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900000017

第17章 报告文学题材的设定与采访艺术(4)

对于那些因为时间的关系,已经不能作现场采访的题材,作家也要设法尽可能地去掌握第一手材料。英国作家科·瑞安为了撰写《最长的一天》,曾经作了十年的准备工作。这是一部真实地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转入反攻,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品。为了能够真实地再现和报告这一重大事件,作者查阅了美、英、德三国的有关报刊,研究了大量公开和尚未公开的文件档案,包括德军将领冯·伦德斯泰特与隆美尔的作战日志。更加令人钦佩的是,作家挖掘“活资料”的顽强精神。他根据官方资料,也通过别的渠道获取线索——如他曾在德国的250家报刊上登载广告——寻访D日(当时的作战代号——指1944年6月6日——引者注)的幸存者。他与3000名幸存者取得了联系,并亲自采访了其中的700人。像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种对于采访一丝不苟的作风,是很值得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学习的。另外,还有像德国作家君特·瓦尔拉夫,为了搞清外籍人在德国工作时所受到的歧视和不幸的遭遇,他就曾经装扮成一位土耳其人在德国的各地打工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此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在德国打工的外籍人的生活境遇作出了真实的报告。这就是他的着名报告文学作品《在底层》。作品有力地揭露了外籍劳工在德国这个“福利社会”,“民主国家”所遭遇的悲惨经历。我国的作家,也有为了采访到真实的生活资料,亲自深入到有一定危险性的环境中去的事例。如贾鲁生,为了采访大陆和台湾的群众在私下进行的民间往来情况,就曾经私闯台湾海峡;为了搞清“丐帮”的内部生活运动情况,就装扮成乞丐随丐帮活动了一段时间,有了许多的发现和新的认识。这些为了获取最真实的素材而采取的行为,虽然不一定提倡和鼓励,但是应当受到肯定的。

练就突击采访的本领

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有些题材是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反映出来的。有的机会甚至是一闪而过的。因此,报告文学作家应当具备一种适应突击采访的本领。请看余义林对傅溪鹏采访世界着名拳王阿里的一次采访情形:

1979年底,阿里首次访华。日程只有一天,安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文字记者采访的余地。老傅考虑再三,决定在阿里离京返穗时,登上去广州的飞机随行采访。那正是一个雪后的夜晚,阿里白天游览了故宫,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和宴请后,来到了机场。飞机又因故拖延了起飞的时间。此时,已是夜里的10点多钟。

这时,一位负责人找到了准备登机的傅溪鹏,说:

“今天阿里先生实在太累了。晚宴吃烤鸭时,他已经打瞌睡了。你的采访恐怕是办不到的,因为一上飞机,就快午夜了,他得休息。你就不要上飞机了吧。”

这话着实令老傅大吃一惊。为了采访阿里,他已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资料,拟定访问提纲——这些难道全都付诸东流吗?

他据理力争。

那位负责入还是说:“要从大局出发嘛。”

好在这位负责人跟老傅是熟人。老傅便来了个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再给我一个机会吧。让我们直接与阿里先生商量一下。如果他不欢迎,就此作罢。”

人家拿他软缠硬磨的劲也没办法,只好答应。

没想到,阿里是一个好客而喜欢接见新闻记者的名人。他一点也不拒绝老傅的采访。飞机起飞十几分钟后,他就把老傅请进了自己的座舱。一场空中采访开始了。在那星光点点的蓝天上,阿里不仅回答了老傅提出的各种问题,还为他题了一首小诗: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人生应尽的职责,是为大众尽义务,为正义而斗争。

——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一般人是很少遇到的。但是,这种突击采访的意识和思想准备,是每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都要具备的。突击采访,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采访。这是报告文学作家时常会遇到的现象。也是磨炼采访基本功的好方法。

