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900000018

第18章 中国报告文学五十年的发展轨迹(1)

——序《历史痕迹》

这里提供给读者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五十年报告文学创作代表作品的一个选本。

五十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是在伴随着中国社会生活脚步迈进的过程中发生的。因为中国社会生活历史的曲折复杂道路,因为报告文学自身特殊的成长发展过程,就使得在依赖真实描写报告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的报告文学创作,也成为了一个十分复杂丰富的文学创作对象。在着手这个五十年报告文学作品选本编辑的时候,编选者力图要通过所选作品能够反映这个时段内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成绩,力图将在当时曾经在社会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收集进来。但是,因为篇幅的局限以及在对报告文学的理解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收入这个选本内的作品,未必就是人们都会认可和接受的作品。这个选本是我们对报告文学和五十年成果认识和理解的体现,期望它能够对读者在认识了解报告文学历史发展和成就时有所帮助。

报告文学是一种十分年轻的文学形式。

正式使用“报告文学”这个概念,据有人考证,是在二十世纪初时的德国。还有人认为,这个概念明确起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1-1914)前后的德国。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报告文学绝不可能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就成熟起来,它毕竟是经历过一个萌生发展成熟的过程的。因此在这个时间前后,出现这样那样一些近似人们认可的报告文学的作品,是毫不奇怪的事情。即使承认了报告文学在萌生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可能的时间伸缩性,报告文学若要比较起诗歌、散文、小说等古老的文学形式来,仍然是很年轻的文学形式了。根据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发展于社会生活需要这样根本性的特征来看,报告文学的出现只有在近代新闻报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发生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科学的。

有人因为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的特征,就将报告文学视为古已有之,进而认为中国古代的《左传》、《史记》都是报告文学的意见是缺少说服力的。

在中国,据有人研究,报告文学的概念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从日本传播过来的。这之后,1926年夏衍写作发表的《包身工》,被人们公认为是报告文学的代表作品。

因为报告文学特殊的个性和社会现实作用,也因为《包身工》的重要影响,报告文学这种文学形式在进人中国之后,就得到了人们很大的重视。1930年8月“左联”执委会决议《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和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的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就对发展报告文学创作给予了很明确的强调,号召作家拿起这个新式的文学武器,积极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此后,在抗日战争和三年国内解放战争中,报告文学创作都是十分活跃的。但是,当年那种过于突出单纯的政治需求,尽管使报告文学有所发展,但同时,又在内容和形式上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独立品格和性能作用也未能得到真正的建立与全面充分的发挥。

被我们称之为报告文学的这种文学形式,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是十分流行和活跃的文学形式。如西方的“新新闻主义”作品,“非虚构小说”,台湾的“报导文学”,东南亚地区的“报纸文学”等,就是类似或近似我们报告文学的作品。这类文学创作,在各个国家和各自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表现尽管有所区别,但是对于真实社会生活矛盾和事件人物作直接反映这样的现象说明,类似报告文学创作的现象,已经是一个在世界各地充分发展的文学形式,是被世界各国作家广泛运用,读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了。

在西方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举办的多种读者调查,畅销作品排行榜和评奖活动中,描写真实生活题材对象的作品,不少时候都占有很大的比例。

报告文学是正在世界各国活跃并发展的文学形式。报告文学产生的根源和自身独有特征正在更多更充分地被人们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报告文学之所以得以生成发展,成熟壮大起来。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这种文体在不少地方适应了人们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报告文学是由新闻报道中脱胎出来,接受了文学的有效表现手段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那么,报告文学为什么会从新闻报道中脱出而又吸收文学的有效表现手段呢!这是因为,在新闻和文学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新闻和文学双方都存在着某些盲区,有自己的力量达不到的地方。新闻在真实、时效、具体、简练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充分地反映真实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时,往往就很难兼顾周全,总是因为不断发生的新的新闻对象而使不少有社会人生价值的题材对象无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真实性、时效性、简练性等既成全着新闻的个性和力量,但同时也使新闻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注定要留下一些遗憾。在报告文学出现之前,文学创作是被人们看成一种虚构的艺术创造的。它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因为具有虚构的权利,所以,作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成艺术创造任务的角色了。因为手中握有虚构的主动权,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应当达到更加生动形象和艺术化的程度。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就只能说明作家无能。新闻因为自己的个性要求,不能充分地面对许多真实的社会生活,传统的文学创作又因为虚构权利的拥有无须直接地面对许多真实的社会生活内容,那么,这个在新闻和传统文学之间留下的社会生活空白,就为报告文学这种新的文学形式来占有和表现了。因为有这样的空间,报告文学的产生才成为可能,报告文学也才具有了既同新闻有密切联系,又借鉴了传统文学某些有效表现手段,但却同借助虚构方法创造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个性特征。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区别于一般的文学创作的根本所在。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从新闻领域获取的重要特性内容。所以,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一种新闻的真实,或者说是事实的真实。在这里,真实所反映的内容和一般文艺创作中常说的艺术的真实性是有着质的不同的。报告文学的真实是指那些社会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事情,艺术的真实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报告文学追求真实性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手段是直接深入的采访报告,是对于事实的一种再现和复原,而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多是虚构,是一种对社会生活进行典型化加工的创造活动。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是报告文学得以存在和拥有特殊个性的根本所在。捷克着名报告文学作家基希说:

