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2200000004

第4章 篆刻流派解析(3)

沈世和(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字石民,江苏常熟人,长期居住苏州。工书画、精篆刻,不拘时风,直接汉法,卓然成家。印作结构善变化,布局不事造作,用刀劲挺,印风明快,名重一时。与汪士慎、徐乾学、王鸿绪等交善。康熙辛丑(1721)年成《人味山房印谱》,康熙壬寅(1722)年成《虚白斋印谱》四册。

汪泓(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末清初),字宏度,一作弘度,安徽歙县人,汪关之子。工治印,得家传,能自出机杼,新意常见,得梁氏指授,自成一家,艺风娟秀典丽,不轻为人作,求觅其作品往往需历时长久。治印爱用上好的冻石,拒镌巨印。名流巨公珍爱其作品超过梁。后周亮工曾为其作。

(七)朱简派

朱简是一位集艺术实践与理论于一身的篆刻家。其篆刻艺术继文、何、苏、汪之后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并且首次对前人一些失误的篆刻作品作出批评,起了开拓性的作用。因此,应划为单独的一派,而不能划为扬州派或何震派。

朱简(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修能,号畸臣,后更名为闻,安徽休宁人,居黄山。爱远游,工诗,与李流芳、陈继儒等倡和。究心于文字学,尤精古篆。篆刻不拘时尚,印文笔意浓重,动感强,有草篆意趣;用刀,以切为之,生涩劲辣,苍莽峻峭;印风奇不离正,豪气焕发。印学有创见,判断战国玺印云:“所见出土铜印璞极小而文极圆劲,有识、有不识者,先秦以上印也”。曾在十四年时间,于万历辛亥年(1611)成《印品》一书。又著有《印经》、《印章要论》、《菌阁藏印》、《修能印谱》、《印书》等。

朱简一反汪关的光洁冲刀,而扬其碎切刀法,力求刀痕显露,以印文线条的粗拙浑厚为美,不为形似所拘,追求神韵和豪放气势。朱简篆法广取周秦两汉之篆体,刀法迥异文、何等家的冲刀法,而别出心裁地以切刀法治印,既能表现出用笔的书写感,如起笔、收笔的回锋凝重感,运笔的疾徐、提按、转折等笔法的明显表现;又能表现用刀刻石的镌刻感,刻一笔画,往往由多次碎切刀衔接而成,刀痕明显,有笔意,又有刀味。他在文中说:“吾所谓刀法者,如字之有起伏、有转折、有缓急,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纯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这说明他的刀法的全部含义即是表能所意。下面是他对刀法与书法完美统一的论述:“刀法也者,所以传笔法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器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燕尾,外道也;无刀锋而似墨猪铁线,庸工也。”他在章法上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他在《印经》中说:“吾所谓章法者,如诗之有汉,有魏,有六朝,有三唐,各具篇章,不得混乱。非字画盘屈,以长配短,以曲对弯之章也。”他还指出了篆刻之“五病”:“学无渊源,偏旁凑合,篆病也;不知运笔,字画描写,笔病也;转折峭露,轻重失宜,刀病也;专工乏趣,放浪脱形,章病也;心手相乖,因便苟完,意病也。”这些理论,对后世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他能不顾情面地在《印品》中加“谬印”一栏,批评当时名家的失误作品,为篆刻史上增添了崭新的一页,为后世对篆刻艺术的评论分析,起了示范作用,有特殊的意义。他的切刀法为后来的丁敬的碎切刀法开创了先河。