在采访中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

文学不是无情物。在什么时候,它都需要作家的激情和感情介入。感情内容对文学的介入是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存在着。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尽管要求作家要有冷静客观地对待所有题材的态度,但是,作家的感情成分和感情趋向依然是不会,也不应消失的。在选择题材的时候,作家的情感活动就已经开始活动了。在采访的过程中,作家事实上也是不能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所面对的人无动于衷的。感情的投入对强化和激活采访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都因为作家的感情成分以一贯之的存在而有了奇异的效果。

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说:“我回过头来看这篇稿子,使我更明确了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你感受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你感受得浅,人家从你这儿受到的,也就浅;你根本还没有感受呢,那就用不着说了。这儿,我还要加一句,就是深入的感受,跟深入的采访也有关系。就拿在战士中的采访来说吧,你跟他们谈得深,你对他们了解得深,他们的气质、思想、感情,就会感染你,使你也沉入到他们的情绪中。也就是说,使你感受得更深些。”魏巍的经验说明,作家采访生活对象的同时,也就是在认识和感受生活对象,如果只有对生活对象的刻板了解,而没有一定的身心投入,那是很难真正认识和把握住生活的对象的。所以,要采访得深入,就必须有情感的投入。一个采访者,在他的采访对象面前,不能做好双方的沟通的工作,往往是难以取得理想的采访结果的。而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若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采访这个问题,那么别的一切也就无法进行了。有了好的选题,采访也非常地顺利,此后的写作就不是个大问题了。

黄宗英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其选材上很有个性,在她的采访与表现上也是有分明的特点的。黄宗英的采访,几乎都是感受式采访。她总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和对象的沟通与融合,在对象的深层和内质上感受和认识对象。从而把对象表现与描绘得十分的准确和充分。在黄宗英的作品中,作者本人,时常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成为接触、感受和观察事件与人物的主体及视点。作者在自己的接触、感受和观察中来报告事件和人物,读者则在她情绪、情感、认识的变化中了解着事件和人物。黄宗英的采访,不光是感情的投入,她在许多时候,还是行为和思想的投入。因为这种多方面的主观投入,她的报告文学作品总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吸引和感染作用。

有些具体的事情,你了解了,并不说明你理解它了。只有用心感受了它,你才能切实地认识它和理解它。要求作家采访时的情感投入,其目的就是要作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报告对象。在有些时候,作家是要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力量都要投入到作品中去的。这样,才可能真正地体会到矛盾事件的内质,体会到当事人的内心时间和所有的行为。但是,作家在采访中要有情感的投入,并不是说作家在任何的对象面前,都要有一种认同感,都要介入事件之中和人物的行为活动当中。而是说作家要用正确的情感和判断来接近对象,把握对象。要尽可能地与采访的对象发生某种共鸣或共振的现象。

及时地总结采访成果,使采访不断地走向深化

不管多么简单的事件或人物事迹,靠一次采访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对事件和人物作反复的采访是经常的事。要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使自己的采访富有成效,就必须有边采访边总结的工作。一般说来,第一次进行采访的时候,因为双方初次接触,相互还有一个认识熟悉的过程。涉及到采访内容时,所交谈的也大都是时间的大概轮廓或人物的基本面貌。这些内容对于作家是有用的,但却不一定是都有用的。为了能够有所重点地迅速深入下去,作家就要及时地发现重点问题,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提示和追问。既要让被访者说出自己了解的全部内容,同时,又不要信马由缰地随意泛泛而谈,而要有针对性地就作家的提问和追问来回答有关的事项。在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事迹已经搞清楚之后,作家就应当尽可能多地深人事件和人物事迹的细部进行访问。应当充分地掌握那些看来细小但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这是此后写作时特别有用的东西。有许多人,在报告文学的写作中,因为缺乏对于细节的认识和了解而使作品无法写下去,或是作品表现空洞,无法述事表情。这是因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允许作家进行虚构而发生的困难。

