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700000015

第15章 中国文学的新时期(5)

这种情景的最极端现象就是“样板戏”的出现,即所有的文艺创作都可以用一种毫不走样的对于“样板”的模仿来代替。几个“样板”一旦用“十年磨一戏”的样式(这种特殊形态的“磨”,是一种作坊式的集体劳动,是一种“添加”式的磨平一切独具特色的艺术成分而把艺术创作变成一个最无特色的“最大公约数”)制造出来,这就成了一种“钦定”的形态。于是,所有的“移植”和“学习”都呈现为一种诚惶诚恐的“复制”。这种严酷的现实最直接地导致了创造性性格的萎缩。

不过,若把中国当今文学这一病态仅仅诿于“文化大革命”的“样板戏”,这未免失之简单。作为中国人创造思维中严重弊害的趋同性,实非一朝一夕的偶发现象。这个古老的大一统帝国,为了维护这个艰难的统一事业,历代统治者无不要求一种对于社会和思想统一规范的约束。这种约束对于形成政权的统一和文化的融合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

一体化概念是从社会组织方式角度提出的,一体化意味着把意识形态结构的组织能力和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量偶合起来,互相沟通,从而形成一种超级组织力量。我们知道:统一的信仰和国家学说是意识形态结构中的组织力量,而官僚机构是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量。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通过儒生来组成官僚机构,便使政治和文化这两种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体化结构。(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这段话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政治力量的纽结。文化服从政治的要求,而形成为大一统的实质。这种文化大一统当然受到政治大一统的鼓励。大一统“忠君保民”的政治素质决定着大一统的匡时济世的文化素质。社会和民众都遵循这一素质考察它的对象。文化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的“联姻”,促成了这种保守文化性格的顽强性。

封建时代的结束并没有消除这一文化遗传的因子。在新的社会形态中,这一遗传因子与现实的政治条件的结合演变为一种新的大一统的品格。尽管作为封建时代联结政治与文化纽带的儒生制度消失了,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及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的保守性文化性格依然潜在地决定着和影响着中国文化和文艺的发展。

这种品格由于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那种“文化警惕”异常心态的投入,更形成为一种宁肯墨守成规而不愿自行其是的消极心理。文化与政治认同,加上特殊政治环境中形成的不求创新的趋同性,形成了进入20世纪以来的文艺实践和文艺批评中的顽症。它极大地摧毁了制约艺术发展的本有规律的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自由精神,使本来最具创造性、最为充盈着生命力的艺术,变成了一具徒然维持生命的失去灵魂的躯壳。

没有笑容的不仅是那些怒气冲冲的服务人员,在电视播音员中笑容也罕若黄金,体育播讲员都是一色的“宋世雄”。趋同性造成了各行各业的新模式,这才是自由创造的“癌症”。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环顾这片广阔的大地,除了几个“样板”敲打着寂寞的锣鼓,几乎就是一片由口号和标语充填的死域。那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一首《洗衣歌》,掺入一种小有情趣的军民友爱,配合以欢快的藏族民歌调子,各种有效的“保险”促成了它的通行。可怜中国之大却无歌可唱,于是《洗衣歌》便受到了超常的宠爱。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一首《洗衣歌》造成了欣赏的灾难。有人挖苦说:“这样反复地洗,衣服早破了。”

对这一现象的评论,固然尽可尖锐,但在不合理的总体中容易受到忽视的则是那星星点点的“合理”。中国没有戏,没有歌,没有诗,没有文,于是偶尔出现的那出戏、那支歌、那首诗、那篇文便成为奇珍。不是中国不会创造,而是中国不能和不想创造。创造在这里曾经是一种冒险--政治的、生命的、灵魂的冒险。于是人人视创造为畏途,为绝路。无创造只好模仿,最好是照搬,因为照搬最不担风险。

要是把耳朵与眼睛的腻烦和疲倦,以及心理的逆反因素再添加进去,则上述那种全体一致的流行与推广,便有了更为合理的理由。例如歌曲,人们厌恶那种板着面孔的训导以及千篇一律的僵硬,于是软性歌如同软饮料大受青睐。逆反心理可以把雄壮的队列歌改为流行曲。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即使当年严凤英在世时也不怎么流行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却几乎成了每一场晚会的高潮装饰物,以及每一个名角的保留节目。要是任凭这种情势发展下去,那么即使优秀的歌曲如《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也不是没有成为大倒听众胃口的节目的可能的。

