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300000023

第23章 佳期(1)

儿女浓情如花酿,美满天地想,黑甜共一乡。

--嵌桃花扇

答谢宴设在“壶中天大菜馆”二楼,俯临庭园的一座幽雅的小宴宾厅里。厅内,一面大玻璃落地窗,正对着庭园中风景最佳处。坐在厅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饱览院中美景。东墙上挂着墨竹四扇屏--“风晴雨露”。翠竹的不同姿致,跃然纸上。落款清清楚楚是“八大山人”看上去颇似真迹。西面墙上,挂着一个大横幅,是杭州都锦生精制的织锦“八骏图”。横立在门口,挡住外面视线的是八扇黄杨本色雕屏。细看上去,雕的是一大幅山行图。一个戴锦帽披斗蓬的长须老人,骑着一头毛驴,正漫行在峰回路转的崎岖山路上。拼花地板正中,摆放着一张嵌螺钿紫檀大号八仙桌。桌面中心是一大幅“四喜齐来”图,一条由腊梅巧妙组合成的宽花边环绕周围。桌子四周,摆着八只配套的紫檀靠背椅。室内陈设,处处透着典雅与华贵。

韦王氏带领客人来到了小宴厅。她连连礼让,一定要请杨家母子坐首席。推让了好一阵子,杨母才在上首坐下,但杨月楼孰意不肯入坐,定要请韦王氏跟母亲坐到一起。韦王氏连连说着“断无此理”又让曾历海挨着杨母坐上席。曾历海正在推让,性急的丁少奎,拉着他来到左侧坐下,自己紧挨着坐在他的下首。杨月楼趁机坐在他们的对面。韦王氏只得拉着女儿坐在下首相陪。

刚刚坐定,杨母站起来说道:“韦太太,今儿格,我要反客为……”她说不下去了,扭头向曾历海问道:“历海,那话是怎么着说来!”

曾历海急忙答道:“反客为主,伯母。”

“对,对,反客为主。我这客人可要自作主张啦,不知韦太太依不依!”

韦王氏高兴地答道:“看杨太太说的:你老人家只要肯吩咐,哪有不依从之理嘹!”

“好,俺就等你这句话!”杨母两手一拍,“惜玉姑娘,你妈妈点头恩准啦--坐蓟我这儿来。来呀,快过来呀!”

“啊唷喂,杨太太,阿宝还是个孩子呢,让她上桌子,已经是失礼啦,怎么好……”韦王氏一面摆手阻止,一面扭头望着王妈。

站在身后的王妈这时趁势接口道:“太太,杨太太没拿姑娘当外人,咱就别自家见外啦。让小姐坐过去就是嘛。”

“咳,就是自家入,也该有个长幼上下才是嘹!”韦王氏嘴上推辞,眸子里却闪着兴奋的光辉。“哪能这样越礼!”

“韦太太,俺们这些庄户人家出身的人,可没那么多规矩。”杨母亲切地向王妈说道,“您说是吧,王姐?”

壬妈先听到杨母称“韦小姐”为“惜玉姑娘”又听到跟韦太太一样。也称呼自己是“王姐”。这种异乎寻常的亲热,说明杨母不想与韦家议婚的主意,已经完全改变。她的猜测完全证实了。她为主人所出的主意和做出的种种安排,再妥贴不过。

她完全放心了。但掩饰着内心的高兴,惶急地答道:“杨太太这么称呼--折杀俺啦!”

“咳,王姐,你就帮帮我吧。”杨母好象未听到她的客套。“把惜玉姑娘给我请过来。”

“好吧,俺听杨太太吩咐。”王妈扭头向主人说道,“太太,杨太太说的对。心里头光想着这规矩,那规矩的,热心也会变成冷肠子。自家人嘛,何必那么多客套呢。你说对吧,太太?”王妈见主人微笑不语,便近前拉过惜玉,按坐在杨母右手,一面说道:“看,杨太太,俺给你拉过来啦。

杨母紧紧握住惜玉的左手,笑遘:“嘿!我就喜欢王姐这股爽快劲儿。姑娘,再靠我近一点儿,”

今天的答谢酒宴,之所以要将曾历海和丁少奎一并请上,完全是陈宝生的主意。因为在邀约杨家母子探病,特别在杨月楼两次单独探病这件秘密事情上,全凭“内线”丁少奎从中大力相助,才达到了目的。因此,治好韦惜玉大病的第一个大功臣,应该是丁少奎。至于邀请一直从中作梗的曾历海,则是出于他在杨家母子心中的重要地位。这位饱读诗书,深谋远虑的“跟包”虽然,现在巳开始从原来的立场上向后退,焉知他不再动摇、反复?因此,要借盛馔美酒之力堵住他的嘴,以防万一。混述十里夷场几十年的陈宝生,毕竟比别人多着几分精明。

主客刚刚坐定,堂倌便端着托盘前来“起手巾”。杨母一面揩着手,忽然说道:“哟,王姐怎么不入座呀?刚刚说过自家人不必客套嘛!书太太,快叫王姐入麈!”

