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03

第3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兼论东方文化的大思维(3)

我们反复说过,在东方文化看来“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是不可分割的,离天莫说人,离人莫说天。天之“仁”,正是承认人之“欲”的合理性;佛的戒定慧,正是众生的贪嗔痴,天理与人欲本是一个东西,只是理性上表现为相反而相成。释迦对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弊病”,即“恶行”,都看成是生长莲花的原料营养。离“恶行”,无莲花可说。综合释迦的全部理想, 他所说的极乐世界与现实人生的差别,只是“唯除五道,诽谤正法”,即一切杀戮应逐渐减少,而每一个智慧生命都应明白天地之大道,即释迦自己已经明白了的东西,只此而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体现出的不是“不贪”,而是“大贪”。不过这“大贪”是在全体生命高度和谐水平上的“大贪”。

“东方文化”着眼的永远是现实人生。

不管是现今的儒,还是现今的道、释,大半把古典作家对“体”的论述,强加给人类。佛家所说的“一心不乱”、享受“清福”,都是指的“体”而言,“金刚”也是借喻“宇宙—生命”系统本身的,根本不是要求人们自己去实践的。个体生命永远不可能是“一心不乱”的“金刚”。所谓成佛,首先是把自己的欲望消溶在“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中,即所谓“灭度”、“无余涅”。不是“欲望”可以被修行掉。如果一切生命皆是一心不乱,皆是“金刚”,皆无“贪、嗔、痴”,诸法不就有“常”吗?断无此理。

戒律在佛家,一是承续了小乘佛教的东西,要修特异神通,非守戒不可,这也便是原始宗教时代,世界各民族通行的所谓“禁忌”的规范与发展。发展到《梵网经》,戒律不过是佛学中悟道的一个法门。《梵网经》前半部讲的就是心地法门,后半部才讲戒。在讲戒的同时,释迦一再告诫弟子们“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但得如是信,戒品已具足”。《维摩诘经》也反复强调这个道理。真悟了道,又何戒之有?

东方文化不是清心寡欲的禁欲主义文化体系。东方文化极力强调要让人们明白天地之大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为了提高生命的文明水平,这与后来的“东方文化”的禁欲主义宣传,完全不是一回事。

既要摆脱原始宗教期的愚昧乱伦及杀戮,又不是禁欲主义,这才是东方文化提倡修德的目的。

“悟道”是主体,“修德”是副产品,后世的儒、道、释三家完全颠倒了这个关系。我们之所以要对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提出异议,也在于南先生没有完全摆脱这一历史弊端。

“道德”永远是具体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善恶标准,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美丑原则,价值观念的千奇百怪才令“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婀娜多姿,生气勃勃,从而生生不息。把“道德”神圣化、抽象化,是对东方文化的反动,是近千年来东方文化出现“假道学”现象的根源。

从真理向前跨半步就是谬误。合理的道德教化是历史进步的需要,矫枉过正便是死寂、呆滞。东方文化就是这样走向呆滞死寂的。

三曰:神秘功能化。这个倾向主要表现在道、释两家。

历史总是具有一定的承续性,东方文化是从东方传统的宗教文明脱胎出来的。和世界所有民族的原始文明一样,东方原始宗教文明对“特异功能”是极看重的,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几乎是由他具备的特异功能决定的。这当然和全社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有关。这是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都存在的一个阶段。至今非洲、大洋洲乃至亚洲的不少地区还残存这种文明。

儒、道两家的古典作家几乎不提及这一问题。这大概和中国文明较早脱离原始宗教文明有关。这个历史最少可以上溯到周文王,周人提出的“惟德是馨”的口号,就是针对殷商的“鬼神崇拜”的。“惟德是馨”“祖宗崇拜”的出现,说明中国人早就开始否定可以用特异功能沟通彼岸神灵世界了。至于后来的道教,大讲修炼之术,和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有关,但与老子、庄子绝无关系。应该说是古文明的残余。