四、失常时代及其解体

(一)文学的失落

从辉煌到不辉煌,只有一步之隔,犹如真理与谬误为邻。文学曾经发生的失常,其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贻误。走火入魔的观念把原应表现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无限丰富性的领域、可以驰骋和容纳人类最宽广的自由的联想和梦想的领域变成了森严无比的禁地。文学的蜕变与文学的贫困成为同义语。

这种贫困其实并不难描写。其主要表现是文学日益严重地成为用来进行宣传的工具。政治越是要求着文学对它效忠式的配合,便意味着文学越是失去自身的主体性。当文学完全地被政治所湮没时,它的依附状态便最终结束了文学自由的性质。文学自身没有追求,政治的要求便成了文学的追求;文学自身没有运动,政治要求文学的运动便成了文学运动。我们只有反映土改的文学,反映互助组变合作社的文学,我们只有反映三大改造的文学,以及反映大跃进的文学。一句话,我们只有作为依附的文学。文学真的成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只有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影子,文学自身成了隐形人。即使在那些被判定为最具异端性质的“右派”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从它们那些执着于现实问题的思考中看到文学自身的失落。

这里是号称“毒草小说”的《太阳的家乡》(公刘),当那支军区抗疟队的队员们听完了为抗疟而献身边疆的名叫梁新的知识分子写的日记,而引起一番关于梁新是否是“好人”的争论时,队长有好几段长长的“演讲”,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他至少有两大根本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是说,他有两大根本困难根本无法克服。两个什么困难呢?一个是当时的反动政府、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给他造成了困难,没有人支持他,帮助他,人民也不了解他。另一个困难是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限制,他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不懂得科学本身不能成为什么目的,为人民服务才是科学的目的。他也不了解人民,他虽然看到了旧中国的“贫”、“病”现象,但他再也没有可能去挖挖“贫”和“病”的根子,他不懂得什么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这段演说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属于心理和情绪都正常的正面人物的正常谈话。今天读来可能会以为语含讥贬,其实作者是以严肃而认真的心情用了这番笔墨的。人物本身不存在性格,人物只要能够传达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就够了。在通常的作品中,这种说正确话的角色是安排给作品中水平最高、往往也是绝对正确的人物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引用的作品是当时受到严厉批判的“毒草”。它的被定性为毒草不是由于概念化,而是由于不够概念化。不难设想,要是我们文学作品中的所有的人物都如此这般地思考,如此这般地发议论和居高临下地训导他的听众,我们的文学不产生贫困和枯竭才是奇迹。

就是这样,文学始终被比它强大得多的力量所支配,当文学没有觉醒的时候,它心悦诚服,认为自己本来就不是独立的。

文学开始并不如此,但文学为“并不如此”而蒙受了过多的苦难,后来也“只能如此”。久之,一些自认为是文学的哨兵的人,以“只能如此”来监督文学。文学稍不如此,立刻便有鞭影闪现头上。

于是,久而久之,文学本身也失去了艺术发展和追寻的轨迹。文学的分期就是社会的分期。曾有一个时期,甚至直至今天,某些当代文学史的划分便是:经济恢复时期,三大改造时期或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等。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社会性划分,但任何一种划分对文学本身都没有意义。

真正的文学被放置于冷藏柜中。它没有死亡,但也未能发展。它被冻僵了,等着有一天血脉恢复流通。但至少在那时,文学只是一具冻僵的躯体。它没有生命,当然也无所谓变化。就是文学的核心--人,也是被排除了一切杂质的人、木偶人或机器人。他们只会做一些众所周知的训示。空洞的辞藻把一个个活人装扮成了录音机。唯一缺少的便是如同拉奥孔那样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挣扎。他们没有情欲,而且视人间的情欲为罪恶。

这种局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文化大革命”。江青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宣告了对一切文化的否定,当然也包括了他们自身。从零开始的文化,最后的归宿也是零。

(二)试探:把冰川留在身后

我们终于结束了一个异常的文学时代。这个时代的结束,与其说是由于外力,不如说是由于自身。挖掘坟墓的人最终是为了埋葬自己。这样的愚昧状态的结束,意味着思维理智的恢复。

文学终于回到正常的生存状态中来。我们有幸争取到这样一个健康的时代,也许这个时代并没有给我们什么实在的东西,但它却给了我们以思考的自由。有了这样一个自由,那就足够了。

这是一场全面更新文学观念,重新确认文学价值,实行根本性变革但又以不事声张的方式体现的新的文学革命。十年中,中国文学和艺术悄悄地、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通过一个又一个“布雷区”。它把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和地狱留在了身后。我们所做的一切恢复文学常态的工作,都似乎是在进行巨大的“反拨”。

