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正因为包拯的公正无私,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一直以来,“天下为公”、“公私之交,存亡之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也是今天我们领导干部们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公,全心全意是无私,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公正无私。历史上,众多的像包拯这样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廉吏,千百年来始终都被奉为官员们的楷模。所以,作为一个从政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理当把公正无私作为自己从政的根本要求,这也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公正无私是为官之本,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和要求。所以,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做到公正无私、秉公办事、主持正义。
心中有杆秤,做人和处事自有主见
我们不断努力使言行一致,我们对一个可行的计划的由衷期待——自尊不是最终也依靠它吗?正是那种信念让我走进组织工作,正是那种信念让我做出结论,也许是最后一次,种族纯洁和文化纯净不再是典型美国黑人自尊的根基,也不再是我的根基。我们的整体感只能来自比我们继承的血统更好的事情中。
——摘自《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
他人评价主见独立思考
作为群居动物,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当中。既然生活在群体当中,那么,周围的人们的意见和看法对自己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对我们有着启发和帮助作用,但是也有很多时候,这些意见和想法会动摇我们的抱负、意志和决心。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主观判断。
这里有一则大家都很熟悉的关于“主见”的笑话。
父子俩进城赶集,天气很热,父亲骑驴,儿子牵着驴走。
一位过路人看见这爷俩儿,便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驴,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亲一听这话,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驴,他牵着驴走。
没走多远,一位过路人又说:“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老爹年纪大了,不让老爹骑驴,自己却优哉地骑着驴,让老爹跟着小跑。”
儿子一听此言,心中惭愧,连忙让父亲上驴,父子二人共同骑驴往前走。
走了不远,一个老太婆见了父子俩共骑一头驴,便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瘦驴,怎么能禁得住两个人的重量呢?可怜的驴呀!”
父子二人一听也是,又双双下得驴背来,谁也不骑了,干脆走路,驴子也乐得轻松。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指着他们爷俩儿说:“这爷俩都够蠢的,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
父子二人一听此言,呆在路上,他们已经不知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及驴了。
这对父子之所以会陷入最终的尴尬境地,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主见。故事中的父子俩缺乏主见,留给大家的只是一时的笑料而已,但是,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像这父子俩一样缺少主见,那结局就不仅仅会是闹出笑话这样简单,他会给社会和党组织以及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领导干部要有主见,并不是要领导干部主观武断,独断专行,而是领导干部对事物要有判断能力和决断能力,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遇事有主见,那是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的。坚持正确的主见才会取得被社会认可的成功。
在参议院工作的时候,奥巴马就为自己的工作制定了原则:忠诚于良心和选民,坚定勇气,坚持判断力。正是因为奥巴马的坚定和忠诚,让他在某些时候得罪了关系自己的利益群体。
比如,作为民主党的他有时会支持共和党提交的法案。他投票支持赞成限制集体诉讼的提案,因此得罪了消费者、劳工和支持他的律师团体。不过,奥巴马认为,他之所以投赞成票,是因为这类案子应该放在州或者联邦一级而不是地方法院审理,因为在地方法院审理会导致不公。奥巴马认为:“对于我来说,问题不是‘你是中间派还是自由派,问题是‘你的提议能行得通吗?你能建立一个工作联盟来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吗?’如果能行得通,那你就应该支持,不管他是中间派、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因此,奥巴马尽自己的努力实行跨党派合作,推动一些造福美国人民福祉的事业。
在议会里的表态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任何一次对法案表决的点名都要表明态度,每位议员都要认真思考对于自己的表决选民会怎么想,美国人民会怎么想,是否有利于连任等,而这些想法往往又相互矛盾。很多人的立场就因为受利益的驱使而摇摆不定。奥巴马没有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他保持了自己的风格。虽然因此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个性。
作为领导干部,在遇到多重问题和意见的时候,就应该具备奥巴马这样果断的主管判断能力。如果领导干部缺少主见,面对各种意见的时候,患得患失,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优柔寡断,那么,结果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议而不决,决而不断,一事无成;要么不加思考,盲目拍板,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领导干部要做到有主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要有敢于决断的果敢作风。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同时,他们还要加强对历史、法律、科技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了这些,领导干部们还应该深入实际,勤于思考,在了解真实情况之后,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判断失误的能力,以此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到遇事有主张。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和原则性,都有个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利与弊之分,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去认真分析,去准确判断,去正确把握,去果断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做人的原则和主见,就非常容易随着外在的环境与自身的欲望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即使活到百岁,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自我。即使外表看似刚强,而内心的世界却非常脆弱。真正的智者都是心怀主见的,在逆境中仍然坚守着内心的正义与良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为有守,始终不放弃心灵深处的高贵。面对压力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与主见,活出真正的自我。
(第二节)打造个人魅力,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个人魅力是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不可或缺的因素,奥巴马是这方面的绝佳代言人。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舆论总喜欢把他的演说,与同样能够用言语来激励人心的前总统里根和肯尼迪相提并论。除此之外,他还年轻英俊,外表迷人。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个人魅力能够让他在领导活动中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不是谁都能当好领导:好领导贵在有战略头脑
我们不断努力使言行一致,我们对一个可行的计划的由衷期待——自尊不是最终也依靠它吗?正是那种信念让我走进组织工作,正是那种信念让我做出结论,也许是最后一次,种族纯洁和文化纯净不再是典型美国黑人自尊的根基,也不再是我的根基。我们的整体感只能来自比我们继承的血统更好的事情中。
——摘自《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