佛家事实上也是否认“神秘功能”作用的。《楞严经》几乎是对“神秘功能”的全盘否定。经中借介绍二十五菩萨的修行,由文殊(智慧)一一评价,二十四位菩萨都无法得“圆通”。至于观音菩萨的“修”,是怎么回事经文没有细讲。“耳根圆通”绝不是一个修功夫的法门。“此方真教体,清净在声闻”绝不是通过声音来修炼特异功能,然后悟道。

在《楞严经》的最后,介绍了五十阴魔,现在许多人还在一层层研究,看自己是过了哪一关,色、受、想、行、识五大关都能突破吗?一个独立的生命,色、受、想、行、识完全都变了,又是什么?释迦牟尼在暗示什么?还是要回到《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上来。

就是被人们公认为小乘经典的《阿含经》,实质上大半是讲的大乘道理。《阿含经》中一再提到,只要“宇宙—生命”系统中,有一个“人”通过了四禅,每通一禅都会令“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全体受益。决不是一个人一个人自己去修炼。进而推衍,释迦自己成佛,“宇宙—生命”系统全是佛,所以他说“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但得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南老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一再说明仅有特异功能不是真正悟道,但又几乎处处都要讲“境界”,看来南先生是主张“功”、“德”合论合修。不管南老的看法如何,南老是太着重个人修行了。而个人修行的客观标准不由得就落到特异功能上了。恕我直言,南老是落到一个怪圈里去了。

什么是特异功能?从“宇宙—生命”大系统看,自然科学、社会生产力的每一个进步,都可以说是“宇宙—生命”系统的“特异功能”。把自然科学说成是洪水猛兽,与东方文化的主旨不合,是庸俗了的“东方文化”的偏见。恰恰相反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也就是众生皆成佛道的标志。

我们以为这才是真正的“东方文化”的原则所在。

至于今天的所谓“气功”,保留一些古人的养生之道未必是坏事。有人想以此冒充生命科学,从而以人体特异功能为基础,建立人类新文明、新哲学,实在是不通东方、也不通西方的热昏了的胡话。

至于有些人把孔子、老子、释迦都说成是大气功师,说什么佛学与当代原子物理学是一致的,说什么释迦的天眼超过电子显微镜、射电天文望远镜……诸如此类的臆说,只能令仁者喷饭,我们实在不敢太恭维这些东西。

仁者,你知道吗?电子显微镜、射电天文望远镜就是如来的天眼、法眼、佛眼,也是你自己的天眼、法眼、佛眼……会么?

你已早具备了五眼六通了,可惜你不自知。

历史就是佛,不管人们怎样看,怎样议论,我以为东方文化早就大发展了,江河自是长流不已,莫妄论吧!任何妄论,都不废江河万古流。

本文只能是个序,扯开的题目却太大,限于“序”的篇幅,无法全面铺开,细细论述。我们之所以选择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作为展开我们观点的对象,一来是想借名人以自重,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南老的着作要精致得多,比之时下通行于坊间的佛、道、儒着作,基本没有常识性错误。而坊间的一些东方文化着作实在令人不忍卒读,我们如果以他们为对手,不知要跟着他们瞎绕多少弯子。真是不得已才选了南老的作品,实在是抱愧。

但愿在本书的正文, 我们能借南老的思路说清我们关于东方文化的全部观点。

否定之否定,怕真是宇宙间的重要规律。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开创了他们的学说之后,东方文化的发展,不是理论上的发展,而是实践上的发展。

一切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出发。

一切都是人间的、此岸的。

一切都是实践的、历史的。

一切都是知行合一的。

一切都是理性的、文明的,脱离了原始野性的,但不是西方文化所谓的那种理性,不是书本中的“思想理论体系”。西方人的逻辑学,并不被我们看中。

一切是缘起。

一切是自性本空,所以眼前的一切都是可变的,但必须是整体的变迁、发展、改造……而且不是一世的变化,是穿透三世的,即穿透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变化。

