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800000018

第18章 古代原子唯物主义杰作

第十七章古代原子唯物主义杰作:《物性论》

《物性论》是古罗马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的诗体哲学著作。卢克莱修生活在罗马社会宗

教迷信盛行和颓废无序状态的时代,他认为《物性论》是医治“罗马病”的良方,书中的

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宗教迷信的产生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一是由于灵魂

不死的观念和对死后生活的恐惧,而能够驱散恐惧与黑暗的惟有对自然的面貌和规律的认识

。因此,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全面详尽地阐释了希腊唯物主义原子论特别是伊壁鸠鲁的

学说,试图说明自然现象以及心灵和灵魂的本性。

毕生精力著《物性论》

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古罗马共和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诗人、无神论

者和原子论学说的著名阐发者。关于他的生平,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可信的记载,据传他是

因间歇发作的精神病而服毒自杀的。

罗马共和末期,内外战争连绵不断,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整个

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感到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个人内心的宁静,信奉伊壁鸠鲁的

学说。卢克莱修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物性论》是卢克莱修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惟一著作,但在古代和中世纪,这一著作受到蒙昧

主义的长期压制,直到1473年才被意大利一个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发掘出经过中世纪保存下来

的一份基本完整的手稿。《物性论》是一部长达七千多行的诗篇,它不但是出色的文学作品

,而且是重要的哲学著作。在长诗中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作了最完整、最系统的叙述。

全书分为六卷,分别论述了物体和虚空;自然及其规律;灵魂;感觉和情欲;天体的生灭和

人类的起源以及一些异常现象的由来。

反对宗教迷信唯物原子学说

《物性论》的汉语之意是“论自然”,全书共分为6卷,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原子

论的基本思想。卢克莱修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第一个自然规律即无中不能生有,没有任何事

物能够凭借神的力量从无中产生,一切东西都需要一定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实体。既然无中

不能生有,那么也没有任何事物会真正消亡 ,因此,第二个自然规律就是无物能归于无,

否则,一切都将不存在。自然包括原子(他称之为种子、原初物体、本原)和虚空,没有第三

种自然。事物不是无限可分的,它们都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原子是极其微小的,它绝

对充实,不存在内部变化,因而是永恒的存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宇宙在空间上是无

限的,在无限的空间中的原子数目也是无限的。原子虽然没有内部的变化,但是因为自身的

量而运动,还有来自其他原子的撞击而运动。应该指出的是,卢克莱修并不是彻底的无神论

者,他批判宗教迷信的目的是意在排除神对世界的干涉所引起的敬畏与恐惧,从而证明自然

是完全按照自身的规律而存在和运动。

在《物性论》的第三卷中,卢克莱修从对自然的说明转向了对灵魂的考察,他主张不仅自然

事物由原子所构成,而且人的心灵与灵魂同样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且针对灵魂不死的观念提

出了28个驳论。

以前的原子论者只知道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原子和虚空,而卢克莱修却是用了大量感性

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理论,虽然有些例证在今天看来显得幼稚,但是他坚持了从自然本身而

不从自然以外来说明自然的路线,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卢克莱修还对原子运动,特别是原子偏离学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原子在虚空中的

运动,就像太阳的光线斜穿过屋内的黑暗厅堂,许许多多的微粒在光线所照亮的空间里,不

停地互相撞击,一团一团地角斗着,没有休止。卢克莱修把重量作为原子运动的首要来源,

在他看来,一切物质性的东西都由于重量而下坠,产生运动,但造成不同形式原子结合的真

正原因,不是原子的重量,而是原子本身具有脱离轨道的偏离。不是原子的撞击产生了原子

的偏离,而是原子的偏离才有原子的撞击,才有原子的结合。

卢克莱修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和无限多的思想。他认为,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有限的,因为凡

在时间中诞生的,也必然在时间中死去。

在认识论方面卢克莱修也是一个感觉主义者。他认为外界物体有一层薄薄的肖像从表面上流

出来,冲击我们的眼睛而引起视觉,别的感官也是受类似的流出物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感觉。

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他强调感觉是我们认识所依赖的整个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似乎是感觉发生错误的情况,但他认为错误的并不是感觉而是心灵的意见。他认为

这些意见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以致把感觉没有看见的那些东西,也被以为是看见了。

卢克莱修并没有一一去解释这些现象,而是提出了“是感觉最先创造出了真理的概念,感觉

也是不可反驳的。”因为如果要驳倒感觉,就必须找出一种更值得相信的权威,而这是没有

的。首先,推理不能反驳感觉,因为推理本身是以感觉为基础的,除非感觉是真的,推理才

可能是正确的。其次,没有一种感官能够裁判另一种感官,因为每一种感官都有自己独特的

任务和能力。再说,也没有任何一种感官能够自己责备自己。因此,感觉是真的。如果不相

信我们的感官,“不仅一切的推理都会被推倒,而且就连我们的生命也会立刻崩溃”,因为

感觉是“我们的生命和安全所依赖的整个基础”。如果看到了悬崖和其他危险的东西而不避

开,就会送掉性命。

卢克莱修坚信,通过感觉可以认识真理,认识世界。他坚决反对怀疑论,指出怀疑论认为任

何东西都不能被认识,那么也就不能知道这一点(任何东西不能被认识)是不是能被认识,他

又从哪里取得真理的标准?他讥笑说:“这个人已把他自己的头放在他的脚应该在的地方。

”

