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4

第24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2)

当然,因地制宜的思想却非自李渔始,而是我国数千年造园艺术实践所逐渐形成的一条美学原则,历代着名的造园家都是按照这条原则进行园林艺术创造的。例如,唐代宋之问的“蓝田别墅”,王维的“辋川别业”,都是因自然地形加以人工营建而成。白居易在庐山结草堂,更是明显的例证。他在《草堂记》中说:“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伫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通过以上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或者清晰地想象出,当年的白居易在庐山是如何善于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条件,巧施人工而结成草堂的。明代杰出的造园家和造园理论家计成,也为我们提供了因地制宜构造园林的范例。他在《园冶》自序中说,晋陵吴又予曾得元朝温相旧园,请他为之造新园,并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斯十亩为宅,馀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计成察看旧园地形: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于是提出这样一个因地制宜的造园方案:“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廓,想出意外。”这座园林建成后,吴又予高兴地说:“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计成的朋友郑元勋赞扬说:“所谓地与人具有异宜,善于用因,莫无否(计成字)若也。”计成自己也在《园冶》中对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发:“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这个思想当然对李渔产生深刻影响。李渔正是在继承和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阐发因地制宜这一美学原则的。

因地制宜的思想在李渔整个园林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几乎有形无形地贯穿和渗透在《闲情偶寄》论述园林艺术的所有理论文字中。譬如,在谈到房舍的“向背”时,李渔说:“屋以南面为正向,然不可必得,则面北者宜虚其后以受南薰。面东者宜虚右,面西者虚左,亦犹是也。如东西南北皆无馀地,则开窗借天以补之。”房舍的向背不仅关系于实用,也关系到审美效果。如果园林中的某座建筑是阴冷、昏暗的,不但令人不适,而且也很难产生美感。但是,面南也并非每座园林建筑所必得,理应面南而客观条件却不允许的事是常有的,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想其他方法加以补救。假若园林设计者和施工者不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办事,明知不宜如是而强欲如是,则病其拘而又损其美。

因地制宜的原则当然应作广义的理解。它不仅包括因山制宜(有的园林以山石胜)、因水制宜(有的园林以水胜),而且包括因时制宜,还包括因材施用。关于因时制宜,李渔在谈到园林花木的栽培、观赏时,论述最详。因为各种花木都是有时间性的,必须因时因地栽种,也因时因地观赏。李渔说:“予有所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关于因材施用,李渔曾以许多例子加以说明。例一,利用枯树作牖:“己酉之夏,骤涨滔天,久而不涸,斋头淹死榴橙各一株。伐而为薪,因其坚也,刀斧难入。卧于阶除者累日。予见其枝柯盘曲,有似古梅,而老干又具盘错之势,似可取而为器者,因筹所以用之。是时栖云谷中,幽而不明,正思辟牖。乃翻然曰,道在是也。遂语工师,取老干之近直者,顺其本来,不加斧凿,为窗之上下两旁,是窗之外廓具矣。再取枝柯之一面盘曲、一面稍平者,分作梅树两株,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既成之后,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缀于疏枝细梗之上,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例二,老僧利用零星碎石垒墙:“予见一老僧建寺,就石工斧凿之馀,收取零星碎石,几及千担,垒成一壁,高广皆过十仞。嶙峋崭绝,光怪陆离,大有峭壁悬崖之致。此僧诚韵人也。迄今三十馀年,此壁犹时时入梦,其系人思念可知。”例三,用竹作联:“截竹一筒,剖而为二,外去其青,内铲其节。磨之极光,务使如镜。然后书以联句,令名手镌之。掺以石青或石绿,即墨字亦可。以云乎雅,则未有雅于此者,以云乎俭,亦未有俭于此者。不宁惟是,从来柱上加联,非板不可;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抵牾,势难贴服。何如以圆合圆,纤毫不谬,有天机凑拍之妙乎。此联不用铜勾挂柱,用则多此一物,是为赘疣。止用铜钉上下二枚,穿眼实钉,勿使移动。其穿眼处,反择有字处穿之。钉钉之后,仍用掺字之色,补于钉上,混然一色,不见钉形尤妙。”此外,如我们在《引言》中所引李渔以“瓮之碎裂者”为牖,以“柴之入画者”为扉,也是善于因材施用的例子。在李渔看来,“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

这里的关键在于“用之得宜”四字,只有“得宜”,才能创造出园林的美来。这也就是所谓:用之不当,变雅为俗,使金成铁;用之得宜,变俗为雅,点铁成金。

因地制宜的原则,其精义在于阐明了园林美的创造中自然与人工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园林美创造中的一条根本规律。虽然三百年前的李渔对园林美创造中自然与人工的辩证关系和美学规律,不会有今天人们这样明确、深刻的认识和清楚、圆满的理论表述;但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已经意识到或领悟到其中的一些根本道理。