(八)歙派

以程邃为首的歙派,有人又将其称为徽派,为了与前面讲过的何震皖派相区别,邓散木把他称为歙派,是比较恰当的。歙派将明清篆刻美学观引向茂劲浑朴一路。白文印凝重浑朴,朱文印仿古玺的形成,以大篆为主,合小篆于一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而出新意。均为前人所不及,促进了篆刻流派的进一步发展,在篆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程邃(1605~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精篆刻,善书法,能诗文。居南京十余年,明亡后,重气节,不肯应贤良招,移居扬州,是一位能书善画擅诗文的篆刻家。收藏丰富,长于金石考据之学。作画喜用枯笔干皴,书画用笔凝重浑朴,治印用刀也如此。不轻为人作印,传世作品很少。其白文印取法浑朴一类的汉印,参以己意而出新意。印文方中寓圆,不露圭角,疏密均衡自然,苍浑凝重。加朱文印以钟鼎款识之大篆参合小篆入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追求苍淀古朴凝重的风格。这种朱文印形式新颖,周亮工曾评论云:“复合款识录大小篆为一,以离奇错落行之,欲以推行一世。”吴先声也称赏他:“有意于奇”。这在当时印坛较为沉寂的情况下,是一种创新,但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呆板。他的朱文印文中有些不规范的字,这是当时文字不发达所造成的历史局限。由于他创造的印章风格,与以前诸家有明显区别,加以他的籍贯是歙县,所以称其为歙派的创始人。当时宗法他的篆刻家还有黄吕、汪肇龙等。其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黄吕(活动于清代乾隆年间),字次黄,号六凤山人,又号凤六山人,安徽歙县人。起溟子,工诗文,善书法,擅绘画。其篆刻,生平折服程邃,作品遒劲苍秀,有秦、汉遗风。作行书印款识,娟秀活泼。1756年后与汪启淑往来甚密。

江肇龙(1721~1780),初名肇,字雅川,号松麓,安徽歙县人。善篆书,精篆刻,与程邃风格类似,但不及程邃之造诣。

(九)如皋派许容

许容(生卒年不详),字实夫,号默公,又号遇道人,江苏如皋人。康熙二十二年官福州府检校。早岁为邵潜弟子。善诗文,通六书,书法长小篆。画工山水,王石谷誉为“荆、关再出”。治印,宗法汉人,参以前贤,布局疏朗,刀法稳健,时出新意,印文常诸体相杂,时有不协调现象、布局失于松散,陷于匠气。后人称之为“如皋派”。康熙庚申(1680)年成《谷园印谱》四本,另著有《说篆》、《印略》、《印鉴》、《韫光楼印谱》、《篆海破难草》等。他曾将传统的用刀方法归纳为“用刀十三法”。其艺术风格,虽独具一家,自成一派,名重一时,但后人法者甚少。

(十)云间派王睿章

王睿章(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字贞六,一字曾麓,号雪芩,又署岑翁,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世居航头镇。家贫,以刻印为生。工诗,懒收拾,存世甚少。篆刻,曾师张智勇,章法稳雅,刀法茂劲,不善多字印布局。所作世称云间派。乾隆庚申(1740)年,成《醉爱居印赏》三册,年已八十左右,黄之隽、徐达照筹为之序;另著有《印言》、《花影集印谱》。其印风工柔,略为习气,但在当时有一定名望。

(十一)浙派

1西泠前四家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砍林、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研林外史、胜怠老人、独游杖者等,钱塘(今杭州)人。与金农、汪启淑往来密切。仕途不成,隐市卖酒。爱好金石文字,精鉴别,富收藏。工诗文、善书法,非至交不书。擅长绘画,写梅笔致苍秀,兰竹、水仙也具面目。篆刻宗法秦汉,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失,于文彭、何震之外另树一帜,为浙派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其印作用刀以切为主,苍劲钝拙,突出笔意;印文参用隶、楷点画;布局变化多端,时出新意;印风朴茂涩拙。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诗钞》、《武林金石录》、《龙泓山人印谱》等。丁敬的主要成就是指出篆刻不应该受《说文》的限制,不要“墨守汉家文”,而是要广采博取“六朝唐宋”等印章的妙谛,来一个“离群”,走自己的创造之路。丁敬的传世印章主要有方细朱文印、方粗朱文印、圆细朱文印、方圆结合细朱文印、仿明人大篆细朱文印、仿战国小玺朱文印、仿汉白文印、仿汉凿玉印、方文圆转白文大印、仿倒薤体印、柳叶篆体印等六种朱文印和五种白文印。丁敬在篆刻史上,反对泥古不化,提倡借古开今,开创了浙派。其风格为后来的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钱松等继承和发展,成为篆刻史上影响最大的流派。