我们的文学试探,就像是登山运动员手中的“冰锄”,不断地敲击着充满艰险的冰坂和冰梯。我们随时都准备迎接灾难的雪崩,我们的一个个探索,其实就是一次次冒险。开始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反常的局面:我们从灵魂和肉体的蒙难中归来,但我们却不能谈论和抚摸“伤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个中学教师写的短篇小说由于冲破了一个荒唐的禁区,而成为文学发展的里程碑。《班主任》这篇划时代的作品最激动人心的声音是“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仿佛是“五四”时期那位文学巨人呼救的回响。我们情绪激动地谈论它,是由于它触及一个文明古国的最年青一代成为最不文明的畸形的故事。

新时期文学初潮的许多作品,似乎都没有超越固有的轨道。

它们旨在对文学社会功利性质的匡扶。我们至今还弄不清楚我们在电影《苦恋》(这是一部未能公开放映,包括许多批判者在内都没有看到的影片)上发生了什么样的过敏症。要是仅仅因为它对风靡中国的现代迷信提出了质问,那么,我们的反应便是失度的。电影的作者之一在一首诗中曾经表达了同样的思考,这种思考无疑有它的力量:

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渎神而判处死刑,二十世纪中国竟会出现中世纪的奇冤。(白桦《复活节》)围绕《苦恋》所发生的一切,构成了对文学家社会责任感的提倡的莫大讽刺。

针对一批触及社会生活实际的剧本,如《假如我是真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等的讨论以及《假如我是真的》演出所遇到的困难,说明传统的“颂歌”模式遇到了强烈的挑战,以及维护这一模式的观念力量的不可低估。

走向开放的社会所带给文学的磨难依然是“传统”的。文学遇到的问题依然是:要么是这一条路走不通,要么是那一条路走不通。我们遇到的依然是无尽的“路障”。逐渐走向成熟的文学在巨大的历史惰性面前,以充分的耐心竭力不碰撞而绕开它走。无数自行其是的实践在悄悄进行,每一次新的不合规范的探索几乎都引起一番心绪不宁的骚动,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几乎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景观。当80年代到来的时候,诗人徐迟对现实发出“别想用锁把大脑锁住,那样做是徒劳无功的”的警告,并且作出了令人鼓舞的预言:

一切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切都是极不平静的。(徐迟《八十年代》)我们显然是带着微笑向70年代告别。1979年是文学的社会功能发挥得最好的一年。现实主义文学的位置得到恢复。尽管中国很多文人如今都学会了韬晦之术,但一往情深地热衷于他们认定的目标的人毕竟还有。生活似乎判定了这些人的尴尬处境:他们不断地干预生活,生活就不断地干预他们。在中国这样做的人本来就难,何况他们多半又缺乏自卫能力!从局外人看,这种以入世的态度为文的人,究竟要有多大的耐力和韧性,才能站立在这片汁血和苦痛浸染的土地上呵?

但不管为了这个目的需要承受多少苦难,不少中年作家仍然心甘情愿地承担风暴的袭击。从维熙说:“文学作品应该严肃地面向人生,面向现实生活,它……应当有外科医生手术刀的作用。”(丛维熙《答木令耆女士》)冯骥才说:“多年来非正常的政治生活造成的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成堆地摆在眼前,成为生活前进的障碍,作家的笔锋是不应回避的。”“我一直不大相信‘远离政治论’或‘避开政治’卵翼下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冯骥才《下一步踏向何处?》)蒋子龙认为:作家要“选择符合生活真实的矛盾,反映真正能触动千百万人思想和情感的现实问题”(蒋子龙《关于〈日记〉的断想》)。王蒙说:“人民需要说真话、敢于为人民请命而又切切实实为人民做一些好事的作家。”(王蒙《我们的责任》)不管这些作家当初的言论今天已经或未曾有过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作家对于社会的使命感不应受到怀疑和忽视。我们的自豪之处正在这里,但我们深远的忧虑也在这里。这就是:时代的解放宣布了文学的解放,但宣布未必就是实现。要是文学的解放仅仅体现为上述的那个目标,那这种解放也未必令人鼓舞。好在在到达我们至今尚未明晓的那个目标之前,大家也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时代按照它的固定的框架,培养了这一代忠诚于它的信念的作家,他们以神圣的使命感履行着他们对人民和祖国命运的关切。当中国再一次获得了解放和自由时,人们纷纷上路,都自然而然地、无可选择地走上了文学与时代和人民紧密联系的路。因此,新生活开始了,人们对于扑面而来的新的风云和它对民族心态以及文学性质的巨变的认识几乎处于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

