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5

第25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3)

李渔论造园须妙肖自然

李渔谈造园,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系,那就是自然。他总是时时、处处、自觉不自觉地把园林同自然相对照,以衡量园林创作的成败、优劣。这反映了造园活动中人与自然二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自然对人的制约,人对自然的师从。

譬如,在“山石第五”的总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费累万金钱,而使山不成山、石不成石者。”一座园林艺术价值的高低,造得美不美,是不能以耗费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有另外的标准,而且标准可能还不是一个。李渔在这里提到的一个标准是:“山”是否成“山”,“石”是否成“石”。李渔说的是造园失败的例子,即“山不成山、石不成石”。这句话中,前面的“山”和“石”,是指园林艺术家创造的山和石;后面的“山”和“石”,是指园林艺术家所要“妙肖”的自然的山和石。“成”,在这里有“妙肖”的意思。本来,经过园林艺术家的创造,那些成功的园林艺术创作,应该妙肖自然,它的山应该妙肖自然的山,它的石应该妙肖自然的石;而且,不仅要妙肖自然的“山”“石”,还要通过审美升华,使“山”“石”变得更美,更有意味,更有神韵,更有意境,更有魅力。但是,拙劣的和失败的园林作品,却是“山不成山,石不成石”,不是妙肖自然并使之得到审美升华,而是违反自然、破坏自然。

妙肖自然,是李渔园林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多次加以阐发。在“大山”条中,当他谈到“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难好”的问题时说:“予遨游一生,遍览名园,从未见有盈亩累丈之山,能无补缀穿凿之痕,遥望与真山无异者。”这里也是把园林的山同“真山”相对照。所谓“与真山无异”,即妙肖真山;所谓“穿凿之痕”,即不自然、不能妙肖真山。园林造山之工拙、成败,于“妙肖”与否见之。而且我们在这里还看到,李渔自己说是在“遨游一生,遍览名园”的前提下得出上述结论的,足见他对妙肖自然这一标准的重视。他似乎在强调: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只适用于造山,而且适用于造园活动的其他方面;不只适用于造某些园林,而且适用于造所有园林。例如,李渔在谈到园林房舍的装修时,就贯彻了妙肖自然的思想。前面引述过他谈梅窗制作的那段话,正说明了要把窗上之梅制作得酷肖真梅。在谈到花卉式便面窗的制作时,也要求作得“俨然活树生花”。说到各种匾联的制作,李渔也是极尽巧思,师法各种自然物的形状。如“蕉叶联”即把两联制成蕉叶状,“此君联”即仿竹形作联,“册页匾”则效法书册装潢模样作匾。这些确实别有韵味。

师法自然,妙肖自然,这是我国各种艺术门类,特别是绘画、雕刻、园林等共同遵循的一条艺术原则,也是各门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陆机有所谓“存形莫善于画”之说;左思则认为“美物者贵依其本”;宗炳要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谢赫“六法”之一是“应物象形”……。甚至连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李阳冰提出书法也要以自然为师而“备万物之情状”“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几乎成为画家们的座右铭。荆浩给画下的定义是:“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董其昌也是妙语如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中国的园林艺术本由绘事而来,所以师法自然,妙肖自然,也是自古造园的原则。汉武帝在太液池中建了三座山:蓬莱、方丈、瀛洲,是以自然界的山为摹本的。六朝时北魏的张伦造景阳山,也是摹仿自然界的山川形状。据《洛阳伽蓝记》说:“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嵌崯相属,深溪洞壑,逦逶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宋徽宗所建“艮岳”,亦模山范水而成。李渔的妙肖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思想,正是继承了历代美学传统,总结了以往造园艺术实践经验而来。