蒋仁(1743~1795),初名泰,后得“蒋仁之印”古铜印而更名,字阶平,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布衣终生。性孤冷,寡言笑。工诗,风格清雅拔俗。书法从米芾上溯二王,参学孙过庭、颜真卿、杨凝式等。擅画山水,有幽逸之趣。篆刻以丁敬为宗,不轻为人奏刀,传世之作不多,为西泠八家的前四家之一。印作布局平实,风貌苍浑自然,着重拙意,突出天趣。著有《吉罗居士印谱》。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大业,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和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杭州)人。树谷子,以孝闻。监生,官济南同知,勤于职事。工诗,富收藏,甲于一时。擅长碑版鉴别考证。绘画、山水法董源、巨然,淡墨简单有金石韵味;花卉宗恽寿平,饶有逸致。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篆刻师丁敬,旁及秦、汉、宋、元各家,有出蓝之誉,西泠八家之前四家之一。他以为治印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所作之印,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以拙处得巧,得汉人之髓;印文,突出隶楷笔意,深明缪篆之法;用刀稳健。楷书印款有晋人风味,自我一格。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武林访碑录》、《嵩洛访碑目记》、《岱岩访古日记》、《秋影庵主印谱》等。

奚冈(1746~1803),初名钢,字纯章,更字铁生,号萝庵、奚道人、蒙道人、鹤渚生、野蝶子、蒙泉外史,散木居士、梦龛外史、冬花庵主。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浙江钱塘(今杭州)。性僻介,不应科举试,终生不仕。曾游日本。工诗词,善书法,四体均能。绘画,山水潇洒自得,时人誉其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属娄东派绘画风格;花卉有恽寿平气韵,非常超脱。篆刻宗秦、汉。推崇丁敬,继承了丁敬的风格,为西泠八家之前四家之一。印作布局变化丰富,印文方中求圆,拙中求放,风貌古朴,能得隽逸之趣。行为边款也有一定功力。著有《冬花庵烬余稿》,后人辑编的《西泠八家印谱》中收录其印作较多。

以上为浙派前期的四位篆刻家,因居西泠,创西泠印社,与后来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四人同称为“西泠八家”。其中又分为“前四家”和“后四家”。浙派的印章艺术给后人以很大影响,在印学史上又一次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汉印形式。”它不但以碎切短刀来创造富于金石味的印章艺术,而且在篆字的隶化、简化上作出一定的创造性贡献。

2西泠后四家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癖好金石文字学。精墨拓,荟集碑版拓片多达数百种。收藏古印、书画、佳砚甚富。摹制商、周款识,意与古会。工书法,宗李阳冰,所作篆书遒劲挺拔雄伟。善画,山水、梅、兰、竹、松均见功力。精篆刻,宗法丁敬,兼及秦汉,为浙派西泠八家的后四家之首,印作秀丽工致,自成风貌,楷书印款极为工秀。著有《求是斋集》、《明画姓氏均编》、《古今画人传》、《求是斋印谱》等。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恭寿、老曼、曼龚、夹谷亭长、种榆道人、胥溪渔隐等,浙江钱塘(杭州)人。富收藏。嘉庆拔贡,曾任溧阳知县,淮安同知等。溧阳任时,以宜兴砂陶土制紫砂壶,并镌刻铭词,人称“曼生壶”,得者珍视如璧。工书法,行草、篆、隶书均潇洒自然,自成一格。善画,山水盎然意远,在姚公绶和程嘉燧之间,花卉、兰竹也颇具神采。篆刻继丁敬、黄易印风,参以汉法,刀法劲挺泼辣,印文点画有动感,突出神态,使浙派面目为之一新,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种榆仙馆集》、《桑连理馆诗集》、《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