其实,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最有效的还是应当从生活中来发现和采集。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是作家无法虚构和创造出来的。而细节在报告文学中的重要性又是非常重要的。它使读者发现真实,也会使读者发现虚假。所以,在采访中,一定要多多地记录事迹和有关人物的性格行动的细节。采访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采访的过程,也是作家不断对题材了解和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作家开始找寻艺术结构方式的过程。因此,随时地在采访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也是逐步深化主题完善构思的过程。《神圣忧思录》,在开始的时候是作者有感于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太少,家境贫寒等状况而发的。可是,在做过更加充分和深入的采访之后,许多事实使他们认识到:这种看得见的经济危机倒不是最根本和重要的危机,根本和重要的是一种多少年来形成的教育神圣和教师光荣的观念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损害,’而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现象。经济上的不足,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解决,而多少年才形成的一种认识观念如果遭到破坏,那就很难将其修复了。所以,作者把自己的作品题为“神圣忧思录”。这种认识的深化过程,就是伴随着采访的具体和深入而出现的。有了这个得到了深化的主题,再加上作者动情地,形象地描绘与表现,这篇作品就明显地好于此前的那些近似题材的作品,在社会公众中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这篇报告文学,冰心先生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87年11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的题目是《我请求》。冰心先生说这篇文章使她“动心而惊心。虽然这两位作者我都不认识,这题目使我专心致志地看下去,看得我泪如雨下!真是写得太好了,太好了!——这篇《神圣忧思录》广闻博采,字字沉痛,可以介绍给读者的句子,真是抄不胜抄。对于这一件有关我们国家、民族前途的头等大事的‘报告’文章,我还是请广大读者们自己仔细地去考虑、思索”。这篇报告文学,在当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所以,采访一定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要随时进行总结,注意和发现现象后面更加重要的东西。

报告文学的题材设定和采访的过程,是报告文学创作中带有基础性的工作。这个工作做得好坏,是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和水准的。鲁迅先生在谈到小说创作的时候说,作家“选材要研,开掘要深”。这个意见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实用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有许多现象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少的作家在题材的设定过程中是不严,或是十分随意的。

这种现象较多地表现在那些报告企业经济活动和名人的行迹的作品中。在表现企业经济活动的作品中,很多的作品是只有企业经济活动的报告而没有文学的表现的;在不少对名人行迹的报告中,相当多的作品报告的是名人的经历过程。报告文学固然是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实的真实报告,但是,这种报告不完全是纯粹客观地对一切事实的反映,它是作家在对社会生活中大量事实进行了文学的筛选之后的一种反映,所以,其中是有着作家的主观性内容的。报告文学是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或是某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现象,而要有透析社会生活的力度,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力,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生活背景上,向事物的纵深开拓,掌握和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在作品中完全消失了自我,只是为了企业或名人的张扬而服务,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没有了创造的意义,只是一种投靠和宣传而已。在作家和题材之间,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的,事实上也存在着某种相互的选择过程。近视的人,小气的人,就发现不了那些有着重大社会性的题材,不敢去涉及这样的题材;平庸的人,世俗的人,自然会靠近那些带有明显功利性的题材。因为他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当然也就和文学无缘了。所以,在题材的设定过程中,也是有着作者的人格显示的。采访活动,也是一个作家创作作风的表现。采访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基本功,不能认真对待采访的作家,他是很难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有所成就的。离开了认真的采访,报告文学的创作就无从谈起。报告文学作家,要像任何一个从事美术创作的人不断地进行素描练习一样地对待采访,把采访这个关把握好。