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的师法和妙肖。即以自然中某座山、某条水、某事、某物为本,极欲酷肖之。如宗炳所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缩大为小,“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嵩、华之秀”“可得之于一图”。这种有形的师法和妙肖,总是有迹可循的。但是从那可“循”之迹就可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力求酷肖自然的外在形貌,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形似”;一是力求酷肖自然的内在精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神似”。一般地说,中国传统美学更重“神似”而鄙薄单纯的“形似”(如苏轼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也不排斥“形似”,而是主张“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李渔即是如此。他反对单纯追求形似,认为那样就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他要求形神兼备而更重视“酷肖神情”。前面所说梅窗和花卉式便面窗,力求做到“俨然活梅”“俨然活树生花”等等,即是形神兼备。所谓“活”,即指有神情。山、水、花、木,只得形似而没有神似,还不能说是活;只有既形似又神似,“以形写神”才能称得上“活”,也才能算得上美。席勒称美是“活的形象”,颇有见地,从这一点上说,与李渔的思想是相通的。

除了有形的、有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自然之外,还有一种对自然的无形的、甚至看来是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如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那舞剑与书法、绘画有什么直接联系呢?然而由舞剑却可以使书法、绘画出神入化,臻于妙境。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师法和妙肖,不过是无形的、无迹可循的。请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关于吴道子和裴将军那段情事的描述:唐开元中,将军裴旻请吴道子作画,吴要求将军“舞剑一曲”,于是裴将军“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吴道子由裴将军舞剑“走马如飞”、“电光下射”的气势,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和情思,这种对自然的师法是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前引董其昌那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也说的是对自然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因为他所说的不是逼真地摹写哪座山、哪条水,而是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使“胸中脱去尘浊”,使心里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营造起千丘万壑,然后“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有谁能从这里找出摹写自然的痕迹呢?这也就是李渔所说的那种“丘壑填胸,烟云绕笔的韵士”,“画水题山,顷刻千岩万壑”。造园亦如是。李渔在“山石第五”中说到有一种“叠山能手”,“见其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纡回入画”。这里的叠山理水也并不是具体摹写某山、某水,而是平时观察山水,陶冶积累,以致丘壑填胸,一旦叠山构水,自然得山水之神韵,即李渔在“石壁”条中所说的那种“势”。为了说明“势”,李渔把“山”与“壁”相对照而言之:“山之为地,非宽不可;壁则挺然直上,有如劲竹孤桐,斋头但有隙地,皆可为之。且山形曲折,取势为难,手笔稍庸,便贻大方之诮。壁则无他奇巧,其势有若累墙,但稍稍纡回出入之,其体嶙峋,仰观如削,便与穷崖绝壑无异。”李渔所说的峭壁之“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势”的取得,也不是有形的摹写,而是无形的师法。这种对自然山水的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于园林艺术创作更加重要。

园林艺术之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如前所述,既然不只是(或者往往不是)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追求神似、追求以形写神,而且不只是追求有形的师法和妙肖、更根本的是追求无形的师法和妙肖;那么,所谓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就绝不是抄写自然,而是在师法和妙肖的基础上去创造自然。李渔师法自然的本意即在于此。

中国传统美学也特别强调这种创造。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艺术总是因实境(自然)而造虚境(艺术)。如果说那实境是“第一自然”,那么虚境则是一种“第二自然”。这种“第二自然”的产生,绝不是摹写“第一自然”的原样,而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曲尽蹈虚揖影之妙”,充满艺术家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过程,固然常常离不开“第一自然”,而且其出发点往往就是“第一自然”;但它决不是对“第一自然”的抄写,而是把“第一自然”化为自己的审美意识(即宋人范曦文在《对床夜话》中所谓“化景物为情思”),然后由自己的审美意识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绘画如此,园林亦如此。如果说画家是以笔墨进行创作,那么造园家则是以土石进行创作。土石即造园家之笔墨,只不过造园家化平面为立体而已。造园家作为“第二自然”的创造者,可以如计成那样气魄宏大:“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妄欲罗十岳为一区,驱五丁为众役,悉致琪华、瑶草、古木、仙禽,供其点缀,使大地焕然改观。”也可以如恽寿平所说:“元人园林小景,只用树石坡地随意点置以亭台篱径,映带曲折,天趣萧闲,使人游赏无尽。”不论哪种情况,其为创造,一也。离开了创造,就没有园林艺术。