好领导战略头脑善谋大事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好的领导,高明的领导,比别人好和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有战略头脑。战略思维是一种全局性思维,也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及创造性思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有战略头脑的领导干部往往能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牢牢地把握住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从容地掌控时势的发展。他还能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让大家在迷茫中看到出路,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微小的变化当中洞察到历史的走向,在利害交织的迷局当中看清事情的本质。
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来说,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决策。科学的决策事关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的发展快慢和发展质量,也关系到自身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领导者来说,科学决策是必须修炼的“真经”之一,而战略思维的形成和运用能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清晰的指向。
在与麦凯恩、希拉里较量的过程中,奥巴马始终坚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上,根据敌我各方面的形势来制订战略计划和进行竞争指导,并把总揽全局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正是这种强烈的全局观念,使得奥巴马在局部的竞争中出现过挫折和失败,但在战略态势上却越来越有利。这就是奥巴马能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他往往能够把各种有利的要素和各种制约的条件加以整理,按照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排列,然后再提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在竞选过程中,奥巴马的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充分地体现在争取民心上。在《更完美的联邦》一文当中,奥巴马表达了对白人和黑人相互团结的渴望。但是,他更清楚白人选票对他竞选的决定性意义。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支持不可忽视,但是,白人力量更是横亘在奥巴马白宫之路上的一道坎。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非常困扰奥巴马。黑人比例甚高的南部各州,向来都是共和党的票仓。即使是在“奥巴马年”,也不确定会百分百地支持奥巴马。鉴于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况,奥巴马的举措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大局意识:既团结白人,也要动员黑人、拉美裔人、亚裔以及其他少数族裔。
为了避免白人的反弹,奥巴马始终在有意地淡化种族观念。在多次演讲中,奥巴马一直强调各种族共处于一个星条旗下。在赖特“牧师风波”发生后,他没有简单地和赖特断绝关系,而是向美国人进行了解释。
而对于拉美裔和亚裔实际与黑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的现状,奥巴马则以宽松的移民政策来吸引他们的支持。当然,奥巴马最吸引白人、黑人、拉美裔和亚裔的手段还是减税这一经济政策。
只见局部,不顾全局,即便有良好的愿望,也是欲速则不达。即使是处于两难境地的时候,奥巴马没有单一地去拉拢其中一方的实力,而是在认清整体形势的情况下,做出了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这就是他战略思维的体现。
奥巴马在竞选当中具有大局意识,为的是要赢得民心,获得竞选成功。对于我们的执政人员来说,要有大局意识,为的是能够更好更和谐地发展社会,发展党和群众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少数这样的领导干部。他们在思考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不是首先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地区部门利益至上,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牺牲局部利益成全“整体利益”的现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上的效益,这样一种政绩观就是典型的局部意识。要知道,任何局部都是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其同全局对立起来甚至是割裂开来,那或迟或早,我们都会遭受惩罚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无论是地区也好,国内的企业也好,它们的发展和世界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如果缺乏对整体形势的全局把握是行不通的。当然,要想具备优良的战略思维,没有广博丰富的知识来做支撑是不行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战略意识的强弱,不只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它还决定着一个人观察分析问题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
玩过魔方的人知道,如果只考虑一面,即六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无用之功,因为完成的一面没有顾及周围色块的统一,东拼西凑的排列虽然把一个面的颜色对齐了,但是同时也把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打乱了,而且已经定死了,没法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想再把其他几种色块对齐,必须重新对齐已经“对齐”的色块。所以不顾全局地做事,即使你做成功了,有时候也是错的。
考虑全局做事,是有一些难点的:
1.对决策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对全局进行分析,有布置和控制的能力;
2.还包括对项目的背景和实施的重难点的把握;
3.全局做事,对团队的信息共享要求很高,每一个单位组必须把自己的事情按照要求做好;
4.项目启动往往较慢,但是没有办法,万事开头难,况且是全局。
虽然有这些难点,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大局考虑,顾全大局做事。因为顾全大局做事,可以规避可以预见的风险,可以节省时间,可以避免重复的多余的劳动,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提高整个项目成功的几率。
不过,战略眼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学习、努力探索的结果,是一个人知识、智慧、才能、修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们领导干部应该通过丰富自己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战略意识,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在决策中以理性思考取代直观判断,以敏锐视角取代习惯思维,进而保证在工作实践中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谋得准。
光有战略还不行:执行决定战略的成败
凡接受大笔救市资金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除这50万美元和应得股息之外,不得再有奖金等补偿。
——奥巴马推行的限薪令
战略成败执行力决心
战略决定全局成败,但是,决定战略成败的是领导的执行力。战略的制定很重要,但这仅仅是一个流程的开始。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以及执行该计划所需要的资源,即使最有创意的战略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然而一个卓越战略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没有提供成功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通往胜利之门,关键还在于要有将这种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在当下,执行力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上至下、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顾名思义,“执行力”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孔子在《论语》中反映出的古代文化“执行”的思想。《致加西亚的信》的主人公罗文,一个普通的军人,在不知道送信地方的情况下,忠于职守,不惧艰难险阻,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历史任务。这是西方关于执行力的一个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