把好了这个关,作家可以得到许多的益处,会省去许多的麻烦。采访的过程,是作家和社会生活不断发生联系的过程,它不光对文学创作有利,对于作家的人生也是益处极大。

同类推荐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亲眼目睹男友背叛,她愤怒中陷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她赌气嫁了他,他笑了三天。要知道他用尽阴谋阳谋为的只是把这个小女人绑在身边。婚前婚后他发挥一惯作风,把她身边的花花草草全部斩杀。他以为可以这样宠她一辈子,可是当那些花边新闻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还不够,于是禁门谢客好好教训……直到她的腹中有了他的孩子。在他大宴宾客的时候她却意外得知这个男人设计了自己整整十年。当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算计,她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书甩在了他的身上,“亲爱的,你不行呀,医生误诊了,我没有怀孕,要不我换个男人试试。”“你敢换试试?”他二话不说丢下满室宾客把这个女人打包扛走……
  • 恋上孪生姐妹花

    恋上孪生姐妹花

    一边是美丽优雅多才多艺的校花妹妹另一边是活泼大方专门跟他作对的毫不起眼的姐姐丑小鸭,他一个校草级的痞子帅哥究竟是败在柔情似水的妹妹手里还是败在傲慢无礼的姐姐手里?一段美丽有些搞笑有些伤感的校园爱情……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做最有价值的员工

    做最有价值的员工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112项实现自我、提升业绩的职业修炼。112个跨越平庸、成就卓越的工作法则。遵循自我修炼的贴心指南。探索职业生涯成功轨迹,并创完美人生的实战宝典。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奇妙的动物世界中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种类繁多的动物令人眼花缭乱,他们灵活敏捷的身手,漂亮的样貌,神秘独特的生活习性都能让你连连惊叹。你喜欢家里的小猫小狗吗?很多人都喜欢这些小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爱护动物,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先从了解他们开始吧!地球上的生命种类繁多,动物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大自然赐予的,能够和人类共同生长、相互影响的伙伴。从天上翱翔的飞禽到地上奔跑的野兽,从海底游弋的鱼类到洞穴里的昆虫等,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热闹,充满生机。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世界的一分子,而且是最高级的动物。
  • 绝世小帝师

    绝世小帝师

    她是世间最平凡的女子,也是世间最美丽的女子,她有着无与伦比的睿智和卓然脱俗的气质,谈笑间的低眉浅笑,抵过了世间所有的女子。她,保留了前世的部分记忆,有着无人可及的阅历六岁为太子太傅,手持先帝御赐的戒尺,亲手为天宇王朝培养了两代盛世明君。帝王、神相、才子、名臣……最为出色的男子都在为之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抹生命的延续不知道像谁,典型的魔神转世,天纵奇才,年仅三岁,已经超过母亲当年的风范,世间所有的毒物和动物都对他心生恐惧,人称小小“鬼见愁”为了维护自己的母亲,不惜一切代价,立于巅峰,睥睨万物。当最初和至今相碰撞,该做怎样的抉择?天流:无论上天入地,我也要追到你,并不是为了索要情债,而是,为了能够留你在世间多过一日,即使短暂,也能让我回忆永恒!引用某位读者的书评,看得相得透彻呢:每一个独立人的内心是孤独的,能够坐享百年孤独的人确是最需要理解的人。若是有绝世风采,那更得耐得住寂寞。小小帝师的奇遇需要承载几多忧愁,几多责任。小小身躯蕴涵的能量非常人能及,也就是这样的先天优势带来的困扰。真的只有一颗执着之心吗?毕竟是韶华之时,恐怕如此的通透之人也会被蒙蔽。我所看到的是一颗玲珑心啊!有时睿智,有时恍惚,有时灵动,有时彷徨,有时执着,这才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真实的人。少年的才华传递的是风采,很难抵御啊!。。。。————————————————————————本文和月儿的《爱上花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当成是续篇来看,也可以独立,并不矛盾:)这是我的圈子,可以来看看http://m.pgsk.com/1752644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网游之苍茫

    网游之苍茫

    一个极其普通的小人物,经历了不普通的事件。从以游戏为娱乐,变成了以游戏为生存。《苍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里面又充满了什么样的秘密。无人知晓,也没有人能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但是,这个普通小人物却在游戏中,掀起了狂波巨澜!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