说》,集前人说,对印论进行较系统的归纳分类。其中也有他的独到见地,如提出品印的“神品”为最高标准。他在书中说:“轻重有法中之法,屈伸得神外神,笔未到而意到,形未存而神存,印之神品也。”这种审美意趣,正是不求形似重神似的美学观在印章艺术领域的反映。他还在理论上将篆刻艺术的创作方法归为四法,即篆法、笔法、章法、刀法。由于他强调书法中印章应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把本来应是相对于章法、刀法的篆法,分成了篆法和笔法。他还指出:“谓三代无印,非也”,首次打破了吾丘衍“三代无印”的陈说。他提出秦代有印说:“秦汉印有方者,亦有条者,皆正式。”补充了《三十五举》中未能提及的秦印。此外,甘还对篆刻学的规范化工作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讲,甘在篆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划为独立的一派。

(六)娄东派

继周应愿以后,甘承先启后,使篆刻理论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突破。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许多篆刻理论家。其中较有成就的是杨士修、徐上达、沈野等人。杨士修的变革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的复古主义思潮,为指导篆刻艺术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徐上达以对立统一的美学观,将篆刻技法进一步理论化,揭示了印章艺术的形式美的原理;沈野则提倡篆刻艺术应追求自然天趣的美学观,对拓宽印章艺术的内在表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这些理论家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汪关为首的娄东派。

汪关(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名东阳,字杲叔;后得一汉代铜印“汪关”,以此更名,李流芳又为之更为字尹子,并自言其居室为“宝印斋”。安徽歙县人,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少时酷爱文字学,家中收藏金、玉、玛瑙、铜印不下二百方,后落魄,藏品大多失散。治印不染时习,力追汉人,步武宋、元,形神尽得。所作印章,极规矩工稳,印文恬静秀美,精于冲刀法,印风明快,极尽富丽堂皇之趣,后人称之为娄东派。印款喜用双刀为之,行楷、隶书无不娟秀。当时著名的书画家用印,多出其手。其作品对印学发展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林皋、巴慰祖、沈世和及其子汪泓和现代篆刻家陈巨来等印家的艺术风格。万历甲寅(1614)年,著成《宝印斋印式》二卷,一卷为自藏古印,二卷为自镌印章,李流芳为之作序,又作自跋。

林皋(1657~?),字鹤田,一字鹤颠,更字学恬,福建莆田人,居江苏常熟。自幼潜心篆籀之学,十六岁时刻印已为时人所推重。印作以工为主,布局繁简相参,疏密得当,结构平整稳妥;印文书法,端庄秀美,富于变化;用刀,明快劲挺;印风极为清新。后人称之为林派,也有人将他与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从其风格来看,应划为娄东派为妥”。当时著名书画家王翚、吴历、恽寿平、王鸿等人的用印,多出其手。著有《宝观斋印谱》二册。

同类推荐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本书是一本史料性较强的“百年香港快览”系列之一,它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所编写的,该书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事件关键词、背景扫描、大事脉络、结果与影响、精彩点评等栏目的精心设置,深入浅出生动地描绘了香港自开埠至2007年百余年的沧桑,为你扫描百年香港今昔之巨变,透视沧桑历史之荣辱,解读东方之珠繁荣之历程。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热门推荐
  •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世界上没有丑女孩,只有懒女孩。女孩个个都爱美,却苦于拼命节食,大量运动,想要轻而易举地变得美丽、苗条、优雅、性感、仪态万方,而且富于魅力……懒女孩的春天来了,原来美体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美丽梦想如此轻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少水浒

    少水浒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本书根据原著进行改编,选取鲁智深、时迁、孙二娘的故事,保留了原著的风采神韵,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是一部描写英雄传奇的典范。由冶文彪编写。
  • 生理探谜

    生理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媚迷天下

    媚迷天下

    她是21世纪的绝色校花,亦是九尾狐妖后裔。一朝穿越,你有甜言蜜语我却心系地球。逆天之行,爱过人,被妖爱,如梦。颇多荆棘。杀过人,灭过妖,玩过帅哥,弑过神。让这个世界在小女子的石榴裙下颤抖吧!
  • 陆媛生活手册

    陆媛生活手册

    从千金小姐沦落为贫民,为了活下去,曾经养尊处优的陆媛而今只能卖身去做侍候人的丫鬟。做丫鬟不容易,做一个漂亮丫鬟更不容易。天生丽质,精通音律,再加上一手好茶技,陆媛即便再不想,也成功得到了章府里几个主人的注意。于是,风波遂起。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第一次,迷晕代嫁进宫,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宫闱之内的众女高兴的返乡,她却是耷拉着脑袋依依不舍的走出朱漆宫门,原因是皇后,妃子梦破灭了。第二次,胁迫嫁进王府,做不成皇上的女人,混个悠闲自在的王妃也行,只可惜,人家管家一句王爷不喜欢指腹为婚,一纸休书,连个面都没见到,就被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同情心泛滥,将军夫人,好歹也是官太太,不做白不做嘛!新婚之夜,丫鬟来报,将军不好女色,让她独自解决。我靠,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皇上邪邪的说:“朕说大赦天下,可没说要赦你!”王爷坏坏的说:“指腹为婚的又不是你,何来不满意之说?”将军霸道的说:“我还没休了你,你还是我的妻!”太子纯真带邪道:“我虽幼于你,却能疼你一辈子!”清冷男淡然道:“爱上我,你注定要。。。。。。”既然各位人中之龙凤都那么有眼光,同时看上她这一无是处的份上,“勉为其难”水玲珑笑兮兮的建议道:“比一场!规则由我定!”。。。。。。。混乱之中,各路帅哥,陆续出现,拉帮结派,明争暗夺,阴谋阳谋,看平凡小女子,最终花落谁家。。。。。。。感谢亲亲蓝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VIP书:《丫鬟王妃》《假婚总裁》《冷艳丫鬟色王爷》《男色》耽美推荐自己的公众书:《隔世情缘》耽美《野蛮夫君泼辣妃》==========================================友情链接妃若涵的《祸月》:大力推荐紫玉流光的《相公N-1》:姐姐柳少白的文《烟雨一千年》:四星级作者,错过可惜哦!徒弟梦幻的色彩的文《替身情妇》:调皮小妹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文《谁动了朕的娘亲》:徒弟飘泊的天使文《我的王爷我的夫》:孤月如我的文《宿世情债》:
  • 校园里的武林高手

    校园里的武林高手

    当一名武林高手的记忆来到吴天的记忆中时,它会给吴天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期待吴天的成长!
  • 女演员尊严之路

    女演员尊严之路

    影视圈内最真实的写照,当青春遇见迷茫,当生活遭遇困境,黑幕重重,体验了人性的现实与虚伪,最后才学会了独立,寻求光明的突破口,领误到了作为一个女人,演艺圈的女人,人性的扭曲与改变,只有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也才能得到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女演员应有的尊重,是选择坚强逆转还是选择随波浊流?本剧阐述了一位女演员在演艺生崖中历经伤痛,善良与邪恶的对比反衬.....,只有靠自己才可能创造属于自身的价值,懂的了勇敢与坚强。获取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