“杨太太,我还要照应。”王妈向后退着,想走出去。

“咦,有他们,”杨母指指堂倌,“用不着你,快坐下,这事我主啦。”

“王姐,杨太太不见怪,你就坐嘛!”

韦王氏一面说着,伸手拉过王妈,坐在自己下首。这时,杨母又问道:“韦太太,今天没请那位陈案目?八缺一不成席呢。”

“请啦,戏园子的事走不开,要稍过一阵子来蝗。”韦王氏兴致勃勃地答道:

其实,陈宝生早巳来到了“壶中天”。这时正跟后灶管事呆在一起,商量着怎样把今天的席面安排得尽善尽美,万无一失。见杨母问超,韦太太便让堂倌去看看陈先生褒了没有。堂倌去了不一会儿,陈宝生便笑嘻嘻地来到了小宴厅。他恭恭敬敬地长揖至地,先给两位太太请过安,又向曾、丁、杨三人问过好,正想走开,杨月楼拉着他,让他坐在自己的左面。陈宝生怎么也不肯,抢着坐在他的下首。仍让杨月楼隔着桌角,跟韦惜玉靠坐在一起。

主客,主仆,真正是不分长幼尊卑,不多不少,正八位,恰好坐满了一张八仙桌。杨太太高兴地拍手笑道:“嗨,八仙桌坐八仙,真教人欢喜!今几个吃韦太太的酒,谁也不劝酒,谁也不装假。人人放量,来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伙说好不好?”

众人齐声道好。这时,堂倌已经开始上“乾湿”将十六色乾鲜水果,糖食,点心排列桌上。每人面前又献上一盏香茶。堂倌退下去,主客开始喝茶谈心。不多一回儿,正席开始。堂倌又一次“起手巾”。然后撤下果点,开始上正菜。先上来十六个冷盘,然后逐次上来的是十六道大菜,并搬未一坛廿五斤的陈封花雕酒。在陈宝生和丁少奎的带动下,八位“神仙”觥筹交锚,无拘无束地畅饮起来。

一个月前,韦家为了答谢杨家母子亲临探病,也曾设过一席午宴。当时,借玉尚在病中,不能去菜馆,只能设家宴。除了范五烧了几个拿手沪菜,考虑到杨家母子是北方人,大部菜肴是到北方馆子叫酌“京菜”。席面极其丰盛。但因当时韦家和杨月楼正为病人的病情而焦虑,杨母则忧心忡忡,担心儿子迷恋上一个病歪歪、白纸扎成似的病人,而冒然允婚。一辈无好妻,三辈无好子--那岂不遗患于杨家的后代!她恨不得立刻带着儿子脱身走开。所以,一桌丰盛的佳馔美味,谁也无心享用。随便敷衍几口,便草草收席。今天,宴席上的空气,却与那次迥然不同。不仅席面的丰盛精美,达到了十里夷场的最高水平;上正菜用的都是银餐具,筷子是象牙包金,连开坛的名酒“花雕”也是坛上彩画暗淡,泥头尘封--是“咸丰八年嘉平月造”的陈酿。而主宾杨老太太出乎意料的爽朗豁达,兴高采烈,更是感染了席上的每一个人。所以,一开席,便是欢声笑语,亲呢融洽;飞觞流霞,牙箸纷乱。仿佛不是隆重虔敬的答谢宴,而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共庆团圆佳节。

自从一入席,王妈即留意到,杨母除了不时地与韦太太照应几句话,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借玉身上。两眼不住地在姑娘的脸上,瞟过来瞟过去。一会儿给她剥桂圆肉,一会儿给她夹好吃的菜。惜玉也不住地夹菜回敬,甚至将杨太太送来的菜转夹到杨月楼面前。相形之下,杨月楼倒显得十分掏谨。身子坐得象根木棍儿,僵直呆板,只是在众人不在意的时候,偶而瞥一眼坐在身旁的惜玉姑娘。

今天的席面,男女宾各占一半。女宾无酒量,除了韦王氏能喝几盅,杨母和王妈坚持“只喝杯中酒”。韦惜玉也在杨母的一再催促下,喝光了“门前盅”。名贵的陈酿花雕,简直就是奇异的油彩,一杯落肚,竟染得她粉腮飞霞,双目流彩,简直成了天宫下凡的仙女!