最后这一段话是佛学与儒、道两家的区别之处。

正因为是整体的变化,所以佛学特别指明自己是“大乘佛学”,“大乘”就无所不包,即灭度一切众生。

实践第一,历史第一。只有首先是历史的整体的,才是真正的实践第一。“实践”作为范畴,不是说的“行为”,更不只是个人行为,但包括一切个人行为。

这样,东方文化便走出了理论,走进了人间,走进了历史。

我们要指出,自孟、荀以降,至董仲舒、朱熹……乃至佛、道两家的祖师大德,大半走着一条与古典作家几乎是相悖的路,他们的思路不同于古典作家们的根本之处, 在于后学们把个体人的修行、修养、修炼, 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悖也未悖,原始人类走出原始宗教图腾神秘,正需要一段教化,正需要大幅度提高个体人的素质,这是历史必走的一段“之”字路。我们绝不否定个人修行、修养、修炼在“宇宙—生命”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价值。但是,如果由于此,而把个体人的修行、修养、修炼作为东方文化的基础、出发点,这就与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观念完全相悖离了。中国史上自称是“文明”的东西一败再败,一弱再弱的历史似乎也在证明我们的观点。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部书的原因。

人类史,据科学家们讲,大概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此论是否准确,并不妨碍我们的论述,因为一切是缘起,一切是性空,性空即是可发展、可变化,也就是川流不息的历史运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最近的三千年,人类社会的文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不管道学家们、佛学家们、东方文化的大师们怎么说,我们今天的时代较之过往的历史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发展、大进步,不管用什么理论为准则,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总是否定不了的。至于新儒家新佛家以环境问题道德问题为由,否定这个大发展大进步,实是不懂否定之否定辩证法的缘故,不值一驳。

为什么只是这三千年会如此翻天覆地?不管有多少政治斗争、经济竞争、文化较量,世界的“和”的一体化几乎是人人看得见的前景。今天的世界各国谁脱离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也无法生存。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也由于高新信息工具的出现,而成为势不可免。“和平与发展”成了未来人类的根本主题。

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与东方文化的大思维正在暗暗相合?如果我们的估计是正确的,在东方文化走完了刻意于个人修行、修炼、修养的方便之路之后,该是我们认真发掘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本意,尤其是他们的“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观的时候了。

“否定之否定”。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了!

我们不否定南老大量着作的价值,但我们必须往前走。南老诸君的价值只是过去的价值。

这也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原因。

做好这一步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只是相信努力不会是白费的。至于我们做得是与不是,好与不好,那是该后人去评价的事。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肝病食疗菜谱

    肝病食疗菜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肝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菜肴色、香、味俱全。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肝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魔法与诅咒

    魔法与诅咒

    这是个魔法的世界,魔法能移开高山,填平大海,改变整个大陆的格局……云哲,就生活在这个魔法世界的海边小村里。一次意外让他被海云魔兽突袭,随后被神秘人搭救,更是解除了云哲身上血灵诅咒,而后在三年一届的魔法公会大选之前,来到国都参加考核的云哲意外遇在药店遇到了十耀,那么他会有什么的际遇呢?天要亡我,我要亡天!看我如何吞噬诅咒,成为至强!
  •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能不看的职业精神准则!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感恩心态、执行力,一个都不能少!以病人的生命为重,做医学的仆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这是医务工作者修炼自身的超级法宝!
  • 风起综武侠

    风起综武侠

    一觉醒来,身处综武侠世界。仗剑侠客行,争锋江湖路...ps:主要是金庸的武侠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做为家庭顶梁术的爸爸,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您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这些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
  • 爆笑萌狐:拐个上仙做夫君

    爆笑萌狐:拐个上仙做夫君

    (一只狗腿的小狐妖,一个清冷腹黑的天界上仙,扯出一段啼笑皆非的狗血虐恋。)现代女某X从未想过自己会穿越,而且阴差阳错之下还成了一只人人唾骂的狐狸精……“小人!”她怒骂。“君子。”月华扬起唇角。“……君子会趁人之危看光别人身子?”咬牙切齿道。“小人不会单单只是看。”月华微笑,“战神”光环闪耀的刺眼。“……”好吧,在与月华长达一生的争斗过程中,让她清楚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做死,就不会死。(推荐新书:邪君养成计划:盛宠妻宝)
  • 重点怀疑对象

    重点怀疑对象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