“在为了作品的艺术性而从事各种努力之际,必须显示出真实性——完全是真实的东西这一点不可。”这种真实性,既是报告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一个必须坚守的原则。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不能允许有任何动摇的。

现实性,这是报告文学充分发挥自己对社会生活影响力的特征所在。正如前面所说,在新闻因为自己的个性约束未能抵达的地方,还存在着人们渴望认识了解的社会生活空间,而这个空间里有许多社会生活内容,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是人们认识把握自己的时代环境和生存状态时急于了解的。传统的文学作品不去直接地承担这样的任务,报告文学就在这个人们强烈的现实需要的时候出现并努力地肩负起这样的任务了。报告文学的现实性,就是要及时地感受、理解、报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重大矛盾和人们普遍关注的一切现实问题。现实性,既是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读者对报告文学的特殊要求。如果说,真实性将报告文学同社会生活的实际存在连接在一起的话,那么,现实性就将报告文学与人们的现实要求和渴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现实性,是报告文学面对社会生活时的着力点,是它最见作用和能力的地方。

文学艺术性,这是报告文学从真实抵达艺术的桥梁,是报告文学在真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文学品格的主要地方。文学艺术性,是报告文学最终成为文学家族成员的主要特征。

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是指那些作家对于真实事实进行选择、结构、表现方面的艺术工作,在这里,除了虚构的权利以外,文学创作的一切手段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报告文学的艺术工作,是在社会生活真实基础上的创造。着名报告文学作家理由把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如同雕刻艺术家在选来的石料上进行艺术打磨和雕刻活动。艺术家是要有艺术的眼光和巧妙利用材石颜色、纹理的本领的。因此,也有人称此为“带着镣铐”的舞蹈。它要求“舞蹈家”在手脚被真实的“锁链”严重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舞蹈”语汇来,表现出属于自己个性的艺术内容。在报告文学这里,真实是一种限制,但同时它又是一种魅力。真实本身是对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诱惑力量的,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真实本身也是报告文学文学艺术性的一部分。作家要会善于运用真实的作用,要力争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自己特殊的文学才能。基希就说过“真理是艺术最上乘的原料”,许多作家作品成功的事实说明,作家对于真实事实的艺术处理,同样是可以实现其文学艺术的目的的。文学艺术性成分的多少、水平的高低,是报告文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尺,是报告文学作家文学艺术素养和才能的表现。

真实性、现实性(有人称作新闻性)和文学艺术性,一直被认为是报告文学的三大特征,是构成报告文学的三种主要因素。其实,从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和许多成功的作品来分析,敏锐的发现和深刻的理性内容,也应当是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报告文学是对于真实社会生活事实的文学报告,但它绝不是盲目地,不加选择区分地去面对所有的社会事实。因此,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对于报告文学创作非常重要。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往往具有全局眼光,它能够敏锐地捕捉住那些有关社会现实前沿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发现那些同社会的全局进程有着密切联系的矛盾事件和人物事迹进行报告。所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选择题材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有着很突出的特征作用。报告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事实,是客观的存在,带有原生特点。这些事实中是包含有不少有待人们发掘认识的内容的。报告文学作家不光要有选择的艺术,真实报告的工作,更加重要的是要通过对这些事实的报告,帮助人们理性深刻地认识理解事实本身和社会生活的全局,在发掘参透具体事实的同时,在人们感觉认知社会生活的现实境况时给予精神和理性的启示。所以,理性内容应当是报告文学不能或缺的东西。也应当视为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被人们所认识重视。

