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800000009

第9章 毛泽东评点先秦诸子著作(8)

列宁讲过,凡事都可分。举原子为例,不但原子可分,电子也可分。可是从前认为原子不可分。原子核分裂,这门科学还很年轻。近几十年来,科学家把原子核分解了。有质子、反质子、中子、反中子、介子、反介子,这是重的,还有轻的。至于电子同原子核可以分开,那早就发现了。电线传电,就利用了铜、铝的外层电子的分离。电离层,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那里电子同原子核也分离了。电子本身到现在还没有分裂,总有一天能分裂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个真理。不信,就试试看,如果有竭,就没有科学了。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空间方面,宏观、微观,是无限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所以科学家有工作可做,一百万年以后也有工作可做。

听了些说法,看了些文章,很欣赏《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上坂田昌一的文章。以前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他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引了列宁的话。

——摘自毛泽东1964年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见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102—103页,三联书店1986年版)。

庄子讲“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一个真理,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仅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看,也是无限的。

——摘自毛泽东1964年8月与周培源的谈话(见范忠程主编《博览群书的毛泽东》第32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夫古今谋国之臣夥矣,其雍容暇豫游刃而成功者有之,在跼蹐失度因而颠踬者实繁有徒,其负大舟也无力,岂非积之也不厚乎?吾观合肥李氏(引者按:指李鸿章),实类之矣。其始也平发夷捻,所至有功,则杯水芥舟之谓也;及其登坛口理国交,着着失败,贻羞至于无已者何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意不达。浅薄者流,亦知省哉。

——摘自毛泽东《讲堂录》(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版,第607页)。

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指《庄子·秋水》——引者注),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

——摘自毛泽东致李讷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67页。

【鉴赏】

对《庄子》这样一部集中地反映道家思想风貌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便非常熟悉。

1917年,毛泽东正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暑假时,他与好友萧子升进行了一次游学,以此来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有一次他们来到一位声望很高的刘翰林家,在与刘翰林的问答中,毛泽东说,我们读过《十三经》,也读过《老子》和《庄子》,还回答了老翰林的问题: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注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像作的。

看来,毛泽东不仅读过《庄子》,而且很熟,并且比较过后人注释的各种版本。这一点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交往、作文、笔记中也能看出。1915年秋,他发出《征友启事》,得到罗章龙的应征之信后,便在复信中引《庄子》“空谷足音,跫然色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1917年4月1日《体育之研究》里,毛泽东借庄子在《养生》里写的疱丁解生的故事,说明“养生之道”,认为体育锻炼“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胳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在1917年夏为萧子升的《一切入一》读书笔记写的序言中,毛泽东开篇即讲:“予维庄生有言: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今世学问之涂愈益加辟,……

势有不可究诘者。惟文化进矣,人之智慧亦随而进,则所以究诘之者,仍自有道也。”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所作的批语中,毛泽东说:“技术家之为技术,虽系为生活起见,而当其奏技之时,必无为人之念存于其中。庄子曰:‘癯瘘丈人承蝉,悟吾蝉翼之知。’凡天下事所以成,所以成而有价值者以此(即一片浑忘人己差别,惟注事际事物之真诚。)”这是用庄子的话来说明一种创作著书的境界及其效果。原文见《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癯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在1913年写的《讲堂录》里,毛泽东在读魏际瑞(1620一1677)《铭书案日净厚宽平》的笔记时,曾随手用《庄子》里的叙述来解释有关字词:

蝍蛆蜈蚣也,食带眼。

带蛇也。蝍蛆食其眼。(引者按:《庄子·齐物论》有“蝍蛆甘带”。)

鸟憎西施威也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举动人,鸟见之高飞。(引者按:见《庄子·齐物论》)

浑沌氏《庄子·应帝王》:南方之帝日儵,北方之帝日忽,中央之帝日浑沌。僬与忽相遇于浑沌之野,浑沌待之甚厚,儵与忽谋所以报之,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彼独无有,曷为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在《讲堂录》里,还有直接读《庄子·逍遥游》等篇章的笔记:

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

又何厝心于其间哉。

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

言鹏不知道里之远近,趣足以自胜而逝。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是指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游,在这里指人的交往与处事。作者在篇中借助鲲鹏横空出世、高翔远举的形像,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追求。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与依存的关系。前文引述的1913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述的读《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一段文字,表明他从庄子的议论中,通过水与舟的关系,引伸出了一番人生道理。

对《逍遥游》中大鹏的形像,毛泽东非常喜欢,经常加以运用。如1945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以及军队已经不是小麻雀了,已从小麻雀发展成一个翅膀就可把中国扫得差不多的大鹏鸟,最终扫尽全中国。此外,毛泽东在他写的诗歌中,也多将此形像人诗。

最早是1918年为准备东渡日本的罗章龙而作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诗中写到:“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这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毛泽东的喻人和自喻,其“要将宇宙看稀米”的胸怀和“到中流击水”的信念,跃然纸上。毛泽东如鲲鹏一般激越壮观的生涯,便是从这里起步的。在这首诗里,鲲鹏形像的寓意还较抽像,是一种信念崇拜和自我夸张。

1965年秋,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他充满感情地描绘:“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廓”,并嘲笑那种没见过世面,满足于在蓬间跳来跳去,面对风起云涌的情势,不知所措,大喊“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的斥小雀。

毛泽东喜爱并引用的不只是《逍遥游》一篇。1963年1月4日,毛泽东给李讷的信中就说,读了庄子的《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见前面所引)。河伯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平日觉得百川灌河,以为天下之水皆归于己,便盲目自大。等他顺流东行,看见无涯无际的大海,方觉自己渺小,只能“望洋兴叹”。庄子在《秋水篇》写了这件事。大概是李讷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自己读了这篇文章,毛泽东觉得,读了这篇文章,不会再做河伯,也就是不再盲目自大。(以上部分材料参考了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中的有关内容)。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走过于都浮桥,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据李德后来在《中国纪事》一文中回忆:当有人第一次提出,我们的主力是否应突破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这个问题时,毛泽东用一句毫不相干的话回答说:“良疱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李德并不熟悉中国古籍。这段文字见于《庄子‘养生》。在这篇文章里,庄子讲了一个寓言:“疱丁解牛”,以说明做事要依乎天道,依乎刀物本身的固有规律,“缘督以为经”,“以无厚人有间”。毛泽东在这里引庄子的这段话,可能是要提醒人们在突破敌人封锁的问题上,不要盲目,应当认真摸清情况,以达到游刃有余的目的。

1965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讲到对问题要作全面的分析,都要按照辩证法时说:“看电影,银幕上那些人都是那么活动,但是拿电影拷贝一看,每一小片都是不动的。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1966年8月16日,毛泽东在北戴河约了几位哲学工作者畅谈了许多哲学问题。之前,他看到了1963年复刊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上登载的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

毛泽东非常赞赏坂田关于“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粒子的观点。在这次谈话中,他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里的话来阐述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观点;并明确地表示《庄子》中的这个观点是真理,这是对《庄子》一书价值的肯定和赞扬,也说明毛泽东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古为今用,点石成金。

七、《孙子兵法》是举世公认的兵家圣典

叱咤风云、驰骋欧洲的一代枭雄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场上还手不释卷地翻阅《孙子兵法》,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魁首德皇威廉二世为战败后才得到此书而扼腕叹息。《孙子兵法》作为最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享有古今中外公认的巨大荣誉,并成为当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古代文化资源。

【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为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有组织才能的军事活动家孙武所著。孙武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于孔子同时,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未至前5世纪初。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公元前512年经吴国大将伍子胥推荐,以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闾,阖闾因他善用兵,乃命他为将。孙武同伍子胥辅助吴王治国治军,对于吴国的崛起,“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过重要作用。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问世于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而又文化异彩纷呈的时代,其间数百年,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称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互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孙子》、《吴子》及《司马说》等各家兵书均于此一时期问世。而独《孙子兵法》,诚如兵家所云“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它堪称为中外兵书中最古老而又最富于生命力的一部。

现存的《孙子兵法》是经过三国曹操删削而成的,共分13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事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故又称为《孙子十三篇》。