与女宾同席,男宾不便多“恋席”不用人劝,个个开怀畅饮。等到停酒,上来鸡血米八宝饭,除了陈宝生脸色依然白白净净;曾历海脸似朱砂,醉眼乜斜丁少奎脸色黑紫,象煮过了火的猪肝,舌头已经不听使唤。连最不善饮酒的杨月楼,也是两眼浮彩,有了八分醉意。

撤席之后,重新“起手巾”上瓜子,敬香茶。这时,王妈偷输扯了扯书王氏的衣襟。韦王氏略一犹疑,鼓起勇气缓缓说道:“杨太太,今日光照看这丫头啦。”她指指女儿,“怕您老人家没吃好、喝足嚎!”

“喀,看书太太说的!”杨太太格格笑着,一面扯过借玉的手握着。“今儿格,不论吃着啥,都觉着比平常日,格外有滋味哪。我倒是担心姑娘没吃好呢。”

王妈接口道:“依俺看呀,杨太太拿着俺们小姐,比俺们太太拿着还亲呢。”

“咳,不光今儿格拿着姑娘亲,我还想把她抢走,永远留在身边亲个够呢。就是伯韦太太舍不得哟!”

“杨太太,莫担心--俺们太太准舍得。”壬妈扭头望着主人,“是吧,太太?”

书壬氏笑道:“是嘹,是嘹。杨太太,你把她领走就是啦!”

“呦,那可不行!”王妈笑着插话。“杨太太得耐下性子呢:俺们小姐说来,没有大媒和彩桥,谁也领不走呢。哈”

杨母两手一拍,笑道:“说的是呢。要不然,书太太准寻思着,我把她的宝贝疙瘩,拐到北京去,奏给亲王府做使唤丫头,换大元宝花咯。”

“好嘹,好嚓!”韦王氏格格地笑着“杨太太,只要能、止这丫头离开我的跟前,不再沤人啦,你去换啥,我也心甘情愿噤!”

“我记住韦太太的话啦--您可不准反悔哟,哈哈哈!”杨母高兴地调侃起来。“不会,绝不会噤!”韦王氏畅快地朗声笑了。

“喂,王姐!你看啦,杨家该不会变卦吧?”

“壶中天”设宴的第三天早饭后,惜玉刚剐放下饭碗上了楼,韦王氏便锁着眉头,忧心仲忡地向王妈发问:“那怎么会!”王妈擦着桌子,顺手把银水烟筒递给主人。“太太难道还没看仔细,杨太太娘儿俩的神情儿?他们恨不得今日就把惜玉姑娘娶过去呢。”

“那,已经过去三天啦,媒人怎么还不上门嚓?”

描咳,中间刚隔一天嘛。人家要求亲,总得好好合计合计不是?”王妈指指壁上的挂钟,“呶,还不到七点,要是今日来,这功夫还来不到呢。太太尽管放心,杨家变不了卦。说不定今日就有动静呢。”

果然,不出壬妈的预料,时辰钟刚刚敲过八点,便有人敲响了韦宅的大门。范五迎出去开门,不一会儿,便领着曾历海和陈宝生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显然,这是杨家遣来了媒人。韦王氏急忙放下水烟筒,到门外迎接。她客气地将客人迎进客堂,让到八仙桌的上首坐下,自己则在下首相陪。壬妈献过茶之后,又给两位客人递上水烟筒。曾历海接过水烟筒,并不装烟,放刭面前桌子上,轻嗽一声,缓缓说道:“韦太太,大概我们不说,您也猜得着九分。”语气尽管平静,但满含着喜悦。“您前几个答应杨太太的喜事,今几格,杨太太派陈先生跟小人前来下定礼呢一一不知韦太太肯不肯允诺?”

“嗨,曾老板!自家人啦,何必这么客气艨。”韦王氏今天说话特别流畅。“只要杨太太不嫌弃小女欠教养,我们哪有不允之理嗪!”

