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27

第27章 正信希有分(2)

所谓“种诸善根”,并不单指后来佛教出现后的“六度波罗蜜”, 持戒、 布施、精进、禅定、智慧……之类,而是指的“宇宙—生命”系统中十方三世普遍存在希望过好日子,或者可以说是希望“解脱”,低者可以是希望“发财升官”之类的“明德”。一切众生都想活得更好的行为,用阿弥陀佛的话说是“誓拨生死勤苦之本”的行为,都可以说是“种诸善根”,不要把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的对立区分,引申到“种诸善根”中来,那就有了分别心了。个体人的行为,相对于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有真善美、假恶丑之分;从法身说,真善美、假恶丑都是法身本有。法身无有的东西,在化身就不可能存在。从报身说,报身是因缘运动、变化显化出的产物。在因缘运动中,真善美、假恶丑,舍了哪一个面,都无法构成运动、变化,“矢量”都是趋于“至善”。这样一来我们就超越了具象的我人众生寿者,不以它为标准了。所谓“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是指的一切众生,事实上还是指整体而言,因此自会有人相信本愿。反回头来说,这段经文充分表现了释迦坚信,既然我能想到“本愿”,便是本愿因缘已经在世间成熟,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智慧,是阿弥陀佛的般若智慧,这就是说一切众生都会信的,只是由于因缘的缘故,有迟有早罢了。

所谓“持戒修福”者,正是指那些可能早知道、早相信释迦已经救度完了众生的人。这些人虽然还在“修福”,想通过自己的善行为下一世积累福报,毕竟是知道了善与福相依存的道理,比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大贪特贪的人,觉悟得早一步,深一步。这种人有可能早信如来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至于形成这个大愿的具体道理,未必可以一下子全明白,但在大愿的催促下,还是会明白的。

所以我们说佛学不是某一个天才主观臆想出来的“学问”、“思想体系”,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力量。这个力量也不是某一个人的神通、特异功能,而是众生早有、众生本有的整体历史进步的力量,只因因缘不熟,未显化为报身之德罢了。一度形成报身大愿,其力量不可比拟,其真实不可怀疑。

释迦牟尼坚信自己的学说思想,尤其是其愿力,是完全可以被众生理解的,因为他相信这学说思想,这愿力,不是他的,是众生本有的大愿的报身必然显化。

这里不存在南老说的哪一个人修不修的问题,只有因缘。诸法因缘生,只有“宇宙—生命”整体的因缘是真实的,至于反映到众生的心相上的是什么东西,那是个人因缘的问题,完全可以千变万化、千奇百怪。

“无量千万佛所”即众生,众生与个人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无处不显处处显,一人信了人人信。信与不信还是个幻相,但最终一切众生都得信。

众生从来没有不修行的,真善美是修,假恶丑未必不是修。

众生即如来

在说明了众生最后必然会全都相信如来大愿之后,释迦接着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我们真不知南老是如何理解的,经文说得非常清楚,只要一个人一念生净信,如来悉知悉见,并得无量福德。只是在解释为什么是如此时,释迦才重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三个字就是证明。但我们的南老在对“净信”两个字大作一番文章之后,对“如来悉知悉见”一句根本没讲,直接就说这句话是说:“(如来)我统统知道,我也亲眼看见这种人当下已经得大福报了。”

这是什么意思?头上三尺有神明?释迦没有死?还活在冥冥之中?现在释迦还在看着我们,审视我们?南老反复强调自己是反对迷信的,更反对那种见神见鬼见佛的现象,为什么到了这里不讲了?佛在哪?他怎么知道我们会信他的大愿的?为什么滑过去了?这真是让人无法解释。这和南老没有真正吃透《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见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真理有密切的关系。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不容易,但不是教给人们一种“用心”的法门,哪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不是个心理学问题,也用不着人们为此四相去修行、去修养、去修炼。越修行越修养越修炼,四相越严重。

关键是南老不知何为佛,何为如来,不知如来在哪里。讲起道理来也许知道,真正理解起经文来,全忘了。

如来,不可以身相见,作为愿力,他已经入了一切众生心,入了一切因缘,所以我们称他为圆满报身。如来发了大愿,“灭度一切众生”,这大愿入了一切因缘,至于何时何地在哪一个众生心中显化出来,那就看因缘是否成熟了。如果有一个众生知了大愿的实质内容,就是已经被如来所“灭度”,就是已入了“无余涅”,非成佛不可。这便是一念“净信”,不是众生心净与不净,而是这个念头本身是否是真正明白佛的大愿完整内容,知了,便是“净信”;至于知了以后,你再不信,没有用。知了,便是“净信”。在知的同时就怀疑,也没有用,还是“净信”。

