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工作留尾巴
有一次,上司让一个同事帮忙把屋子里坏了的两个灯管给换下来。当时屋子里安装了五十多个灯管。“小陈,你去上面把那两个坏掉的灯管换一下,好不好?”上司态度温和地对同事小陈说。
“不用吧,头儿,”小陈回答,“五十多个灯,只坏了两个,没有关系的,几乎不受影响。再说,还可以省一点儿电。等多坏几个再换吧。”
上司说:“这不好,你还是把坏了的先换下来,这样更明亮一点儿。”
后来小陈勉勉强强地去把坏掉的两个灯管给换了。
但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把换下来的那两个灯管,随手一搁,也不收拾,换下灯管就什么也不管了,以为任务已经完成。包灯管的纸筒,还有线头、电线、电容器,都随便地放在一边。另外,椅子上还有两个鞋印。因为他是穿着鞋子上去的,也没有垫什么东西。他下来后,椅子就歪掉了,他也不扶,然后就走了。整个过程就是如此。
你能说这样的员工是合格的员工吗?遗憾的是,在今天的职场上,许多人都是这样,把活干到一半,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别人来收拾。
大家都知道,香港有一个超级明星叫刘德华。刘德华对“给工作留尾巴”的员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他说:“像这样的员工,是没有前途的。”现在有许多这样的员工,老板、上司吩咐他做事,他勉勉强强地做了,但总要留下一个小尾巴。像那个小陈,还得把阿妈阿婶叫来做清洁,帮他把东西归类好,把桌子擦干净,把椅子扶正,把地扫一下。
刘德华被称为香港娱乐圈的“常青树”。我想,他之所以那么成功,不光是他的艺术造诣深厚,更在于他的职业态度。他是那种不仅有小聪明,更有大智慧的人。
人们喜欢刘德华,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英俊潇洒,更因为他勤奋、孝顺、和善及追求完美、不断进取的王者气概。
论唱歌,他没有张学友那样动人的歌喉;比演技,他没有梁朝伟那样精湛的技艺;说跳舞,他没有郭富城那样潇洒的舞姿。
但是,刘德华却用他的勤奋、敬业和真诚征服了亿万歌迷和影迷。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有一次张学友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刘德华到场为朋友捧场,唱了一首《冰雨》。在演唱会的现场,刘德华做了一个真实的冰雨场景:当歌曲唱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有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了下来。歌迷们发出一阵狂呼,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本来是张学友的个人演唱会,他是作为嘉宾被邀请来的,以他“天王”之尊,大可不必真的来一盆“冰雨”。我想,要是没有那盆冷水,普通歌迷也不会说他什么的。再说,他也没有必要唱《冰雨》,大可换一首别的歌曲。
刘德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是他的职业态度——敬业。正是这种职业态度,造就了他二十多年来在华人娱乐圈的不老神话。
刘德华批评过的这种“给工作留尾巴”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你要想受到老板的重视,得到上司的青睐,千万不要“给工作留尾巴”。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但不能做好了这件事,却产生了另外一件麻烦事。这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老板是不会喜欢的。
不给工作留尾巴,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少留遗憾,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最本质的核心还是干好自己的工作。最完美的职业道德就应该表现在工作中力求完美,高效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而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在工作中留有尾巴。
你应该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不是根据一个人是否天天上班,而是根据实际工作绩效来判断他的价值的。像这种完成了一件事,却同时给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的做法,哪里还有绩效可言?
这就要求追求不可替代的员工力求做到最好。很多企业甚至要求员工“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你就离开”。
“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8个月了!”
这是比尔·盖茨时常告诫雇员的话。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仔细品味,确实如此。所以他对员工的要求是:“我不要求你们一天24小时地磨工作,我只希望你们尽全力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我理解的“最好”的意思,应该是起码不能给自己干过的活留尾巴。
对于员工本人而言,要是养成了给工作留尾巴的习惯,就等于自我毁灭。因为你要是有这样的习惯,那一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人,每天被大量的问题纠缠着。
当你能将“做到最好,不留尾巴”当成一种习惯时,你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并找到快乐。否则,留下一个烂摊子,只会增加自己和他人的负担,增加额外的成本。
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老是给工作留尾巴,让别人帮你收拾烂摊子的话,其后果可想而知——老板将非常厌恶你,为了节约成本,很可能让你卷铺盖走人。即使嘴上不说,你从此在老板眼里也将成为一个担不了重任的人。
有个培训师说:让日本员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员工,一开始他会擦6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日久天长就会落于人后。
虽然你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你真的会工作吗?你有没有认真反思一下:职责内应该做的事情,你是否都兼顾到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是否都做到位了?是否不仅做了,并且始终注重使用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呢?——把握职业发展主动权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将职责内的工作做全、做深、做专业、做到位,不要给工作留尾巴,不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
学会自我保护
我相信在一个企业里,98%、99%的员工都是很好的,都具有可塑性,但也许还有1%、2%的人有那么一点煽动性。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他们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老板接到一笔业务,要把一批货物送到客户的仓库,时间限定在半天内。但这个老板手下的伙计不多,才10个人。老板自然希望手下的伙计能卖点力、加把劲。
但从管理上来说,激励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于是这个老板想出了一个主意。这天趁大家都在,他就亲自下厨。等到开饭的时候,老板亲自把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端到每个伙计的手里。
大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碗里,有几块红烧肉,就焐在米饭当中。因为肉不在饭菜的表面,他们又看不见别人有没有,于是很自然地想:这是老板对我的关照。
可以说,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很开心。整个上午,所有伙计都很卖力地干活,个个搬得汗流浃背。平时一天的活儿,一上午就干完了。
中午,一个伙计不解地偷偷问另一个伙计:“你今天咋这么卖力?”
这个伙计回答得比较不明智:“不瞒你说,早上老板在我碗里塞了三块红烧肉啊!我总要对得住他对我的关照嘛!”
于是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老板在用心计。
不过,我告诉大家,老板的这种做法在伙计们的眼里是心计,但在管理学上却叫激励。无论如何,试想一下,等到老板调查清楚了,说出事实真相的那个伙计会受老板喜欢吗?他值得托付大事吗?他有心志承受信任吗?
有些私事不能说,而有些话题但说无妨。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就又有关于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了。
以前我在打工的时候,因为很努力,到月底老板给我加了块钱的薪水。我的一个同事加了200块。领完薪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问我:“你加了多少薪水?”我实话实说了。他却说:
“我加了500块。”那时候年轻,我很容易就相信了他的话。相信的结果就是心里很不舒服,越想越不痛快。我那么努力那么拼,老板只给我加了400块,他没有我表现好,却加了500块。我心中愤愤不平,对老板和公司就很有意见。而把意见埋在肚子里,确实很难受。许多同事知道这件事以后,都觉得老板给自己的薪水加得确实太少,心想老板对自己不重视,于是纷纷辞工,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两个。走的人多了,那个撒谎的同事反倒有机会了,在公司里的地位一下子显现出来了。老板不但竭力挽留他,还升了他的职,而且真把薪水加了5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