园林的创造,从根本上说主要不是物质的创造,而是精神的创造。它要通过因地制宜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从而创造出园林的美来。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一再阐发这个道理。例如,在谈到园林庭院的“途径”问题时,他说:“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这段话中,至少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李渔是将实用与审美相对照而言之。“便于捷”是指途径之实用一面;“妙于迂”是指途径之审美一面。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实用一面,而追求审美一面,园林之创造即因于此。所以,要“故作迂途以取别致”。第二,所谓“故作迂途”就是造园家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的工作。本来,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捷径与迂途,都是在同一面积范围之内,迂途并不能使庭院的面积增大;但是,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迂途却扩大了园林的审美面积,增加了它的审美空间。第三,“妙于迂”,一个“妙”字,十分耐人寻味。“妙”即美,就是说,“迂”中包含着园林之美。“妙”字还包含着造园家的创造:这种“妙”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造园家创造出来的。造园家才能的高低,就看他是否善于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从而创造出美妙的园林意境。第四,迂途之妙境,已经不同于实境。它是因于实境而创造出来的虚境,也就是说,它是基于“第一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中国的园林艺术,正是通过艺术家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包括山石、流水、花木、建筑、室内陈设、诗词书画……),创造出园林的虚而实、实而虚、虚实相生、时空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第二自然”。

这种“第二自然”的创造过程,是园林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就是说,造园者虽因于“第一自然”,但又总是力求超越“第一自然”;好的园林作品,总是概括的、精练的,可以以少胜多。这就是李渔在“房舍第一”的总论中所说的“忌靡”、“贵精”的原则。

以少胜多,精练、概括,这是中国绘画、园林、诗词、传奇、小说等艺术创作的优良传统。《易经》“系辞下”中就有“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之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曾赞《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至刘勰又进一步发挥上述思想,说“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以后的艺术家、美学家一直遵循和发扬这一艺术原则。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要求画家要经之众多而取之精粹。他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这就需要选择,需要提炼,需要概括,需要如石涛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如何才能把最精粹的东西概括、提炼出来呢?苏东坡提出掌握对象之“常理”,他认为“山石、竹木、水波、云烟,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抓住了它们的“常理”,就能把它们最有特征、最精粹的东西表现出来。像文与可就达到了这一境界:“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园林艺术的创作同样需要掌握山石、花木之常理,从而选择、提炼出大自然之最精粹者,收到咫尺山林、以少总多之效。像六朝庾信所筑小园,即因自然之理,经过选择、提炼、概括,小中见大,丰盈充实,意趣盎然。其山为蒉复,地有堂坳,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馀树,可称为小园中之佳构。李渔自己的“芥子园”、“半亩园”等,其中一花一木、一树一石、一山一水,也都寓含意趣,符合天理,不经过一番选择、提炼、概括的典型化工夫,是创作不出来的。

而且,造园比起绘画来,其提炼、概括更有另外一层难处。稍晚于李渔的清代文人张潮曾说:“叠山、累石,另有一种学问,其胸中丘壑,较之画家为难。盖画则远近、高卑、疏密,可以自主;此则合地宜、因石性,多不当弃其有馀,少不必补其不足,又必酌主人之贫富,随主人之性情,又必藉群工之手,是以难耳。况画家所长,不在蹊径,而在笔墨。予尝以画工之景作实景观,殊有不堪游者,犹之诗中烟雨穷愁字面,在诗虽为佳句,然当之者殊苦也。若园亭之胜,则只赖布景得宜,不能乞灵于他物,岂画家所可比乎?”但只要下过一番与绘画不同的特殊的典型化工夫,就能如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言,做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李渔十分重视园林创作之典型化过程,他在“山石第五”中提出了“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原则。“一卷”“一勺”者,极尽选择、概括、提炼之能事也。这是要造园者观察研究大自然,把大自然之丘壑化为自己胸中的丘壑,然后凝结于园林艺术的创造之中,把万水千山提炼为“一卷”“一勺”,使“一花”“一石”皆成为大自然之精粹。