赵之琛(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平生未入仕途。擅长金石文字,阮元《积古斋钟彝器款识》中的古器文字多半其手摹。工画,花卉笔意潇洒,敷色清雅,山水师法元人,以萧疏幽澹见长,晚年信佛而常写佛像。书法,篆、隶、行、楷自成一格。篆刻,为陈豫钟弟子,尽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集浙派之大成,西泠八家之一。所作章法平稳妥贴,极尽分朱布白之能事;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用刀爽朗挺拔;楷书行款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被后人作为学习浙派印刻艺术的蹊径。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集》。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西郊、秦大夫、未道士、云和山人,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胡震交善。绘画、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梅、竹也具功力。书法,以隶书和行草见长。善琴瑟乐曲。酷爱金石文字。篆刻得力于汉印,尝摹刻汉印二千方,赵之琛观后誉为丁敬、黄易之后第一人;又参效丁敬等诸家;用刀,一洗陈法,切中带削,线条的立体感甚强;章法大胆,时出新意;后期作品的主体风格虽自成面目,但受浙派的影响仍时有流露。后人列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铁庐印谱》。有人将钱松另列一派,认为其风格不同于浙派。但从其传世篆刻作品来看,有不少作品受浙派风格的影响,只因他渗透了自己的个性,成一家风格,却没有跳出浙派的范围,因而应将他划为浙派。钱松的篆刻艺术对后人有一定影响,法者不少。如他的好友胡震的篆刻艺术就受其影响很深;以后的吴昌硕、赵古泥等名家亦受到过钱松的影响,在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邓石如的篆刻

邓石如(1739~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琰讳,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仙樵长等别署。安徽怀宁人。布衣,少好篆刻,为寿州寿春书院诸生,后客梅府,因得纵观历代吉金石刻,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墨尽乃就寝,寒暑不辍八年,遂工四体书。篆法宗二李,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结体极严格而浑融无迹。篆刻宗二汉,后以小篆入印,刀法圆转苍劲,识者评曰“印从书出”。性廉介,名成后,仍以书刻自给,遂以布衣终。文物出版社就曾汇编其专集行世。

邓石如为清代中期的篆刻大家,他以李斯小篆为根基,广取博采秦汉金石汉字之妙谛,熔为一炉,化于无形,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刚健婀娜的篆书个性,又以刀代笔,将自己的篆体再现于印石上,成为篆刻史上第一位直接从篆法演印法的篆刻家。在他以前的文、何、汪、朱及博采众长的丁敬,也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邓石如在篆法、刀法、章法及印论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后人称他的篆刻艺术为邓派,或称皖派,为篆刻艺术全盛时期的到来作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继之而起的晚清六大家都受他的影响。他与丁敬是清代中期最有影响的篆刻家,为晚清篆刻艺术的鼎盛起了重要的作用。

(十三)晚清六家的篆刻

晚清时期,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独具风格,自成一家,独树一帜的篆刻艺术家,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吴熙载、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和黄士陵等,被后人称为晚清六家。其中钱松西泠八家之一,在前面已作介绍,以下只介绍其余五位篆刻家的艺术成就。

同类推荐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考工记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内容遍及百工技艺,堪称百工之源。
  •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注视星空世界时,你可曾想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天文学家们费尽了心机,希望找到人类的天外知音,哪怕是原始生命也好。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到地球的近邻——火星上了。
  • 中国地理读这本就够了

    中国地理读这本就够了

    地理这门学科有很强的实用性,阅读地理书籍可以让人的知识更加丰富,成为博学多闻的人。本书旁征博引,以省份为单位,分别介绍中国大陆地区各地地质地貌、气候、物产,以及民俗文化、风景名胜,可谓内容丰富、蔚然大观,让读者的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旅行。本书语言简练、资料权威,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兼有工具书之性质,可随用随查。如果在阅读这本书之后,使你感受到了中国地理的魅力,获得了一些启迪,那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与鼓励。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热门推荐
  • 绿茵传奇