曾历海又说道:“韦太太,杨太太说,虽然韦小姐早巳有泉榜老板缔结秦晋之好的美意。但杨家毕竟是寒家,杨老板这几年虽已名扬海内,我不说,韦太太也知晓:梨园这一行,许多人并不高看。这还要府上多多包涵呢。”话不多,却处处说在点子上,毕竟教过书的人,多着几分城府。

“曾老板,我们韦家选女婿啦,首要的是看人品,人品……”

见韦王氏一时不知该作何回答,陈宝生接过话头说道:“太太说得好哩,阿拉也跟杨太太这么说。阿拉说,人家韦府,首要的是重人品:选人,选德,选才,并勿是选家,选业,选财。韦太太,侬看阿拉回得对吧?”

“说得好,说得好!陈先生到底是老朋友,尽替韦家说话哩。”她深情地瞥陈宝生一眼,“陈先生,小女的事,还要您多帮衬嘹。”

“勿客气,勿客气。”陈宝生站起来连连点头。“替韦府效劳是小人的本分!”

这本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婚事。媒人到门,便功成大半。没有恳求,没有婉拒。几旬客套话说过,便商议起行礼下聘的事。曾历海说,杨家打算五月廿六日下聘,并问起女方索要的聘礼。韦王氏不但不提任何聘礼的要求,反说,日子选得很好。至于聘礼,完全听凭杨家安排。杨家原籍虽是安徽,如今已是北京人,照哪里的风俗办都可。谈到婚期,曾厉海说,杨家本想推迟两年再办,倘使韦家想早些完婚,杨家也愿遵办。想到女儿的病,韦王氏提出“还是早些成婚的好打。曾历海满口应承。杨家事事替韦家着想,牵线搭桥的冰人月老,也把事情回得圆满周到,句句说到了书王氏心坎上。三言两语,便把一件大事说定了。

当两位月下老人站起来,准备告辞时,一直站在主人背后未赞一词的奶妈,忽然低声向主人说道:“太太,这事,还该向小姐说一声--看她有啥话要说呢。

“啧,咱们主的这些事啦,还不都是依照她的主张!”韦芏氏忠厚人说实话,不由得抖了老底。

“太太,还是说说的好。免得……”

“应该的,应该的!”两位月老齐声附和。

“好吧,你就去问问她。”韦王氏轻叹一声,“两位先抽筒姻,喝杯茶,略等一等。”

王妈上楼去,不过两筒烟的功夫,便喜气洋洋地返回客堂。她瞥一眼两位媒人,俯身向太太回道:“太太,小姐对太太跟两位大媒议定酌事,都愿遵命呢。”

韦王氏轻松地答道:“说的是呢,都听她的啦,还能有啥话说嚎!”

王妈又说道:“小姐只是说,聘礼中该有一块玉佩。”

“唁,什么玉佩、金佩的,让杨府看着办就是啦。这孩子!”韦王氏连连摇头。

“这好说。”曾历海接过话头。“不知小姐喜欢什么式样、质料?是方、是圆,是菱形,还是八角、六方?是翠玉、碧玉,还是玛瑙、琥珀?”

韦王氏说道:“是蝗,说清楚啦,人家才好照办嘹。”

王妈望着曾历海答道:“小姐说,要金锁式,碧玉的。”

这时,陈宝生说道“四马路永昌珠宝店,货色最齐全,即使式样勿遂心,定做也满爽利嚎。”

王妈笑笑说道:“小姐说不要新买的。”

“哦”曾历海分明不解:“下聘大礼,难道能用旧贷?”

王妈神秘地映映眼,答道:“虽说是旧货,可比新买的还金贵--小姐看中的只有一块。”

“哪一块?”曾历海和陈宝生一齐问道:“在杨老板扎腰的丝绦上。”

“嗅!”曾历海恍然大悟。平常日,杨月楼长衫外面的腰静上,总坠有一块金锁式的碧玉佩件。原来竟被韦小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喜欢上啦。他爽快地答道:“这好办!”

芏妈又说道:“小姐还说,韦家给杨府的回礼之中,也会有一件旧物。”

“哦?但不知是什么!”曾陈二人同声发问:

王妈宽眉高扬,朗声答道:“一把古剑--小姐心爱的宝物。”

“哈,宝剑赠英雄--物得其主!”陈宝生高声喝彩。“小姐的主意真是高嘹!”