关于园林艺术之典型化问题,李渔在谈到房舍的建筑、屋内的装修时,也有涉及。例如,他所提出的房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原则,以及房舍装修“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即是如此。而且,这些原则不只局限于房舍,也适用于整个园林。所谓“精”、“简”者,是指要以少胜多,力戒堆砌。正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所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错杂,方称佳构。”所谓“堆砌”、“错杂”者,即不精不简之谓,也就是李渔所反对的“丽”、“烂漫”。如果一座园林的山石、花木,堆砌、错杂,侈丽、烂漫,犹如文章多赘词絮语,则变得无韵无趣。只有经过提炼、概括,去芜存菁,才能做到意味无穷,含蓄不尽。

同类推荐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本书主要传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管理技术,创业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难点,本书从招聘管理9大体系环节解决招聘管理各种的问题,帮助创业型企业打赢人才战,并从录取人才的角度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使公司快速稳健的发展。内有详细的招聘案例及50幅左右幽默搞笑的配图。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
  • 至爱王牌妻:无良世子淡定妃

    至爱王牌妻:无良世子淡定妃

    【女强,宠文】她是国家机器,冷峻狂傲,生杀予夺,一朝穿越,只求一世安稳。然而,这江山这天下容不下她的安稳,那她只好杀出一个安稳来。我自跋扈?我自嚣张!怎么,你嫉妒?权财我的?美男我的!想抢,问问我的刀答不答先!——淡定无害,邪恶跋扈,是她。冷峻狂傲,生杀予夺,还是她。无良妖孽,绝色倾城,是他。翻云覆雨,睥睨天下,还是他。京城第一恶女VS江湖第一纨绔,合作还是PK,这是个问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老婆大人,您回来了!”高大英俊,玉树临风,不可一世的秦大总裁终于沦落到在家当家庭煮夫的命运。看到自家老婆上班回来,主动迎门,并体贴的给脱下外套。“恩!”南南只是从鼻孔里发出一个音节,然后斜着眼睛瞅着系着紫色围裙的某人,不住的点头。“这围裙很适合你呢!”“谢谢老婆夸奖!”秦总表示再接再厉!在老婆休息之后,秦秋拨通了秘书的电话。“公司最近有什么麻烦的方案和决策通通都给我发过来,我解决!不准累着我的老婆!”秦氏总部南南坐在办公室无聊的摆弄着签字笔。“莫非公司最近要倒闭了吗?只是动手签签字,没一样有挑战性的工作,怎么感觉自己像个二世祖呢!”一旁秘书一头黑线,心里腹诽‘您身后有个二十四孝好老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呵呵,总裁您淡定!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老总就是这么轻松来着!”
  •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她是AK杀手组首领黑鹰,惨遭姐妹背叛,穿越成南宫府废材三小姐。她的重生将扰乱这个世界的法则,乱异世,动乾坤,证天道,成就一世刁妃少轻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看过这本书后,你就会明白,真实的社会跟你想象的世界相差实在太远,你以前的种种空想都是纸上谈兵。而踏入社会,就意味着你将失去以前的种种保护膜,像一个毫无免疫力的生命一样,亲身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接触过的事情,去感受很多你以前没有过的情感。这个时候,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利的有害的、真实的虚伪的,都会一股脑儿的朝你飞来。你会辨别真伪吗?你会应付现实与理想的磨合吗?……这一切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你想寻找的答案。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它真真切切地让女孩的一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