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900000019

第19章 中国报告文学五十年的发展轨迹(2)

在如今这个五十年的报告文学选本中,就反映着报告文学发展转变的这些内容。例如,林韦的《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杨刚的《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在当时就是很明了的新闻作品。即使像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后来被人们看成报告文学经典性的作品,在最初也是作为新闻速写发表出来的。至于人们已经熟悉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毛主席的好战士——**》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开始,也都是以新闻通讯的形式和读者见面的。这些现象说明,在建国初期,人们在报告文学的写作方面,还是不很自觉的。不少的写作,还总是游移在新闻和文学创作之间,还未能清楚地意识自己进行的是新闻工作还是文学活动。有这样的现象是不奇怪的,因为报告文学在不少的时候就曾经和新闻写作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和交叉。有没有较为自觉的报告文学写作行为呢?当然是有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祁连山下》,就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报告文学写作成果。在这三篇作品中,报告文学的特征就比较明显和突出。徐迟的作品《祁连山下》,五十年代写好,却迟至六十年代初期才得以发表,这样,就使得这种自觉的报告文学追求行为无形中受到了妨碍和影响,难以得到广泛的开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更加接近新闻宣传的作品因为适合宣传的需要,就自然地得到了发展。报告文学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其发展并不是十分自觉和健康的。有一些收获,但是成果有限。“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时期,自然也是文学创作的灾难时期。这个时期内,几乎没有可以作为历史记忆的作品出现。因为那些可以说是“瞒和骗的文艺”和“政治阴谋文艺”作品,是非文学的存在。作家对报告文学创作的这种不太自觉的现象,和人们对报告文学的认识理解不很清楚也有关系。在过去,诗歌、小说,被人们认为是文学的正宗产品,而儿童文学、散文等是被看轻的创作对象。而像报告文学这样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写作,更是许多人无心接近和追求的。过去不同的时期内,涌现了许多的诗人、小说家,可报告文学作家一直是很少有人追求的。以往,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是诗人、小说家的副业产品,是打草逮兔子式的额外收获。很少有人明确地申明和承认自己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在一个对报告文学认识不清,怀有偏见,缺乏热情的环境里,报告文学是如何也发展繁荣不起来的。

中国报告文学的真正兴盛,是在1976年10月,林彪江青政治集团被粉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出现的。这两件大事的发生,一个标志着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一个标志着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这之后,因为政治思想领域开展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运动的开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社会造成了一个政治宽松、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祥和生活环境。

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在过去很难成为文学作品主角和正面形象的知识分子陈景润,成为了徐迟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热情赞美和讴歌的形象,并且引发了一个报告文学讴歌知识分子的小高潮;才有了刘宾雁在报告文学《人妖之间》中,在揭露批判贪污罪犯王守信犯罪情景的同时反思共产党基层部分党员干部变质,目无党纪国法,贪取钱财,为王守信犯罪提供了便利和保护的现象,重开了报告文学用批判的手段表现社会生活矛盾的大门。这两篇在当时文坛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可以视为报告文学的两面旗帜,在热情的歌颂当代英雄和严厉地揭露批判丑陋罪恶现象两个方面,为报告文学创作作出了成功的范例。这种同时包容着赞美和批判的报告文学创作现象,在过去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是不存在,或者说,是不允许存在的(自然是不允许带有批判作用的作品存在了)。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和《人妖之间》同样被包容和肯定的事实,绝不是单纯地说明了这两部作品本身的价值。它对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全面发展无疑是有许多启示意义的。因为《哥德巴赫猜想》和《人妖之间》的成功创作和巨大反响,报告文学以空前未有的作用使自己走向社会,走近读者,使人们认识到报告文学的特殊作用和力量,从对报告文学的理解到喜欢报告文学这种文学形式,很快就有许多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聚集到报告文学的旗帜下了。还有一些诗人、小说家,也都积极地加入到了报告文学创作的行列。今天,报告文学作家的队伍,已经是一支人数众多,声威雄壮的文学方面军了。在报告文学真正以进军的姿态步人中国的社会生活之后,报告文学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充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和能动作用,以自己特殊的功能在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呼声和愿望,为使社会生活中新的快速增长和旧的加速衰亡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出现了像杨匡满、郭保臣的《命运》、张书绅的《正气歌》、柯岩的《船长》、黄宗英的《大雁情》、理由的《痴情》、王晨、张天来的《划破夜幕的陨星》等许多优秀的作品。