《物性论》第五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宇宙论和关于人类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的学说,前者

在基本方面并未超出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成就,而后一方面则格外引人注目,它包含着许

多与后来近代社会起源论相近的思想。从这些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自然状态说与社会

契约论的萌芽。

《物性论》的最后一卷是对诸如雷、电和地震等自然现象的解释,最后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

尼撒战争史中关于“雅典的瘟疫”的描述,全书到此为止,显然作者并没有完成这部著作。

卢克莱修和伊壁鸠鲁一样,把他的原子论作为反对宗教迷信的理论武器。反对宗教迷信是卢

克莱修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极力称颂他认为是宗教的摧毁者的伊壁鸠鲁,说当人们在宗教的

重压下呻吟的时候,是一个希腊人(伊壁鸠鲁)首先敢于抬起凡人的眼睛抗拒那个恐怖;没有

什么神灵的威名或雷电的轰击或天空的吓人的雷霆能使他畏惧。卢克莱修对宗教深恶痛绝,

认为宗教是人类不幸和罪恶的根源。

卢克莱修指出,神的观念起源于想象。人们不理解星辰升落的法则,不理解暴风、闪电和雷

鸣,就想象有一个超人的神是这一切的原因。从此以后,宗教就给人们带来无限痛苦、无限

眼泪,人们再不去用冷静客观的态度研究事物的法则,而是想用无用的祈祷来平息神的愤怒

。他认为宗教信仰对于神灵是一种侮辱,对于自己又是一种损害,破坏了心灵的和平宁静。

卢克莱修对宗教的斗争是坚决有力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产生宗教的认识论根源。当然他

的具体论证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并不科学,而且他没有也不可能揭露产生宗教的阶级根源,但

他的战斗的无神论的精神,是值得当今的人学习的。

《物性论》以诗的语言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并发展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和无神

论思想,是研究古代原子唯物主义的惟一系统的著作,它对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然科学的

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性论》一书的每一卷都以对伊壁鸠鲁的赞颂作为序诗,它的确全面详尽地阐发了古代原

子论的思想,但同时也对之有所完善的发展。这部著作是惟一完整地保存了古代唯物主义原

子论的重要文献。毫无疑问在哲学史上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热门推荐
  • 咖啡公主一号店

    咖啡公主一号店

    也是理论满分、操作零分的名不副实咖啡公主!可谁知道,她这个一伪咖啡公主一竟然会被一个有咖啡狂热症的天神给看上,并且该天神还因为喝下她世界第一难喝的咖啡而失去所有的魔力:最恐怖的是,这个天神似乎一神一品不佳,她是人人崇拜的端庄优雅千金大小姐,失去法力后,他以前的老对手全都找上门来算账了!
  •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

    一位是科尔沁草原上美玉般的格格,一位是前清王朝叱咤风云的帝王。海兰珠与皇太极。一段千古难解的帝妃之恋。《海兰珠传》为你揭开这段悱恻缠绵的爱情之谜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防病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智慧

    要想拥有健康,预防才是关键。如果在疾病到来之前,对身体发出的“呼救讯号”不加以重视,那么,通常就会因小失大,病来如山倒,就算花尽辛苦积攒的钱财,有时也无法挽救亲人的生命。
  • 王妃,你跑不了

    王妃,你跑不了

    他说:“依儿,你放心,你现在不喜欢我,以后会喜欢我的,我一定要把你弄到手。”一向温和的他却说出这样霸气的话,让她震撼不少。她已经被这该死的爱情伤的太深了,对于这样的表白却仍是无动于衷,只是嘲笑他不自量力。当她和他有了一次一次的碰撞以后,她的心起了涟漪---她说;“你赢了,你把我弄到手了,请你好好待我。”
  •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众所周知,工作、事业较为忙碌的人们,大多会忽略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们也往往会自认为没有太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健身锻炼。这种意识和行动上的双重缺失,所导致的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整体处于一种极不理想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也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健康隐患。本书正是面向“繁忙人士”这个数目庞大的特定人群,并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简便易学、切实可行的日常简单健身方法,旨在改善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 森林里的怪歌

    森林里的怪歌

    倒霉蛋听说七仙山上有一种启明草能治娘的眼睛,耐人寻味。战胜了花蘑菇精、天牛怪等一个又一个的妖魔鬼怪。是青少年朋友闲暇时最好的读物。一路上历经坎坷,治好了母亲的眼睛。故事整篇贯穿着惊险刺激,在芦花仙姑、大馋鬼、鼠五爷和狼三等仙人的帮助下,但仍逃脱不了被人追杀厄运……他娘被施魔法变成个双目失明的瞎子。,重重磨难。最后,倒霉蛋儿虽然他和娘生活的十分艰辛,找到了那颗神奇的启明草,他一个人冒险来到处处是陷阱的神秘的七仙山上采药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女王之名

    女王之名

    她一时兴起,勾起他的下巴,“美人,给爷亲一个。”他斜了一眼她,极好心地配合她一时的抽风。她得寸进尺,“再来一个。”他从善如流,俯身,亲吻。她继续色迷迷地调戏美男,“不够。”他了然:不够?好吧,这可是你主动的……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