(三)作为惯性的怀旧病

这一场文学和艺术的悄悄革命,也许要追溯到80年代初期。那时节,寒冷的雨雾中点燃的火焰,焚烧着由野蛮和阴谋混杂而成的政治,也点燃了20世纪又一次中国文艺复兴的热情。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热门推荐
  •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成?为什么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你是否想过你在人际关系中出了什么问题?系是为人处世得以进退自如的根本,本书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思想模式和生活模式,阐述百姓身边的关系学,教给你圆处世的技巧和睿智生存的哲学。
  • 穷人穷什么

    穷人穷什么

    打开《穷人穷什么》,改变就已经开始!审视你的现状,改变你的观念,增强的你品位,摒弃你的弱点,就能找到你自己的出路。你知道穷人与富人间的区别吗?《穷人穷什么》从心态的角度,给予说明。看看《穷人穷什么》,你就可以知道你与富人间到底差距在哪。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说不定,下一个富人就是你。《穷人穷什么》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改变自我的勇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 禅歌遗梦

    禅歌遗梦

    “师父,我,都是您一人的,永远!”一个冰凉又火热的吻,向落寰尘写满错愕的英俊脸庞移去,覆上他干涩的嘴唇……在他的身上烙下她的印记,即使被封印了三千年记忆,在永不相见的未来,她也能将他追寻。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惹火不良妻

    惹火不良妻

    李禹生,一个温柔与狂野完美结合的男人。一个足以让任何女人,欲罢不能的男人。她,楼欢欢‘处心积虑’的成为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作为丈夫的他,完美到无可挑剔,温柔的关怀,无边的疼宠。让她几乎错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被他用心宠上天的幸福女人。然而,只有她最清楚,这些不过都是假象。而他对自己的包容和疼宠,只是负责和怜悯。*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抱着浑身是血的婉柔从自己身边走过,温柔的双眸里再也没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不会那么清晰的确定,自己做对了。执着的爱,暧昧的情,终究无法双全。带着他留给她的唯一宝贝,她毅然走出他的生命。Butterfly,那将是毛毛虫到蝴蝶的精彩蜕变。李禹生:拥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英国贵族。娶她,是因为责任和同情。怜她,是因她贤惠和乖巧。从没想过会爱上她,因为他们的日子太过平淡温情。然而,有些事就像吃饭喝水,当真有一天感觉不到,才会发现早已成为你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爱,了解爱,学会爱,他用了五年。再见,她却已成他人妻,身边有两个苍白俊秀的男娃相伴左右。现实、残酷无情;命运、一言难尽。冶轩然:从平民里走出的冷酷总裁。苦难教会他必定要站在顶峰,才不会被人伤害。所以他摒弃一切情绪,只为终有一日能向那高高在上俊逸高贵的男子复仇。楼欢欢,一个牵动着李禹生情绪的女子。所以他用孩子将她绑在身边。五年,他放慢了复仇的脚步,却不愿追究其中原因。然而却在看到她的动摇的那一霎那,他毁了那个男人的一切。这是一对情侣从彼此怀疑,走到彼此坚定的爱情旅程。情节发展需要,可能与简介稍有出入,出入不大,但必定更加精彩,敬请期待!◆◇◆◇◆◇◆◇◆◇◆◇【相关说明】◆◇◆◇◆◇◆◇◆◇◆◇◆◇文的内容会比片段精彩,人物再更新当中。亲们若想知道文的后续发展,请进入正文部分。PS:1.本文为豪门言情文,YY成分居多,为了情节需要,不严谨之处切勿追根寻源。2.喜欢本文的亲们,顺手点个收藏吧!表当书霸王,偶尔冒个泡让南风见见亲们,别让咱的留言区和荒岭一样寂静。*104909432不良有群了,喜欢玩闹的童鞋可以来热闹一下!《牛郎的诱惑》热烈推荐好友美文!《血色精灵王》超好的一个姐姐的新坑!!!希望喜欢的亲们去捧个场!!好友推荐:总裁的羔羊小郡主别跑首席未婚妻异世御神好友端木勤勤的亲亲徒弟的文~~
  • 死亡三叹

    死亡三叹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恶魔校草:丫头吃了你

    “你这个死小子是不是跟踪狂?!从法国到台北,居然都能遇见你!”乔以心抬起小手,指着面前这个气焰嚣张的帅小子。“啊!你这个死变态!居然……摸我的胸!要死啦!”而面前的男生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坦然的坐上了他的玛莎拉蒂扬长而去……“你等着!我一定不放过你!”乔以心指天发誓,却没想到他居然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