明显的写实特征,使得报告文学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作家依靠主观的生活感受选择表现社会生活之外,还负有一定的记录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的责任。这种责任,在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家所看重的。例如,1917年10月,在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此后,美国作家约翰·里德就用《震撼世界的十天》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对这个重大事件作了很好的写实记录。1926年3月18日,中国的反动政府在北京残酷地屠杀和平请愿的学生,造成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后又企图歪曲掩盖事实真相。为了揭露和记录下反动政府的罪行,着名教授、作家朱自清,就以一个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写下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这样记录事件真相的报告文学。还有前面已经提到的记录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作品《命运》等。报告文学记录重大事件真相,既是它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同时是报告文学社会功能作用的一个部分。报告文学因为其真实性,存在着一定的记史成分就是题内应有之意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在这个选本中,我们选进了《吴晗和(海瑞罢官)》、《一桩惊心动魄的文字狱》、《北大第一张大字报是怎样出笼的》这三篇真实记述“文化大革命”在酝酿发动时有关内情的文章。

这些作品,其文学性自然是缺乏一些,但它的记史价值却是很强的。还有像《火·冰山·鸽子的壮歌》、《世界第八奇迹发现记》、《历史的审判》、《“牛棚”小品》、《干校六记》、《唐山大地震》、《百万大裁军》、《庐山会议实录》、《牛棚杂忆》、《文化大革命拾零》、《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挽狂澜》等这样一些更多接近写实的作品,所记录的事件内容,在中国五十年的历史生活中,同样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影响。它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比它的文学性更加富有价值。如果说,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记载中只是干巴巴的几行文字的话,它们在报告文学作品中就是十分具体形象的真实再现了。另外,像《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傅雷之死》、《储安平》、《我的老伴——吴文藻》、《玉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九死一生》、《美丽与悲怆》这样通过一个人的生活遭际和命运的描写,反映不同社会历史生活真实内容的作品,因为震惊人心的真实性和丰富内容,也是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学价值的。这样一些作品,是一些凝聚着当事人血泪感情和苦难经历的作品。它记述了历史的某些污点,独有生命力和社会价值,是那些即时的应景之作无法比拟的。选进这些作品,是对报告文学和历史的共同丰富。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生活,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最深刻变化的时期。对于这样的生活现实,报告文学曾经是热情的鼓与呼的号手,给予了非常及时充分的关注。像《毛泽东以后的中国》、《三门李轶闻》、《中国农民大趋势》、《昆山之路》、《理论狂人》、《澳星风险发射》等作品,就是对改革开放生活的直接报告。改革开放,既然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的进行过程就必然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存在着许多需要人们给予新的分析理解和认定的问题。因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的深入进行,许多及时关注现实生活新问题,新矛盾和表现新的观察理解的,被人们称之为“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作品出现了。像《自由备忘录》、《西部在移民》、《强国梦》、《丐帮漂流记》、《中国的小“皇帝”》、《中国知青梦》、《国民素质忧思录》、《伐木者,醒来!》、《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等许多作品,就是这种作品的代表。这些作品,分别从不同的社会生活角度,对于一些人们关注的生活现象作了现实的、理性的报告。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是用一种超常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和表现生活现象,提出了很多使人得到启发和引发人思考的问题,具有超前感知社会生活的作用,所以,在出现之后,立即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不少的时候,报告文学的话题,一时间竟成为一种社会的共同话题。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把报告文学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拉得很近,很近。这些作品,是对于改革开放生活的深层审视,是在更加理性的关照下对于现实的接近,比那些现象地报告社会生活的作品更加丰富和有韵味。这种“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出现,是报告文学的一次大的跨越,它在形式和内容表现方面,和此前的报告文学有了许多不同。这些作品,一般不局限在对一人一事的描写,它往往选择一个带有社会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广泛地收集材料,最后给予宏观全景式的综合分析报告。所以,这样的作品,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解释总是着眼于全局性。虽然说有一些作品存在着以偏概全,有偏颇理解,但有不少作品对于人们认识理解社会问题还是有所帮助的。