南老,你不是讲过《楞伽经》吗?一念“净信”,就是如来的“无漏种子”,“知”了,通过你的前六识入了你的阿赖耶识,你能改变他吗?众生念中的有漏种子能改变佛的愿力的无漏种子吗?改不了,那这个人就便非灭度不可。佛的愿力强制你“不受后有”,这不就是成佛吗?如果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就是历史实践对个体人的强制力,这是由不得个体人的主观意识的。

所以,只要一念知了佛的愿力的全部内容,便是“净信”,金刚种子、无漏种子入了阿赖耶识,谁也改不了。

你一个众生自己无论如何修不出一个“净信”。正是在这个“净信”上,历代大师作的文章太多,不知把多少众生,隔在了佛的大愿之外。

例如,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对这个愿的净信,第一是闻名号,即闻“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第二是知“必生”,即必成佛。这个愿力的内容知全了,就是“净信”,未知全,只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是净信,早晚会知“必生”、“必成佛”。这一愿力和《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是完全同一的大愿,只不过说法不同,这在前文已说明。知佛灭度了我,早晚必知我已入“无余涅”,因缘早晚会令你知。佛的大愿本身是“净”,不由你不净。“净”的本意是历史的现实的真实运动,而不是道德观念、思想观念。

南老把“净信”完全说成是要求众生修成一个只具“净”的大脑,只具“净”的心,这可能吗?众生心,本无心,因缘所生心,众生心能“净”,因缘便有常;因缘有常,诸行便有常,诸法便有我,这是哪门子佛法?

如果众生心,可修成“净”的大脑,“净”的心,《金刚经》就不会说“一念生净信者”。心全修“净”了,大脑全修“净”了,也就是“常”,还说“一念”干什么?释迦决不会违背自己确立的“三法印”。

南老自己也说,一念空便是佛,一念空第二念不空,还是不是佛?南老会说一念空,第二念不空,就不是真空,不是佛。如果念念全空才是真空,那不是诸行有常吗?“诸行有常”不就违背了“三印法”了吗?违背了“三印法”还能是佛?我们不知南老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正由于如来的大愿本身是“净”,是金刚种子,是无漏种子,一旦在众生心中,因缘成熟显化——即是“知”了,便入了阿赖耶识,谁也变不了他,你必须按愿力走、行,这个众生也就是佛了。

佛本身无形无相,无住处也无所住,但住于一切众生心,因缘一熟,显化为众生之“知”,便是“一念净信者”,此人便与佛不一,也不二,这个人“一念生净信”,便是“如来悉知悉见”;这两个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

佛、如来与众生是不能分家的。

不懂众生与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的道理,这一段经文是解不对的,勉强去解,众生只是众生,众生非修炼“净心”不可;那如来就非是神灵不可,不是神灵就不能普度众生。

第六品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第三品讲“灭度”大愿,第四品讲“灭度”大愿是“无相布施”。无相,便是入一切相,入一切众生心,不是什么哲学,而是实实在在入了一切众生心。第五品讲如来本身无形无相,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第六品就是讲,灭度大愿在众生心中如何起作用。无量千万佛所——“宇宙—生命”全系统的因缘成熟了,显化在谁身上,谁就是“一念生净信者”,这个人大半是现在在“持戒修福”的人,他们的可能性最大。“一念生净信”,便与佛、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佛在你心,佛愿在你心中起了作用,你也是佛。你自知自己知了如来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你自知,就是“如来悉知悉见。”你自己也就得了无量福德。

本 无 所 住

经文说得太明白了。“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四相”是本来就没有的。有四相不过是你自己的妄想。众生本来就不是众生。南老在这里把这段话解释成众生生“净信”的条件,本末倒置,实是大误了。这里就是说的第三品的“实无众生被灭度”。众生本无众生,众生本无所住,只不过是因缘合了显了一个众生相。这些众生就是如来自己,不要学,不要修,更不是生净信的条件。众生与佛本来一体。

“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来无有,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运动显出的幻相,水气遇低温成露水,阴阳电相撞成闪电,随生亦随灭,自己本无自性,自性本空。人、我、众生、寿者,皆是如此,所以“我”的大愿可以改变他们。

“无所住”不是修出来的,本来就是。正因为“无所住”是本来就是,如来的大愿就是从这个实相发出来的,所以是“净”。如果舍了这一切,再去修一个“无所住”,修一个“净”,便是头上安头了。

南老在这里大作了一番文章,如何去四相,如何求净,其实都是头上安头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不过是教我们像唐·吉诃德一样去与风车大战。风车,不过是唐·吉诃德的假想敌。

这也就是说,我,如来,发的“灭度”大愿,是依“实相”——无所住的实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实相而发的,你们不要从相上去解,那是永远也纠缠不清的。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老对这段话讲了许多许多,到最后也没有说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好说这是开悟以后的事。其实就是不要你去用心想我应干什么,我该不该信?我要不要发愿?全不需要,知了本愿,一切都完了。用心就要取相,取相就是着相,着相就不能理解如来大愿。所以在“何以故”之后,接着就是“若心取相”。这个“若”字,就是劝众生心不要用心取相。也就是没有你修的,没有你证的。

其实这里没有什么玄妙,这段经文就是不希望你按世间人的习惯想法去推理如来的灭度大愿。是法你也找不着,是非法你也找不着。为什么?