    绿茵传奇

    少年平凡,少年很普通。可少年有梦,有梦就足够了!这一年,萧晓十六岁,他誓要成为新一代的绿茵传奇。(PS:其实我知道,像我这种新人,还写足球小说这种类型的竞技文,其实没什么人看!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能够点击进来……然后,继续挥泪求票票,求收藏!!)
  • 你是我的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黑白通吃的男人易峰对豪门千金一见钟情;却由于觉得自己沾满鲜血的人生没有资格得到天使般纯洁女人的爱。他们之间有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可是,为什么她会主动要求嫁给他?难道是上天对他的眷顾?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新坑,求支持【且是情深】http://m.pgsk.com/a/291365/12岁时,突然被领回家,从此姓宫,不姓安。18岁时,嫁入司徒家,成为年仅18岁新娘。20岁时,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她远走他乡。————————婚礼当天,妈妈没空,爸爸太忙,哥哥订婚,连新郎也要参加旧情人的订婚典礼,她一个人面对嗤笑的众人说,我愿意。新婚前一天,领红本,新婚第二天,领绿本,中间夹了,一张白色契约。她想,她是最杯具的新娘,婚期不过一天,就挂个已婚,离婚的身份。他想,不过是一纸婚约,想要,就需付出代价!【情景一】绑匪左手是妻子(妹妹),右手是旧情人(未婚妻)。绑匪问两个男人,只能放一个!是左边?还是右边?他(老公)说,右边!他(哥哥)说,右边!绑匪都可怜她,讥笑的对她说,你看,你比我还多余!被推下楼梯的一刻,她想,也许消失,是唯一的归宿。【情景二】某只:妈咪,听说,外面那只,是我爹地!某人不眨眼:不都知道是“听说”了么,还好意思问我。某只:哦,那为什么他和我很貌似呢?某人一个眼刀过去:都会用貌似了,还问!某只:呜呜……妈咪好凶,小只好怕怕!某大只:别怕,儿子!到爹地这里来!某只一巴掌拍飞:哼!让你害我被妈咪骂!……——————友情推荐好友文——————沫未央——《宝宝放话:蛇妖母后要你了!》链接:http://m.pgsk.com/a/338728/
  • 我是大小姐

    我是大小姐

    重生归来,再次飞上枝头变凤凰。这一世,再不受人蒙蔽,守护事业、守护家财、守护亲人,看她来一场华丽的保卫战。
  •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这是一部既有A面又有B面的青春故事,既有好孩子的故事,也有坏孩子的故事,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写成一部催人泪下的青春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唯美的笔触,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一群复习生的青春故事,故事具备当前一切青春故事的所有元素和年代标签,感人肺腑、撕心裂肺,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史。在遇到朗逸彤之前,李练达是孤独的、沉入深渊的囚鸟,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像张蔷一样的麦穗儿,可是麦穗儿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是朗逸彤让李练达从孤独中走出来,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充满诗意,李练达这个文学青年在惶恐不安中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在与朗逸彤的交往中,他发现将与朗逸彤结婚的李倩并不是他的所爱,他爱着另一个有着法国血统的女孩儿金美玉,他究竟是爱李倩,还是爱金美玉,还是爱他呢?他爱的究竟是谁呢?林嘉辉与林雪晴因为父辈的关系折断了青梅竹马的爱情,萧正扬与李龙骧因为李龙骧爱上了助教而中断了朦胧的爱情,慕月明与汤娜因为磨难而走到了一起,秦根生与叶翠翠因为棍棒的敲打而捆绑了一起,宇文强与张天娇因为张建光的凶狠成为冰冷的尸体。李练达在朗逸彤沉入冰冷的海洋之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李练达抚育的泥蝶也化成蝴蝶翩翩起舞,可是这爱情却让他……这是一个大陆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子》。
  •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本书是通过清末民·国初落魄小格格欧阳春雪灾难重重的童年和青年时情路的坎坷,直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她走上革命道路,讲述她在这段动荡岁月里所经历的情感,家族恩怨,名族大义,本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的再现。欧阳春雪与教她的督军大少爷吴春林之间的感情纠葛;欧阳春雪家破为了给其弟弟治病,被骗买入京城大户王定义家为奴,被王家从国外回来的大少王英凯所爱慕;吴春林和王英凯是在国外的留学的同学,在一次王家举办的家宴上,看见了长大的欧阳春雪,旧情复发;吴春林的介入,引发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纷争,爱该何去何从?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欧阳春雪随王家人逃难路上与其家人跑散,路遇见几个去延安的大学生就随他们去了延安,她有了不一样人生,欧阳春雪在部队成长了起了,后为了给部队买药欧阳春雪再次返回北平,为了掩护药品被俘。吴春林被党派回北平参加营救欧阳春雪的行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