《孙子兵法》总结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经验,揭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被历代军事家奉为经典,为其后的历代军事家如孙膑、曹操、诸葛1936年在陕北保安亮、李世民、岳飞、戚继光、曾国藩、毛泽东、刘伯承等所推崇,堪称兵家之“鼻祖”。该书被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流至国外,被推崇为“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据说叱咤风云、驰骋欧洲的一代枭雄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场上还手不释卷地翻阅《孙子兵法》,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魁首德皇威廉二世为战败后才得到此书而扼腕叹息。

《孙子兵法》作为最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享有古今中外公认的巨大荣誉,并成为当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古代文化资源。

【毛泽东评点】

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摘自毛泽东1936年致叶剑英、刘鼎的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1页)。

蒙哥马利:我也学过成吉思汗,他强调机动性。

毛泽东:你没有看过两千年以前我国的《孙子兵法》吧?里面很有些好东西。

蒙哥马利:是不是提到了更多的军事原则?

毛泽东:一些很好的原则,一共有十三篇。

——摘自毛泽东1960年5月27日同英国大帅蒙哥马利的谈话(见《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25页)。

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此时双方对比,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江西反对第三次“围剿”时,红军实行了一种极端的退却(红军集中于根据地后部),然而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因为当时的“围剿”军超过红军十倍以上。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l卷,第208—209页)。

说实在的,我在山上搞了几年,比他们多了点在山上的经验。他们说我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狭隘经验主义、枪杆子主义等等。那时我没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担架上,做什么?我看书!他拾他的担架,我看我的书。他们又批评我,说我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其实《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几遍,但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我就反问他们:你们既然说我是按照《孙子兵法》指挥作战的,想必你们一定是熟读的了,那么请问:《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第一章开头讲的是什么?他们哑口无言。原来他们也根本没有看过!后来到陕北,我看了八本书,看了《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书看了,日本人写的军事操典也看了,还看了苏联人写的论战略、几种兵种配合作战的书等等。那时看这些,是为写论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为了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

——摘自毛泽东1960年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见《党的文献》1993年第3期)。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

同类推荐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热门推荐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她是没人稀罕的小小孤鸾?太好了,他龙三太子稀罕!他们的族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也不怕,他可以倒贴!天上地下,四海八荒,他的爱可以横扫一切!哈哈!月老的红线,果真牵得好!牵得妙!!
  •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有感动才会产生影响,有影响才会激励人奋发上进,如春雨滋润心田,似和风拂过面颊,真善美的碰撞,善良与纯洁的交汇,不一样的故事,同样深刻的感动和震撼,让彷徨的心灵获得慰籍,让充满激情的心灵再次燃烧……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感动!
  • 我的宝贝哑妻

    我的宝贝哑妻

    她是个哑女,意外救了他。他愿意娶她,但只是为了在异岛能够生存下来。跟着他离开回到他的家,因为是哑巴,她一直很乖巧,直到婆婆恶意打她骂她,而她肚子里的孩子更是被他亲手弄掉后,她终于心灰意冷离开。【本文与《假戏真做:校草的爱很受用》为系列文】
  • 欢喜恋:超级除魔师

    欢喜恋:超级除魔师

    一个极品少女和一群极品除魔师发生的极品故事。小说交流群386206292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霸龙嗜情:眷养迷糊妻

    霸龙嗜情:眷养迷糊妻

    他是商界闻风丧胆的修罗,却甘愿独宠那迷糊的找不着北的女人。她喜欢吃,没关系,他来养着她。她喜欢闯祸,没关系,他来善后。……她喜欢牵红线,一不小心擦枪走火,朋友被弄大肚子,没关系,他帮她摆平。“什么……”那该死的女人既然要他娶她的朋友,以此来减轻她的罪孽,还绝食来抗议,是可忍孰不可忍……
  • 回不去的夏天

    回不去的夏天

    青春是夏日里一道明媚的忧伤。是黄昏时响起的人鱼挽歌。是幻觉里衬底的海市蜃楼。明晃晃暖暖的阳光里,突然抬头的瞬间,正看到你扬起的清澈的眼眸。恍惚的一个转身,只见你隐入人海的衣袂。抬头的时间,转身的距离。一瞬间,一恍惚,天空深处唱起伤感悠扬的骊歌。回不去的夏天,触目可及的是明媚,挥之不去的,是忧伤。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他突发奇想,他们开始疯狂……,激情一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理智便走了,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