我们还是回到人们的思维上说吧,喜怒哀乐悲恐惊,色声香味触法,千思万念,你能弄清楚他们何来何去?凡是你认为的来路去路都是片面的。众生心恰如山头火,永无定型之时,这是由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运动永不停歇,显化在众生心头——镜子上的幻相也是扑朔迷离的,永无所住。你若想住下来研究一番,非着我人众生寿者不可,不住下来就无法可“取”。

最后,如来打破我们的执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比丘们,别找什么法、非法了,我已经把你们度过了,我在第三品不是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吗?听到了,就入了你的阿赖耶识,这是无漏种子、金刚种子。他在“你”的因缘的无量的永不断灭的演化过程中,自会起作用。还有什么法?什么法也没有。我这里尚没有法可说,你还去找其他什么法,好好去过你平常人的日子吧,别枉费心机了,你的心全是妄念。连我的话也丢了也忘了就好,更好。

我们总是不死心,总是不甘心,总在找法。你看看《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南老教了我们多少法,都是心地法门啊!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南老你的法是“法”还是“非法”?

还是遵如来的旨意,全舍了吧!舍得吗?

诸位,都听到如来的法旨了吗?

“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灭度者。”

行了,回家去,该干什么?工作,学习,过日子,没有什么法不法的,只有真实的人间生活,劳动生产,商业流通,科学研究,完成天地给你的角色使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完成各的角色使命。正是南老引述《法华经》所说的“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人间还是人间,但已是“换了人间”。懂吗?不懂,通观历史就见如来了。历史的进步就是如来救度一切众生的轨迹,也可以说历史就是如来。但,“宇宙—生命”系统还是自己。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历史也不是如来,也没有什么历史。

这是“无为法”。

南老把无为法解成有为法了。所以,一部《金刚经》被解得支离破碎, 反成了障了。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女法医穿越之夫君欠调教

    女法医穿越之夫君欠调教

    <本文一女多男,男主多样,择优上岗。>最强人类学法医一朝穿越,变成了程府最不受宠的小小庶女。爹爹不亲,嫡母陷害,长姐污蔑,姨娘软弱,穿越第二天便被这些人联手安上了一条“故意伤人罪”,连夜送到了乡下庄园,美其名曰——静养。医学狂人陈默挑眉,只要能继续工作就行!于是,陈大法医破天荒的情商爆表,勾搭美男神探,小惑天下名捕,破案也能惹桃花!凭着人情上位,靠着实力让人臣服。等她重回上京都,爹爹谄媚,嫡母委蛇,长姐暗妒,各类牛鬼蛇神纷纷涌了上来,今天一出阴谋,明天一出诡计,明明是励志女强文的性格,却安排了宫斗宅斗的戏码,真当我陈默好相与?!陈默拿着森冷的手术刀,一脸面瘫的斜睨向作者。作者:陈大大大大女王,小的马上让道,呵呵呵,马上立刻现在,就让您出场。陈默满意地收回手术刀。小剧场一:“小默,我喜欢你。”某美男一脸含羞带怯地向陈默表白。“哦。”陈默继续面瘫,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裸男。“你!你到底有没有听到啊?干什么要盯着别的男人看!你眼里还有没有我!”某美男等了半天没等到陈默的反映,开始狂暴掀桌。陈默抬头:“那你也脱光了躺在这里,我也这么专注地看你。”某美男顿时脸色惨白遁走。陈默收回目光,继续解剖尸体。小剧场二:一向淡然的柳乘风俊脸上露出了惶急的神态,偷偷看了一眼没有什么表情的陈默,心中舒了一口气,看来她还没有发现(人家这是面瘫好吗!),看着前方的岔路口,想了半天才抬步往左边那条路走去。陈默的面瘫脸终于忍不住崩溃:“柳乘风!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三次了!”柳乘风:我,我,我想和你多走一会儿。想了半天,向来以聪慧无双著称于世的柳乘风却只想了这么一个烂理。陈默向天翻了个白眼:你这个理由已经用了108次了!快点走,要不然等我们到了尸体都要烂了!说完便大踏步地向前,不理那个呆立在一旁的俊美男子。“哎,等等我!”柳乘风赶紧追上——这要是让他一个人走,可不知道要走到何年何月了。————————————————————————————异世励志女强文,女主面瘫,寡淡,冷清但不冷血。请大家大胆跳坑,青夙努力更文!关于验尸术语等均来自百度君,若有指教,欢迎前来。每日一更,若有事情,会提前通知。鞠躬。
  • 冷情boss宠娇妻