大家知道,美从来就不是纯粹自然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人类产生之前,那洪荒世界固然无美可言;即使人类诞生之后,那山川湖海、日月星辰、花木鸟兽,假如完全同人类没有任何关系,同样也谈不上美。火星上的山石土地,至今并没有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巴西的原始森林,在人迹未至之前,也很难说有什么审美意义。今天人们所欣赏的泰山的雄伟、昆仑的崇高、桂林的佳丽、西湖的秀美,实际上是对这些自然物进行人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美(广义地说即审美对象)是自然与人力相搏斗、相融合、相占有、相统一的产物;自然美是如此,社会美是如此,技术美是如此,艺术美更是如此。

园林美是艺术美之一种。园林美的创造,既不能没有自然,更不能缺少人力。因地制宜的原则正是反映了园林美的创造中自然与人力相克相生、互渗互动从而合二而一的辩证关系。当然。自然与人力,主动权应该在人力这一边,即使遇到不可抗拒之自然力,人作为“有意识有意志”的“族类”也可作随机应变的对待和处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也充分表现了人力的主动地位。具体地说,即园林美的创造中人对自然总是既因之又制之,在因之中制之,在制之中因之;同时,人在对自然的因之制之的过程中,也受制于自然,服从于自然,师法于自然。李渔对这几层关系都有相当深入的把握。

首先说因之。李渔认识到,在创造园林美时,为了获得成功,人必须顺自然之性而不戕自然之体,也就是说必须顺应和合乎自然的规律,而不是戕害和违反自然的规律。例如,在谈到窗棂的制作时,他提倡“宜自然,不宜雕斫”,要“顺其性”而不“戕其体”。他说:“事事以雕镂为戒,则人工渐去而天巧自呈矣。”这正是对“因”字的最好注释。“因”就是顺应、符合,不“顺其性”而“戕其体”就没有美。当然,制作窗棂时的“顺其性”而不“戕其体”的原则,首先是为了“坚”,即结实耐用。因为“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木之为器,凡合笋使就者,皆顺其性以为之者也;雕刻使成者,皆戕其体而为之者也”。但是,“顺其性”而不“戕其体”,不只是为了坚实耐用,同时也是为了美观耐看,即为了收到“人工渐去而天巧自呈”的审美效果。因此,“顺其性”而不“戕其体”不只是实用的原则,同时也是审美的原则。这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现在人们常说,美的必须是合规律的、真的。所谓合规律,所谓真,也就是李渔在这里所说的“顺其性”而不“戕其体”。不合规律性的东西,不“顺其性”而“戕其体”的东西,不真的东西,从根本上说不能是美的。中国女人缠足之丑即是例证。“顺其性”即合规律性,是美的必要条件,也是美的创造的一条重要规律。

“顺其性”而不“戕其体”虽然是李渔在谈窗棂制作时提出来的,但李渔并没有把它局限于窗棂制作,而是把它作为一条普遍原则。事实上,李渔是把这条原则贯穿于园林美创作的各个方面的。例如,园林总体的布局、设计,房舍的高下、向背,花木的栽种、培育,堂联斋匾的制作、书写,以至于挖池、筑山等等,莫不“顺其性”,注意符合自然的规律。

其次说制之。李渔认识到,顺自然之性并不是作自然的奴隶,而是顺其性而制之,充分发挥园林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人的主体精神。前面我们引述的李渔谈房舍“高下”的那段话中,就突出表现了这一思想。虽然造园者不应故意地勉强地制造“高下之势”,但是却可以在“顺其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在那段话中,李渔认为“因地制宜”作为普遍原则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具体方法却可以有很多,甚至提出“总无一定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非可以遥授方略者矣”。这就是说,只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造园者的创造性几乎可以无穷尽地施展,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达到因之而又制之的目的。李渔举例性地提出三种方法:一是高者造屋卑者建楼,二是卑处掇山高处挖池,三是高者愈其高而卑者愈其卑。前两种方法是为了造成园林“高下之势”的相对徐缓的调和效果;后一种方法则是为了造成急剧变幻的对比效果。这是两种不同的造园风格,各呈其妙。这举例性的说明,意在告诉人们,造园者的创造馀地是非常广阔的,不同的造园者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否做到既因之而又能制之,就看造园者是否有才能,以及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了。我国造园史上那些有才能的造园家无一不是既能因之又能制之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前面提到的白居易在庐山结草堂,自不待说;计成为吴又予建园也不用多讲;现在我们看一看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记用重台叠馆法建造皖城“王氏园”的情况:“其地长于东西,短于南北。盖北紧背城,南则临湖故也。既限于地,颇难位置,而观其结构,作重台叠馆之法。重台者,屋上作月台为庭院,叠石栽花于上,使游人不知脚下有屋。盖上叠石者则下实,上庭院者则下虚,故花木乃得地气而生也。叠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台,上下盘折,重叠四层,且有小池,水不滴泄,竟莫测其何虚何实。”这真是善于因之而制之的绝好例证。在东西长,南北短,背城临湖的地盘局限之下,造园者顺其性而制之,极尽巧思,创造出层层叠叠、丰满充盈、出奇入胜的园林美景来。善于顺其性而制之,是园林艺术创作的一条普遍原则,李渔之前和之后的造园家们是普遍加以遵循的。不过,李渔于此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给予相应的理论阐发。而且,整部《闲情偶寄》中所有论述园林的部分,都渗透着这一基本思想,甚至包括椅杌、几案的设计、制作、使用,花的种植,鸟的饲养,古董、器皿的摆设等等。