今天,报告文学在我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但是,即使这样,报告文学因为年轻,因为它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报告文学仍然处在一种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报告文学的认识和把握还有待继续,报告文学的自身特征和潜能也还会不断显示出来。在我看来,报告文学尽管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分支,有许多文学的成分和作用。但是,许多的现象说明,报告文学的作用,决不是仅仅通过文学表现的方面表现出来的,它在政治、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社会学、文献学等方面表现出的重要内容和作用,时常在社会和读者中发生强烈影响。对此,人们不能轻看和忽略。因此,在对待报告文学的时候,应该有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眼光,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保守封闭。在承认和尊重报告文学特征的原则下,作者完全可以进行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即使在只有微细收获的情况下,只要有对社会,对人们的思想、精神,和现实生活有所助益的创作,都要允许存在。不能人为地横加干涉,仅从自己的认可程度进行武断的裁定。报告文学是极富时代特性的一种文学形式,这是世界各地的创作和读者反映所证明了的事实。报告文学的时代特性,就是它能够直接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表现出参与矛盾,影响矛盾,给现实社会生活以明确独立的感觉和描述作用。有些时候,愈是矛盾的生活,愈是报告文学的用武之地,人们越对报告文学有所期望,报告文学愈是生机勃发。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生活的巨大矛盾和变革,就是促成中国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社会力量。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文学,时代在需要它的同时,也对它进行着积极的塑造。

报告文学五十年的历史,是一个经历了由自然创作而转入自觉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依附而转入独立成熟的过程。在这样两个转变的过程中,报告文学的形态、地位、作用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接受和尊重着。终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由附庸蔚为大国”。

同类推荐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热门推荐
  •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职场、情场、官场,那些你不知所措的瞬间,智慧带你解决困难,扫除烦恼。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励志名言。
  • 再婚再爱

    再婚再爱

    盛大的订婚宴,身着婚纱的女子哭着扑进了她未婚夫的怀里:“晨川,我若嫁,你娶不娶?”俊逸温润的男子歉然回眸,在满座宾客前垂首:“楚玥,对不起。”她笑,眸间冷意成灾。下一刻,他一身新郎礼服,执她之手,绝艳性感:“新娘子怎么可以乱跑?”洛少琰,京城艳少,许给她的,却唯有一纸婚书。她所求不多,可是不算上门的彩旗是为何?呵,既然你无情无信,我又何必用情守诺?欺她无权无势?这婚书,不要也罢,撕掉离婚协议书,她决然转身。他愤怒,他不甘,百般查证却唯有一个结果——查无此人。再见面,他还是他,情根深种的他,守着大红本子的他。她已不是她,而是身份尊贵的她,手段凌厉的她。当再婚遇上再爱,当怒火遇上欲火,于是……;【剧透一】:“你得补偿我。”“凭什么?”“曾经的京城艳少,此时已是再婚男,还差点犯了重婚罪,作为罪魁祸首,你不该有点表示?”想起当初那张A4纸,有人就笑的很欢畅:“京城艳少,不缺金,不少银,有什么好表示的。”“缺,我还缺个夫人。”★☆★海言海语★☆★此文乃:男强女强,豪门大作战。极致宠溺无大虐,再婚再爱乐无穷。PPPPP:此乃小言,请勿较真儿。欢迎跳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世仙芒

    绝世仙芒

    一朝穿越成修真界小菜鸟,她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得仙府,入仙门,披着五行废灵根的外衣,漫步前行。筑基、结丹、元婴,看她如何一步步绽放出独有的仙芒。什么,天地封印?白幽璃怒了,敢挡我修仙之路“鸿冥,给我破了这天!”鸿冥半眯着眼睛:“主人,你太弱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在网王之游戏人生

    爱在网王之游戏人生

    李月希一个平凡的女生,因为脱线且爱动漫的作家老妈而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因被硬逼看老妈最新的小说莫名其妙穿越为一个沉睡了5年的睡美人,奇怪的身世之谜牵扯出一系列的事故。她与他一见钟情,似曾相识,是真爱?还是又一场复仇?一切都因一本名为《游戏人生》的书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一场无意的错误,她怀了他的孩子。三年后,她的婚礼上,那个男人突然而至,傲然浅笑:“你早已是我老婆,带上儿子跟我回家。”她执意和新郎交换戒指,结果引起了争执,他们都受了伤。最后,他终于答应不再纠缠她。可是,三天后,她的儿子被确诊患了白血病,只有同胞的脐带血才可能救活。这,多么戏剧性……她,憎恨豪门的她,该如何?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