    冷情boss宠娇妻

    小剧场版:<学校>“梁总,您有女朋友吗?”几声齐齐的叫喊,差点害的言沫从椅子上摔下来,果然,这群崽子们就没打算中规中矩到底,看样子是留在最后啊。“我没有女朋友,不过我有喜欢的人。”梁凡没有放过系主任游移在两人之间的暧昧眼神,他看了眼身旁出神的言沫,镇定自若的说道:“她就是我喜欢的人。”<表白>言沫被他触碰所惊吓,她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你还是介意的,所以,梁凡,不要再来招惹我,我配不上你,你值得更好的。”“你这个傻瓜。”梁凡轻声一叹,伸出双手轻轻抹去言沫眼角的泪水,然后俯下身侧着脸吻上她的樱唇,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吻,他脸颊就擦过言沫的侧脸离开了,梁凡很怕再刺激到她,他一把拉过她的身子,温柔的将她圈在怀里。修长的手抚着她的长发,淡淡的说道:“言沫,我的确很介意,我很介意自己没有在范辰之前遇见你,我很介意他让你伤心,我很介意那个陪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我很介意在你伤心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保护你,我很介意错失了你那么多年的记忆,可是言沫,我更介意你的逃避,即使我现在还不能住在你的心里,可是你不要排斥我好不好,不要封闭自己的心,我打了那么多次电话,如果你今天再不来,恐怕我明天就会把z大给拆了。即使你没有选择我,我也不要你逃避。”虽然我有足够的自信成为你心里的最后一个男人,梁凡在心里补上一句。<顾家宴会>梁瑗有些慌张的指着言沫的鼻子大声的问道:“你要干什么?谁给你的胆子?”“我给的!”一声冷冽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梁凡一身黑色西装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他无视众人或惊讶或打量的目光,迈着大长腿一步步的朝言沫走去,然后再言沫身旁站定,冷冷的瞧着对面的梁瑗。<某天,饭店>“梁大总裁,你打算饿死我?”梁凡一愣,随即就畅怀的笑了起来,他从沙发上起身,看着有些饿得发毛的女人说道:“我怎么舍得!”……文艺版:她暗恋他三年换来与他一个月的相恋,只是最后才得知,他是为了与她解除婚约。后来,她遇到了他,他一步步的诱惑她,交出自己的心,在她什么都失去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只是他报仇的棋子。后来,她遇到了他,他莫名的钟情让她措手不及,他宠她,爱她,疼她,简直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在她面前卸下所有的伪装,只为等她,等她走出自己的心,等她爱上他。他说:“我不在乎你的以前,我只要你的以后,都陪在我的身边!”
  • 龙屠神殿

    龙屠神殿

    天纵奇才又怎么样,手握旋环又怎么样?为疆土,你弑杀亲人;为权杖,你戕害我挚爱之人,纵然你是我的亲哥哥,我也要杀你鹰犬,夺你疆土,把你欠我的,连同你的命,一起要回来!万里云霄舒羽翼,一瞬存亡百国惊。谁是谁的宿命,谁荼毒谁,谁误解谁,为什么现实总是不完美,成长的过程却总是阴差阳错……
  • 圣明之光

    圣明之光

    传奇,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诞生。苏羽,为了追求他向往的天地,踏上了一段传奇之路……热血开启,谁与争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逍遥渔夫

    逍遥渔夫

    贝海,整个东海岸最成功的渔船船长,几年时间就被美国东海岸的渔夫们称为传奇人物。神乎其神的找鱼手段,几乎从不出错的识鱼能力,还有每次出航都让无数渔夫羡慕的渔获。不光是论起重量,论起鱼质量和体形也是一等一的。从一个一开始让人看不起,甚至认为根本不懂捕渔的中国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超级船长,而且比所有干了几乎一辈子的渔夫都要厉害的年青人,有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他有一件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法宝。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让一个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让无数渔夫羡慕的传奇。新书《山洼小富农》上传了,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多多收藏!http://m.pgsk.com/info/1004929121
  • 妖皇太子

    妖皇太子

    口能吞日月,手可摘星辰。问君何能尔?一气返道真。胸凝五气神,头顶三花聚。莫言蚍蜉也撼树,敢向长空舞狂刀!PS:新书《十荒大罗》已经发布,希望各位道友帮忙收藏推荐一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