顺其性而制之,其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美学道理。现在人们不是常说么,美必须合目的性,美的也应该是善的。这是对的。而李渔当年所说的“制”,恰恰就表现着造园者的目的性,就包含着善的因素。譬如,李渔谈到“寒俭之家”“以柴为扉,以瓮作牖,大有黄虞三代之风”,然而他又感到不满足:“怪其纯用自然,不加区画。”就是说,因之有馀而制之不足,没有充分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李渔提出要“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有哥窑冰裂之纹”;要“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这样即可收到“变俗为雅”之效。这正表现了人的目的性,达到了较高的审美效果。所谓“制之”即合目的性,是美的另一必要条件,也是美的创造的另一重要规律。

再次说因之与制之的关系。李渔从来都是把因之和制之紧密结合在一起加以论述的。譬如,前面我们曾引述李渔谈房舍“背向”的意见,其中谈到,当地形不允许房舍面南时,那么就须首先“顺其性”,接着便想法制之,即面北者虚后,面东者虚右,面西者虚左,东南西北皆无馀地则开天窗。在这里,因之与制之是分不开的。再如,谈到梅窗的制作时,关于取老干作外廓一事,李渔作了如下说明:“外廓者,窗之四面,即上下两旁是也。若以整木为之,则向内者古朴可爱,而向外一面,屈曲不平,以之着墙,势难贴伏。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锯开,以有锯路者着墙,天然木斫向内,则天巧人工,俱有所用矣。”事情本身看来极为平常、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关于审美创造问题的一个深刻道理,即人对自然,必须在因之中制之,在制之中因之。也就是说,在顺应它的天性时又不忘记克服它,在克服它时又顺应它的天性。因之与制之相反相成,相依为命。园林美就在这因之与制之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诞生。

其实,因之与制之本来就是“因地制宜”这一创造园林美的根本原则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之是制之的依据,制之是因之的目的。不因之而制之,则无依据,不合规律;不制之而因之,则无目的,失去主体性。美本来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因之与制之相结合、相统一,也就是园林美的创造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相统一。因之与制之相结合,才是“因地制宜”这一思想的全貌,李渔是掌握了这一全貌的。

此外,“因地制宜”中还包含着在创造园林美的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师法和遵从。这个问题下面将具体谈到。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热门推荐
  • 吾家小妻初养成

    吾家小妻初养成

    她因旅途中的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身上。成为继父偿还赌债的物品,一纸契约,从此她和他形影不离。第一次跟他回侯府,她的身份便尴尬的要命。说是随身的侍婢吧,偏生他要她代他去那一群女眷之中挨个儿的敬酒。被一群自以为是的乌鸦聒噪不堪,她一怒之下将一杯酒泼到了侯爷夫人的脸上……第二次跟他回侯府,她是他新收的义女。之前那些小姐们都成了她的姑姑,一个个居然以长辈的身份过来吹毛求疵?怒极攻心之时,她终于还击,把两个大小姐给批得体无完肤……第三次回侯府,她转身化成他的未婚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腹黑男女,狭路相逢。鸡飞狗跳,争上扑下……嗯,这是一个腹黑小丫头装傻卖萌耍机灵扑倒腹黑男的故事。扑倒之后呢……自然是伉俪比肩,腹黑加腹黑,整垮邪恶势力,挫败势力小人。神马出轨嫡母,神马邪恶奸夫,神马嫡出公子小姐,遇到两两腹黑,也只是浮云而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她本是21世纪暗夜的金牌杀手,无意手刃了双亲,一杯好姐妹给的毒酒,重生在凤神大陆的废材九小姐身上。魔界魔皇霸守于她,神界战神的默默守护,身为冥幽的祭天魅女,想拿她祭天?那由不得你,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亡我,我就逆天。魔界美人鱼为奴,魔化的仙子情丝为兽,五丹镇守,欺我者死,辱我者灭,她纳兰瑾就是要站于凤神大陆的最巅峰,谁能奈我何。
  • 桃花倾君心:大侠等等我

    桃花倾君心:大侠等等我

    姚小桃在山间抓鱼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江湖有一天会因为她而变了个样儿。她的能耐,确实是欠火候的。不过,加上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就得另说了。原来,这江湖不仅有美男可以看,可以快意恩仇,还挺罗曼蒂克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是电工

    谁是电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