因为题材的拓展和报告对象的转移,这样一来,作品的内容是比较丰富了。内容的丰富带来了篇幅的增大,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就开始出现了所谓长、中、短篇的形式区别。同时,也因为这些变化,报告文学承担重大社会题材的能力明显增强,出现了不少厚重深刻的优秀作品。这又大大地提升了报告文学的社会影响和地位,使报告文学在八九十年代里一度成为文坛的主角,备受人们关注。报告文学的使命意识。感觉才能、独立品格、思想力度、忧患精神、赞颂热情、批判勇气等,在这时得到了空前的张扬表现。这是报告文学成熟的表现,是报告文学走向群星灿烂的必然。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不断满足和适应时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的环境下产生的文学形式。所以,它同社会生活的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过去,在新闻传递还不很快捷畅通,充分丰富的环境里,报告文学创作在许多时候,是新闻的一种补充和强化。这时,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是十分突出的。所以,茅盾先生在1937年谈到报告文学时,就非常强调它的新闻性。他说:“‘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报告’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立即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每一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式样。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家迫切地要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而这是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给读者大众看,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这都是‘报告’所产生而且风靡的根因。”先生对报告文学的这些看法和主张,如今看来,依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新闻传媒的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新闻和报告文学运作的方式区别是很大的。如今新闻在逼近真实社会生活事件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有不少时候几乎是和重大事件同步进行的。这时,报告文学如果要反映“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生活矛盾和事件人物,跟新闻争时间、抢速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报告文学在这个新的生活环境里,在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时候,既要密切地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最新动向,给那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矛盾和重大事件以及时的报告,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自觉地加强在全面、充分、深刻的理性内容方面下工夫,在充分利用自己不必像新闻报道那样赶时间,抢速度的特性,争取在真实的报告中体现出更多更强的新思维和理性精神。这是报告文学在今天社会生活环境中建立和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是谋求新的发展的基地所在。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成功,已经在这些地方给我们提供了明显的启示。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更加明确和强化了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认识和选择的重要性。“史志性报告文学”,是指那些带有历史事件和地方志内容特点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其外观上有比较明显的非现实状态,如麦天枢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张建伟的《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董汉河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李鸣生的《走出地球村》、胡平的《千年沉重》等许多作品,就有这样的情况。这些内容看起来同现实生活有着不小间距的作品,其实,在其内在思想和观念等不少方面,恰恰是受到现实的强烈启示之后,对于历史的新发现;是在历史生活的表现中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探索,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对现实的关注和拷问。因为作家是在新的现实的视角上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报告,是在适应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对历史的逼近,所以,它们具有很分明的现实感和现实作用。有人看不到这些作品的现实性内容,就简单地说这些反映历史题材生活的作品,不符合报告文学的体裁要求,人为地将其排除在报告文学之外,这是对于报告文学存在简单片面理解的表现。报告文学的现实性,不能只看成是一个题材对象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是一个思想观念内容的问题。如果把报告文学的现实性仅仅理解为是对新发生的事件人物的现炒现卖,是一种完全的现场行为的话,那么,报告文学就只能总跟着新闻的屁股跑,既赶不上趟,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作为。几十年报告文学创作的经验说明,缺少自己的独立选择和主张,过分简单地应对生活,是报告文学总也摆脱不了依附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不考虑新闻发展的强大现实能力,一味坚持缩小报告文学和新闻的距离,这也是缺乏现实态度的盲目认识。这样坚持的结果,不仅折损了报告文学的手脚,还妨害了报告文学多渠道,多侧面、多方式地审视现实生活的可能和作用,失去的也许更多。“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出现,是报告文学新的探索和可喜收获,尽管它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但它毕竟使报告文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并且是很有作为的形态。对此,人们应当珍惜。

报告文学是对于真实社会生活内容的文学记录,它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又具备分明的历史价值。中国五十年的报告文学,对于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是一种文学式的记忆,它对于人们感受中国的历史生活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这样的书,我们以为,它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和文学历史的人,都是有重要帮助的。