曾历海连连点头:“妙哉,妙哉!”

韦王氏却摇头叹遭:“唉!这丫头,真能出花花点子!”

由唢呐领奏的一曲《万年欢》,自同仁里深处的一座大院内飘出。欢快嘹亮的喜乐,象掠过天空的一阵和风,吹走了接连几天的霏霏淫雨,吹散了低低压在城市上空的漫天阴云,唤来了一轮冉冉升腾的红彤彤的朝暾。

大喜的日子,难得遇到这样久雨初晴的好天气。

杨家的下聘礼,已在5月26日如期举行。虽然仪式并不隆重,但礼品相当丰盛。五十两的大元宝四锭,做衣料的贡缎两匹,锦缎两匹,宁绸、绉绸各两匹,全金、全翠首饰两副,自然还有一块从杨月楼腰上解下,重新打上翠绿丝绦百合结的碧玉玉佩。韦家的回礼中,除了从头到脚给新郎宫定做的两身衣裳,一块端溪名砚,一锭徽州老胡开文盘龙六柱墨,四支“小大由之”的湖颖笔之外,还有一柄惜玉珍藏的剑鞘嵌着宝石的古铜剑。

同类推荐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谁是拉飞驰

    谁是拉飞驰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从当学徒工,到救了水手朱赫来走上革命道路,再到后来革命胜利后为祖 国建设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就像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 他没有睡大觉,而是在残酷的搏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精力全部耗尽之 前;他从没有离过队。就算他的身体彻底垮了,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也要 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使生活充实而有益。当一个人身强力壮,拥有青春的时 候,坚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当生活的锁链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如果 你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真正令人崇拜的。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 电梯魅影

    电梯魅影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电梯情缘”,或因电梯太慢而迟到,或因电梯故障而受困,或在电梯里邂逅浪漫恋情……只要你留意听,即便是“植物人”也有很多故事。一对夫妻,旅游回来,妻子觉得丈夫已经死去,丈夫觉得妻子是个妖怪……
  • 司马懿吃三国3

    司马懿吃三国3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不当王妃

    不当王妃

    *(VIP半价,一次性阅读此书,只需要大约250点。)*--------------------------------------她,江湖上的女侠言舞烟(不过好象没什么名气),可是风翼国言家九小姐言君玉,云昊国玉公主,当然还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者(这个不是重点啦),在这异世界活了17年,为了体验生活什么都做过,包括丫鬟、乞丐、媒婆...人生得意啊!恩.....还差点做了王妃(当然还有向后跑的新娘),呜.....还有别人的替身(长得像又不是她的错),“你的一生各方面可以说是得意,不过,唯有情关难走......记住,不要强求!”是吗?她才不信!要她做替身,她宁愿不当王妃!他,宫怀圣可是雷奥国皇上的亲弟弟,人人敬畏、英明的逍遥王,言舞烟却在成亲当日让他成为弃夫,要不是她长的象他死去的心爱女子,他才不会娶她!他发誓一定要报复她...故事就这么的开始了......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将军为后

    将军为后

    大楚王朝唯一的女将军柳雁飞被赐婚给了本朝的皇太孙,下一任的皇帝,江桥。江桥,字宇楼,出了名的克妻之人,迄今已克死四位未婚妻。女将军的爷爷鲁国公接过圣旨,手都抖了。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两位当事人:“……”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色彩人生:透过颜色读懂人生

    色彩人生:透过颜色读懂人生

    美丽与丑陋,光荣与梦想,光辉与嘲弄,快乐与哀伤幻化成多彩的颜色,融入我们的内心和生活,伴我们走过人生每一个驿站。本书介绍了十二种颜色,用颜色来讲述文化,用颜色描述生活,用颜色表述心情。就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融化在颜色里,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怮

    天怮

    何为因?何谓果?何为缘?何若悲?十六年,一朝成空。既然,你说我为魔,则我便化身成魔!正魔之分已扭曲,那我便以我染血之手,重划修道秩序!
  • 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本书重点就推进成都美食之都建设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进行研讨。
  • 丑妃无良

    丑妃无良

    让妾身服侍您沐浴更衣吧。滚!王爷,王爷,我给你剪的发型好看吗?滚!对如此贱气纵横的王妃,渣男王爷,你认栽吧。被迫嫁给他,我漂亮吗?滚!王爷,后来却爱上他,阴谋与爱情纠葛,谁负谁多一些