1998年8月18日

同类推荐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
热门推荐
  • 幽幽古堡之吸血鬼传说

    幽幽古堡之吸血鬼传说

    侦探小了淘淘等人误入欧洲一个人迹罕至的古镇,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幽幽占堡。占堡的秘门里是一座幽幽冰风暴,镇压着吸血鬼魔王。吸血鬼魔王发誓:谁将他放出来,他就听命于谁。八个被人控制的少年,破解了八块诡秘的钥匙碎片,尘封之门被打开了,蝙蝠纷飞,狼人跳跃,吸血鬼魔王在古堡里冷笑。为了阻止吸血鬼魔王到人间作乱,淘淘等人奋力战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皇上很无语:朕的爱妃太鬼马

    皇上很无语:朕的爱妃太鬼马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这个年头,穿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或许你上趟wc,喝口茶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家,但是如果偷菜也能穿越,那么想必可以载入史册了。他是皇上,温暖如晨,俊美绝伦,后宫佳丽三千,却只取一瓢绝美如他,王子般优雅,绝美无比,她就是他的心,她在哪里,他就跟随何处淡雅如他,毫无保留的付出,只为了她,可惜他与她之间却被一道血缘隔绝冷峻如他,他可以杀人不眨眼,谋害自己的亲生兄弟,只是唯独对她手下留情........当他们和她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那?众多美男心牵与她,她又该如何抉择,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从痞子到魔鬼精英,从创办苹果公司到遭遇解雇危机,再到王者归来,重掌大权,乔布斯的成功之路如汹涌的大海般波澜起伏,而他也正以超人的魅力迅速感染着全世界。究竟他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本书全面揭示了乔布斯成功的密码,是年轻人的行动指南,创业者的思想精髓。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玩笔仙莫名晕倒。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夜半被鬼压身,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
  •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热播剧《裸婚时代》原著。没房没车没存款,却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顺其自然嫁给了与之相恋六年的刘易阳,搬入了刘家三室一厅的房子,拉开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爱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无策;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对孩子冷言冷语冷面孔,同样令童佳倩一腔愤愤。刘易阳的怠慢终于使得童佳倩萌生离婚之念,不料,刘易阳的同事孙小娆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刘易阳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刘家,可生活却日益不如意。带孩子的困难,存款的支配,以及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裸婚,究竟能不能裸来幸福?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由文章、姚笛主演,各大卫视热播。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综漫之冰蓝

    综漫之冰蓝

    冰蓝在六个男友的帮助下穿到了综漫世界,她的实力超群,却性格多变。这样的她,在综漫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呢?玖兰枢“冰蓝,我喜欢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舍去优姬,她只是妹妹而已。”蓝堂英“最喜欢冰蓝了。”手冢国光“不要大意。”(话说,你是在说你自己吗?)不二周助“好像很有趣呢,蓝。”幸村精市“蓝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塞巴斯蒂安“这个主人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夏尔“不错。”(喂,眼睛别乱瞟,看这就行了。)路西法“很有趣的主人啊。”市丸银“冰蓝她,真的很可爱啊。”朽木白哉:。。。(别,别开冷气,我跳过。偷偷告诉你们,他可是很喜欢冰蓝哦)阿亚纳米“小猫咪很不乖呢,应该考虑要不要把你绑在身边。”泰德克莱恩“很,很漂亮。”(阿拉,脸红了诶!)
  • 带着空间养包子

    带着空间养包子

    萧筱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在2012世界末日的时候存活了下来,还活蹦乱跳的,没死!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能不能告诉她,为神马会从21世纪蹦回几千年前?而且……就算是穿越,但也用不着“买一赠二”吧!!!这两个小包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个女儿身带着两个小包子,身无分文,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站在野地里手里抱着两只粉嫩嫩咬着手指、流着口水的小包子,萧筱仰天长叹……初来乍到没关系,咱融入社会,人生地不熟,咱努力的让它熟,女儿身,也没关系,最近不是流行‘女扮男装’嘛!身无分文?咱——空间在手,吃穿不愁……但是,只有一条……觊觎我儿子者——杀!!!→_→————————————谢各位亲赠送礼物:泪雨蝶云送了5颗钻石s2s2s22009送了1朵鲜花ccf1984送了1朵鲜花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waitrevert送了1颗钻石————————————一对小包子由╭(╯3╰)╮叶鱼小盆友领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卖萌宝宝:带着妈咪找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